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023-04-19 20:14山东省阳信县第四实验小学冯莹莹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正方体双减教学效果

■山东省阳信县第四实验小学 冯莹莹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师多以“题海战术”作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路径,然而这种策略已然难以顺应当前的教育理念。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从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两方面着手,抓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的着力点,运用科学的实践策略,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生机。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的着力点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展时期。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也是他们展开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单一性与枯燥性,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丧失了学习热情,容易出现上课走神、作业拖延、学习内容需要多次反复等情况,导致数学教学的效率低下、成果不佳。在“双减”背景下,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已然成为过去式,想要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应当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数学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及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与趣味,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基础知识落实难、不会灵活变通、学习效率低下、成果不佳的情况,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引领下,既能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当前所学知识,又能够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优化作业设计的各项环节

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是教师的首要任务。首先,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对作业进行精简,让“有效”的作业发挥“无限”的价值,让学生完成的每一份作业都有意义、有价值。其次,教师应当思考如何运用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让作业真正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提升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该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摒弃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传统形式,丰富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减量增质”既是原则,又是目标。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的科学路径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推动生活化教学

在“双减”背景下,想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内容创设课堂情境,既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数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实现“生活—数学—生活”的教育闭环。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公理、定理与概念的深度理解。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的教学为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如果教师直接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那么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且在解题中也不会灵活运用。基于此,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三角形?”通过一番讨论与思考,学生说出了相机支架、矩形门框的斜拉条、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等。教师可以继续发问:“如果把这些物品中的三角形换成其他图形会怎么样?”通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教师可以引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一知识要点,并且学会了灵活应用。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从实际经验出发理解数学知识,减少数学学科因抽象性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成果,避免了用“题海战术”夯实基础的环节。

(二)设计探究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不仅具有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功能,而且肩负着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重任。思维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减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多次返工与大量无用功。基于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数学活动,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为例。在这一单元中,当我们学到“正方体”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探究性问题:8个棱长均为1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那么想要拼一个更大的正方体,需要增加多少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呢?这个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套公式、计算的模式,给了学生充分的猜想与验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推理,当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最少需要27个小正方体的结论时,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出更大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小正方体。这道题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实际经验,推动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显著发展。

(三)布置科学作业,加强设计阶梯性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着重关注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让作业设计朝着有效性与精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之所以如此繁重,是因为作业设计中有许多重复性内容,作业布置也多以题型顺序为划分,没有体现出能力的阶梯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频繁重复同样的内容,不仅如此,缺乏阶梯性的作业设计,无法顺应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体现出作业设计的最优效果。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布置的题目进行选择与挑选,避免学生进行重复的大量练习,特别是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遵循“基础题—常规题—提升题—难题”的顺序,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基础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法》为例。在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中,当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较高时,就可以适当减少基础运算的内容,增设一些应用题类型,让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真正与应用题相结合,推动学生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切实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促进综合素养的显著发展。

阶梯性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成果、保障教学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布置作业设计。

猜你喜欢
正方体双减教学效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给正方体涂色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拼正方体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