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维度阐释

2023-05-13 18:14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

意 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习近平文化思想解决了我国新时代文化发展中的旗帜、道路、方向、途径问题,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论证和清晰的行动指南。它实现了哲学理论上的体系建构与现实文化治理实践二者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即理论上高深、完备、系统,实践上具体、务实、下沉的文化形态。它体用不二,实现了“最具体的就是最丰富的”大系统与新模式。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在各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华文明探源、历史遗产保护与传承等工作成就斐然,坚定了全民族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数字文化中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人民文化实践取得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宗旨;文明交流互鉴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华文明包容性、和平性的当代体现,为当今人类文明交往提供了全新的道义目标和伦理准则,为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了中国贡献。[2](摘要)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始终的工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在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鼓励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1],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基于此,有必要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来观察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进而能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与核心理念。在2012年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定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4]此后的11年里,“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内容或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都有所呈现,更在现实中得以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鲜明的立场和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在文化创作领域,“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主要体现为“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5]。在文化实践领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文化实践,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

(一)全局观引领下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写在党章中的这样一句话: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曾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6]。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坚持奋斗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之一。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文化领域的文艺创作就“都是为人民大众的”[7](P.541)。历史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第一个结合”;如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第二个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8]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局观体现在其来源的广泛性上: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经验与观点,践行、建构并拓展了党的人民文化思想;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形式与中国形态,使其最终具有中国文化生命;传承并转化中国民本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全局观还体现在将人民至上文化价值提升到跨地区、跨文化或跨国界的视角,关注全球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时代赋予世界各国的责任。”[9]他还多次在国际场合提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并在人民至上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在全球倡议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五大世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呼吁:“金砖国家30亿人要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2016年在埃及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推动改革的动力,也是实现地区稳定的根本。”[11]2017年,他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作总结时指出,“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12]。他认为联合国70多年来“寄托着70多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尽管历经考验,联合国宪章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他呼吁:“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4]他还呼吁:“各国只有同心协力、携手前行,才能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15]他向世界承诺:“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将郑重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6]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正是基于人民至上的这一文化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加速演进,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共处的挑战,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17]。因此,他在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时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8]

(二)谱系化视野中紧紧依靠人民的文化原则

在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也就是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这些突出特性正是由中国人民共同塑造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3]

文化是维持文明连续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化自信,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性意义,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9](P.17)。在他的讲话中,如数家珍般地反复提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笔者曾经根据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文章和贺信中的相关论述,尝试性地对其中提及的原词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和汇总,将其概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突出优势,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农耕文明为根,以经典典籍、文化遗产、文物、古文字(原词是‘甲骨文’)、传统医药、文学艺术、城市古街区和历史文脉等为载体,指的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是格物致知、诚意振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是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是中国在国际上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正确义利观。”[20]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以“三大史诗”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这些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各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5]时,列举了《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史诗,表示他对民族民间文学领域人民创造力的极大认同。他在论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时,再次列举“三大史诗”,并称之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将其与“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并列。[21]他在论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时强调,“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又一次提到了“三大史诗”。[22]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博物馆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2022年,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他两次都与史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并在讲话中再次重申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统一性和包容性。他在发表在吉尔吉斯斯坦媒体上的署名文章中称《玛纳斯》为“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瑰宝”[23]。

我们今日探讨的“三大史诗”所处的语境,已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对其进行研究时的背景截然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有当代文化研究的特征。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伊始,虽然呼吁“我手写我口”,并通过“北大歌谣征集运动”来号召关注根植于民族和民间的文化,这其中确实包含了朴素又进步的民本思想,但当时的立场和姿态依然透露出一种从精英文化角度俯视民间文化的态度。而那些完全由人民创作、欣赏和传播的“三大史诗”以往向来为精英阶层所鄙夷和无视,认为其仅具有带有猎奇色彩的“他者”人类文化现象的收集价值。直到1949年之后,以“三大史诗”为代表的各种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才真正在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成为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活态文化传统的典范,并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大放异彩。

(三)整体性探索下不断造福人民的文化发展目标

早在2011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即已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4]的目标。目标提出9年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这一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将文化强国作为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在2035年基本实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强国”的含义作了进一步解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5]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是这个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它延续了现代化的文化发展道路,显著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文明发展方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特征还体现在对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强调上。随着全社会文化自信的增强,民众逐渐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创新的宝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民族民间文艺与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他们作为党的文艺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主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26]歌颂人民、讴歌时代精神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观和文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同时,人民更是历史的书写者,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不断造福于人民的文化发展目标,就是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的要求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5]从路径上来说,“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27]。这就意味着,文艺创作不仅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要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提升人民的精神力量。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得到全面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城乡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社会治理水平以及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导向,倾情投入、用心创作,创造了大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谐振的良好效果。例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把中华文化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播撒进千万人民群众的心中,成为新时代优秀文化产品的代表。新时代涌现的大量优秀文化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力地增强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在我国广大青年群体中出现的不盲目追捧国外品牌、乐于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消费中华“国字号”品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潮”现象,正是青年一代全面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生动展现。[2]

(四)体系性构建中牢牢植根人民的群众路线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我国文化领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全面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为目标,立足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全面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走向全面创新,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文化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在文化领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8]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在祝贺新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周年的贺信中、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尤其是在面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时他明确指出:“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19]

大众新文艺领域、民间文化事业领域、大众新媒介文化领域、民族民间文化领域共同构建了党牢牢植根人民群众路线的体系性。大众新文艺在现代都市化的工业社会中生产出来,按市场经济规律参与流通,通过报刊书籍、影视网络、新媒体等大众媒介传播,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影视及创意文化等多种文艺产品。大众新文艺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文艺发展的新态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前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坚持反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低级庸俗趣味迎合市场以及“娱乐至死”、价值虚无、历史虚无的唯娱乐化倾向。倡导文艺工作者和文艺部门从社会生活、当代人物中挖掘题材,生产表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经得起市场考验、时间检验和人民评判的优秀文化产品。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体现出人民的巨大创造力。大众类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得到蓬勃发展,大众影视产品开始逐渐走出“娱乐至死”的藩篱,在方法、立场和情感上清晰地呈现出一种“主流化”的文化自觉。

在民间文化事业领域,近十年来,戏曲、曲艺、杂技等传统表演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用传统的形式承载起现代价值观的传输,创造出了积极的艺术内容与丰富的艺术形式,将文艺轻骑兵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创新意识、传统艺术与新技术碰撞催生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地方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初步建构起了政府、开发者、专门从业者、学校、公共文化机构、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组织或个人广泛参与的多方面、全方位的地方文化产业化体系。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居功至伟,广场舞、太极拳展演、群众合唱、书法展演、摄影展、诗词吟诵、戏迷擂台赛等成为当下群众运动的新形式。

在大众新媒介文化领域进一步彰显了人民主体性。在党的领导下,得益于互联网和科技政策的推动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中国网民数量和活跃度大幅增长,形成了以“用户生产内容”为核心的Web 2.0文化模式,使普通民众跨越创作门槛,实现大众创作、全民分享的文化实践,进一步强化了人民文艺路线的理念,促使文艺工作者与普通民众形成一个紧密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网络视频行业迅速崛起,原创视频网站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凭借其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为广大民众提供创作与分享平台,展现了当代中国丰富多元的文化和生活面貌,形成了一个生动展现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风貌的“全息影像”。我国的动漫和游戏产业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在内容上也实现了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它们在青少年网络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交纽带作用,促进了行业的文化提升与粉丝社群的正向发展。社交网站成为内容创作者分享经验和生活方式的核心平台,垂直领域博主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塑造了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富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等方面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在国家层面得到建档、保护和研究;文创和新媒体为节日注入活力和价值,助力传播其核心意义。中国积极推动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其中,二十四节气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传统刺绣技艺为乡村女性创业提供了经济机会,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和手工制品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繁荣。

二、人民文化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

当代中国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反映其价值观、生活观和情感体验的文化实践和产出。它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既汲取和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融入了全球化时代的新元素和新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采用“热度指标”作为观测人民文化实践的手段,数据来源包括学习强国、百度、抖音、今日头条、微信、360等国内六大互联网传播平台,将谷歌趋势数据作为海外传播的参考指标进行对比。热度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目标愿景、文化价值、全球观念、思想理论方面,其核心关键概念都受到百姓认可,热度逐年攀升;主旋律文化通过各种文化载体的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文化设施机构等与人民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成为中国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特征。[29]

(一)人民文化实践的内涵与特征

“人民文化实践”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传统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文化创造、传承和交流活动,包括各种传统文艺、民间艺术、手工艺术、节庆活动、习俗、传统食品、口头传统、自媒体以及其他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达形式。这种实践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观念和情感,也是他们与外部世界互动和自我认知的途径。“人民文化实践”中的“实践”特别强调了文化不仅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或制度,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活动。这种实践既包括传统文化的维持和传承,也包括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创造与发展,人民性和时代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人民性贯穿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强调文化必须由人民群众参与、创造并为其服务。首先,人民性的“主体性”突出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传承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种文化不止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更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其次,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中。这种价值观和传统在文艺作品、日常生活乃至公共空间设计中都得到了体现和尊重。此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意味着所有文化实践和产品都应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秉持以人民为文化的主要创作者和受益者的原则。这种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由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需求所决定的,而创造的文化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当代中国文化在社会高速发展和变革的背景下鲜明地展现出它的“时代性”。这首先体现在文化对现实社会变迁、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方式变化的敏锐捕捉与反映。这种反映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为人们提供了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其次,全球化和开放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化,中国文化更加开放地吸收和融合了世界性元素,展现出一种积极的、包容的态度。同时,面对新的社会挑战和文化需求,无论在文化形式、内容还是在传播方式上,“创新性”已成为当代文化的标志。

“人民文化实践”与“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词语在中文语境中都与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文化实践有关,但侧重点和背景有所不同,涉及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群众文化”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语境中主要代表基层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通常指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参与和实践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主要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庆、地方习俗等。其特点是自发的、基于日常生活和实践的,往往反映一个特定社区或群体的价值观、娱乐观和审美观。“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语境中代表着由市场主导的文化活动,这是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不同之处。大众文化通常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旨在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能使普通居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一种日常文化形态,是由大多数人来生产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形式,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网络文化等大众文化往往与商业性、娱乐性和普及性相关,常常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与消费文化相结合,并有强烈的流行性和时效性。“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前对于这一类文化的称谓,如今仍然在多数场合使用。民族民间文化通常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民族或种族群体中,代代相传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是民众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它有别于正式的、官方的文化制度,更加接近人们的实际生活。民族民间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歌曲、舞蹈、故事、神话和传说,还包括生活方式、习惯、信仰、节庆、工艺和其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实践。

(二)人民文化实践增强“四个认同”

2019 年9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 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30],即“四个认同”。后来在2021 年和2023 年与党外人士的见面中,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这四个认同,这也成为2023 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文化实践在增进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方面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人民文化实践以文培元增进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人民文化实践不仅是艺术和娱乐的载体,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工具。在各种文化活动、节目和项目中,政治观念和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并以更易于接受的形式深入人心。在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凝聚力得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人民文化实践不是一种单向传播,它为群众提供了反馈和交流的平台,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能够直接听取基层的声音和需求。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阅兵仪式的全国总收视率超过20%,全国有超4亿人观看。据不完全统计,央视新闻发起的微博话题“国庆阅兵”的阅读量在几个小时内超过33.8 亿次,讨论超过370 万次。央视新闻和抖音合作的庆祝大会直播的播放量超过5.5 亿次,粉丝数达2400 万,点赞数近6000 万次。[31]从中可以看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举行的一系列盛大庆典,成为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集中教育。

2.人民文化实践以文铸魂增进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 人民文化实践在传播正面价值观、社会观念和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群众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对正确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文化内容经过精心策划和选择,可以帮助民众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活动为大众提供了与他人分享、交流和探讨思想的机会,这有助于丰富大众的思维、拓展大众的视野。

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当代阐释,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了人民的思想认同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类综艺节目从通识类节目到专业垂直类节目、从文化宣传到自发的国潮众创、从最初的政府推动到走向市场自主参与,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在引进节目模式的基础上呈现原创内容,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1.0 时代;《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积极进行节目形态创新,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2.0 时代;《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表达,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3.0 时代。[32]

3.人民文化实践以文弘业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理论认同 文化实践活动为大众提供了获取和理解新知识、新理论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实践某些理论,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同这些理论。同时,文化实践活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和贡献,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为理论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方向。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红色旅游逐渐以中青年为主力。据飞猪、途牛等平台统计,90 后、00 后是红色旅游的主力军。据2023 年上半年统计,年龄在18~35岁的中青年红色旅游者占比达到50%;亲子家庭出游比例逐步提升,出游人次占比为36%,并且形成了“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体验形式。北京、南京、长沙、上海、延安、韶山、遵义、井冈山、宜昌、嘉兴等地成为最受游客喜爱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在全国12 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中,京津冀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等景区热度很高。此外,天安门广场、延安革命纪念地系列景区、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井冈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红色景点热度也很高。[33]

4.人民文化实践以文立心增进了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 文化实践活动常常引起人民群众的深度共鸣,他们找到了与他人共享情感、经验和记忆的机会,从而加强了他们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参与文化活动让民众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文化实践为大众创造了情感沟通和交流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建立更深厚的情感纽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对主旋律视听作品的青年影响力做了调查,超过68%的青年喜欢看主旋律电影,66%的青年爱看主旋律电视剧。绝大部分青年看过主旋律作品,其中《人世间》《觉醒年代》《长津湖》等较受青年欢迎,同时青年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收视平台获取、观看主旋律作品。在互联网“视频+社交”平台生态的助力下,原本小众的词语“YYDS”(永远的神)借势出圈,打破舆论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刻板印象,话题“觉醒年代YYDS”阅读量突破11 亿次,电视剧《觉醒年代》成为2021 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剧之一。

结语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广泛的实践基础,是在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明确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路径,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和实践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4]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实践中,人民群众发挥着主体作用,他们既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是享有者。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了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决定性地位,强调要发挥人民的创造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在实践中成为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人。

在新的历史时刻,深入研究和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其转化为推动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动力,是实现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梦想的关键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确保文化成果公平惠及全社会,这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是引领中华文化走向繁荣兴盛的重要力量。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和核心要义,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