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闪耀”春晚舞台

2023-05-30 21:49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神兽圆圆绘制

本刊综合

如果要说一年中最盛大的晚会是什么,那当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不仅是很多家庭除夕团圆之夜的固定节目,还是充满仪式感的合家欢文化盛宴,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喜庆。这些年,央视春晚更是各类高科技的“竞技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闪耀着满满的科技之光,在技术创新应用上再次突破,实现了多个“首次”。歌舞、相声、小品、杂技、戏曲等节目在VR三维影像绘制、8K超高清、三维菁彩声、竖屏多画面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合力呈现出奇妙、温暖又惊艳的春晚,展现中国文化与创新碰撞的魅力。

春晚上的多个“首次”

●首次实现“8K超高清+三维菁彩声”春晚直播

●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8K超高清摄像机参与春晚摄制

●利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创的智能伴随技术实现高清/4K/8K版春晚同步制作

●首次采用三维菁彩声制作春晚音频信号,最大限度还原春晚现场的音效,打造身临其境的效果

●VR三維影像绘制技术首次在春晚舞台上亮相,观众可实时欣赏VR画师绘制三维影像的过程

创意节目中的硬核科技

在今年央视春晚现场,一系列硬核科技被应用于节目中,为观众带来奇妙、震撼的视听感受。

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

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锦绣》

上古神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我们都只是在文献古籍中见过它们的模样。它们大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

如何在现实世界与上古神兽零距离接触?在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中,VR三维影像绘制等新技术让上古神兽麒麟、凤凰、白泽、貔貅等“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神兽”——可爱的孩子们奇妙相遇,进行击掌等互动。

这是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在今年春晚舞台的首次亮相,节目还特意展现了VR画师绘制三维影像的过程。

绘制三维影像时,VR画师需佩戴VR眼镜,手持电子画笔。他们通过电子画笔上的按钮选择色彩和笔法,抬手挥舞绘制,为凤凰添羽、为麒麟点睛等,通过VR眼镜实时审视绘制的三维影像效果。

VR画师绘制的三维影像通过渲染合成服务器处理后,实时叠加到电视大屏精彩呈现,广大观众可同步观看他们绘制的三维影像。

舞蹈节目《锦绣》也应用了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身着汉代传统服饰的舞者长眉入鬓、垂眸翩跹,引导观众梦回“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历史场景。

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技术

节目:《演武》《百鸟归巢》《碇步桥》

今年央视春晚采用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技术,打造惟妙惟肖的虚拟舞台空间,让时空穿越更加随心所欲。

武术节目《演武》如同走进百年古画《武僧演武图》,赵文卓与少林武僧共同历经古寺“四季轮回、岁月流转”,激情演绎形意拳、六合拳等非遗武术,动作行云流水,招式刚劲有力,定格千年古刹的精彩瞬间。现代科技与传统武术的融合呈现,让观众在欣赏武术表演的同时,能沉浸式观摩百年古画《武僧演武图》,梦回千年少林。

值得一提的是,在节目中,XR技术将古画中34位武僧两两对练的场景 “复活”,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百鸟归巢》点亮千年非遗文化瑰宝,再现百鸟翱翔嬉戏的吉祥情景,让千年丝竹之音焕发新活力。

绚丽场景与歌曲内容呼应。观众们看着那些彩色的灵动的鸟儿在舞台和观众席上空轻盈地飞翔,再沿着既定的路线有序地归巢。同时,他们的耳边响起非遗南音与现代音乐,感受别样的融合之美。

舞蹈节目《碇步桥》的灵感源自桥梁“碇步石桥”。凳子拼接成的碇步石桥的写意模样与舞台呈现出的小桥流水的逼真景象相辅相成,营造出一幅轻松惬意的江南水乡画面。配合舞蹈演员温润柔美的舞姿,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灵动水乡,感受江南独有的韵味与诗情。

知识链接:

百年古画《武僧演武图》

《武僧演武图》绘制于清末,描绘了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少林寺武僧演武的盛大场景。34位武僧体态健硕,两两对练,招式让人目不暇接,整个画面别具动感。

这幅重彩壁画设色沉厚,武僧的深色衣服与白色腰带一深一浅、繁而不乱,房屋的瓦片采用明暗对比,极大地丰富了色彩。

AR动作捕捉技术

节目:《新春蹦蹦》

今年央视春晚的官方吉祥物“兔圆圆”太可爱了,大大的门牙,水汪汪的眼睛,一身细腻的白毛,萌萌软软的。

“兔圆圆”以AR形象呈现,带给人满满的喜气吉祥。它一会儿闻闻花香,一会儿钻出云朵,一会儿飞上空间站,从广州迎春花市到太空,又从太空飞入春晚现场与演员共舞。

“兔圆圆”是设计团队以世界上最早的兔形动物“安徽模鼠兔”为原型设计的。借助AR动作捕捉技术,“兔圆圆”能够灵活地动起来,其与观众的互动贯穿春晚全程。

在开场节目中,“兔圆圆”向观众热情地打招呼,并奔向空中的AR数字“2023”,之后站在“0”中间蹦蹦跳跳,寓意新年到来。在《新春蹦蹦》节目中,“兔圆圆”跳到舞台中央,与歌手一同跳起了舞。别说,“兔圆圆”的舞蹈动作还挺优美。在零点倒计时环节,它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拜年。

5G云连线

节目:《你好,陌生人》

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媒体云和5G网络,场外观众演唱的场景被传输到春晚演播大厅,实现春晚现场内外的歌手与观众“云合唱”,共同唱响同一首歌。

“我为何把手伸给了你,我知道幸福出自一种给予,所以该是我说谢谢你……”在歌曲《你好,陌生人》中,随着歌手毛不易的演唱,过去一年我国涌现的好人的照片、好事的视频出现在大屏幕上。在地铁上借肩膀给陌生大叔依靠的浙江小哥陈明杰、新疆推车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冒着生命危险逆行关闭水库水闸的四川小伙甘宁……这些“温暖的陌生人”与毛不易隔空合唱,融融暖意治愈人心。

知道多一点:

不仅在现场和电视机前,在全国70多个城市的500多块“百城千屏”8K超高清公共大屏前,配合云听客户端的三维菁彩声,观众也可以获得沉浸式视听体验。

“竖屏看春晚”被延续下来。今年央视春晚,双人斜分、横竖快分、三分、四分、五分等分屏效果呈现,给手机用户带来更多台前幕后独特的视角。

那些年春晚的创新

198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首届春节联欢晚会。40年來,央视春晚不断创新,直播画面一年比一年清晰,舞台效果一年比一年精美,甚至有些节目看起来相当“神奇”。

LED技术

1993年央视春晚现场首次采用LED屏,这是现代高新科技LED技术的展示。这届春晚,LED屏已完全具备全色系播放功能,无颜色限制,但那时,LED技术仅仅是作为演员演出时同步视频、图像的展示工具,与舞美并无关系。

在之后的十年里,LED技术更新衍变,直到2005年央视春晚,LED技术才成为舞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春晚舞台已被LED屏覆盖。LED屏随着不同节目切换不同场景和效果,使舞台变得立体。

AR技术

2012年,AR技术首次被应用于春晚舞台。歌手萨顶顶演唱《万物生》时,世间生灵仿佛就在身边,舞美意境如同神话故事里的世外仙境。

2013年央视春晚《十二生肖》节目中,AR技术使电视画面中出现了印有十二生肖的汉字和图像方块,并且在空中飞舞,让人眼前一亮。歌手李健和演员孙俪共同演唱《风吹麦浪》时,电视画面中的树木、蝴蝶及田野也是AR技术应用的效果。

全息投影技术

2015年央视春晚,歌手李宇春表演的《蜀绣》令人惊叹。舞台上出现了4个李宇春,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将春晚推上高潮。这一表演采用的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不仅能够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能够让幻象与表演者一起完成表演。

VR技术

2017年央视春晚的科技创新迈上了新台阶。这届春晚的一大看点是采用全息VR直播画面,观众只要下载App,同时使用VR眼镜,就能在家观看VR全景直播的晚会。

飞屏技术

2020年央视春晚舞台首次打造三层立体舞美,同时运用飞屏技术营造出360度环绕式景观,通过精良的视频制作,让观众在屏幕前就能有“裸眼3D”的极致体验,展现出春晚的魅力、活力和创新力。

作为独特的“年夜大餐”,央视春晚年年办,年年有新意!明年的央视春晚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呢?让我们一起期待2024年央视春晚吧!

(栏目编辑   阳丹彦)

猜你喜欢
神兽圆圆绘制
爱帮忙的圆圆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圆圆和胖胖
野保糗事之守护『神兽』
超萌小鹿课程表
Across the Style of Culture
放学后
汤圆圆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