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及策略

2023-04-18 23:09王佳斌张金元
成功密码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心理健康

王佳斌 张金元

在家校共育的背景之下,学校和家庭的互动与交流极为频繁,双方能够实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信息共享,使得教师能够同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进一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动态调整。借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育人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能够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成为一名心智健全、乐观开朗、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家校合作视角之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家校合作的方式为健康教育构建出了另外一种教学途径。家校共育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由于家校共育实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所以能够使得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能够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便于深入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对症下药”。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家长进行个性化管理,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而且能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同时,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第二,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极注重学校和家长的交流和协作。通过双方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家庭教育理念的变革,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完善,为学生构建出更高效、高质量的教育平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学校也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在家中的表现等,进而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更为全面的分析,以便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分配工作。第三,能够促使家长发挥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主动性。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家长这股育人力量。鉴于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学校更要引导家长发挥出他们的教育力量,而且只有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才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延伸和扩大,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第四,有利于促进家长的自我成长。家长的自我认识、情感情绪、人际交往和思维模式等都極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庭生活和谐、温馨,能够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使得家长发挥出原本的育人作用,还能够促进家长自我成长,进而塑造出温馨、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

二、家校合作视角下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家校共育主题,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

明确的主题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模糊的家校共育主题,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少一定的针对性。鉴于此,农村中小学便要根据当前的家校共育情况,对家校合作的主题进行明确。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也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进一步优化当前的教育影响因素,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要想明确家校共育主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首先,学校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和家长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引导家长将学生在家庭当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告知教师,以此加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其次,学校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召集不同年级的教师多次举行研讨会,引导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于班级学生的了解以及对于本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掌握,制订出各个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整体的家校共育主题。最后,学校督促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召开线上视频会议,让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进一步细化、家校共育主题进一步明确。利用上述方式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充分发挥了家校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推动作用,使得农村中小学生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健康成长。

(二)强化家校互动交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要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实现家校的互动交流,使家长和学校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从而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开展了主题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以此将家长自然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共同探讨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而实现家校共育。从某种角度来看,家校共育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家庭和学校的双向沟通途径,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对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多次引导教师和家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情绪疏导,从而及时快速地消灭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不良因素,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家校共育下要想开展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和学校必须形成合力。对此,学校采用了开放日的方式,邀请各个年级的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参观,使家长能够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亲身体验学生的校园生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由此也引导教师从家长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从而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常常采用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的方式,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家长和教师进一步商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目标,构建高效合理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学校方面要增强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家校共育的背景之下,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和引导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思维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因此,这就需要学校方面培养教师和家长的科学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促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经常会组织教师和家长开展合作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合作能力和协作意识,从而促使家校共育合力的全面发挥。此外,学校也会引导家长和教师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出发,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促使他们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构建家校共育的合作机制,开展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能过于单一地依靠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开展片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构建出长效的家校共育机制,使得家长和教师双方能够开展同步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简单来讲,即是要采用相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实现有效的家校衔接,发挥出家校共育的双重育人作用。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家长参与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时还会邀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等开展以“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讲座,帮助教师和家长掌握先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促使他们能够采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学校也会开展模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真实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中,心理健康教育讲师现场指导家长和教师,以此提升家校共育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讲师也对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看法,进行了深入的回答和分析,促进了家长和教师自身育人能力的提升,并推动了家校共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这使得家长和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并能够通过家校共育机制,开展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农村中小学要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也能够通过实时交流,寻找到更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聘请了专业的IT人员为学校量身定制了“家校通”系统,并引导各个年级的班主任利用微信平台建起了班级的微信群。学校常常会要求教师在上述的系统和群组之中,发布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方法、内容和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等。家长可以通过教师的“线上指导”,根据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開展“线下教育”。学校也积极引导家长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向教师咨询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通过多样化的交流方式,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以此使得家长和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通过上述“线上发布”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线下教育”深入推进的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家校之间的有机联系,还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五)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归类于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笔者所在的学校督促教师和学生家长一起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乐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情绪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学校也常常会带领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性的公益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便要采用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以此发挥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在家校共育视角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首先要跟家长明确家校共育的主题,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要利用各种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再次,要构建家校共育的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性。最后,要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注:本文系甘肃省陇南市2022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及策略———以徽县江洛镇为例”(课题编号:LN〔2022〕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心理健康
家校距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