工业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与降低成本的策略探析

2023-04-18 02:50张可欣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降低生产降低成本成本

张可欣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显露出诸多局限性,需要企业在此背景下进行深刻思考和创新。本文通过对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对成本管理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降低成本策略与方法。

1 工业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工业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成本管理旨在通过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首先,成本管理包括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各项成本的全面了解和精确掌握。这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设备设施成本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成本的详细分析,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分布情况,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成本管理强调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实施精细化的采购管理等手段,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固定成本的合理控制,避免因固定成本过高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1]。

2)成本管理也包括了对成本与效益的综合评估和分析。企业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即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成本管理也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实现对成本数据的精确采集和实时监控,为成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工业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挑战

2.1 市场环境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国内,工业制造企业面临着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诸多成本管理挑战。首先,中国市场的高度竞争性使得企业在产品价格上难以取得明显优势,从而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稳定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也使得企业很难准确预测产品销售情况,增加了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了成本的合理预估。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在国内市场尤为突出,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和政策法规的多方面影响,企业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灵活应对成本构成的变化。同时,中国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环境,可能会对劳动力成本、税费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需要企业及时跟踪政策动态并作出相应应对。

2.2 技术进步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工业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面临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重大挑战。首先,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方式与工艺流程,引入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系统,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需要巨额投入,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资本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直接影响了成本的构成和控制。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面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这使得成本数据的获取更加精确和及时,但也对企业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业在技术保障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投入[2]。此外,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也使得企业在技术选型上需要谨慎选择,避免过早投入的技术在短时间内就被淘汰,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也成为了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保证企业在技术上的竞争力。

2.3 人力资源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业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一个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与成本控制。

1)随着现代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需求愈加迫切,招聘、培训和留用优秀人才变得更为困难和昂贵。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吸引和保留合适的人才,以保证生产的高效进行。

2)劳动力成本一直是制造企业成本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员工薪资的增加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经营稳定。

3)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加也为企业带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员工的频繁流动不仅会增加招聘、培训等方面的开支,也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保持员工的稳定性,成为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同时,企业还需在保障员工福利、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等方面做出合理投入,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3 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

3.1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是工业制造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对生产流程的精细化设计和持续改进,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1)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可以通过减少生产环节与工序来降低成本。通过深入剖析生产过程,识别并消除无效的环节与繁琐的工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与资源浪费。同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例如,引入先进的生产线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少人为操作,提升生产速度与准确度。

2)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成本降低。合理规划生产排程,减少生产中的空闲时间与停机时间,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转,从而降低了固定成本的支出。此外,通过精确的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避免了原材料的过剩与浪费,降低了库存成本。通过对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企业可以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另外,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也要注重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进行。同时,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也需要注重质量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降低废品率和返工率,减少了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成本损失[3]。

3.2 采购成本控制

降低成本是工业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而在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中,采购成本控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采购成本直接关系到原材料的获取与利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优化供应商选择与合作关系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和供应商的评估,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稳定供货能力的合作伙伴,以获取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条件。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可以为企业争取到更为灵活的采购条件,包括价格、付款期限等,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实施精细化的采购管理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采购流程和审批制度,规范采购行为,避免因为流程不畅或审批不严谨而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4]。同时,引入先进的采购管理系统,实现采购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跟踪,为采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此外,采用合理的采购策略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企业可以采用批量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采购来获取更大的采购优势,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条件。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研发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有效的库存管理也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库存策略,避免过高的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积压导致的滞销成本。同时,对于容易过期或季节性产品,企业可以采取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实现精确的库存控制,降低因库存损失而带来的成本。

3.3 节能环保与成本降低

在当今日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节能环保成为工业制造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措施,企业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也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首先,优化能源利用是实施节能环保策略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能源设备和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生产设备,引入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能源的精细化监控和控制,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和优化,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环保治理成本。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再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加强环境管理和符合法规要求也是实施节能环保策略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执行力。同时,积极参与政府的环保政策和项目,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补贴,降低环保投入,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另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引入环保认证体系,如ISO14001 等,通过获得认证,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环保意识强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4 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成本数据的精确采集与实时监控。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企业可以对生产、采购、库存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数据进行准确、全面地采集和记录,实现成本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和成本变动情况,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保证成本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执行系统(MES)和生产计划管理系统(ERP),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监控和控制,实时了解生产进度、生产效率等关键指标,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测,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减少生产停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信息技术也可以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协同管理。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供应商、物流等环节的全面管理和协同,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时,通过供应链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可以实现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5]。

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支持成本分析和决策。通过建立成本管理分析系统,企业可以对成本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动趋势,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成本模拟和预测分析,可以对不同的生产方案和采购方案进行比较,找到最优的成本控制策略。

4 结语

系统性地探讨了工业制造企业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采购成本控制、节能环保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策略与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工业制造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与方法,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和不断创新,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降低生产降低成本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盾构法施工成本核算及降低成本策略浅析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涂布刮刀优化提高涂布量降低生产成本
芦蒿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航天器设计如何降低成本
“企业打印管理服务” 助力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Impact ofmaterial and energy flow variation-based iron/steel ratio on production cost
霍尼韦尔助力欧洲顶尖造纸企业提高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