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学报》2023年总目录

2023-04-23 00:18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吕梁探析研究

第一期

哲学研究

从太极学说看易道宇宙观

郑万耕(1)

自组织形神观——关于自组织哲学的新思考

杜胜利(6)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公平与发展关系探究

邢晶晶(13)

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逻辑探究

高雪萌,刘 博(17)

文学研究

葛水平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的文化寻根指向及现代性反思

高文丹(23)

诗写杨柳 借诉悲愁——明睿宗《杨柳·金丝缕缕是谁搓》探考

薛 刚(29)

历史学研究

胡汉食俗的交融:唐都长安的餐饮业

王永平(33)

中古时期石州境内的“离石胡”

贾发义(47)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伪军标语宣传探究

冯秀香,黄锦柠(55)

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的政治思想变革

张 琦(59)

思想政治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究

熊希瑶(65)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元价值和实践路径

庞 珍,李 丽(69)

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振兴中提升村级党组织动员能力探析

薛楠山(7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抓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

白兴星(78)

出版与传播研究

论辛安亭的教材编辑思想及实践

赵 晖,赵 元(82)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探析与创新

郝江涛(85)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的受众思维和创新策略分析

孙宝琴(89)

法律研究

“家庭共有财产制度”法律实践研究

辛莉芳(93)

第二期

基础理论研究

天然抑菌剂胡桃醌的抑菌机理初探

胡青平,吴 婷,刘 婷,张亮亮,徐建国(1)

光速不变性的本质和时间间隔量子最小化研究

钱凤仪(7)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轨迹控制研究

郭宇祥,高 星(12)

一类高阶差分方程振动性研究

杨禹慧(15)

新材料研究

基于核桃树枝的碳点制备及荧光性能分析

张 漪,冯晓婷,高玉莲,李东亮,杨林芳(19)

碳点的制备及其对绿豆生长的影响

冯晓婷,张 漪,武 娜(23)

g-C3N4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杨林芳,张 漪(27)

硬脂酸表面修饰纳米Sb2O3增强PBT基复合材料

薛 鑫,康成虎(32)

应用实践研究

基于UEBA的用户网络异常行为孤立森林与监督学习对比分析

李香林,李佳琦(38)

矿用工字钢架棚支护设计方法

李根威,柳 晶,邓广哲(41)

基于Pathfinder高校学生公寓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常 悦,薛利国,贾玉龙,杜育凯(46)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 静,胡宁玉,郝耀军,杨 铭(51)

中小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基于长治学院师范生的实证分析

张媛媛,王聪慧,王慧群(56)

学生管理研究

政策演进视域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方向

李怀珍,武 俐,张艳明(60)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以吕梁学院数学系为例

王有刚,兰瑞平,樊利利,郭宇祥(65)

经济学研究

现代物流业对共同富裕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

钟代立,谭佳豪,王晓洋(68)

吕梁城市品牌建设刍议

贾 娜,张 婧(73)

应用型高校发展研究

浅析案例在向量空间定义教学中的重要性

梁建秀,高巧琴(78)

评估(认证)背景下学生工程能力实现途径及效果评价

薛同站,李卫华,黄 健,杨厚云,王 坤,胡 昊(81)

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波传播实验教学方法

张金宝,张 丹,任 杰(84)

物质结构基础实验的翻转教学探索——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例

高小丽,王 炎(88)

实验融入热处理工艺理论线上教学的改革探索

任宏瑞,金 铎,侯君丽,王国斌(91)

统计调查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靳 珊(94)

第三期

语言文学研究

《长安里语》和明代北京话

周一民(1)

杨宪益和霍克思《红楼梦》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三十三回为例

郭 丽(7)

跨越时空的“接力”——论夏承焘对辛弃疾词的接受

惠联芳(10)

“都是我的孩子”——《好人难寻》中的二重身与现代救赎

刘 慧(14)

历史学研究

经世致用:陈垣史学的风骨——兼论中国史学致用的问题

周少川(20)

吕梁国防三线建设的历史考察

高国民(28)

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太原学生运动的当代价值研究

苏圆娟(31)

思想政治研究

革命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

李鸿凯(35)

“精准思政”视域下外语院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孟 颖(39)

分众教学模式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

张慧玲,贾星星(45)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及路径研究

邢 娜(50)

大学生党的历史自信教育路径探析

高 佩(54)

晋绥文化研究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商贸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李建权,王子玮(58)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小学教员队伍建设探析

李慧英(63)

吕梁地方文化研究

吕梁红色文化的概念阐释及资源类型

赵 元,王 斌(70)

论红色出版家辛安亭的贡献及影响

郝艳君(74)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吕梁城市形象设计

高文丹(77)

教育教学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李雪交,汪 泉(80)

初中生内隐英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孙 敏,贾文宇(85)

校园心理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 浠,李 静(89)

乡村旅游资源在吕梁红色文化旅游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冯红梅,张小萍(93)

第四期

哲学研究

语言对于存在的召唤——一种现象学的描述

严春友(1)

论科学“网络观”对互联网秩序的意义

张 涵(5)

文学研究

不屈的缪斯:R.S.托马斯的威尔士乡村风景书写

李栋杰,宫雪芹,宋慧平(9)

论《白鲸》和《海狼》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

李小敏(13)

《城邦恩仇记》的跨文化改编和主题创新

赵嘉琦(17)

艺术研究

诗影交辉:从《明亮的星》管窥英国摄政晚期的社会民俗与济慈的经典化再生历程

崔 丹(23)

新主流电影中的价值坚守与话语建构

王雪坤(30)

藏戏面具与山西爱社傩面具之异同

贾潇晴(35)

吕梁地方文化研究

“柳林盘子会”的生存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郭 锐(39)

论中阳民间剪纸的乡村女性审美

任小梅(45)

乡村振兴研究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探析——以汾阳市栗家庄村为例

赵丽媛(50)

山西省乡村非遗研学产品开发研究

王 婷(55)

经济学研究

减税降费政策对山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李 欣,高 伟(60)

蔡家崖红色旅游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王丽丽,张 渝,曹玉楼,潘昱颖(64)

云冈石窟的开发和保护路径探析

雒珊珊(67)

体育研究

高校足球比赛中犯规特征的研究——以吕梁学院2021“励锋杯”为例

牛华亮(71)

表演轻器械健身操舞动作编排特征分析

赵 燕(75)

学生工作研究

吕梁学院数学系学生就业去向研究

樊利利,王有刚(79)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

李芷萱(83)

教育教学研究

学生线上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的实证调查

薛 萍,钟梦瑶(86)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调查

刘海霞,李 星(89)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策略探析

申巧锋(94)

第五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守正创新的五重维度

王增智(1)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逻辑

赵晓霞(7)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理论基础、价值意蕴与完善路径

张 青,逯鹏杰(12)

新安全格局下人民安全观的价值意蕴

高延飞(17)

文学研究

晚清城市与诗人及其诗歌的交互运动——以北上广为例

李 奎,刘 薇(23)

《革命烈士诗抄》的“斗争精神”书写

张有为(29)

从个体幽暗意识到文学作品的启蒙思想——基于《政治少年之死》与《阿Q正传》的对比分析

张向卓(33)

历史学研究

逍遥津之战杂议

宋 杰(37)

山西冬学义务教员研究——以中阳县为例(1949-1952)

董亚泥(43)

乡村振兴研究

农民为什么愿意离开村庄——农村城镇化的内在动力与村庄变迁的走向

张春雨,张伟兵(48)

山西吕梁现代特色农业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郭清娥(57)

思想政治研究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以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为例

郝慧芬(6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张晶晶,温红霞(65)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要”新要求及其培育

杨 楠(70)

艺术研究

空间的诗意——莫奈绘画色彩的光影视觉体验

王端端(73)

威廉·布莱克绘画艺术的构图方式及精神追求

景雪竹(8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李慧芳(86)

教育教学研究

父母自主支持与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武春霞,李 静(89)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评价研究及应用

孙 麟,高玉莲,郝翠林(93)

第六期

文学研究

清代民间社会对演剧管理的调适与应对研究

孟梓良(1)

魏晋风度的精神品质及其生命意识探究

秦文平(6)

共同体思想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书写与传播

尹 元(10)

语言学研究

系统科学视域下日汉词典数据库编纂实践研究——以低频词条编纂为例

李飞菲(13)

大众传媒中的日源“新借用语”转汉语词汇浅论

郝丛丛(19)

商业广告语中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研究

张 维(25)

思想政治研究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三位一体化培育

王利玲(28)

吕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路研究

王俊萍(32)

课程思政融入实验课程的探索与思考——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赵建英,李佳然(36)

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俗文化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

滕慧君,任聪聪,石丽芬(39)

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杨惠紫(44)

外语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高毓珏,段荣娟,安志伟,吴晓颖(48)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非遗砖雕文创产业发展研究

袁菁菁(52)

乡村振兴背景下吕梁山区体育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

刘 静,司景梅,冯 岩,赵永军,李艳江(56)

出版与传播研究

守正与创新: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

李小娟(59)

论少儿报刊的生存与发展——由两份曾经当红的都市报刊说起

王海燕(64)

短视频时代的山西文旅产业传播个案研究——以山西省文旅厅官方抖音号为例

李 玉(67)

论新闻报道中的故事

刘 琳(71)

学生工作

大学生资助育人本质及实现

王 娇,李建宁(74)

教育教学研究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任艳桃,翟翠玲(78)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下的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探究

赵素芳(83)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翟向青(88)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石 砾(91)

·卷终·

猜你喜欢
吕梁探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VR阅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