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2023-04-19 22:19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创艺术设计成果

臧 玉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0 引言

为了提升职业教育质量,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的一半以上,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统筹推进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完善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改革推向实质[1]。本文探索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期为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1 OBE成果导向及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理论

1.1 OBE成果导向

1981年由美国学者Spady提出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又称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或者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2]。最开始是在美国中小学实施,后来迅速传遍各个国家。该理论推翻了原有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学生最终达到的结果为依据,反向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OBE理念主要关注四个问题: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取得学习成果?怎样才能协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OBE理念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成果的体现,根据成果反向设计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等。目前国内已有高职院校应用OBE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比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成果为导向,依托项目、任务及服务的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2 实践教学理论

实践教学是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而开展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四大子系:目标、内容、管理及保障体系。教学理念构建目标体系;基础理论、实训实践构建内容体系;评价、管理制度构建管理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实践教学环境构建保障体系。各个体系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组成实践教学体系。目前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教学模式,强调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二是科研式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三是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强调教科研统一、技术性、校企合作及实践实训。

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提升文化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实践教学方法、内容等不能很好的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践实训条件需要改善等。

2.1 实践教学体系模糊,缺乏基于成果导向的培养目标设计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大多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几乎一致,开设课程是以理论知识讲授为基础,实践教学辅助,实践过程也是夯实理论,甚至各个专业的教学目标几乎设置的一样,没有立足产业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缺少特色,目标不明确,设计实践能力缺乏,不具有针对性。缺乏成果导向的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下,老师无法清晰地清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没有预期性,缺乏学习兴趣,行动力不足。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形成有效的成果,不能支持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

2.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陈旧,与行业接轨不足

OBE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即学到了什么。目前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大多以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为主,实践内容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艺术设计是一门与新技术、新科技密切关联的学科,信息化社会要求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仅具有创新创意的实践意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和文案策划能力。比如广告课程,一直沿用的是做海报、走竞赛的路子,偏重于平面视觉的表达。而现代社会要求不光有海报设计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有跟客户沟通、团队合作、项目制作以及和数字媒体结合起来的能力,不能局限于做一张海报就是完成了广告设计课程,移动端、手机端等动态设计都可以纳入广告设计课程。

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也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以赛促教等。但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校企合作只是流于表面,形成数字型的展现,学校单方面的积极主动,企业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还是出现学生就业难、岗位需求和学生知识能力不符的情况。而项目式教学、以赛促教等形式没有切实地和企业、产业对接,学生学到的知识其实没有变化,出现产学研脱离的情况。

2.3 实践创新特色不足

受传统实践教育模式影响,课内的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大多是单打独斗,每个人单独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实践课程方便了教学管理,但是容易造成项目不精的局面。高职类艺术设计的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存在着学习能力不强的状态,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课上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课程体系没有提供课后学习的机会,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实践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虽然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进高职金课建设,建立了各级精品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等,以期“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升大学育人“成色”,但是课程开发模式还是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师的认知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社会的参与度等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金课水平。

2.4 学习成果考评方式标准性、规范性不足

教育部在2019年部署的“1+X”证书制度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改革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3]。目前,大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性、规范性较低。一方面评价的主体由任课老师一人承担,没有校企人员的参与,艺术设计强调的是个性、创新,任课老师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专业能力作为标准,有失客观;另一方面成果评价的方式大多沿用原有的评价模式,成果评价过多的强调学生的出勤、态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表现,比如上课思维是否活跃、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有团队合作交流的能力、是否具备职业的多方向能力等。部分实践课程以学生参加比赛获得的成果作为课程评价结果,企业、行业参与的实践项目不多,缺乏对行业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长期发展,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符,与OBE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这样的考核方式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的评价过于单一,不全面。

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结合面向成果产出的OBE理论,从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考评体系、保障体系出发,研究构建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3.1 围绕核心目标,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管理评价体系及保障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同时其他体系又决定了目标体系的运行。实践目标体系要根据岗位需求,围绕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创新实践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面向广告公司、装饰公司、会展公司、多媒体设计公司等现代传媒单位,从事图文设计、展示设计、新媒体工作。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建筑公司、电子集团等担任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策划设计师等。

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规律,构建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使学生具有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责任艺术和创新意识。

3.2 基于需求导向,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制定在校阶段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目标外,还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人生规划,学生学完后能达到什么能力,以此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是OBE理念运行的重要环节,对接岗位、项目及企业,主要包括三大阶段。

(1)基础能力阶段。包括基础实践、实践实训等。通过实践教学、实训实践,培养学生的基础绘制及艺术素养。专业基础课程比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等,改变其传统意义的线条手绘表现,设置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的形式体现,授课可以结合电脑软件、手绘板等相关现代化工具进行绘制,为设计制作打下扎实基础。根据需求删除基础课程的重复内容,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过渡,实现基础设计能力的培养。

(2)实践能力提升阶段。包括专业课程、生产实训、综合实训等。优化实践课程,组织项目式教学,围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新增融媒体、文创设计、插画设计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信息化背景下采用新技术开展艺术设计的能力。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学生课上学习,课下补充的学习环节,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综合能力提升阶段。包括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综合研究、岗前培训等。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实习、毕业设计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胜任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双赢战略。

3.3 基于成果产出,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管理考评体系

OBE理念是以预期成果产出为中心来设计的学习模式,强调多元化考评方式,学生的学习内容及过程取决于评价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管理考评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实践及创新考核,一切从核心目标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设置若干个考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包括实践知识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其中实践知识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职业素养考核包括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等。另外成立校内校外统筹管理考评体系,校内由学校牵头,各分管部分、指导老师共同组成,校外由企业、行业的合作单位人员和企业兼职老师组成。明确各组成的考评任务与职能,保证实践教学管理考评正常的运行。

3.4 以成果为导向,构建多方位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规章制度、双师型实践教师团队建设、先进的实训条件及经费支持四个方面。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的各实践内容,从教学管理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考核等方面制定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建设双师型实践教师团队,激励教师“走出去”参加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加大“请进来”的力度,加大两者的结合,提高实践教学团队的核心力量;加大实训室的建设,建立模拟工作室,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保证开放性及服务性,保障实践课程的有效进行;建立师资结构的激励政策,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支出。

4 OBE理念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以“文创展示设计”课程为实证,阐述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4.1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文创展示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总课时60课时,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学校、学生的就业需求,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养目标。

了解文创设计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文案组织能力;具有研究、学习的能力,能针对实践主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具有调研、考察、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文创展示设计的项目制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软件从事构思与制作;具有良好的创新创意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制作的各个环节。

4.2 优化教学内容

“文创展示设计”课程基于课程目标及岗位任务,对内容进行调整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分为多个子项目,各项目之间互相衔接关联,并开展阶段性产出结果。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完成,需要做什么,怎么做[4]。理论教学中,界定文创设计的范畴、属性及趋势、设计流程。实践教学包括调查研究、对接企业、实践制作。根据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文旅及传统文化文创设计的比例,增加传统文化创作内容,引导学生挖掘非遗文化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

4.3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方式

OBE的主要理念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开展教学。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及文创展示设计课程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建设线上课程共享平台、课程资源库,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如故宫文创、慕课资源等;利用文创工作室、项目教学法,突破专业、学科框架,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创造畅通的教学资源。

4.4 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以学习成果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任课教师主体地位的机制,加入校外合作人员及学生互评的多元化课程评价[5]。文创展示设计课程以设计产品展示及产品落地的形式,引导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重新考量课堂表现、团队合作交流、创新创意、阶段性学习成果评价占比,设置附加分值,如引入设计竞赛环节,按照获奖级别、等次等进行额外加分。教师在进行定量打分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自身进步程度、学生的价值观等方面,形成更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结合OBE成果导向理念,通过调整及优化实践课程内容、升级教学评价体系及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全面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构建对接岗位、项目、企业的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文创艺术设计成果
陶溪川文创街区
《星.云.海》
《花月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