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策略

2023-04-25 03:52冯莹莹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受众

冯莹莹

(亳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引言

近些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也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和经济等众多领域中的热点词汇[1](P69-75)。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各省市地区均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阶段相关部门虽已认识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但采取的保护措施大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对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方面的研究较少。外宣翻译是快速传播并有效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跨文化语境下为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了解和认可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并讲述中国故事,更应采取有效策略以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效果,高效运用各类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改善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路径单一和覆盖范围窄等问题,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增强国人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及活态传承性

我国2011年发布并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长久存在于我国各个民族之中,世代相传下来且被看作是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同时包含与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各类场所和各种实物[2](P8)。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特点。物质遗产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有形性的特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与其相反,具有抽象性和无形性的特点,其是指人类社会不断创新发展进程中随之出现的新的观念、习俗、技能和信仰等,如当代社会中我们国家各个地区和民族间存在的文化习俗、民族信仰、表演艺术和生活技能等,因此,区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时主要看其是不是以物质为表现形式,这种无形性同样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稳定性特点,举例来说,华佗五禽戏是安徽省亳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依靠上一代继承人的口头传授和新一代继承人的总结实践进行传承,作为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被广大民众熟知并传承发展。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会直接以客体而直接形成,其主要依靠的是人类社会活动[3](P40-44)。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传承性特点。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以明确的物质为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通常以非实体的表现形式存在,如传说神话、手工技能和艺术风格等。例如,山东快书和天津快板是山东、天津两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以独特的艺术效果深受全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山东快书和天津快板以当地方言为主要表演形式并配以相应乐器,整个表演过程通俗易懂又可以带给受众很多欢笑,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也越来越大。传承人一定要利用好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群众基础,不断锤炼自身的表演技能并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和现代文化发展需求对其创新和完善,让传统艺术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真正传承并发扬好我国的传统曲艺艺术。

二、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视角

首先,传播学视角。信息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传播主要会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即语言、文化和传播,而翻译则是实现语言在不同文化之间顺畅传播的有效手段,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可全面收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数据,基于5W传播理论可将传播对象、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紧密联系起来,明确目标国家受众在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中的核心地位,采取多样化翻译策略,科学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主题和译文形式;其次,生态翻译学视角。这一视角下译者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主体,在充分考虑到目标国家受众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实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其倡导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目标受众深入了解并认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多模态研究视角。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以语言为单一模态的文本显然已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为此,外宣翻译工作中可深入研究多模态的图文间性,一并处理相应的译文内容和图片,优化文本信息和图片形式,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4](P138-14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难点问题

首先,对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仍存在较大难度。跨文化语境下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工作,有利于实现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而对译者来说,他们开展各种翻译各种的最重要目的则是缩小源语和目标语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让目标受众能够准确地了解原语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随之衍生出了很多文化专有项,对其外宣翻译便成了一大难点问题。针对如何处理各类文化专有项,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则分别提出了自己观点,如许敏认为应结合我国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差异化的翻译策略,可直译、音译和意译,也可直译加标注或是音译加标注,既要保留其文化特色,又要让目标受众接受和认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译者要具备丰富的翻译技能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同时要精通外国语和我国各个地区的方言;

例如,黄梅戏中的“手中苦无三尺剑,恨不能自报大仇诛强凶!望郎君他日得志时,莫将冤仇付东风”这一经典唱段,在翻译过程中就应对歌词中的文化专有名词进行阐释,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唱段所要表达的意思。“付东风”作为一种隐喻,旨在表达主人公极度的愤怒与仇恨之情。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翻译为手には三尺の剣がない,自らで恨みを討って強者を殺す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则会曲解原文意思,此时可以联系全文语境,译为:“手には三尺の剣がないから、逆に、絶対自分で強いものを殺して骨髄の恨みを討たなければならない”这种译文既能够完美呈现原文语义,还能够增进受众的理解,完成了不同语义的有机转换。

其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的翻译存在着一定难度。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已有超过40项世界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中国书法、中医针灸、中国珠算、京剧和昆曲等,它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固定的翻译文本,但我国还有很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亳州二夹弦、亳州老子传说、福建南音和玛纳斯等,这些非遗名称比较冷门且不为世人所熟知,如果将其直译就容易让目标受众产生疑惑,为此,可采用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保留源语文化的本真,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顺畅交流。例如,“子午门”“山东梆子”“阴阳板”分别作为山东著名的体育、戏剧、舞蹈非遗项目,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分别以子午カンフー,山東の演劇,陰陽踊り来进行翻译,通过语音+解释的方式翻译能够让受众准确理解这三项非遗文化的具体分类,提升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度。又如,“鲁班传说”这一故事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在ルーバン伝説直译的基础之上增加注释木工の父,这样就能够帮助受众准确解读“鲁班传说”的内涵。

三、跨文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

(一)科学运用新媒体平台,强化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

首先,跨文化语境下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路径。我国是一个拥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明古国,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古时候各地老百姓集体智慧和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对外传播即是重要举措[5](P43-46)。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和对外传播还未能引起各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导致在当地都看不到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和翻译资料,对外传播路径十分单一,即使一些外国友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兴趣却没有相应的途径和渠道对其深入了解,弱化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效果。为此,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过程中,应科学运用各类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到世界的舞台上,将其相关内容资料制作成动态的视频和音频,引导外国友人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多关注和兴趣,促使他们在网络或是来到当地进行深入了解,这对增强非遗对外传播效果大有裨益。

其次,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校对工作。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不但能够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路径,还可发挥“多对对”传播和收集信息的优势,及时收集受众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准确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资料中的错误和问题,再一次校对翻译资料以保证准确性。要想形成一篇优秀的译文,保证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只是基础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兼具“信、达、雅”,即不能遗漏和偏离原文,但也不要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翻译时要选用得体的语言,尽量做到译文的简明优雅。借助现代化的新媒体信息平台及时收集用户反馈的意见信息,不断完善译文,提升外宣材料的整体质量,以取得更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最后,运用新媒体技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难题。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且都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这便加大了文本资料的外宣翻译难度。我国各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文本几乎都来源于当地的政府门户网站、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网站和博物馆网站,中西方文化之间本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外宣翻译时又会涉及大量的传统文化名词,跨文化语境下为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利用好各类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一是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背景补充,许多翻译家都认为在译语文化中文化专有项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受众的文化系统中却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项目,那么在翻译原文的含义和功能时就会遇到困难,举例来说,我国一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居民甚至是全国人民都不陌生,但对外宣传的受众却是外国友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翻译时就必须补充一些文化背景信息,不宜大幅度标注背景信息,尽可能选取关键词,以简短的语言让读者快速了解人物和地点的历史地位;二是要翻译我国各朝代的古籍书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专家学者撰写宣传资料时为清晰地讲明其起源就会引经据典,翻译古籍书目时就要保留完整原作中的关键内容,绝不能够从个人理解的角度出发,翻译之前应先全面了解古籍书目所讲的内容,理解其想表达的观点和情感,为方便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可适当进行标注。

(二)构建非遗外宣翻译标准,为对外传播提供有力遵循

首先,要统一外宣翻译的规范标准,保证这一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外宣翻译时要合理使用各种翻译技巧,保证内容输出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对外传播效果。通常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都会涉及多方面内容,如名称、特性、意义和起源等,文化专有项也会出现在其中,为有效应对这类翻译难题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翻译规范和标准,无论是很小的一个文化专有字还是一种具体类别的语料库,各方面的翻译内容都应包含其中,保证文化译本的统一性,避免翻译文学性缺失和文本传递障碍等问题的出现。有些文本分别属于不同的类目,外宣翻译时要保证理论技巧运用的规范性,灵活运用各种文本翻译策略,保证外宣翻译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保证翻译活动的系统化开展。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目前学界有众多不同的翻译版本,且不同版本之间存在不统一的现状:

(1)版本1:孟姜女の物語.该版本对主人公进行了呈现,版本简洁易懂,但是整个翻译缺乏故事性和情境性,受众难以理解“孟姜女哭长城”背后的内容。

(2)版本2:孟姜女が万里の長城を泣き.这一翻译版本对于整个故事进行了概述,但凝练性不够,受众无法在第一时间精准捕捉这一翻译的重心。另外,万里の長城作为非遗文化名词,出现于此处并不严谨。

(3)版本3:孟姜女の涙.该翻译版本字数精短,简洁有力,同时对于主人公背后发生的故事也有交代。涙一词的使用,形象地奠定了整个文本的情感基调,能够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培养更多高水平翻译人才,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效果。我国各地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它们又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只有对其精准翻译才能让国际受众逐步了解并认同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效果,在行业中就应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外宣翻译人才,高校授课教师要注重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对我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全面了解,将相关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并激发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热情,从而更好地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应大力推行“外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安排多种形式的与外宣翻译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邀请非遗领域中的专家学者来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能力。

最后,在翻译标准中纳入对传播受众的考量情况,保证外宣翻译内容更具接受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对外传播效果,而传播受众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对翻译文本的接受情况是外宣翻译工作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各个国家的受众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的第一需求都是深入了解源语文本的内容信息,受限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译语受众对外宣翻译文本的认同度并不高。因此,开展外宣翻译工作之前应先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受众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选择针对性的信息呈现方式,真正做到内外有别,创造出更受当地受众欢迎的译文,引导他们更加认同和接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三)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创新非遗外宣翻译策略

为真正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走上国际舞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并讲述中国故事,跨文化语境下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重要举措。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也同样如此,既要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内容保留在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中,在日常交流中更要强化其信息传递效果,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各种方式走出去,让国际受众真实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以提升其外宣活动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地区应大力弘扬和传承具有新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立足于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和民情将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果推向国际舞台。各地政府部门应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适当投入成本在国际社会中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效果和国际影响力。只依靠单一的外宣翻译文本很难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出去,应多开展面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在日常对话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在对外传播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感和互动感。

结语

跨文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是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过程中仍存在着如翻译人才缺失、非遗专有名称翻译不规范和源语文本匮乏等突出问题,据此社会各界要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支持和引导,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和对外传播向着国际化、系统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保证外宣翻译的准确性和趣味性,提升跨文化交流效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紧密结合,把握住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出去,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并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受众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