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曲艺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策略

2023-06-15 18:04陈艺文
参花(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曲艺融合传统

一、引言

曲艺文化能够体现民族特征与民族情感,因此在曲艺文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融合地方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打造全新的发展空间,使曲艺文化真正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愿意去接触曲艺文化。通过了解曲艺加深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还能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的曲艺文化要彰显自身的艺术价值,做到与时俱进,在不丢失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创新出更多曲艺文化作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二、曲艺文化概述

(一)曲艺与戏剧的区别

曲艺文化也被叫作说唱文化,是运用说和唱的方式去表达对事物以及人物情感的看法的一种艺术方法。曲艺和戏剧之间在本质上具有巨大的差异,曲艺演员通常情况下在表演过程中,一个人要饰演多个角色,而戏剧演员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演出中扮演固定角色的,而曲艺演员一般是使用说和唱,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的故事展示出来。

(二)地方曲艺文化发展现状

地方曲艺文化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变化,导致曲艺文化受众群体不断萎缩,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地方曲艺文化一般都以说唱为主,然而现阶段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不断转变,导致曲艺文化很难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很多曲艺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都已经很难看到。[1]例如,四川曲艺中的四川扬琴、竹琴以及花鼓等为伴奏的曲艺内容,曾在四川城乡的茶馆等公共娱乐场所随处可见。现如今人们已经很少可以看到这一类型的表演者,有的人甚至对曲艺文化知之甚少,导致地方曲艺发展受到了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曲艺文化在人们心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低,导致地方的曲艺文化整体发展受到了冲击。

三、曲艺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一)跟随时代的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创新

曲艺文化在我国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并且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际上也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例如,1935年的四川扬琴,在美国胜利唱片公司曾经录制过专辑,并且在全球发行,而1945年的“成都茶馆”也在海内外多个国家落地,从而使四川的曲艺文化受到了各国的赞赏。然而,这些年来曲艺文化整体发展却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很多曲种都已经无法见到。原本将曲艺文化和娱乐作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正在逐步转变,导致曲艺文化的整体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压缩。因此,在现阶段曲艺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人们去探究怎样既能保持曲艺文化传统,又能让它与新时代发展相融合。[2]

四川扬琴的《川曲戏韵》是王文能作曲并负责的现代题材曲艺音乐作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音乐初始阶段,运用了传统板式结构的一字唱腔,整体风格较为独特,扬琴的旋律在开始阶段就直接牵动了观众的情绪,婉转悠扬的旋律逐步引导着观众融入音乐的故事情节。这一作品的安腔与唱词的字韵规律较为匹配,融合了乐调的唱腔音乐特征,并结合现代的作曲方式,对传统和现代的审美属性进行了统一,真正彰显了当代曲艺音乐的特色。除此之外,竹琴曲艺作品《竹宴》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作品将这一曲种独特的音乐曲调,加上地方的童谣放在开始阶段,发挥了“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特点,整体唱腔是由大到小的童声开始,使用了“一字板式”的竹琴音乐当作铺垫,使主题的唱腔音乐进入其中,来到二流板式结构的音乐,然后逐渐用“二流”把竹笋和竹荪等各种比较具象的事物,一幕幕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在“三板”和“急垛子”的数唱完成以后,音乐又再次返回“二流”,从而稳定地彰显出这一竹琴作品的价值,最后由童谣结尾,整首音乐作品首尾呼应,使作品拥有极大的张力。循序渐进的曲本结构布置以及“一字”和“二流”以及“三板”的曲艺板式,突破了传统程式理念,较好地彰显了作品主题。[3]又如《心如莲》这首音乐作品,既拥有传统的行腔特点以及曲调,又使用“犯苦”和“回甜”手法对音乐画面进行转换,转变整体情感,再使用传统曲艺起、承、转、合的“四立柱”,体现出这一音乐作品的精气神。

上述对作品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在不断创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文化,也要融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4]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与现代人的审美融合在一起,使传统艺术真正做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二)传承红色经典,凸显曲种音乐特征

不同的曲种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艺术形式的丰富,传统曲种的特色逐步被削弱。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多元的审美需求,曲艺音乐需要考虑到不同曲种的特征,在板式结构以及曲牌组合和伴奏乐器的选择上寻求创新与发展,对作品的创作题材与内容进行拓展,这样才能突破人们对传统曲艺作品形成的刻板印象。与此同时,针對音乐形态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要展现时代特征,使用说、唱、弹、拉等多种音乐元素的二次组合,体现出地方文化和曲种特色之间的融合。[5]曲艺文化里的曲唱音乐主要源于地方文化,内容不但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气息,还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的特征,并且在一定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红色经典曲艺作品,呈现出了曲艺文化对于地方文化的记录性,并且发挥了宣传作用。尤其是曲艺音乐在使用说唱表演和吹拉弹唱等多种表现形式后,具有显著的审美功能,能够将红色文化以及奋斗精神潜移默化地传达,从而使曲艺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也体现了曲艺音乐的特色。

在曲艺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融合地方文化的音乐作品,其中有许多红色题材的作品,在群众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例如音乐剧《车耀先》是将四川金钱板和戏剧相融合的艺术形式,[6]并且进行了多方位的创新性实践,让金钱板说唱时的音乐曲调以及节奏和剧中人物角色的形象相得益彰,使金钱板说唱模式、叙述方式与戏剧里的角色表演相融合,其中还运用了清音等各种柔美的唱腔音乐,既体现出了地方的曲艺艺术,又能够体现出红色精神。由此可以得知,在曲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一定要融合时代特征,考虑人们的审美需求,运用符合当下审美的音乐元素和曲本素材完成对音乐内容的创作,创作内容一定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要能够体现出当时广大群众的理想信念,又要能够在曲艺作品中弘扬时代精神。而在曲艺创作时,要了解地方历史发展过程,并且发掘出曲艺作品可以运用的素材,结合新时代发展的主题,正确地把控创作动机,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树立起文化自信。

在唱腔以及伴奏的形式运用上,也要考虑到曲种自身的音乐特点,创作出更加符合时代主题的曲艺作品,体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将曲艺特色和创演规律融合在一起,拓宽创作途径。红色曲艺音乐能够传承民族精神,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展示出不同阶段人们的精神面貌,其中包含了浓厚的民族情感与精神。通过对这一类型作品的鉴赏,能够帮助人们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因此也可以说红色曲艺音乐不但是对历史的记载,更是需要不断传承与延续的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

(三)运用曲艺音乐传承地方文化

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思索怎样才能使曲艺音乐在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同时,发挥出更为显著的经济价值,而不是单纯地将传统的曲艺文化直接放在非遗影像档案之中,这也是人们当前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在目前我国整体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地方的曲艺音乐之间沟通交流,不但能够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也能构造一个本土化的曲艺圈,从而促进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也能朝着更为长远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曲艺音乐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地区之间相互沟通和学习,探索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以及历史渊源。[7]例如,在扬琴作品《闯夔门》里,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夔门吹起川江号子的时候,作品之中雄伟壮阔的情感。

不同地区的曲艺交流在我国已经拥有了相应的实践经验,例如在2014年的成都温江,四川扬琴成渝两地传承交流展示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近来,成渝两地更是不断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再例如,重庆市的曲艺团让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作家来到重庆,共同排练与改编四川扬琴《凤求凰》等多个曲目。重庆市的曲艺团也曾经来到过成都,举办曲艺剧《啼笑姻缘》巡演,并且将具有重庆特征的曲艺剧带到了成都,而两地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相互演出,也使两地的曲艺风格保持在一个良性发展状态内。在2021年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和文联等多个部门共同创办了两地的学术交流讲座以及曲艺专场会演,加强了两个地区的曲艺交流。而后续在四川曲艺研究院和重庆曲艺团联合举办的曲艺晚会上,四川扬琴作品《闯夔门》等各种传统曲艺作品,以及《茶马古道》等各种现代题材的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也是将现代审美与曲艺文化艺术融合的渠道。通过联合演出,不但能够促进传统曲艺经典的发展,并且也能够推动曲艺音乐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期背景下,通过文旅融合既能够促进地方旅游的发展,又能促进曲艺音乐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构建学术与交流的平台,以成立曲艺学术委员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当地的曲艺文化研究者共同沟通交流,而曲艺工作者也要把握好机遇,积极参与各种曲艺创作以及会演活动,通过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成果展现等一系列流程全方位地形成曲艺音乐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的体系。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曲艺交流专栏”,上传曲艺音乐文化的研究内容以及优秀作品进行传播,加强人们对当地曲艺音乐文化的认知,并且在使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红色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曲艺音乐的共享平台,从而真正确保曲艺音乐与当地的文旅发展融合,使更多人能够感受到曲艺音乐所带来的魅力,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当地的文化传承,进而推动曲艺和文旅的融合与创新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曲艺文化来自民间,并且扎根于民间。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地方曲艺文化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一定要在发展过程中去粗取精,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并且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大胆运用新颖的地域文化元素来创作符合时代要求的曲艺作品。同时,当前时代背景下要满足群众不同的审美需求,对曲艺音乐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曲艺工作者做到与时俱进,在保留曲艺文化自身特征的同时,也要演绎更加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内容,运用全新的方式,更好地吸引观众去了解曲艺音乐,从而促进曲艺音乐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政萍.地方曲藝的现状及传承研究——走进国家级非遗项目兰溪摊簧[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5):88-92.

[2]周心妍,刘新宇,贾立国.新时代地方曲艺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扬州清曲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08):21-25.

[3]刘汶琳.传统曲艺文化促进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分析——以东营市吕剧为例[J].商展经济,2022(02):36-38.

[4]卢笛.地方曲艺文化生态系统构建探究——以广西文场为例[J].艺术评鉴,2020(21):4-7.

[5]周晓薇.生活、场景、内容: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J].艺术百家,2020,36(01):78-84+129.

[6]刘佩其.地方曲艺文化的新媒体创新传承路径[J].大众文艺,2019(24):163-164.

[7]江春燕.简论地方曲艺文化传承及创新[J].艺海,2019(09):42-44.

(作者简介:陈艺文,女,本科,甘肃演艺集团敦煌艺术团,三级演员,研究方向:曲艺演唱)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曲艺融合传统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