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融合育人的有效途径初探
——以校史馆为切入点

2023-05-10 20:52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史馆校史建党

沈 伟

(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1 沈药精神与党史教育相结合对于思政育人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共产党员》杂志发表的《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文章中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1]。

党史是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2021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党上下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并从百年奋斗史中总结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2021年也为我校建校90周年,经多方研讨,多次沟通,我校终在90周年红色校史的沉淀中总结凝练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坚忍不拔,药济天下”的沈药精神表述语。

高校校史馆是学校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以学校历史沿革为承载,记录着高校发展历程,是高校文化精神的专业性展示中心,作为集高校历史文化、教学科研、办学成就、杰出人物贡献等多方面为一体的展示窗口[2],校史馆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回望我校历史沿革,其红色基因血脉在满足校史教育的同时,更能为党史教育提供生动的素材。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百舸争流的时代形势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员思政育人的格局也逐步形成。随着全员思政育人模式的开启,如何将党史教育与校史教育相结合成为了全校共同研究的思政大课题。以校史馆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学习党史、校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厚植学生爱国、爱校情怀,有利于引导学生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脚踏实地,投身岗位;以药济天下的胸怀格局勇担使命,回报、奉献社会,从而打开新时代沈阳药科大学思政育人新格局。

2 结合党史挖掘不同时期沈药校史被赋予的时代内涵

若想学习党史,必要了解党史;贯彻沈药精神,就要先读懂沈药精神。

如果将沈阳药科大学校史按照时代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时期的校史都被时代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将沈阳药科大学校史代入时代发展史,将沈药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相结合,探寻不同时期沈药校史的时代内涵,不仅能为校史教育融入党史教育奠定理论基础,更有助于沈药人重拾初心、勇担使命,鼓励沈药人以实际行动回答时代之问、教育之问。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沈药精神的时代内涵

应初心与使命的召唤,1921年,建党伟业拉开序幕;感时代之召,我校于1931年建校,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作为在我党我军亲切关怀下创建的第一所高等药学学府,学校始终保持与我党我军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从1921年到1949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于我校而言,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的洗礼,克服以草为铺、以地做纸,边走边学、边学边战的艰难,到为了革命胜利听党指挥转至北疆,扎根东北。一路走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热忱与信念凝聚成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这不仅是红色血脉的传承与延续,更是伟大建党精神与沈药精神在时代中的共鸣。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沈药精神的时代内涵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建国初期,一切蓄势待发,党带领人民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完成三大改造,经受住了执政考验。

在相同的时空里,我校办学也逐步转入正规化,朱廷儒等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回国、各大相关院校纷纷并入我校,为我校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此期间,学校研制出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减轻了痛苦;研制出适用于严寒地区野战条件下急救用的新型不冻注射液,尽全力为医疗提供保障。

彼时的科研条件远没有今天优渥,艰苦的环境下,沈药人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潜心钻研,以实际行动解时代之困,更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态度,为时代发展交上满意的答卷。

2.3 改革开放时期沈药精神的时代内涵

改革开放时期,学校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勇攀高峰。这一时期,学校成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成为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优势日益凸显。在我校科研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下,抗病毒口服液、乙氧苯柳胺等多种新药问世;创新剂型、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纷纷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如果说,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么沈药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听党指挥,以专业知识服务大众健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贡献力量。

2.4 新时代沈药精神的时代内涵

步入新时代,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完成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大放异彩。与此同时,遍布天下的沈药人用切身行动为我国医药领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校园内,专家学者潜心科研用专业知识走在科技前沿,为我国医药领域壮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教授讲师以春风化雨强化学生药学使命,为健康产业稳步运行注入强心针。

校园外,十五万余名沈药毕业生遍布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各个领域,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新时代的沈药精神,是疫情期间冲锋在前、探索在前的担当,是从一次次不成功的阴霾中爬出继续钻研的坚毅,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沈药人的无声诺言。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沈药人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3 以校史馆为切入点,探索沈药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融合育人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伟大建党精神还是沈药精神,其所蕴含的力量皆来源于丰厚的历史底蕴。沈药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融合育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育人过程中如何做好校史教育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的问题。

3.1 用好一份校史档案,讲好一段红色故事

红色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贡献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文件、影音资料及其他各种方式的载体[3]。校史档案是学校在建设发展中保留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记录。由于我校独特的建校背景以及成长环境,校史档案与红色档案在内涵、外延上都存在高度统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党的发展史、成长史、壮大史。

一双草鞋,是对两万五千里征途的丈量;一把军号,是对战争年代一次次冲锋陷阵的回顾;一面军旗,是共产党人的不屈与坚毅;一段手写文字,是对旧时光的承载与记录。校史档案反映着我校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兴办教育事业的艰苦奋斗经历。因此,校史档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红色档案、校史故事的收集与记录,提升红色档案开发意识,深度挖掘和开发相关档案,以校史档案背后的故事作为党史教育、校史教育的生动素材,上好大思政课,助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

3.2 选拔专门人才,在校史馆讲解员选拔与培训上下功夫

教育者,自身要先受教育;讲校史者,要先懂校史。校史馆讲解员作为校史文化宣传的实践主体,承担着传播校史文化的使命。一次意义非凡的校史馆参观,不仅来源于历史的底蕴、陈列的震撼、设计的新颖、布局的合理,更来源于校史馆讲解员的倾情讲述。

于讲解员而言,每一次讲解校史,不仅是对党史的回顾,更是对沈药精神的重新领悟,有助于帮助其自身走出价值困境。将沈药精神融入党史教育,是学校自上而下积极探索的思政大课题,也是我校所有教职工努力的方向。

因此,应鼓励教职工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壮大校史馆讲解员队伍,引导其将日常思政教育与校史党史讲解相结合,增强其自身教育自信与教育底气。

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教职工讲解员讲解时间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例如,辅导员的讲解多针对于自己期队、学院的学生,思政课教师多针对于其所教授的班级。故,也应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作为校史馆讲解员。

由于学生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关乎校史馆的建设发展,主管校史馆宣传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校史馆讲解员的选拔与培训。在选拔学生讲解员的过程中,建议由辅导员推荐,优先从优秀学生党员中选拔。在保证校史讲解专业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党性修养,厚植学生爱校、荣校情怀。在对学生培训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学生四史、校史教育,引导学生自发探索校史与党史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将沈药精神与党史教育相结合。

3.3 以校史馆为育人载体,将校史、党史代入近代史纲要课程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所有教师也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纵观高校的思政课程,发现党史教育内容与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设置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且其核心上相互呼应。因此,“纲要”课程作为穿起沈药精神与党史教育的“针”,在众多思政课程中脱颖而出。

作为我校“纲要”课程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校史与党史的关联性,创新将沈药精神与党史教育相结合,融入“纲要”课程教育的有效途径。打破传统教育课堂,走出教室,将校史馆作为课程教育的素材。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了解沈药发展历史沿革,引导学生倒推相应时代历史事迹,感悟党史发展过程。参观学习结束后,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探索沈药精神与党史之间的关联性。

除此之外,倡导我校其他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掌握沈药校史发展脉络,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前,可通过讲述老一辈专家学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做贡献,激励学生潜心科研、刻苦学习,为学科发展增砖添瓦。

3.4 充分利用“两微一抖一网一端”,拓宽校史馆育人途径

对于学生而言,红色校史的宣传会增强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搭建专属网站,按照时间划分不同党史背景、时代背景下的沈药奋斗史、发展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史与校史的关联,激发其将二者结合思考,从而主动探索领悟沈药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

成立“若干年前的今天”我党有何举措、沈药发生什么大事等报道专栏,并利用“两微一抖一网一端”等新媒体将其推广,将党史、校史学习片段化、深刻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史、党史相关演讲比赛、诗歌创作大赛,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校史,感悟校史、党史。

对于毕业生而言,岗位属性、职业特点也决定其为诠释“坚忍不拔,药济天下”精神的出口。因此,可以举办校史馆云参观活动,让那些因为疫情管控无法“回家”的毕业生再忆校史、再感党史,以助其在迷茫困惑时重拾初心。

同时,按照我校传统,毕业生又会受邀参加校园经验分享,将自己亲身所感所悟的沈药精神传授给在校生,从而形成沈药精神探索学习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我校的每一段成长史、发展史,都是坚忍不拔奋斗的缩影与药济天下胸怀的写照。

不忘初心方能再踏征程,作为党务工作者及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将沈药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相结合,积极探索党史教育、校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校史馆红色育人功能,构建党史教育融入校史教育的长效机制,让红色血脉代代相承,以党史力量、沈药精神,涤荡新时代沈药人的灵魂。

猜你喜欢
校史馆校史建党
新时代加强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文化意义
山城老年大学校史馆建设持续推进中
坚持革命教育 强化党性锻炼
——主体班学员参观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校史馆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