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破:新媒体时代赣傩文化的生存发展研究

2023-04-18 23:09戚楚璇
成功密码 2023年5期
关键词:萍乡面具文化遗产

戚楚璇

中国傩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正在被人们逐渐淡忘。在互联网上,有关傩文化的资料多是晦涩难懂的,许多人对于“傩”这个字有相当片面的理解,更有甚者会将它的发音与“滩”或“难”混淆。实际上,“傩”是中国多元民族信仰文化、民俗、艺术精神的交融体现,是一种跨时间、跨时代、跨族群、跨领域的庞大而神奇的民俗文化综合体。本文通过对傩文化历史起源的解读以及地区分布的整合,探索赣傩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困境与创新。

一、傩文化发展概况

(一)具体含义

傩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戏剧、舞蹈或祭祀等仪式,而是建立在传统鬼神迷信思想之上,通过更多的请神逐鬼仪式来表达对神明的敬畏、祈求平安、联系人与鬼神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傩”在词典中有这样一些基本解释:淤古代人们于腊月进行的一个驱疫逐鬼的典礼,为中国最早的一种巫舞。后来发展为各种舞蹈样式。于指古迎神赛会。《论语》中记述“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傩文化可以追溯到原始狩猎活动。它模仿动物的行为姿态发展出驱赶式群舞,从周汉驱傩开始,到唐宋时期的“傩戏”萌芽,再到宋元时期的戏曲发展,最终发展至今。

江西作为傩文化重要的發展地域,地处“吴头楚尾”,多种文化交汇于此,从而碰撞、融合。民间为傩文化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赣傩的漫长演变历程产生了傩祭、傩舞、傩戏三位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形态上既有以祭祀为功能的傩祭,又有娱人为主,兼顾娱神的傩舞和傩戏。从性质上来说,包括傩祭、傩文化等;从形式来说,则包括“开口傩”“闭口傩”“文傩”等;就表演类型上来看,傩祭和傩戏、傩舞相得益彰。正因为这些,赣傩文化才能够在长期的社会演变过程中保有生命力,并不断地从儒、释、道三教中吸收文化养分,从而建立自身特有的文化系统。

傩自远古走来,是人们生存意识的本能运动,是现实中对文化的选择,所以虽然不能像儒、释、道等一样登上大雅之堂,或挤入更高级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但还是坚强地存活了下来,进入“寻常百姓家”。猿园园园年来,江西的傩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从文献、傩神庙到傩面具,再到傩祭仪式,江西的傩文化活动遍布25个县(市、区),保存的傩文化节目数量高达247个。

(二)生存空间形态

赣傩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江西省地方文化。它遍及萍乡、宜春、抚州、上饶、赣州等地,形成了一个具有江西省地域特色的傩文化艺术群体。赣东抚州、赣东北上饶、赣西萍乡猿处地区,傩文化历史保存得十分完好。目前,当地百姓在生活中仍在开展着相关活动。现对其集中地域主要特色进行整合。

1.抚州南丰

傩庙原为众神(面具)栖息之地,亦为开展傩仪式的主要地点。南丰现存傩庙员苑座。它们不但建筑种类多、数量大,而且规格大,建筑规模雄伟壮丽,形式布局齐全,通常都建有大殿、雨亭、戏台、酒楼等。另外,从清末至今,南丰县内共有傩班150余个,不但保留了明代傩神庙,保持着古代的傩祭祀礼仪,而且还流传着愿园余折的传统节目和傩面具员园园余种圆园园园余只。仅仅根据曾志巩的《江西南丰傩文化》,就已经搜罗出南丰傩仪神词、赞诗、吉语、符咒等60多条(段),傩庙楹联牌匾25对(条),乡傩民俗传奇和民俗神话故事等30多个。

南丰县的傩艺术以“跳傩”“跳和合”“跳竹马”“跳八仙”“古傩”“老傩”“新傩”“老古迎”“文傩”“武傩”等各具特点的剧场表演而闻名,构成了南丰县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其中“跳傩”“跳和合”“跳竹马”“跳八仙”以其精彩绝伦的节奏、动人的旋律、优美的音乐、迷人的舞姿,令人叹服。根据《南丰民族文化美术志》的记载,南丰县的古老傩舞至今仍然被保留的有78折。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一些也逐渐消亡。

在2006年,南丰、乐安和婺源的傩舞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重要传统艺术,其中罗会武、胡振坤和程长庆等传统艺术的代表人士为傩舞的传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安源傩舞、宜黄神岗傩舞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项目名单。

南丰的傩文化群众基础也非常丰富,以农村群众为基础的民间傩雕艺术家数量较多,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水准很高的骨干人物,构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自南丰傩舞被纳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在“傩舞艺术之乡”———江西省南丰县,政府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积极做大傩面具制作行业。目前,该县已经有近20个傩面具制作公司,参与木雕的艺术家已过百人。

根据最新数据,南丰县拥有150多个古代的傩戏团。这些团队从明代的傩神庙里继承了古代的祭祀习俗,并且在当地拥有超过80种的传统舞蹈、百余种的傩面具以及超过2000折的傩戏。南丰县与萍乡市都拥有超过2000名的傩戏表演者,其中包括80岁的老年人及10岁以下的孩子。

2.上饶婺源

婺源的“鬼舞”和“舞鬼”是当地的特色民间艺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两个剧种在全县范围内盛行,“三零六傩舞,七十二个狮班”甚至在全县范围内也颇受欢迎。然而,现在只有秋口镇长径村的“鬼舞”和“舞鬼”仍在正月初二举行,其他村庄的“三零六傩舞,七十二个狮班”则渐渐消失。《丞相操兵》《孟姜女送寒衣》《阳光和月光》和《饮毒酒》4个长径村的表演作品,已经汇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成为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还有《搭架》《追王》等20余个较优秀的剧目在省内外演出,并荣获大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项目傩舞蹈代表性传承人便有婺源的何柏坤、汪树坤、程长清、程国华、程金生。

婺源傩面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是由青铜铸造而成。但到了明代,傩面具的制作方式发生了变化,转向采用彩绘木雕的方式。目前婺源地区的傩面具种类繁多,共计60余种。

3.萍乡全境

萍乡的傩神庙亦保留至今,但一般可分成三类:一类称庙,如将军庙、傩神庙、仙帝庙等;一类称祠,如遵宣一祠、古傩祠等;一种称庵,如德化庵、福崇庵等。

萍乡地区傩表演者已超2000名,其中包括年逾八旬的老汉以及未足员园岁的小儿,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支女子傩舞队伍。

2006年,萍乡湘东傩面具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萍乡各乡镇现活动着傩面具雕艺术家100多人,其中国家一级传承人1人,国家级传承人3人。湘东区排上镇毛园村农民陈团法是国家一级传统文化代表人。他的家族世代传承,至今已经第九代。他既擅长于雕刻,又精通傩舞的舞蹈步骤,拥有《傩仪请神全科手抄本》等珍贵文化遗产。萍乡湘东的彭国龙、赖明德和陈全富也都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工程项目代表性传承者。萍乡的傩文化多种多样,传统的傩仪、傩歌、联、神谱、音乐、服装和舞蹈都在这里展现。根据最新的数字,萍乡地区的傩庙中有超过200个各式各样的傩签,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赞歌、符咒、神话、传说等包罗万象。

二、保护现状

(一)资源整合

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都还未做到把傩文化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有机融合,研究不够深入,且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致使研究水平难以获得整体提升,不能完整地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二)地理位置

尽管赣傩人文資源丰厚,但也因为地区分散,且大都位于相对闭塞的山村,缺乏特殊的旅游环境作为依托,很难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傩作为一种驱疫逐鬼的仪式,在新时代下不免显得有些迷信,有学者对其现实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质疑。因而我国尤其是在江西,参与傩祭祀仪式的傩教师和傩传统艺术方面的人才数量日渐减少,流落于民间的各类古代傩祭祀物品也悄然绝迹。而且我国学习传统地道的傩祭祀行为艺术的人才也大都年事已高,后继乏人。许多傩神庙因年久失修,甚至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不少傩面具、傩轿、傩饰、傩衣等散落四方,部分傩舞队伍解体,傩面具制造技术正面临失传难题。

(三)人员忽视

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和主管人员对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忽略了地方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影响。重开发、轻保护的现状也相当普遍。由于傩文化长期无人关注,导致从事傩文化的老艺术家难以靠手艺维持生计,傩文化慢慢淡出了舞台。年轻一代则对傩文化保护的态度淡漠,甚至不愿传承,傩文化的传播也陷入了困局,需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三、突破

(一)数字化传承和文化讲述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不断,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创新的发展方式纷纷涌现。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新诠释、新解读,较好地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中国文化。这些尝试表明,当今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闪烁着时代的光辉。

如今的江西傩文化和原来的一样,只不过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发展载体的进步,变得比较多样。同样,江西傩文化也从原本的一个单纯的民众仪式性活动,经过时间的积淀,逐渐转变为中国民间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西傩文化资料保存的技术手段落后,研究手段不够多样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傩文化历史资料的合理宣传和开发。建议相关部门可结合“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加强对重要节日期间,乡间具体演绎赣傩文化的手艺人和表演者的关注,合理运用更为专业、新颖的渠道传播,如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便利性,建立赣傩文化易懂的百科词条,鼓励赣傩文化传承者创作相关短视频,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承载的中国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借助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性画面和实物,使其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在系统整理相关完整的文字、图片、视频后,可寻求更为简洁清晰的文化讲述方式,抓住赣傩文化中仪式、品类、场所等的多重核心吸引力,同时将赣傩面具、舞蹈、傩庙等独特元素与时代潮流结合,适度增强其趣味性,加速引起更多青年人对于傩文化的兴趣,从而吸引更多人才自发地了解濒临消失的傩文化,在保护赣傩文化方面拓宽思路,实现对傩文化的传承发展。

当然,要让赣傩文化融入时代,就不能让它的文化形式仅限于表演质量好或传统意义上的“好看”,而是需要结合大众审美观,融合当下的流行元素。手艺人若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品走出圈子,就要去寻找交集中适合自己产品的子集。新媒体拍摄依托短视频带来的流量,使许多传统手工制品的销路也得以打开,为此结合傩面具等元素推出衍生纪念品,不失为上策。

与此同时,去戏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严重损害传承人的行为。对于受众而言,不可一味地沉湎于现下流行元素的花红柳绿,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探寻傩文化的魅力。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各方流行文化,而是可以激活一个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乡村地区的文化振兴

赣傩文化的种子扎根于乡土之中,发芽于乡里民间。因此,政府应更多将视角聚于江西乡村地区,充分发掘、利用好傩祭、傩艺术等人文性景观,以能够真切帮助当地发展为出发点,在文化层面助力乡村振兴。傩文化在赣鄱大地之中遗存众多且文化体系完整,可遵循景产融合、传承乡貌、统筹规划等原则,对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展提出相应设想和规划策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寻求新发展。应进一步实地调研,争取开展一些文化普及讲座,开展地方民族民俗文化表演项目,提高当地民众对傩文化的保护意识。依托这一优势,实现乡村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赣傩文化的推广仍存在些许误区和困难,而在新时代浪潮下,其解决方式也各式各样。相关部门应认清赣傩文化的悠久历史,保留其多种特性,在新时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时代青年要利用互联网、旅游文化开发等方式,使赣傩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萍乡面具文化遗产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