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多维阐释

2023-04-23 22:27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王 艳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大思政课”的提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围绕“大思政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内容结构,体现出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构思谋划,指引着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行动方向,对于进一步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实效具有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观的内容,回应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充分的现实观照。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科学延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的性质、方法、目的等有着详细的论述,形成了主题鲜明的教育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蕴含其中的重要命题。马克思恩格斯从工人阶级的未来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出发,多次指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他们在谈到儿童教育时强调要把教育与物质生产、工厂劳动结合起来,认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这表明参与一定生产劳动是年轻的工人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由此也明确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列宁从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反对脱离社会实践的教学和教育,强调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他指出:“我们不可能把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把脱离相应的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提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那种高度。”[3]列宁在这里进一步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是培育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未来社会变革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4],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思政课的根本理论指引。

(二)历史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观的赓续发展

知与行的关系是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传统表达,也是中国古代哲学重点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与争论,先后经历了“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行合一”等观点的演变发展。以老子为代表的哲学家们主张“知先行后”,认为必须先学习知而后才能付诸行,强调知的重要性。以荀子为代表的哲学家们主张“行先知后”,强调行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发展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他认为知与行之间没有次序上的先后之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此处“知行合一”思想的宗旨是克服“一念不善”“去恶为善”,是一种内省自察层面上的道德修养方法,并未从认识论角度科学地指明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过,虽然上述几种观点在知与行的先后次序上存在争议,但是都没有否认知与行的不可分离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观的合理内核进行了继承发展,对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作了新的见解,提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5]“大思政课”建设突出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观为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滋养。

(三)现实之需: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建设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召开相关会议,把思政课建设置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之中,进行了战略部署,推动思政课建设在内容改革、队伍建设、育人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同时,思政课建设重担在肩、道阻且长,还有许多长期想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等着我们去解疑,也有许多不断出现的不太熟悉的新问题等着我们去答惑。目前,思政课教学仍存在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密切、课程思政“硬融入”“表面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思政课改革进入“深水区”。“大思政课”的提出是继续深化改革、破解现实之困的必然选择。“大思政课”强调把实践纳入思政课课程教学视野,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认清“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投身人民群众正在推进的伟大实践。我国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面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战略任务,思政课必须深化改革,以“大思政课”为着力点,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培养符合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优秀人才。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聚焦时代新人的培育,致力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深厚且主旨鲜明,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保障、育人目标、育人方法及育人主体,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内容体系。

(一)育人保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是办好“大思政课”的根本保障。“大思政课”不仅是传授知识、传播真理的课程,更是引领方向、塑造灵魂的课程,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属性,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关键课程。加强“大思政课”建设,要从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全局来考量,立足于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坚守信念,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通过出台文件、召开会议等方式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为思政课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各级党委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把思政课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聚焦限制思政课创新发展的瓶颈,要求相关负责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协作,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政策供给和专业服务。学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党委书记和校长“三带头”机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参加现场办公会、进行专项督查等形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育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什么人”首要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新时代育人目标的内在规定和根本依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的顽强拼搏、努力奋斗,当代中国青年恰逢其时、重任在肩。一方面,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科学理论是指导人们进行实践的指南,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定向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引导青年基于对中国客观事实的了解笃信理论的科学性,激励青年突破“小我”成就“大我”,用自己掌握的广博学识、专业能力自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责任。另一方面,立足实践提升能力。列宁在回答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方法时指出:“如果说,学习共产主义只限于领会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那我们就很容易造就出一些共产主义的书呆子或吹牛家,而这往往会使我们受到损害。”[6]列宁非常强调把青年的培养、教育、训练与实践相结合,而重视社会实践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性正是“大思政课”的突出特色。青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头脑中的想法、课堂上习得的理论,只有到社会中深入人民群众才能练就本领、增长才干,在知识与行动的融会贯通中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实干家。

(三)育人方法: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认定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作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法。从课堂要素结构角度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在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二者统一于时代新人的培育、思政课质量的提升,相互贯通、互为补充。一方面,改革创新思政小课堂教学。思政小课堂即指严格意义上学校所开设的思政课,思政课通过讲道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较高理论性与学术性。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第二条对思政课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从6个方面对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行了精心安排,体现了思政小课堂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善用社会大课堂教学。社会大课堂是指按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育人场域。实践教学基地在社会大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继《方案》之后,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公布了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学校要与基地之间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理魅力,坚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信念。

(四)育人主体:多元力量共同发力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是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准确理解“我们”关系到对“大思政课”教学主体的科学把握。“大思政课”强调面向社会吸纳多种力量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多元力量共同发力的师资队伍。“大思政课”的师资队伍是包括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特聘教授与兼职教师等主体在内的教师团队。其一,专职思政课教师是办好“大思政课”的关键力量。思政课是向学生科学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要以正确的政治立场、过硬的业务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生解思想之惑、精神之忧、文化之渴、心理之压。其二,辅导员队伍是办好“大思政课”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负责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能够及时动态地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要遵循“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其三,特聘教授与兼职教师是办好“大思政课”的助推力量。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与兼职教师制度,选聘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先进模范等各行各界代表参与思政课教学,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新鲜活力。

三、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实践指向

落实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必须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大合力,实现新时代“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拓展育人资源:依托双向互动大课堂

社会实践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7]是建设“大思政课”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善于将生动鲜活的现实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以扩展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全面地接受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教材的有限性、规范性与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灵活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思政课“缺少吸引力、干巴巴”的重要原因。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引入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素材、资源,进行创造性工作,将教材里简要的基本结论与实践中生动的案例素材相融合,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避免陷入“照本宣科、应付差事”的局面。另一方面,善于将课堂设在广阔天地间以延伸思政课教学空间。将社会生活视作思政课堂,突破学校课堂固定的、有限的教学空间,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践性的有效手段。各级各类学校既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严格按照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持续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紧扣思政课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也要积极搭建多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产业基地、红色遗址等现有场馆,搭建不同专题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革命历史、时代变迁,感受红色震撼,厚植理想信念,增长见识才干。

(二)坚持整体统筹:构建纵贯横联大课程

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是在内部与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大思政课”建设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注重一体化协同化原则。一方面,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按照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构建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组建统编统审统用与各地负责审定相结合的教材体系,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相互衔接、内在统一的课程教材体系。各学段学校要坚决打破校际壁垒,在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学科研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集体备课,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一体化教学基地,形成可推广的、能借鉴的经验做法,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课堂教学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思政课发挥着关键课程的作用,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乎国家长治久安问题、关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关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必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引导相统一。课程思政建设要围绕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贯穿于课前备课、课堂授课、课后练习、实验实训各环节,在塑造学生价值观方面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相辅相成。

(三)深化多方参与:凝聚协同育人大合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8]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学生处在层层交织的关系网络之中,其成长成才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一,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家庭教育,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既重视孩子知识的获取,更重视孩子品德的培育,并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9]其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个体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复杂性、长期性、多变性等特征要求学校从时间与空间、静态与动态、部分与整体的维度,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使得各项育人工作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推动育人质量的提升。其三,政府和社会要积极支持与配合。政府要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教学资源转换、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落实落细。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动员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形成人人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投身教育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