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进课堂 师生共“远征”
——以项目化学习推进小学语文与革命传统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3-05-05 07:19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碾庄镇中心小学李芳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七律长征革命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碾庄镇中心小学 李芳芳

项目化学习,简单地说,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模型,通过参与一系列复杂的任务来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问题背后所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与革命传统融合教育”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相应的革命传统题材引入大量的与这一题材有关的革命传统背景资料或是故事,包括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这里的融合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大量且形式多样的与之相关的革命题材内容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让故事或是故事中的人的言行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

《七律·长征》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与其说它是一首诗歌,还不如说它是一首史诗更确切些。因为这首诗表面上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中克服的“山”和“水”两方面的主要困难。但是,字里行间隐含的英勇豪迈的革命故事却是很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诗词的诵读理解和感悟上,而忽略了长征精神以及长征本身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地位,是远远不够的。教材由于篇幅所限,其所选择的革命传统题材中与长征有关的内容只有两篇:《七律·长征》和《金色的鱼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材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相比长征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这两篇文章的分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把这首诗所承载的革命传统教育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融合。结合项目化学习的要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创设学习情境,让学习服务生活

围绕“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这个主题,笔者在做学期的教学计划时把它列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学习活动——“‘长征’”进课堂 师生共‘远征’”,设计了“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这个探究性问题,让师生共同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个项目化学习贯穿学生一个月的学习生活,而且在量(有关长征的内容)上远远超越学生平时的语文学科学习内容,即学生除了完成必读的课外书,其余读的、看的、讲的、写的都应与“长征”有关,从而实现小学语文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真正融合。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索。

(一)进行一次小型的“长征”知识调查

有关长征的事情距今已有87年,和这一代学生相隔近几代人了,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对“长征”到底了解多少呢?为了摸清学生对“长征”的了解程度,以便开展后面的学习,笔者设计了以下话题:你知道“长征”吗?

笔者对两个班70个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不知道“长征”的学生约占近90%。这其中还包括部分学生认为长征就是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对知道“长征”的学生,笔者又进行了第二次谈话了解,谈话的问题:你知道是谁参加了长征吗?结果只有三个学生说是红军,有一个学生说是共产党。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让他们对那段历史有一个清晰的感知。

(二)以问题驱动学生探究长征背景

关于“长征”需要了解的内容很多,但不可能都让学生去探究,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就会漫无目的,因此,有针对性地了解“长征”,就显得很有必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

1.参与长征的有哪些人?

2.查阅当时的资料,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长征。

3.他们是如何参加长征的?

4.长征都经历了哪些主要省市?在地图上标出来。

5.他们在长征中遇到了哪些主要困难?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6.长征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7.国内外是如何评价长征的?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安排在校内完成,借助班级内的多媒体,在每周二和周四的课后服务中的“红色课堂”中,每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让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二、“长征”入课堂

“长征”进课堂,就是把与“长征”有关的事情,有选择地挑选一些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近那段悲壮而又英雄的历史,实现对心灵的熏陶。笔者认为,“融合教育”的观点其一是认知与情感的融合,也就是让学生实现革命传统精神品质与认知的融合;其二是大量革命传统题材内容与教材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把大量的学生能接受的革命传统题材借助适当的时机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不仅要把大量的革命传统题材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在学习形式上尽可能多样化,这样利于学生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融合。

(一)“长征”故事进课堂

长征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而小学生一般都喜爱阅读各类故事。为此,笔者主要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1.观“长征”故事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喜欢,因此,教师可以从网络上精选几部长征中的经典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笔者先后利用“红色课堂”和班队会课组织学生观看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学生在观看中被影视剧中的故事或是人物的英勇行为深深地感染了,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融合。

2.读“长征”故事

笔者向学生推荐了《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半条棉被》《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用这些长征故事滋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融合。

3.讲“长征”故事

笔者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红色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等活动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所看、所读故事中震撼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怎样讲故事才能吸引听众呢?笔者让他们借助学过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讲述自己印象深刻的长征故事,把“学表达”跟“用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认知与情感的有机融合。

4.演“长征”故事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彼此都非常喜欢的故事或片段,进行品读揣摩并分角色进行展示。学生可以选取《七律·长征》中隐含的经典故事,如《踏过雪山》《飞夺泸定桥》。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学生再一次走进长征故事,走进英雄人物的内心,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种精神上的共情,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5.写“长征”故事

这里主要是写读后感、观后感,也可以对有些故事进行续写,如《金色的鱼钩》,老班长牺牲后,几位小战士是如何走出草地的?学生可以结合对故事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下来和大家分享,让心灵再一次在书写中得到净化提升。

6.画一画“长征”路线图

笔者让学生在地图上,也可以在稿纸上画一画长征的路线图,要标出长征起始地(如果是在地图上标画,就借助比例尺计算一下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程),还要标注一些重要的事件发生地,如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接龙的形式借助所画的路线图对长征的经过进行简要讲述。

(二)把“长征”人物请进课堂

因为“长征”离学生比较久远,很多事情学生无法理解,在纪念长征胜利85周年活动中,一些电视节目邀请到一部分老红军讲述他们长征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把这部分老红军战士请到课堂上来。其中两位老红军当时参加长征时只有12岁,和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差不多,他们的经历对当下的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树立并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有很大的影响。

(三)“长征”文物进课堂

长征的一些物件因为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也被一代代人所铭记,教师可以借助云端课堂形式,把那些特殊的物件“请”到课堂上来。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红军战士忍受饥饿没舍得吃完的半截皮带;在泸定桥上取下的一段铁链;两枚铜钱和半条被子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了解这些物件背后的感人故事,以及故事中流露出来的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所具有的不怕困难、关爱战友、关爱穷苦百姓的高尚品德,从而实现情感和精神上的共情、融合。

(四)“长征”歌曲进课堂

歌曲是心灵的表白,是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可以把相关的长征歌曲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欣赏、学唱,从而实现情感上的熏染和心灵上的洗涤净化。与长征有关的歌曲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歌词内容及学生理解的程度进行选择,如《十送红军》《告别》等,有的就是描写和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小红军战士的,这样学生学唱时就会有一种带入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影响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三、品读《七律·长征》悟表达

经过上面的学习交流,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此时再来品读《七律·长征》,学生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品读感悟这首诗,笔者设计了表格来帮助学生从“言语表达运用上”进行品读体会。

教师让学生借助课文和课前搜集的材料完成表1。

表1 品读《七律·长征》

当然,学生也可以紧扣“表达运用”,从写的角度来品读(任选四句来品读完成表2)。

表2 品读《七律·长征》

这个活动项目的成果也很明确,就是等项目结束时每个学生能讲五个与长征有关的故事,能背诵五篇与长征有关的诗歌,能唱两首与长征有关的歌曲,写两篇与长征有关的观后感或是读后感,参与一个长征有关的情景剧演出。

通过这样一些看得见的评价内容来落实语文新课标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要求,也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回应。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98%的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取得了超预期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七律长征革命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拜石(七律)
七律三首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粉红革命
七律·“五老”吟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