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源头看“胸怀天下”世界观方法论的精神实质*

2023-04-22 06:11潘亚宁
新疆社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和平世界

成 龙 潘亚宁

内容提要:“胸怀天下”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广阔的思维视野和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担当,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自由解放而不懈奋斗的远大理想。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深刻认识其精神实质及其价值意蕴。“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批判借鉴,对中国共产党人世界理念的凝练升华。只有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占领思维制高点,更加客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

党的二十大提出“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六个必须坚持”之一。如何理解“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党的二十大之后,学术界就其形成逻辑、思想内涵、实践指向、世界意义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一系列颇具启发意义的观点。但由于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宣传性、应用性、对策性因素较多,学理性、系统性、价值性因素严重不足,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力图从思想源头深入挖掘“胸怀天下”的精神实质及价值意蕴,为深刻认识“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参考借鉴。

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揭示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并因此提出“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业”的重要论断,要求工人阶级适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胸怀世界,从全球视野看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采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战略,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自觉建立在世界历史的基础之上。

(一)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具有客观的物质基础。1500年前后的交通革命和商业革命拉开了世界历史的序幕。哥伦布、达伽马等人开辟了通往美洲和东印度的新航线,新大陆的发现使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形成交通运输业的新格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页。交通革命又带动商业革命,为商品生产开辟了广阔的世界市场,使商品生产冲破狭隘地域的限制,步入世界性生产的新阶段。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6页。,为世界市场准备了产品,它使每个文明国家的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世界市场,并且把落后民族和弱小国家都纳入到世界历史中来了。“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67、538、542、538页。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普遍发展,普遍交往得以建立。“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67、538、542、538页。普遍交往建立了世界各民族国家相互联系的网络。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对最大化利润的追求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造成无国界的世界经济,形成了稳固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609、35、35、35、43、37页。交往形式随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当一种交往形式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必然为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则。“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609、35、35、35、43、37页。资产阶级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征服落后民族和国家,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资产阶级的文明体系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609、35、35、35、43、37页。资产阶级开创了世界历史,从此“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609、35、35、35、43、37页。这种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层面,而且还体现在精神的层面。“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609、35、35、35、43、37页。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人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关系到思想观念的全面的根本性变革,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必然趋势,它内在地要求无产阶级顺应时代发展,自觉地站在世界的高度思考问题。

(二)共产主义建立在世界历史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交往活动的普遍化,使人可能超越狭小的血缘关系圈、地域关系圈、民族关系圈、商品物化关系圈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新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2页。只有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个人才能摆脱狭隘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才能,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能彻底摆脱异化状态,控制自己的创造物并使之真正为自己服务,获得真正的解放。“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于这种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67、538、542、538页。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资本本来是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但随着私人资本垄断的加剧,资本已经“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资产阶级“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67、538、542、538页。。资产阶级的统治“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609、35、35、35、43、37页。。世界历史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灾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人类自由支配的世界历史必然取代受资本统治的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609、35、35、35、43、37页。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武器,而且培养了置自身于死地的人——现代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进一步从世界史观的角度深入观察和分析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认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日益成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必然爆发,给无产阶级革命造成整体有利的条件,得出“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的结论。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进一步从世界历史高度判断革命形势,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15)《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7页。。

(三)工人阶级要采取世界联合的全球战略

既然世界历史是必然趋势,工人阶级就应该顺应这种趋势,采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全球战略,这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9、538—539、697、574页。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单个人越来越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到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要扬弃这种异化现象,工人阶级就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实现对异己力量的自觉驾驭。“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9、538—539、697、574页。这是因为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资本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联合力量,任何一个国家无产阶级的单独行动都将遭受镇压,只有共同的行动才有可能成功,所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单个人的孤立的事情,而是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无产阶级共同联合起来的行动。既然各国的资产阶级已经组织成为“兄弟联盟”,各国的工人阶级“就应当以各国工人的兄弟联盟来对抗各国资产者的兄弟联盟”(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9、538—539、697、574页。。在《共产党宣言》的尾声之处,马克思恩格斯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呼吁。共产主义革命相较于以往革命所展现出的新特点就在于它要“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9、538—539、697、574页。,对私有制进行彻底的革命,使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在这样的斗争中,无产阶级失去的将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提出将无产阶级革命战线和民族解放运动战线联合为一条世界革命战线,共同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战线的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观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在继承和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中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习近平依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战略性、系统性的眼光分析全球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向。他认为世界各国之间发展的依赖性显著增强,全球合作走向新的起点,但同时全球化也出现了速度减缓、内容改变、规则重组等新特征,影响着全球化的进程。面对这一新形势,习近平从更广阔、更长远的视角对当前的全球化问题提出解决的根本之策。“新形势下,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20)《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年,第126-127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方案”推进全球化步伐,拉紧与世界的联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格局,赋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强调共产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源。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50页。,共产主义理想指引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最终目标不懈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困难、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50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始终坚持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进入新世纪,天人关系中的生态危机、国际交往中的战争危机、南北关系中的贫富分化危机、东西关系中的冷战危机、经济关系中的金融危机、主体关系中的道德危机、义利关系中的价值观危机进一步加剧,人类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人类何去何从?是沿着西方资本主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零和搏弈的老路自取灭亡,还是改弦易辙,自我革命,寻找新的出路。习近平指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没有出路。“我们愿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让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更加美好。”(23)《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46页。中国共产党人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引。

二、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世界情怀和世界责任的民族,实现“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的最高理想,“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安定天下”是中华民族个体修养的终极目标。胸怀天下立足新的世界形势,将中华民族的天下观创造性转化为现实的责任和担当,提出关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构想。

(一)实现“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的最高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学说纷杂,然天下精神一致百虑、殊途同归,其共同特点就是实现“天下大同”。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细致描述了“天下大同”的理想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4)《礼记》(上),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419页。道家致力于构建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争执,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25)《老子》,汤漳平、王朝华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99页。的无为之世。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以“天下之人皆相爱”(26)《墨子》,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4、4页。为基本图景,提倡“兼爱”、“交利”、“非攻”、“尚贤”、“尚同”的政治理想,认为“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27)《墨子》,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4、4页。,强调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摒弃了因国家、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分你我的思维,表达了“一同天下之义”的目标。张载在《西铭》中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的仁道主义纲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28)《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62页。从二程到朱熹,发挥了“以爱释仁”、“以公释仁”的仁爱观。朱熹主张:“仁者爱之理,爱之得其当,则义也。”(29)《朱子语类》第4册,黎靖德编,王星贤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24页。“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拥有共同构成枝叶处。”(30)《朱子语类》第1册,黎靖德编,王星贤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近代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指出,“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31)《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32、235页。,力图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32)《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32、235页。的太平盛世。康有为始终坚信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事……并作坦途。”(33)康有为:《大同书》,周振甫、方渊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55页。为此,康有为提出了“去九界”之说,认为只有历经“治乱世”、“升平世”,最终才能到达“太平世”,即“大同世界”。孙中山对世界未来的理想与目标浓缩在他的“天下为公”构想中,力图通过实行“三民主义”,实现“共天下”的目标。“民族主义”强调打破种族歧视,恢复中华;“民权主义”赋予人民基本政治权利,倡导“真正以人民为主”;“民生主义”主张“耕者有其田”,为满足底层农民的生产愿望而努力,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对实现“天下为公”理想的美好憧憬与不懈追求。

(二)“协和万邦”是处理不同国家和民族矛盾的基本准则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奉行“协和万邦”的理念与原则,这与西方“武力征服”的原则存在本质区别。《尚书》第一篇《尧典》即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百姓昭明,协和万邦。”(34)《尚书译注》,王世舜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8、26页。第二篇《舜典》也记载:“命汝典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35)《尚书译注》,王世舜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8、26页。《皋陶谟》讲:“同寅协恭和衷哉。”(36)《尚书译注》,王世舜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8、26页。《礼记·乐记》说:“和,故百物皆化。”(37)《礼记》(下),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723页。《论语》第一篇《学而》载,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38)《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2、198、47页。对于边远地区的民族,强调以德感化,以德服人,“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39)《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2、198、47页。。只要自己有德,就不怕被孤立。“德不孤,必有邻”。(40)《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2、198、47页。管子也提出“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41)《管子》,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5页。的忠告。老子明确反对战争,认为军队不是吉祥的征兆,打仗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42)《老子》,汤漳平、王朝华译注,第119页。孙子认为,即使百战百胜,也是不足称道的。“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43)《孙子兵法》,陈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7、43页。;“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44)《孙子兵法》,陈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7、43页。。《孙膑兵法》虽然研究了许多战术原则,但也贯彻了不得已而用兵的思想,《孙膑兵法·见威王》说:“乐兵者亡。”(45)《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译注》,刘开举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155、182页。《孙膑兵法·威王问》又说:“穷兵者亡。”(46)《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译注》,刘开举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155、182页。春秋之际的军事著作《司马法》也告诫人们:“国虽大,好战必亡。”(47)《吴子·司马法》,陈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363页。《吕氏春秋》强调,治理天下必须以公平为准则。“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等于公。”(48)《吕氏春秋》,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1页。做到了公平,就能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与偏见,消弭了国家间的冲突与仇视。《淮南子·原道训》提出要“化干戈为玉帛”。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山川神》中提出“睦邻友邦”的思想。孙中山先生指出:“中国更有一种极好的道德,是爱和平”、“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49)《孙中山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10页。。英国哲学家罗素作为有先见之明的西方学者,他很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50)〔英〕罗素:《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这是对中国几千年和平文化的系统概括和总结。

(三)“安定天下”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

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不仅表现为一种观念体系,更突出表现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儒家提倡以“修齐治平”为人生旨要,“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51)《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芬、徐儒宗译注,第250页。,以修身实现“内圣”,从而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人生理想,由内而外、由己及人。孟子强调,人要在富贵权势面前要正心明道,在磨难中要养浩然之气,在苦难中要动心忍性,真正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2)《孟子》,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261、27页。、“乐以天下,忧以天下”(53)《孟子》,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261、27页。的境界。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千古名句,表达了欲为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抱负与志向。苏轼认为,“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于泰山”(54)《苏轼文集》上册,顾之川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81页。,论证了普通人对天下应付的责任与使命。范仲淹更是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饱含着“利济苍生”、“兼善天下”的责任与担当。顾炎武也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55)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册,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98页。,表明民族国家的兴盛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到了近代,梁启超在顾炎武思想的影响下,总结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重要命题。此后,这一命题永久流传,涵养了中国人独特的天下情怀,塑造了中国人广阔的思维格局。

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为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土壤。习近平从多方面进行发挥,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理念。其一,强调人类命运相互关联,应该携手共建地球家园。习近平指出,“天下大同”、“共享和平”,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绵延数千年的理念。如果说在古代,“世界大同”还是一种梦想,那么在今天,信息网络技术把整个世界已经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每一国家、民族的发展深刻影响其他国家、民族的发展,“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56)《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6—17、24页。。世界各国人民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其二,零和搏弈、战争对抗没有出路,“协商对话”是惟一途径。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57)《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6—17、24页。主张通过“协和”、“协调”的办法解决不同民族和邦国之间的冲突,“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58)《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56—157、173页。。中国在最强大的时候也没有侵略过别的国家。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世界最大的威胁。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方式、根本之道是“协商对话”。“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启迪是: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59)《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56—157、173页。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不利于解决国际争端,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 其三,中华民族要勇担世界责任,建构新的世界治理体系。中华民族对天下的责任意识可谓世代相传,在当代中国人的血液中依然流淌。习近平一再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追问。他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治理体系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危机、灾难和问题。中国要主动承担对世界的责任,实现世界治理体系的根本性变革,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世界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对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批判借鉴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60)《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28、229、232页。,“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6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28、229、232页。。他还引用法国文学家雨果的话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6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28、229、232页。胸怀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也包含着对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批判性借鉴。西方世界主义思想发轫于古希腊时期,包含着丰富的人类大同思想。从词源上看,“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宇宙、世界(cosmos)和城市(polis),即“宇宙城市”或“世界城市”,生活在其中的个人被称为“世界公民”,他们所秉持的信念就是“世界主义”。从词意上看,“世界主义”具有较强的解释张力,呈现出“一体多面”的特征。在主体指向上,“世界主义”主要以个体为关怀对象,聚焦于个体的独立、自由与权力的保障。在实践关联性上,“世界主义”从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出发构建新的民主方式,旨在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由此产生了政治世界主义、经济世界主义、法律世界主义、制度世界主义等多种样态的世界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世界主义”强调在世界政治共同体中所有的人拥有平等的地位、道德和政治责任,地域、种族、宗教、民族的狭隘偏见不复存在。

(一)跨越传统地理划分的世界公民思想

世界公民思想是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它突出强调全世界人民无论其地理位置、道德信仰、政治观念如何,都属于人类共同体中的一员。这一理念的出发点在于对普世人类共同体的构建,通过每一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世界公民为主体共同建设世界性的国家。追问世界公民思想的源头,在第欧根尼(Diogenēs)这里可见萌芽,他宣称“我是一个世界公民”,主张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天然融为一体,每个人都不受国家限制而是“世界公民”。作为犬儒学派的代表,第欧根尼还只是从自然意义上指明人民对所属国家界限的跨越,并没有涉及世界公民的深层要义。真正将世界公民思想推广至流行开来的是斯多葛学派,其创始人芝诺(Zeno)认为,“人都是世界的公民”、“人类应包括全体人类,无希腊人与野蛮人之别”(63)龙冠海、张承汉:《西洋社会思想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86页。,并主张废弃各个城邦国家自身制定的经济、社会体制,以善、自由、友谊将万民联系在一起。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指出,“人与人之间没有类的差别”(64)〔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64、166页。,“所有人都为某种仁慈和亲善的自然情感而联结在一起,也为正义的合作而联结在一起”(65)〔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64、166页。,从人的本性层面证明了世界公民的合理性,这在真正意义上超越了城邦的界限,推动人性在世界意义上的实现。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指出,人是“两个社会”的成员,一个是超越国家边界的人性社会,一个是出生所在的现实社会。芝诺、西塞罗和塞涅卡作为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发展了“世界公民”思想,他们提出的“同心圆”论断形象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人都是以圆心为基点的世界公民,推动了世界主义思想的广泛发展。康德(Immanuel Kant)继承并发扬了“世界公民”思想,写下《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书,对“世界公民”作出了制度规定。在这种规定下,“世界公民”具有高度的自由,“自我”和“他者”自由彼此共存,人的禀赋也在“自我”与“他者”的交互中得到实现。

(二)约束天然战争冲动的永久和平思想

战争是政治的直接非理性表现形态,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性格与社会文化,根源于人的天然本能。西方世界主义思想引导人类走出原始的自然状态,发挥人类理性力量,实现道德和解,并最终走向永久和平。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西方世界主义永久和平思想的代表之作,它的六条临时条款、三条确定条款以及两条系论都是为实现永久和平这一最终目标所进行的论证。康德明确了引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国家政权方面存在的弊端,以致统治者和国民的理性缺失,道德败坏,从而战争频繁不断。因此,确定合理的政权方式是避免战争的关键。《永久和平论》确定条款的第一条便指出:“每个国家中的公民宪政应当是共和制。”(66)《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4、359页。在共和制国家,由于政府的公共性、公平性以及公民的平等性、自由性等特征,构成了和平的基本因素。此外,由于共和制国家中公民具有决定是否发展战争的权利,理性对行为的约束力使人民在对带来深恶痛绝的战争的反思中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康德主张建立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确定条款的第二条指出:“国际法权应当建立在自由国家的一种联盟制上”(67)《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4、359页。,各个国家通过加入国家联盟,服从共同的国际法以实现世界和平,这一思想对今天仍然存在重要影响。在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不仅将和平视为战争的结果,更在观念上将和平本身视为一个非暴力的过程,为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提供前提性条件。

(三)基于理性建构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

中世纪以来,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深入人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不断发展,自由平等观念得到进一步深化。洛克(John Locke)作为现代平等观念的奠基性人物,他的世界主义思想蕴含在他对平等观念的论述之中。在《政府论》中,洛克公开宣称“每个人的权力都是相等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其他人的权力”,“人与人之间也不应该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68)〔英〕洛克:《政府论》,刘晓根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58、59页。,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都毫无差别地共同享用一切有利条件,一切从属关系或受制关系都将被消除,而这也延伸出了洛克公平正义观念的另一层含义,即不得侵害其他人的基本权利,“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或财产”(69)〔英〕洛克:《政府论》,刘晓根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58、59页。。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平等观念,建构起社会契约之下的正义理论。在《正义论》开篇,罗尔斯指出,“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7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56页。。在这里,罗尔斯将实质正义作为判定形式正义的正义与否之标准,按照罗尔斯的观点,实质正义的真正本质是平等的公民自由。因此,如何实现公民的平等自由是《正义论》的中心论题。基于此,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7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56页。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托马斯·伯格(Thomas Pogge)和查尔斯·贝茨(Charles Beitz)为代表的学者关注到全球不平等问题,开始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应用到国际层面。由此,“全球正义”概念在世界流传开来。

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西方世界主义思想无疑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也存在本质区别。其一,“世界公民”理念还只是一种设想,胸怀世界则要培养现实的具有世界情怀的新人。如果说,在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世界公民”还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思想观念,那么,到了现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交往普遍化、劳动社会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已经成为跨国界的生产,生活也成为跨国界的生活,思维也成为跨国界的思维,人类正在越来越现实地成为“世界公民”。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一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72)《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第2、70页。各国人民要守望相助、共担时责。“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73)《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第2、70页。其二,“永久和平”还只是一个从理性出发的美好愿望,而胸怀世界找到了现实的和平路径。康德将所谓“永久和平”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把战争等归咎于统治者理性的缺失,道德的败坏,并没有揭示资本的本质及其受资本宰制的国家才是战争的根源,因而没有找到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真正道路。习近平立足唯物史观,认为实现人类和平不仅要改变恃强凌弱、零和博弈、巧取豪夺的旧思维,“积极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7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00页。,而且要改革现有的治理体系,坚持走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开放包容之路,“多边”与“多方”共治,治“事”与治“制”并举,提出推进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总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了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现实之路。其三,“公平正义”在西方文明中以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基础,而胸怀世界则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洛克、罗尔斯等人所说的“公平正义”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一边喊着公平正义,一边对弱小民族和国家进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掠夺,甚至进行可耻的黑人奴隶贸易。习近平基于唯物史观,认为阻碍人类公平正义的最大障碍在于对资本毫无节制的放纵,“放任资本逐利,其结果将是引发新一轮危机。缺乏道德的市场,难以撑起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厦。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难以持续,也有违公平正义”(75)《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9页。。主张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包容互惠,营造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7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50页。这些论述,提供了实现公平正义的现实之路。

四、中国共产党人世界理念的凝练升华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兼具胸怀世界的鲜明品格,从坚持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多极共存、和谐世界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积极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出一系列世界理念和战略构想,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一)世界“和平共处”的理念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为永久和平而战”(77)《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5、474、671页。,认为“中国抗日斗争的持久性同争取中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是不能分离的”(78)《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5、474、671页。。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79)《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5、474、671页。,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世界价值与发展趋势。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新政协筹备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包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讲话,表达了新中国与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平外交关系的想法。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尼赫鲁访华期间,毛泽东先后从四个层面,深入阐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建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大意义。1954年6月,英国工党代表团来华访问,毛泽东高度重视,首次比较系统地发表了“关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之间是否可以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观点。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做了完整表述,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同时,在新中国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按照“八项原则”给予第三世界国家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援助。晚年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世界“和平发展”的理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新判断国际形势,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8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282、361、96、20、49页。“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8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282、361、96、20、49页。在独立自主这个前提下,中国要抓住历史机遇,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广泛的联系。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负责。”(8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282、361、96、20、49页。1984年10月,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8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282、361、96、20、49页。1990年7月,在会见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时,邓小平指出:“改变国际经济秩序,首先是解决南北关系问题,同时要采取新途径加强南南之间的合作。”(8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282、361、96、20、49页。不应当用战争手段而应采取和平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比如,解决中国统一的问题,可以用“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办法,“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8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282、361、96、20、49页。。这些论述,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对外关系、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把世界和平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三)世界“多极共存”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何去何从,人们心头疑云重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入侵南斯拉夫,炸毁我驻南大使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整个东南亚地区一度处于慌乱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际出发,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加强和推动国际合作,自觉承担国际义务,有力维护世界和平。江泽民指出:多样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和特征,也是世界的客观事实。“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上千个民族、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经历各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86)《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1、480页。正是世界的多样性才带来多国合作的可能性,只有承认并正确对待这种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没有多样化,就不成其为世界……不承认、不尊重世界多样性,企图建立清一色的一统天下,是必定要碰壁的。”(87)《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1、480页。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8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18页。中国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自觉承担国际义务。这些论述,再次有力维护了世界和平发展。

(四)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进入新世纪,中国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和发展速度,招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揣测”。中国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实力、身份、地位、角色变化带来的荣光,便已背负上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大国傲慢论”、“汇率操纵论”、“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强硬论”等各种“责任论”、“威胁论”轮番上演。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胡锦涛指出:“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89)《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实践与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6页。,回答了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的问题。“和谐世界”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宣示和政治承诺,凸显了中国负责的信心与决心,体现了中国的自信与能力。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爱好和平、渴望和平、希望与其他国家共建和谐世界的愿望。胡锦涛强调,“中国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合作机遇和良好发展环境。”(90)《胡锦涛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9页。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挑战与威胁,而是与各个国家在友好相处、平等对话中共建和谐世界,中国将积极承担全球责任,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中坚力量。

进入新世纪,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尖锐批判了西方零和博弈、国强必霸的冷战逻辑,对世界和平发展提出一些列新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几代领导人的世界理念。一是进一步强调各国加强联系,推进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为一己之私,强行脱钩断链,不但损人而且害己。二是强调世界文明多元共存的必然性。文明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千五百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91)《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第102页。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平等交流,包容互鉴,使之成为增进世界人民友谊、推动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三是强调中国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不仅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全球化的回报者。在批驳各种谬论的同时,习近平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为世界未来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本质上是和平发展的新型时代观,平等互利的新型交往观,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包容互鉴的新型文明观,清洁美丽的环境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第49页。,进一步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新的精神境界。

“胸怀天下”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历史和现实交汇中产生的必然逻辑。其一,“胸怀天下”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而是对世界历史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球大视野,深入研究世界历史变化发展的规律、趋势和特点,了解时代的需要,回答时代的课题,因而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为世界无产阶级走向21世纪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其二,“胸怀天下”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向往世界大同,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自始至终坚持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的统一,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世界难题,通过促进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无偿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建设,由里而外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充分肯定“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这一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9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进一步反映了胸怀世界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联系。其三,“胸怀天下”具有广泛的人类文明基础。世界主义的理念源远流长,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共同性,希望培养跨越传统地理划分的世界公民,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同时也坚定捍卫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习近平一再强调,世界各国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无疑是对世界主义合理内核的批判性借鉴和发展。其四,胸怀天下具有扎实的历史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提出一系列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西方“零和搏弈”以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习近平严厉驳斥“中国威胁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热烈响应,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传统。

猜你喜欢
和平世界
和平之路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
博弈·和平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期盼和平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