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定医用强检计量器具的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

2023-05-12 13:56陈淑荣北京市西城区计量检测所
上海计量测试 2023年5期
关键词:器具台账医用

陈淑荣 / 北京市西城区计量检测所

0 引言

根据检测场地不同,计量技术机构对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分为实验室检定及现场检定两类。实验室检定是由客户将计量器具送至实验室进行检定;现场检定是检定员携带计量标准器去工作现场开展检定。由于医用计量器具存在数量多、不易搬运的特点,且多数医用计量器具需要持续为患者提供服务,因此,现场检定是既能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又能保障计量技术机构完成检定任务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现场检定的效率及水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人员、时间、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现场检定工作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1 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重要性

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是根据《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的[1]。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和技术呈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各类医疗机构均将计量数据作为诊断的基础[2]。医用计量器具的示值如果存在误差,将直接影响医生判断。因此,对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可以有效地保障计量器具量值准确,为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计量数据。

2 现场检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计量检定结果的准确性与检定人员的业务能力密切相关。医用计量器具不仅品牌多、型号多,而且计量检定的方式又随着机型不同而变化,如对多参数监护仪和电子血压计计量检定时,静态模式的进入方式有多种,检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应对;并且现场检定时间紧、任务重,缺少学习探索的机会,所以,医用计量器具的强检工作对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部分检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实际操作的经验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现场检定遇到的问题。

2.2 计量标准及辅助设备故障

计量标准及辅助设备只有在自身状态良好的前提下才能测量出准确的图形和数据。标准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防护措施,很容易因为震荡、磕碰而损坏[3],进而影响现场检定的工作进度。计量检定人员在现场工作时,未对计量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日常检查,并及时发现标准器具及辅助设备损坏或故障,也会影响现场工作的进度。

2.3 计量检定环境不符合要求

现场检定的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利用会议室等场所搭建临时实验操作台。医疗机构各科室将计量器具集中送至该固定场所,这是现场检定最理想高效的方法。汞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体积小、容易搬运,一般适用于此方案。二是对于不能搬运及使用时间长的医疗设备,如床旁多参数监护仪,往往需要检定人员至科室病房进行检定。依据检定规程,计量检定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如温湿度、电压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有无磁场干扰等。现场检定的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也会影响检定数据的准确性。

2.4 工作用计量器具缺乏日常维修和保养

在计量检定工作中发现,有些工作用计量器具不合格的原因是外观不合格或工作异常,如无法正常开机、按键旋钮失灵或缺失、屏幕模糊老化、报警异常、袖带漏气、导联线损坏等,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日常的简单维护得以解决。仪器外观不合格的原因之一是计量器具的辅助设备容易消耗、磨损。如电子血压计的袖带、心电图机的导联线等。二是使用人员无自检意识,没有对设备开展周期自检,未将损坏的仪器或配件及时送修。

2.5 计量器具应检未检

在现场检定时发现,计量器具应检未检的现象很普遍。漏检的计量器具需要重新申报送检,浪费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工作效率,需要重视。计量器具应检未检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计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足

检定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医疗机构的计量管理人员。部分医疗机构设有设备科和计量管理岗位,但有些医疗机构无管理制度和计量管理人员,还有些医疗机构虽然设有计量管理岗位,但是无相对固定的计量管理人员。网上报检,线下约检,现场检定各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计量管理人员的参与。计量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还需要熟悉医疗机构各科室的仪器种类和数量。在现场检定时,由于计量管理人员不清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数量及使用或存放的地点,漏检的情况时有发生。

2)计量器具台账不完善

完善计量器具台账,有利于计量管理人员对计量器具有效管理和跟踪。完善计量器具台账还有利于计量管理人员申报计量器具,避免漏报、错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医疗机构未建立台账或者台账不完备。医疗机构每年度一般会有新增或报废的计量器具,对新增器具未及时登记,会导致漏检;对报废的器具未及时报废处理,会导致上一年检测不合格的器具重新送检。

3)检定时间安排不合理

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强检计量器具需要周期检定,汞血压计的检定周期为半年,其他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在周期检定到来之前,计量管理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各科室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合理规划检定时间。一些科室的计量器具若正在使用时,一般是不可以停用的,如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的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室的动态心电图机。在现场检定时,经常会遇到仪器正在使用不能检定的情况,这就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所以,开展计量检定时应尽可能避开病人使用仪器的时间。

3 优化措施

3.1 计量机构建全工作标准,提高检定人员综合素质

1)综合计量检定工作实际情况,建立作业指导书

计量技术机构对操作复杂的计量检定项目制定作业指导书,明确计量检定的环境要求、检定方法、检定步骤、检定注意事项、计量标准器具及辅助设备的维护方法等。无论在实验室检定还是现场检定,计量检定人员应严格按照检定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展开工作,保证计量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

2)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人员业务水平

计量检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光学、电磁学等理论知识,还需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医疗设备计量领域的前沿信息、理论知识,有利于对医疗设备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4]。计量检定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善于思考总结,提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计量技术机构可以采用岗位培训的方式提升计量检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另外,可以定期组织实操技术能力大比武,加强业务经验分享交流,通过立标杆、找不足的方法提升检定人员的实操能力。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将工作表现量化并纳入考核体系中,与计量检定人员实际绩效挂钩,督促其履职尽责。

3.2 医疗机构应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对计量器具实施有效管理

1)医疗机构可以建立由计量委员会、计量室和使用科室兼职计量员组成的三级计量管理制度。由医疗机构计量委员会负责计量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在医疗机构设备科设立计量室,配备专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器具的数量统计、周期申报和现场检定工作;在使用科室挑选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并配合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

2)计量管理人员在计量检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计量管理人员对计量器具分类并建立台账,制定每年的计量检定计划。计量器具台账应有设备名称、本次检定时间、仪器存放地点、使用科室、下次检定时间等内容。科室新领取的计量器具,由科室兼职计量管理人员报告计量管理部门,由计量管理人员登记台账。不合格或者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报废处理,并在台账中标注。计量管理人员根据检定周期提前与计量技术机构约检,并协调好各科室的检定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计量器具应检尽检。

3)使用科室制定周期检查制度,并定期开展有关医用计量器具使用安全及自检自查的培训。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医用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送设备科维修,从而减少由外观和辅助设备不合格造成计量器具不合格的数量。

3.3 加强双向沟通,提高检定工作效率

1)优化计量检定环境

现场开展计量检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应避免潮湿的环境,远离震动源、强电场、强磁场等场所,以减少和避免信号干扰。另外,心电图机和多参数监护仪需要良好接地,检定时要配备装有地线的电源。计量技术机构检定人员应与客户加强沟通,提前告知检定需要的环境条件及注意事项,协商布置好检定场地,减少环境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计量法律法规的认知度

计量技术机构负责本地区的计量检定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创新宣传形式,不断加强社会公众对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必须接受强制检定的认识。另外,计量技术机构可以借助“计量日”“质量月”等一些活动到医疗机构开展计量知识的宣传工作,包括强检计量器具的种类、计量单位、计量检定流程等。医疗机构可以向计量检定人员普及医学基本知识、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等。通过加强沟通和协调,提高医用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

4 结语

现场检定医用计量器具存在检定人员实操水平不高、计量器具缺乏日常维护、检定环境不符合要求、漏检等突出问题。本文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措施。为了给医生提供可靠的计量数据,强检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应该全部接受计量检定。计量技术机构应建全工作标准,提高检定人员综合素质; 医疗机构应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对计量器具实施有效管理;双方应加强沟通,提高检定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器具台账医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古代器具灌农田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韩雪峰的“台账”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