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3-07-21 14:56邱玉红
家长·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线下劳动技能

邱玉红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伴随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学劳动教育开始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但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水平,具备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教育精神,不断探索研究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伴随“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传统的教学观念无法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教学需求。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开展新式教学模式。针对小学劳动教育学科,教师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及丰富性,使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与理论、过程与结果中自行感受劳动的意义,促进自身核心素养以及劳动技能的提升。

线上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整合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保障学生获得劳动技能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线下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监管,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学习,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基于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育模式,小学劳动教育课堂的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实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同步发展,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推动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

二、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素材来源

(一)基于课本教材

教师在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时,应将课本教材与网络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基于教材的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进而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素养。学习课本教材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作业中,强化自身对劳动技能的掌握,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学生在进行实践作业时,应当基于课本内容,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收集操作方法以及制作流程,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学习,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生活经验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提出,小学劳动教育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更多运用生活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获得劳动技能与劳动素养的提升。为了实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教师应当学会基于生活经验开展具有指向性、真实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融入劳动教育的视频,让学生在线上观看。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开展家校共育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被认定为开展教育的唯一主体,家长容易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得以提升,家校共育理念成为当今教学的主流思想观念。在劳动教育中,教师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采取线上交流与线下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在家的表现进行反馈。教师则根据家长反馈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获得劳动技能以及劳动素养的提高,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劳动教学,完成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实现德育的贯彻落实。

三、小学劳动教育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

(一)线上打卡、线下实践,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展成熟,而小学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劳动素养以及劳动技能的提升,提升小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可以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丰富性,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保障學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习惯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相对应的实践锻炼活动,与家长进行密切配合,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此外,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也是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围绕各类生活劳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能力,再结合线上打卡的教学方式,监督学生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任务三——玩具的整理与收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周打卡”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线上视频学习的方式,正确掌握玩具整理与收纳的技巧,建议家长配合,每天进行拍照,并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打卡,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可以实现自身劳动技能的提高,教师不仅需要进行线上打卡,还需要开展线下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其真正掌握劳动技能,并获得劳动素养的提高。

(二)线上微课、手工制作,增强学生热爱创作的意识

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为其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未发展完全,教师应当注重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引导,使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方式,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受教学环境的影响,一些创新型劳动课程无法在课上完成。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教师利用线上开展微课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向其传授劳动技巧。在学生获得劳动能力之后,再采用线下“手工制作”的教学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指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劳动教育课程中,获得劳动能力,激活劳动天赋,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总之,教师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采用创新型教学方式,开拓学生思维,深入挖掘劳动素材,使学生通过参与手工制作的形式习得劳动技能。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任务五——做小葱拌豆腐”教学为例,学做饭是劳动教育的必修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做饭实践活动,亲身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并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师应当组织学生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对小葱拌豆腐的菜谱进行整理,并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完成一道特色菜。在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从旁保障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并在必要时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美食制作,进而推动学生实践制作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热爱创作的意识,促进劳动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线上指导、锻炼思维,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开展劳动教学时,应当结合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拓宽教育途径,使学生获得更多层次的学习感受。基于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构建线上交流平台,运用线上教学软件以及技术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并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劳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保障每一位学生可以保持对劳动教育学习的热情,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任务二——墙面的清洁”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线上视频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去除家里墙面上的污渍。当学生无法去除墙面字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该采取什么措施或向谁咨询。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时,不能将解决方法直接告知學生,应当引导学生自行思考,锻炼其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当学生进行激烈探讨后,教师应当将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引导中,使学生在获得劳动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劳动素质的提高。

(四)线上宣传、线下延伸,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家长与学生对线上教学存在一些质疑,认为线上教学效果肯定不如面对面的线下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做好线上教育的宣传工作,向其说明线上教育可以实现线下教学的有效延伸,可以开展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线上宣传的方式,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比如,开展线上家访,运用教学软件的视频功能与家长和学生进行点对点线上交流,了解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劳动状态,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展开探究分析,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拉近彼此距离,还可以带给学生富有新鲜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使其更愿意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中。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任务四——整理房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家访的方式,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期间的劳动情况,并随机抽查学生对自己房间的整理情况,有效实施劳动教育。在进行线下教学时,教师应当开展具有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围绕“整理房间”进行劳动,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五)线上评价、线下验收,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注重线上评价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开启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教师在进行线上评价时,应当注重总结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劳动教育的成果,围绕学生在劳动学习以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合作精神、探讨交流、收获体验等方面,开展综合性评价。基于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线上评价的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注重学生在参与劳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激励和赞美为主,帮助其树立劳动自信心,提高劳动技能以及劳动素养。教师还应当与家长进行密切配合,全面评价学生在家期间的劳动情况,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劳动的多样性以及重要性。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任务一——刷运动鞋”教学为例,由于线下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针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细致点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线下开展“刷运动鞋”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且进行电子档案记录,给予每一位学生教学评语,使其可以感受到教师的重视以及关怀。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劳动素养的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是每名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必要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增强学生热爱劳动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人生观念,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GS[2022]GHB067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线下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