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国学文化探究

2023-04-18 23:09陈刚
成功密码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学教学活动高中语文

陈刚

在教育教学深入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国学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国学文化传承和发扬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为了能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国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语文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学生感知国学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促进学生成为国学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一、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实现对国学文化的传承

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够将国学文化进行有效渗透和传承,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通过讲述的形式将传统的国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无形之中阻碍了学生对国学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不利于国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无法达到良好的国学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因为只有同时在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中输入相关的信息,大脑才会对信息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深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基于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材知识讲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每天利用自己的晨读时间对一些经典古诗文进行诵读。古诗文作为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韵律感比较强,而且骈散有致,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古诗文的抑扬顿挫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而且对这些经典的古诗文进行反复大声朗读,有助于学生文字使用技巧以及使用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培养和丰富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养成诵读国学經典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对国学文化的认知。同时,大声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拓展学生的国学文化知识,实现学生对国学文化的传承。

以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教材中《离骚》教学活动为例。《离骚》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所作。它作为国学文化的经典,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来感受《离骚》中作者伟大的爱国精神。语文教材中编排的篇章是整个《离骚》中最经典的部分。它不仅强烈地体现出了屈原的内心之志,而且也直接地表现了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正直不屈的精神。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心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以及情感,进一步升华学生对国学经典《离骚》的感性认知。

当然,除了教材中编排的一些国学经典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元化的途径搜集一些其他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诵读。比如《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之作,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儒家思想的精华。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能会影响教学的进程。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晨读的过程中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用于诵读国学经典,体悟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在诵读的过程中,不免也会出现学生对一些相关的句子不太理解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比如,《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虽然学生对前两句能够理解,但是对于最后一句却存在困惑。因为最后一句中的“知”并非是知道或者知识的意思,而通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智”,也就是聪明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进行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国学文化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国学文化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有深刻认知,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通过对教材中国学经典的挖掘,实现国学文化的传承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涉及许多的国学经典,要想充分地发挥出这些国学经典的价值和作用,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材中国学经典文化的价值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因为这些国学经典文化中不仅蕴含着优秀而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还体现出了高贵的精神品质以及传统美德。如果能够基于这些国学经典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对丰富的国学文化进行有效渗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学经典文化的价值,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以《氓》教学活动为例。这首诗歌摘自国学经典《诗经》,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遭遇的描写,将女主人公坚强、温柔、勤劳的形象充分地展示了出来。整首诗以女主人公为代表,充分地表达出古代妇女对幸福、自由的婚姻生活的向往。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通读,感受其韵律和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诗经》的美。然后将《诗经》六义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简单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对其中所蕴含的国学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大胆的分享和交流。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引导学生对诗中的主体以及相关的情节进行有效明确。在翻译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翻译,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翻译,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很难理解的句子标注出来,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理解、掌握重难点句子。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和探究,深化学生对《诗经》的理解。比如,在恋爱的过程中,男女双方的举动都有哪些?诗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最后会被遗弃?诗中的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都运用了哪些比喻,做了哪些对比?通过诗中具体事件的描写体现出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学生对整个故事的情节以及文章的整体内涵进行了准确把握,而且还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国学经典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紧密关联的,有助于学生对国学文化经典的传承和弘扬。

三、通过拓展阅读,实现国学文化的传承

虽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部分国学经典,但要想实现国学文化的传承,仅仅依靠教材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教材中国学经典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拓展阅读。这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中国学经典的认知和理解。经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学生语言素养和阅读语感的培养。可以说,阅读国学经典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国学经典文章,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拓展国学文化视野、丰富国学文化知识、深刻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对国学文化的崇敬之情、促进对国学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活动为例。《林黛玉进贾府》选自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文章通过只言片语体现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会对《红楼梦》更加感兴趣。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自主阅读《红楼梦》中比较有特色的章节,也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章节打印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阅读和讨论,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完善学生对《红楼梦》中人物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红楼夢》中的细节描写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当时社会背景下大观园的真实生活。

再以《氓》教学活动为例。之前在初中阶段,学生也接触过《诗经》的相关内容,比如《诗经》中的《蒹葭》和《关雎》等相关篇章。不过它们的篇幅都比较短。《氓》这首诗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将女子的爱情经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学生思之良久。因此,在阅读完这首诗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诗经》其他章节进行品读,让学生对当时社会男女之间的美好爱情以及民俗民风有所了解,并在阅读完之后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兴趣和认知。通过以上课后延伸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更加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使学生徜徉在国学文化的海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大力传承和发扬国学文化精神,进而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精神素养的形成,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有效应用实现国学文化的传承

目前,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它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将国学文化知识直观展示出来。必要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配上相关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接受和学习国学文化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国学文化的精髓,进而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到的国学文化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实现对国学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以《将进酒》教学活动为例。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价值,通过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将当时李白创作《将进酒》的背景直观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作者创作诗歌的背景进行充分了解和认知。李白在创作《将进酒》时,正值人生的低谷期。他利用蜀道来比喻当时他受到的贬谪,通过诗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表达他在职场失意之后所持的人生态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一边播放这首诗的相关画面,一边朗诵这首诗,让学生对诗中作者所描写的情景进行直观感受,进而对作者当时的人生态度以及思想情感进行深刻领悟。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习国学文化的效果,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国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对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以及提升教学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蕴含的国学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国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激发学生对国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主动传承和发扬国学文化,实现学生素养和品质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国学教学活动高中语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垂”改成“掉”,好不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