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2023-05-14 12:03卓平平
甘肃理论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发展

卓平平,全 林

(1,2.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从1921年到2023年,从50多人到9800多万人,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烈火,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拥有许多大党特有的政治、思想、文化、组织、制度、纪律、群众等优势,但也有着如何管理这么大的组织、如何治理这么大的党的难处。“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1]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我革命,矢志不渝地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理想信念坚定、代表人民利益、不畏风险挑战、敢想敢干、勇往直前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

概念是理论发展最初始的基本单位,对自我革命的阐释必须建立在对自我革命基本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于自我革命这样一个组合词,要先厘清“自我”和“革命”各自的特殊含义,再从整体上对自我革命的概念进行分析和阐释,打好理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基础。

“自我”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概念,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角度对“自我”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首先,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自我”是事物内在的辩证本性,决定着事物存在状态的结构性平衡,它包含着一种能动性,表达“我”对于“我”这个主体是如何可能的一种自我回答。同时,“自我”也意味着同一和反身的差异性,即“我”这个主体对所有时间、对象来说都是同一物的同一性,但“我”又代表着一种直接区别于他者的反身性和对立性[2]。也就是说,“自我”内在地蕴含着辩证法,体现了“我”为什么是“我”的内在原因和“我”如何区别于他者能够成就自我的独特性,是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命运的决定因素。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把“自我”看作是个体维持其组织形式和本质特征稳定不变的功能同一性,但这种不变不是刻板的、静止的,而是需要在个体维持或生产的活动中实现这种动态平衡不变[3]。也就是说,实现自身动态平衡稳定的目标,是“自我”天然存在的内在需求,只有保持住了“自我”内在的本质稳定,才能称得上是“自我”。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革命”是辩证性质的,是“破”与“立”并存的。一方面,革命包含着“改变世界”[4]136和“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155的含义。无论是俄国十月革命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明显地体现着强烈的阶级对抗和暴力性质,是“被压迫阶级以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社会制度,建立新的政权和社会制度”[5]497,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最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显而易见,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革命的“破”引起了更醒目、更剧烈的社会历史变革和矛盾冲突,将人们的眼光吸引在了流血的暴力革命、阶级的对立冲突和政权的轮转交替中,以至于一些人片面地将革命的“破”等同于暴力革命和阶级对抗,忽视了“改变世界”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对社会关系、对社会制度、对生产力、对科学技术、对思想观念、对人本身、对自然界、对一切现存事物的改变,是一种更具有广泛意义的变革与前进。另一方面,以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眼光看革命,不能忽视革命的“立”,要客观地认识到革命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在于建设一个新世界”[6]1439。由于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不断发展,任何现存的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最终都将占据上风,旧事物被新事物逐渐取代。因此,“破”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立”,如何在打破固化的、陈旧的、落后的事物的基础上,在经受教训和教育之后,继续铆足精神克服挫折困难和消极弊端,不断变革现存事物,使事物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创造出更加积极向上、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新事物。总而言之,要透过革命形式的多样性看到革命内涵的辩证与统一,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再立再破……不断祛除顽瘴痼疾,焕发事物发展生机。

自我革命不仅包含了“自我”的内涵,也将“革命”的内涵在自身范围内进行了拓展延伸,体现了“自我”与“革命”概念的双重联合。综合来看,可以将自我革命的内涵理解为:一个具有革命意识的阶级,为了实现自身的动态平衡和成就自我的发展目标,充分汲取内、外部的有益力量,刀刃向内,通过各种创造性方式对自身的表现形式、结构、功能、性质、特征等进行根本性变革,在剜肉去腐的过程中“破”“立”并举,变革旧的、落后的自我,使自我不断从量变积累到质变,实现自我的完善与提升,获得与时俱进的全新自我,并以自我能量的变化带动他者发生根本性变革,即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汇聚磅礴力量推动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具有革命意识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了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高尚性、纯洁性本质特征和实现长期执政的发展目标,充分汲取国内外政党发展的先进有益经验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底蕴,通过在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和制度等各个领域进行根本性变革和一体推进反腐败斗争,最终实现对自我的净化、革新、完善和提高,更好地带领人民实现发展目标,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要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企图以政治改良等手段掩饰为资产阶级谋私利的“改良”,也不是对别国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革命,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省”的民族智慧,也融合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积累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既具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全新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

(一)合规律性: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客观遵循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分析物质运动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的客观遵循。

1.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客观遵循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事物自身结构、性质之间的对抗性关系构成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前途命运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主要矛盾,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党的建设中的矛盾。

党的建设的矛盾具有双重性,既是党的建设内部存在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内在结构性、本质性特征的博弈,也是这些内部矛盾因为时代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运动性博弈。例如,党内存在的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是一对影响党的建设质量的源头性矛盾,但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在不同时期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党内产生的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必然不是同一种内涵的矛盾,而是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的。这样的双重性矛盾就要求我们党不能以陈旧的、静止的、僵化的思维和方式去考察党内矛盾,而是要以更新的、动态的、灵活的自我革命态度和手段来对待和解决矛盾。也就是说,能够解决影响中国共产党发展、实现大党长期执政目标的自我革命手段,必然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客观规律的,不仅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党的建设这个主要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灵活应对、收放自如,而且能够以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态度对待党的建设中各个方面的矛盾,对症下药、逐个击破,真正实现党的建设体系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

2.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对唯物史观的客观遵循

抛开世界局势、时代发展、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抽象地关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特征,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心和私利的先进的、高尚的政党,她的诞生和成长完全是历史和人民的自主选择,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规律必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规律的,也必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预测的,即人类社会形态发展逻辑的最终指向是,由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历史发展规律,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必然是会实现的,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领导权的最终实现也是可预见的,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

因此,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关键,在于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成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先进的和纯洁的无产阶级执政党。为了实现此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持之以恒地以向内开刀、剜肉去腐的自我革命勇气和手段祛除危害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害因素,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符合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本色,从而始终能够把党的领导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

(二)合目的性: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定履行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明确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对建党初衷始终不渝的坚守。

1.中国共产党对性质宗旨的自我修订与完善是对初心使命的不懈坚守

性质宗旨是政党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政党的核心思想和行动指南。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我们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代表了谁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6]1128中国共产党从党的七大开始,创造性地在党章中加入了总纲部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7]46。将党的性质宗旨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党章的开篇之处,时刻提醒着中国共产党人要牢记本性、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党的十六大在历经了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反复修订后,最终对党的性质宗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完善,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1,并将此次修订的内容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从提出、载入党章到继续修订至完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历经了一次次思想的碰撞和实践的洗礼,在不断地审视自我、查摆问题、纠正问题中实现了自我提高和自我超越,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定地以自我革命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和民族的发展大业的初心使命。

2.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确立与变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定履行

矛盾是不断运动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地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思想与党的百年实践相结合,将矛盾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目标、人民不断变化发展的愿望需求相结合,最终完成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确立与更新。

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影响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下,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存在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9]631,将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中国共产党拼搏努力的奋斗目标,让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化解了被开除球籍的生存危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及时根据国家和人民对发展的迫切需要,调整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0]188。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鉴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物质财富和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有了更高层次物质文化需求,对当前的社会生产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人民生活、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1]67提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发展举措[12]345-3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精神、生态文明建设,中国都向前实现了跨步式新飞跃,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根据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展望,适时地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3]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提法,帮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聚焦当前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让发展红利惠及全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

正是中国共产党将实现人民自由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不断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完善,才能使我们党一直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才能保证我们党始终有着稳固的执政地位和坚强的执政力量,才能将党和国家事业一直向前推进。

(三)合方法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政党危机的科学办法

理论的立足点在于指导实践,实践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历经百年在探索中运用、在运用中发展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直面问题,积极解决大党难题的科学办法。

1.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4]40。世界最终会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实现共产主义胜利,无产阶级领导权实现在人类历史发展前景里具有历史逻辑上的可预测性。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折过程,虽然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可能发生停滞、倒退、跳跃、前进等多种情况。无产阶级带领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的漫长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资产阶级或者别的阶级占据领导地位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着领导权覆灭或者被别的阶级取代的可能性。人类历史发展前景里无产阶级领导政权的最终确定性,并不代表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领导权的始终确定性。因此,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只看到光明的未来结果指向,要有十足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要不断思考如何才能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思想上,要主动认识到“难”的客观存在,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难处,能够时刻以清醒的头脑总揽全局、协调四方。在行动上,首先,要主动坚持经常性的自我审查,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做到“未病先防”,及时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刚刚萌芽的问题,做好预防、做好准备;其次,要坚持主动的自我检讨,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党内存在的问题,做到“既病防变”,修正错误,及时止损,避免更大的病变和损失;最后,要主动自我强化、自我巩固,用密切联系群众汲取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让人民监督自己,让人民帮助自己,做到“愈后防复”,防范问题继续出现。只有不断地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战斗力,才能确保党能够以自我革命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光明前景。

2.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为解决政党核心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

政党组织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具有思想引领、共识凝聚、动员组织、改革发展、治乱维稳等各项功能。国家的发展与政党的执政本领息息相关,政党治理有力则国家蓬勃发展、国泰民安,政党治理混乱则国家动荡不安、人亡政息。国家的前途命运掌握在政党的兴衰成败之间。每一个政党在过“执政关”想要获得国家统治地位时,都雄心壮志地高喊要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谋发展、为国家谋未来,但在政党获得全面执政地位要过“富裕关”时,就容易受到权力的腐蚀和利益的诱惑,私心大于公心,动摇了初心使命,最后出现人亡政息、亡党亡国。

既要打得下江山也要守得住江山,这是困扰世界政党发展的核心问题。西方政党认为,这是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就能实现的,因为人是无法自己给自己开刀治病的,所以西方企图利用多党竞争、轮流坐庄来解决政党危机。但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西方政府的多党竞争和轮流坐庄往往演变成为了维护各自党派的特殊利益而展开的选秀式表演,其形式远大于实际内容,最终背弃人民嘱托、罔顾人民利益,使政府丧失公信力,解决政党危机回天乏术。而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是一个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的、具有先进革命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都一如既往地将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幸福、实现民族的独立富强,作为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等关于“自省”的民族智慧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积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全面从严治党”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敢于自我审视、不惧问题,敢于自我归因、自我纠错,敢于刀刃向内、去腐剜疮的伟大的自我革命路径,迎面化解了影响生死存亡的政党危机,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也为解决世界政党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

三、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指向

(一)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党的建设“五加二”总体布局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15]514。要用联系的、运动的、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思维去把握。党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涵盖多领域的系统性整体,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要具备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平衡好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一个稳固的有机整体。

在宏观上,中国共产党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构建党的建设“五加二”总体布局[13]。一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以讲政治“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16],统筹兼顾,谋划全局,确保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全面领导地位。二是要用真理力量武装全党、教育党员、指导工作,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凝魂聚力、强基固本的旗帜,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淬炼出自我革命的锐利思想武器,确保全党上下万众一心、行动一致。三是要以“又有集中又有民主”[17]12的政治环境和“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自我革命构建坚强的战斗堡垒。四是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标杆,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确保党在自我革命时始终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五是要以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关键少数”,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行动,确保党内风清气正。六是要以坚固的制度体系盔甲保护党的建设,形成从严管党治党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的自我革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七是要把反腐败斗争贯穿党的建设始终,落实到具体工作。腐败是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增强“不想腐”的政治自觉,不辜负十四亿人民的期盼和嘱托,营造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

在微观上,要提高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同性。党的政治建设处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统领地位,发挥着引领、指挥功能,掌握着党的建设方向和前途。思想建设属于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不稳则地动山摇,思想建设引领着党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对提高党的创造力、战斗力起着重要作用。组织建设属于党的事业发展的保障性建设,发挥着人才培养、力量凝聚的重要作用,是维持党的全面领导地位的基础。作风建设位于党的建设布局的内核,作风问题关系着人心向背,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维系执政党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关键纽带。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位于党的建设的外围,共同维护党的建设稳定性。纪律建设规范着党内的政治生活,是对党内优良传统的遵守与发扬;制度建设维系着党的执政形象和威信,是党能否科学、民主执政能力的体现。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其他六个方面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真切回应。

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是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就能实现的。不仅要高瞻远瞩,做好顶层设计,从宏观上对党的建设结构整体有清晰的把握,也要注意具体方面具体分析,抓住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各有所长,排列组合、优化搭配,搭建一个有序、有力、有效的党的建设“五加二”系统工程,发挥出“5+2>7”的整体效能和放大优势,最终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征程上不断向前推进。

(二)坚持守正创新,确保党的自我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的二十大不仅把“守正创新”一词写进大会主题,而且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8]17。充分彰显了守正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基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守正,即恪守正道,就是要坚守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根本原则、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建设推向新的伟大阶段,靠的是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与毅力,从更深层次上讲,这是一场在中国共产党自己领导下,直面问题、向内开刀的伟大革命。因此,自我革命既要遵循革命的一般原则,坚持革命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也要符合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实际情况,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根本原则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对党内乱象的整治,是中国共产党自己“革”自己的“命”,而不是被别人革命。因此,必须要引导广大党员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听党指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在于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党矢志奋斗、坚守初心的原动力。只有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落到实处,自我革命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自我革命才能一直进行下去,党的长期执政基础才能得到巩固。此外,党的自我革命也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确保自我革命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党情实际,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前行。

创新,就是破旧立新,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是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朝气的动力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国内风险挑战频发的复杂形势,我们必须要坚持创新,以新促进、以新促强、以新促胜,才能勇立潮头,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在拥有9800多万党员的大党内推进自我革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创新工程,是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必须要在准确的识变、积极的思变、主动的求变和科学的应变中不断推进。首先,要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实践变革,用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把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各种问题准确识别出来;其次,要提前分析研判,认真考虑可能遇到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变化,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前做好谋划;再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敢于正视问题、自觉主动求变的胆魄,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最后,要坚持从问题出发,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于变局中开拓新局。同时,中国共产党要把握好时代发展脉络,赢取主动,以创新破解难题、寻求生机、引领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19]534。

守正与创新是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辩证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守正规定了创新的根本原则和立场,创新为守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20]。守正和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孤立地将两者分开,既要在守正中开拓创新谋发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生机与活力;也要在创新中坚持守正,固本培元,始终坚定初心使命。因此,“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21],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并举,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保证党的自我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果。

(三)坚持建立和完善自我革命常态化长效机制

中国共产党这么大一个执政党,在力量汇聚、作用发挥、干事创业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有着如何管理这么多党员、这么大规模党组织、这么复杂结构的难处。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和蓬勃发展,就需要建立和完善自我革命常态化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自我革命主体责任机制。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关键在于做好人的工作,落实好自我革命的主体责任,确保自我革命有人负责、有人推动。首先,要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主心骨,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四方的核心作用。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筑牢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之基,确保领导干部能自觉认识到“领头雁”在推进自我革命中的领导职责,并自觉地以先进思想指导实践,敢于革除自身弊端。二要严格落实党中央颁布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八项规定”等文件要求,以制度化标准保证领导干部能够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严的标准要求自我,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三要落实领导班子自我革命的主体责任。领导干部掌握着大量的公共权力,也要肩负起主体责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全党自觉践行自我革命。其次,要培养“绝大多数”党员的主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的党员组成的,只有每一个党员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勇于以自我革命精神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才能够推动全党实现自我革命。总而言之,要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相统一,建立健全自我革命的主体责任机制,确保全党能够自觉推动自我革命。

第二,推动党内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2]226注重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探索建立党的自我革命长效机制必须要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纯洁党性、净化思想,实现党的自我净化。首先,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理论成果为核心学习材料,培养党员干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之基,提高全党理论水平。其次,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要将集中性和经常性、专题性与一般性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有效方法,帮助党员干部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在全党掀起学习热潮,以学促进、以学促干。最后,要解决如何巩固学习成效、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的问题。要将学习教育活动制度化,以制度文件形式规定学习教育活动的原则、任务、要求等,将学习教育成效纳入党内监督、考核,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并将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到履职尽责中去。

第三,强化党的监督保障机制。监督是及时发现党内问题、清除党内不良因素的防范性举措,在保证党的工作执行和检验党的工作成效上有着重要作用。自我革命的实施与成效也需要有监督来保障。要坚持党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多方位力量,尤其是要发动人民群众对党的监督。因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要依靠群众监督,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外监督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来说,关键在于强化自身监督[23]21。缺少有效的党内监督,党外监督也会失去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的民主监督、集体领导监督、同级监督、组织生活监督、组织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等多种监督模式有机结合,补齐了以往党内监督的短板,实现了更早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和处理问题,拓展了监督的纵向深度和横向范围,确保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总之,要坚持党外监督与党内监督相结合,运用新的科技手段简化监督流程,畅通监督渠道,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坚实的监督保障机制。

第四,建立自我革命评价反馈机制。我们党在百年党建历程中探索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等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方法,有效维护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帮助我们党渡过了一次次难关。因此,为了检验自我革命经验方法的有效性,必须要建立自我革命的评价反馈机制。一是建立人民评价反馈机制。无论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成为有效的自我革命经验的根本原因在于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因此,必须建立人民原则,以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评价自我革命经验方法是否有效的第一原则,切实履行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二是建立实践评价反馈机制。要以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来检验自我革命方法的好坏。以新方法、新举措推进党的建设后,要观察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否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本领是否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得到巩固,以此来反馈自我革命方法的有效性。

总之,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持常抓常新、抓常抓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建立和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常态化长效机制,不断以常态化、制度化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