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会同“炎帝故里”

2023-05-30 10:48王明阳林金华龙军发林娜妘雷静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药王石缝石壁

王明阳 林金华 龙军发 林娜妘 雷静

一、发现问题

在湖南省会同县连山乡大坪村,有一个开发未成功的景区,叫“炎帝故里”,传说炎帝曾经在那里生活。怀着好奇心,我们前往那里进行科学考察。

我们来到“炎帝故里”一个叫“连山洞”的地方,在洞中仔细观察,寻找古人生活的痕迹。“这里有一张石桌,是不是古人用来吃饭的呀?”“天花板上有缝隙。”“这里还有个天窗,晚上睡不着可以数星星呢!”正当大家兴奋不已地谈论时,雷静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古人在山洞里生活,要是下雨漏水怎么办?”大家冷静下来思考,古人是不是采取了什么防水措施?

二、提出猜想

我们在洞里洞外仔细查找,在一处垮塌的石壁上发现了疑似古人修补石缝留下的痕迹。

古人是用什么修补石缝的呢?结合现代建筑技术,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古人很可能用石灰乳修补过石缝。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附近一定有开采石灰石的场所和烧石灰的窑洞,因为石灰石需要经过高温煅烧成生石灰才能进一步使用。在石壁上采集了一些修补物样品后,我们继续考察。

三、寻找证据

我们沿着弯曲的山路一路探察,发现一个叫“五指山”的地方似乎不对劲。只见山顶平台上矗立着几根石柱,柱高约4米,围径约4米,我们观察岩体,觉得应该是石灰岩。一位大娘告诉我们:“传说石柱是神仙的手变成的。”我们听后,直呼:“怪不得这个地方叫五指山!”但我们不相信传说,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五指山形成的原因。王明阳同学眼前一亮,说:“是不是古人开采了好的石灰,差一点的石灰被留下来就形成石柱了呢?”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采集了一些样品。

之后,我們发现了一个山洞叫“药王洞”,洞外宽内窄,深约8米,高约4米,平均宽度约4米,岩体应该是石灰岩,在一些裂开的地方岩体微微泛红。导游牌上写着:“药王洞,传说药王也就是尝百草的神农炎帝,曾经在洞里熬药……”

我们在洞里仔细观察,发现这分明就是一个窑洞!“你看,天花板上有烟熏后留下的炭黑。”“里面还有一个烟囱呢。”“石壁上的岩体好像呈流体状,是不是用高温烧成的?”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洞外石壁上还有一层青色的石皮,与微微泛红的岩体明显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石皮呢?我们一时找不到原因,所以采集了一些样品,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四、实验探究

回到学校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就古人修补石缝的材料展开热烈的探讨,各自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例如,龙军发同学猜想岩体泛红是因为含有氧化铁。他设计的实验是将样品敲碎研磨成粉,与浓盐酸反应,再滴入硫氰化钾(KSCN)进行检测,若猜想正确,溶液会显血红色。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见表1。

五、探究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结合考察发现,我们完整地还原了古人的活动:生活在连山洞的古人到五指山开采石灰石,再将石灰石运到药王洞烧成生石灰,然后把生石灰搬到连山洞前泼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变成熟石灰,继续加水调成石灰浆,用来修补山洞天花板上的石缝,解决下雨漏水问题;在石灰烧制完成时泼水熄火,水与木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将石壁上岩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于是药王洞外就形成了一层青色的石皮。(指导老师:杨海波)

[本文系湖南省怀化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HHS21JK016)成果]

专家点评

本文对古人类活动遗迹进行探究,根据考察发现和实验探究,结合咨询、网络查询结果进行分析,还原了古人类活动的一些情况。作者善于在考察活动中通过细节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从科学的视角解读古人类活动遗迹,给当地人文科学研究提供自然科学方面的证据,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建议实验从定性上升到定量,以增强说服力,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更科学的结论。研究过程可转化为研学旅行课程,推动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实现科技实践活动的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栏目编辑   阳丹彦)

本期点评专家

朱朝义 正高级教师,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发明与创新》专家团专家。

猜你喜欢
药王石缝石壁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在山石缝中的日子
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
从病弱少年到长寿“药王”的逆袭路
登剑门关
咒语
石缝间的生命
药王孙思邈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长在石缝间的那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