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建设中的开发利用

2023-04-19 20:14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兰溪幼儿园傅榕芳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兰溪园本木兰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兰溪幼儿园 傅榕芳

近年来依托幼儿园周边资源开展的课程教育成为当下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对幼儿园周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促使园内课程多元化,还能彰显幼儿园自身的文化特色,更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提升课堂效率,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以兰溪幼儿园周边的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开展园本课程,并根据课程实践,探讨园本课程建设中木兰溪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体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然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针对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总结了在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木兰溪水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并强调这一举措对地方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

一、木兰溪水文化资源的特点

(一)木兰溪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木兰溪位于福建省东部,发源于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横贯莆田市中、南部,自西北向东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入台湾海峡。它有许多支流,形成南北洋平原和仙游东西乡平原。它的水利工程为当地的农业、工业和交通提供了便利,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迹。

(二)木兰溪水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价值

木兰溪水文化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价值,反映了木兰溪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木兰溪水文化为文化传承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木兰溪水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木兰溪水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园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教育机会。这个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古老的历史遗迹、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生态以及重要的水资源,上述元素成为各种活动课程的教学素材。因此,深入挖掘和利用木兰溪的水文化资源是园本课程建设的一项有价值的研究任务。

二、园本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园本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园本课程是一种基于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教育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学习与幼儿所处的地方环境相结合,以提供更有深度和实际意义的教育体验。这种教育模式特点显著,包括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强调跨学科整合,侧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园本课程以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为基础,这一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且促使幼儿跨足多个学科领域,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二)园本课程与水文化资源的关联

园本课程与水文化资源的关联在于将当地的水文化资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习资源。将水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可以帮助幼儿深入了解水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促进幼儿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认识。本文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水文化资源纳入园本课程,以提高幼儿对水文化的认知以及对水资源的关注,从而实现更有意义的教育体验。

(三)园本课程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作用

园本课程在多个方面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首先,课程深入研究水文化资源,积累了水资源和水文化知识,培养了幼儿跨学科认知能力。其次,课程激发了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了其可持续发展意识。最后,课程锻炼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通过实际项目和活动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锻炼了社交技能,有了全面的教育体验。

三、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的开发实践

(一)主题活动,感知课程

兰溪幼儿园地处木兰溪河畔,木兰溪是当地较为著名的景观,也是园内幼儿入学和放学的必经之路。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对木兰溪的深入了解,使幼儿亲近木兰溪,乐于探究木兰溪水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笔者采取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课程。主题活动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整合功能,能够根据幼儿的生活合理地组织某主题中蕴涵的问题。因此,主题活动可以将园本课程中有关木兰溪的活动环节凝聚成整体,以加强幼儿对活动的整体感知。此外,主题活动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与活动进程合理调整活动内容,以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二)绘图猜想,认知资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茁壮成长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强调环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中,笔者设计了“绘图猜想”环节,旨在引导幼儿对木兰溪文化资源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例如,在“发现木兰溪源头”课程中,笔者鼓励幼儿猜想木兰溪溪水形成的原因,并用绘图的方式呈现。而这些绘图也表现出幼儿对木兰溪水源浅显的认知,有的幼儿认为木兰溪溪水是从水龙头流出的水,有的幼儿认为木兰溪的源头与木兰溪同名。又如,在调查完木兰溪源头之后,笔者让幼儿绘制水网图,并开展评选活动,加深幼儿对木兰溪水源的认识。总而言之,“绘图猜想”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还促使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此外,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在逐步认识木兰溪文化资源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益身心的发现。

(三)家长资源,充分利用

《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资源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资源,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忽视了家长的作用,导致教学效果欠佳。笔者在开展园本课程时侧重家长资源的调动,鼓励幼儿向家长求教关于木兰溪的相关知识。

以“发现木兰溪源头”课程为例,在课程早期,笔者带领幼儿先向园内的生活教师请教,让幼儿对水源头有一些简单了解。之后,幼儿带着对水源头的疑惑回到家中请教父母。在这之前,笔者便已经通过电话联系幼儿家长,并说明情况,引导家长耐心解释幼儿的疑问,言传身教地帮助幼儿掌握知识,从而达成家校联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社会实践,寓教于行

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幼儿认知,实现幼儿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木兰溪文化资源园本课程中,笔者设计了大量的社会实践内容,改变了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走出校园,到生活中切身体会木兰溪文化资源的魅力。

例如,笔者带领幼儿沿着木兰溪河畔行走,以找寻木兰溪源头。在探索过程中,木兰溪水因为天气、光照等原因,某些溪流地段出现水体变色现象,这时笔者结合实际生活适时设计“探究木兰溪水变色原因”活动,在本环节,幼儿需要在实际勘探过程中逐步发掘溪水变色的原因,如水变为橙色是因为夕阳的光照、水变为黑色是因为天黑了。在幼儿初步了解木兰溪源头与水体的基础之上,为了深化幼儿对溪水资源的认知,“猜想木兰溪水中生物”的实践环节应运而生。此环节以钓鱼为线索,以绘画猜想与实地勘探为框架,以幼儿与教师以及幼儿彼此之间的交流作为收尾。在交流讨论、猜想、调查、实地勘探的过程中,幼儿既丰富了见闻,又在抽丝剥茧的实践探索中发现了溪水中存在金鱼、水草、石头等事物。

(五)知识拓展,见微知著

在上述课程设计中,幼儿已经对木兰溪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笔者在此基础上注重知识扩展,引导幼儿进行深层次思考,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而非将思维拘泥于浅显的认知。比如,在探究木兰溪水变色原因的活动中,为了挖掘深层次的原因,笔者带领幼儿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幼儿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溶液,以及紫甘蓝、柠檬水、小苏打等材料完成实验。从而得出相应原理:紫甘蓝内含有花青素,遇到酸性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会变成蓝绿色。再如,准备《水是从哪儿来的》《小水滴旅行记》等儿童绘本,带领幼儿一同阅读。以幼儿所能接受的形式,向幼儿传授自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最终得出有关木兰溪水源的结论:木兰溪的水是从仙西村黄坑头的木兰溪源头流出来的,再汇合各个地方的水源,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入木兰溪中也变成溪水。通过知识扩展环节,幼儿在欢乐的科教氛围中轻松掌握科学知识,并激发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整个园本课程,对木兰溪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主题活动方式开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社会实践与绘图猜想环节丰富课程内容,并扩展了相关知识,开阔了幼儿视野。园本课程从探究木兰溪水源头,到幼儿结合自身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记录,使幼儿明白了木兰溪水是从哪里来的,知道了木兰溪水是生活中的宝贵资源,了解了木兰溪水的作用,从而关注周围的水环境,养成节约用水、珍惜宝贵水资源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探究中,幼儿一步一步地尝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新的经验。幼儿经历了真参与、真操作的过程,感受到了探究木兰溪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始终将幼儿放在主体位置,保持与幼儿一致的节奏,聆听幼儿的想法,支持他们自发的观察活动,培养了他们热爱自然、探究木兰溪水的兴趣,使其获得了观察、推测、分析等综合能力,同时家长的支持是顺利开展活动的保证。正是通过上述举措,才使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建设中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四、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的教育目标

第一,文化传承与理解。课程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木兰溪水文化的历史价值,帮助幼儿建立对这一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学习文化遗产知识,幼儿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木兰溪水文化,同时形成跨文化意识。

第二,生态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着重强调木兰溪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幼儿将了解生态平衡、资源管理和生态可持续性的概念,以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进行木兰溪主题活动时,遇到问题会与家长和同伴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社会责任感。笔者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以促进木兰溪水文化的传承和互动,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公民。教育目标不仅有助于幼儿在课程中深入探索木兰溪水文化资源,还将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人生技能,促使幼儿成为有意识的文化传承者、环保者和社会参与者。

五、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园本课程案例

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园本课程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案例,成功地将木兰溪水文化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实现了多重教育目标。这门课程不仅涵盖历史、文化、生态和社区等多个层面,而且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参观考察、小组讨论、社区参与、实地研究等,为幼儿提供了深刻的文化体验,增强了幼儿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促进了木兰溪水文化的传承。通过跨学科整合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幼儿跨足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了视野,实现了多维教育目标。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如何将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幼儿的综合素养相结合,推动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的同时提升了教育质量。

(二)教育效果和实践经验

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园本课程在教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深化了幼儿对木兰溪水文化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锻炼了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幼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综合素养。

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园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包括明确教育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社区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推崇跨学科整合和多元学习。这些实践经验为未来类似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是实施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园本课程的关键要素。

六、结语

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文化体验,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对地方文化保护和教育有积极影响,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提升了幼儿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兰溪园本木兰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木兰剧片段展示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若是木兰能网购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