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维路径”,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23-04-20 05:53赫云鹏诸桂英吕利珊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支部党员基层

赫云鹏,诸桂英,吕利珊

(岭南师范学院 党委组织部,广东 湛江 524048)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1]。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2]。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师生党员的基本单位,是高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重要职责[3]。新的时代新的征程,高校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基层党支部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并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得为党育人战线全面巩固。

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4]62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而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执政根基,只有政治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基层“最后一公里”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基层党支部也是联系群众的“桥头堡”,担负直接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以及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的职责,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基层党组织把总书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落到实处,把基层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反映上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推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要在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5]。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为推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调动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汇聚起全体师生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站在“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政治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部党员带头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中,干出成效、贡献力量。支部党员自觉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结合自身岗位,在教书育人、推动发展、履职尽责中,积极投身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建设中。充分发挥好基层党支部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增强凝聚力组织力,团结动员全体师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推进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文的调研对象为岭南师范学院二级党组织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广大师生党员,聚焦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路径研究为落脚点,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支部、党员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情况,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有关情况,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情况,对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整体评价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与访谈对象分为三类:二级党组织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师生党员代表。全校师生党员共2 800余名,占比约3:1;分属26个二级党组织、144个基层党支部。二级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全部参与问卷调查和访谈,再按照定额原则要求每个二级党组织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3名党员作为代表参与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有18名学生党员被抽中参加调查和访谈。调查问卷共发放248份,回收219份,回收率88.3%;其中有效问卷219份,有效率100%。书面访谈提纲共发放248份,回收24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100%。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对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基层党支部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党支部和党员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距离学懂弄通做实还有一定差距。在针对“支部、党员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占比8%的党员认为在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还不够全面系统深入,在学习领会核心要义、做到“三个务必”和“六个坚持”、凝心铸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还有不足。

有的党支部党建负责人“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部分支部班子成员没有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意识,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抓支部党建工作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调查发现,支部注意做到抓党员的经常性学习教育,但占比18%的党员认为学习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占比5%的党员认为学习教育成效一般,占比7%的党员认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师生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谈心谈话等方面做得不够,占比11%的党员认为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做得不够好,导致部分党员对党建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还不是很高。

有的党支部党组织生活不严格。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材料发现,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记录不全面、不规范、不具体等问题。组织生活会开展程序和环节不规范、不完备,检视剖析材料针对性不强、不够深刻,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不够,没有真正达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

有的党支部融合党建抓得不实,特色品牌不多。调查发现,有占比5%的党员认为支部党建和业务融合度一般,部分党支部未能精准判断和确立党建融入业务、贯通业务、引领业务的最佳切入点和融合点,没有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党建重点难点、薄弱环节、关键节点,没有以需求为导向主动融入学校中心工作、融入基层治理、融入学生成长成才、融入教学科研,出现党建工作盲点和空白点,导致支部党建工作经验模式与特色品牌不多。

有的党支部政治把关与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调查发现,有占比5%的党员认为基层党支部尤其是专任教师党支部在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对教职工职称职级评定、岗位晋升、考核评价等重要事项的政治把关作用发挥不全面、不充分;有占比5%的党员认为树先锋作用发挥不足,占比8%的党员认为“双带头人”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引领作用实效不明显,部分党员干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大局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也需进一步加强。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路径探究

针对问卷调查和调研访谈发现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索,结合岭南师范学院党建工作实际,构建“五维”路径,夯实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而推动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见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路径,把准管党治党政治方向

严格落实支部书记抓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肩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在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以及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始终坚持在政治立场、思想行为等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督促基层党委对照新制订的《岭南师范学院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试行)》落实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以及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待遇补贴等各项工作,并联合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多部门,破解支部在单位工作规划、干部人事、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中的政治把关作用发挥不全面、不充分等问题。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着力打造支部“七个有力”,进一步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在支部设置上,开展联合党支部、学生社区党支部等创新探索,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同时,不断改进完善支委会议事决策机制,增强支部执政能力。

(二)强化理论武装路径,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高校基层党支部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着力打造理想信念过硬的战斗堡垒。

1.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政治站位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岭南师范学院构建原原本本学、突出实践学、集中研讨学、融会贯通学、岭师特色学、专题党课学的党支部“六学”模式,确保广大党员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基层党支部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加强支部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内容的学习,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使广大党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持续在铸魂、增智、正风、促干上下功夫、见成效。通过创新开展“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案例征集和评选,推动广大党员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高政治站位。

2.严格组织生活,探索活动创新

一是在严格组织生活方面,面向全校基层党组织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和记录标准的通知》,对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基本内容、党的组织生活记录标准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和要求;新制订实施《岭南师范学院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对“组织生活”等各项内容进行严格规范和要求。二是在探索活动创新方面,基层党支部可结合青年党员的特点,拓宽传统的学习渠道和平台,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微学习”“微党课”等,发动师生党员同上讲台,让理想入心、让理论入脑,在互动参与中提升师生党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如结合主题党日,开展一次集体政治生日活动,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感,充分传递党组织的关心、希望和鞭策,提醒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作为,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在学习内容方面,可以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创新理论学习内容和方式。如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开展红色经典诵读和红色歌曲传唱、参观主题展览、党史知识答题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效果。

(三)织密建强组织体系路径,打造党建工作模式与品牌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增强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

推行“一轴双融三全四化五维”新时代党建工作体系。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将岭南师范学院形成的“一轴双融三全四化五维”新时代党建工作体系创新运用到支部工作中去。“一轴”指以“立德树人”为“轴”心,突出师范育人特色,实施“两代师德一起抓、两代师魂一起铸”;“双融”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推动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三全”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党建育人模式,探索课程思政、红色文化、组织育人新模式。“四化”指按照“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示范化”建设标准,规范基层党支部建设;“五维”指以“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与“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为路径、育人成效为根本、对标争先为引擎、创新研究为支撑、党建引领为落脚点作为检验支部党建工作质量的五个维度,打造支部特色品牌。

持续推进“头雁”工程。抓好“头雁”工程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突出科研能力、领导能力和奉献精神的支部书记,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由“双带头人”担任、机关行政党支部书记由党员行政负责人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由组织员或辅导员担任三个百分百。通过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并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科学化议事决策工作机制等,切实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专业化的高素质“头雁”队伍。

以活动创新强化组织功能。探索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沙龙”等活动,加强基层党支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将支部工作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推动形成一体化的支部党建工作格局,使党的决策和指示能够统一贯彻执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积极推动活力党建,激发教师和学生对党支部和支部党建工作的情感认同;探索与专业量化指标匹配的政治素质考核方式,用好政治素质考核“指挥棒”,建设高素质支部委员队伍。

抓好党建项目培育与品牌创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施党建品牌培育创建计划,抓好校级党建“双创”和“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党建课题立项、优秀党建论文和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形成“一支部一特色”工作格局。利用“岭师智慧党建”新媒体服务平台,建立基层党支部新思想学习、品牌创建经验交流和风采展示板块,推动党建成果的转化运用,以高质量党建成果反哺实践、指导工作、提升质量,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开展,全面增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激发支部与师生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拓宽制度建设路径,提升支部党建“内驱力”

创新实施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星级动态考核机制。为抓基层强基础,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在党支部和党员中创新实施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星级动态考核。党支部“堡垒指数”按照“五化一好”的标准细分为六个指标,在支部自评、民主测评和上级党组织考评的基础上得出综合分,并确定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五个”星级。二级党委(党总支)根据年度评星定级情况及时增星、摘星,实行动态管理,作为“样板党支部”评定的重要依据。党员“先锋指数”按照“四个合格”的标准,对标“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要求,细分为四项指标,额外增加正向加分指数和反向扣分指数。党员“先锋指数”分先锋党员、合格党员、警示党员三个等次,作为参评二级党委(党总支)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先锋党员”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完善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教育和考核机制。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政治素养突出,更应该是在学术、教育管理等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学术带头的“双带头人”作用,发挥学生党支部书记教育引领学生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作用。进一步严格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教育和考核机制,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思维清晰、政治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支部书记队伍。

健全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培养机制。基层党支部依据实际情况制作《学生党员成长手册》,内容涵盖一名大学生从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全过程的培养考察记录,具体包括各个阶段的组织机制、教育考察机制、表彰激励机制、监督反馈机制要求及相应记录。积极动员大学生党员参与班级、年级事务管理,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增强党性,提升宗旨意识,全面增强学生党支部生机活力。在日常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创新一些适合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模式。在全程化育人过程中切实强化青年党员的宗旨意识和模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建立监督调查反馈机制。探索成立基层党建工作督导组,结合相关问卷调查、谈心谈话和调研走访,定期对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监督考评。考评内容可包括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把关、“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支部特色创建与品牌打造、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等方面,根据监督考评意见和反馈及时改进完善,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五)打造实践育人路径,培育践行宗旨的“急先锋”

发挥红色校史人物榜样引领作用。岭南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和红色基因这两条主线一直并存、相互辉映。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校友多达200余名。最具代表性的校史人物有雷州中学学校时期的谭平山、黄学增,以及省立雷州师范学校时期涌现出来的黄其炜、黄其江等“英雄群体”,他们为革命事业成功和新中国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积淀成为学校独特的红色基因。重视用好红色校史资源,讲好红色校史人物故事,以红色校史文化资政育人,构建“学习、研究、宣传、弘扬”四维一体的红色基因育人体系,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开展瞻仰学习、交流研讨、专题研究、专题宣讲、专题展览、创作排演、实践融合等方式,将红色校史资源转化为构筑新时代岭师人精神谱系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深化基层党建“5882”先锋计划。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引领作用,岭南师范学院全面实施“5882”先锋计划,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5”就是把握“五个一”:把握一个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一个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一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一个主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握一个主攻点——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夯实基层党组织;两个“88”就是实施“八大工程”(初心工程、堡垒工程、头雁工程、薪火工程、反哺工程、智慧工程、暖心工程、强基工程)和“八大行动”(理论武装凝心铸魂行动、党员培育提升行动、时代先锋建功行动、党建品牌建设行动、“双创”提升行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行动、党务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行动);“2”就是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两个目标。通过推动基层党支部找准自身与“先锋计划”实施项目的结合点,开展“对标争先”行动,展现党员“比学赶超”状态,全力培育党员先锋。通过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大力开展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激励广大党员对标争先、榜样示范;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

四、结 语

基层党支部要全面准确把握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增强支部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秉持“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逐步构建完善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长效机制。通过创新实施“突出政治引领路径、强化理论武装路径、织密建强组织体系路径、拓宽制度建设路径、打造实践育人路径”的“五维”路径,推动基层党支部把准管党治党政治方向、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打造党建工作模式与品牌、提升支部党建“内驱力”、培育践行宗旨的“急先锋”,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支部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支部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