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2023-07-21 14:56肖雯馨
家长·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用法文言文词语

肖雯馨

文言文作为一种古代汉语语言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文言文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词汇量大、语法结构复杂等。因此,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一、加强文言文词汇教学

文言文词汇量大,且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加强文言文词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要想更好地进行文言文教学,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加注重词语的记忆。在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和熟词生义,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在让学生加强记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使学生有能力通过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来理解其含义,并掌握具体用法,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其次,要注重词语的运用。学生应该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词语的用法和搭配,进而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一)文字教学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文字更是精髓,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重文字的教学。本文就如何进行文字教学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说明。

1.注重文字的基本功。

文言文的文字非常繁复,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文字基本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如“之、乎、于,而”等。其次,古代文言文经常使用到通假字。以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衡于虑”中的“衡”就是一个通假字,通“横”,有不顺的意思。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衡”这个字是通假字,就很容易困惑。

2.注重文字的形象化教学。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文言文的文字更是如此,这也导致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文字的形象化教学。

以初中文言文篇目孟子《二则》中的“富贵不能淫”为例,“淫”字为什么可以解释为使某人迷惑呢?其实,“淫”字是由水和音符组成,水代表着液体和流动,而音符则表示声音和乐器。从象形的角度来看,“淫”字可以解释为“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声音会有起伏变化,所以有时会让人感到迷惑和不安。再如,《卖油翁》中“忿然”中的“忿”字,“忿”字的字形由“心”和“贲”两部分组成,其中“心”表示心脏,表示情感,而“贲”则是一种弓,表示张紧的样子,因此,“忿”字的字形可以理解为心脏被激动而张紧的样子,进而引申为生气、愤怒的意思。所以,“忿然”可以理解为生气的样子。这种实例非常多,需要教师大量积累。

(二)词语教学

文言文词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是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重词语教学,既要注意词语的基础语义,还要联系上下文,这是由于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这也就是所谓的一词多义,教师需要注意。

1.注重词语基础。

文言文的词语非常繁复,每个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词语基本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表,了解每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词汇。比如在篇目《卖油翁》中,“矜”是一个表示自豪、自恃的词语,常用于文言文,“公亦以此自矜”表示陈康肃公也因自己善于射箭而感到自豪。而“徐”是一个表示缓慢、轻柔的词语,常用于文言文。在这篇文言文中,“徐以杓酌油沥之”表示翁缓慢地用勺子舀油,使油能够缓缓地流下。这些词语在不同的文章可能具有同样的意思,因此需要学生掌握,以此举一反三。

2.注重词语的语境教学。

文言文的词语非常繁复,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重词语的语境教学,通过阅读文言文课文,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具体用法和语境,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例如,在初中篇目《陋室铭》中,“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劳形”容易错误地被学生翻译成“劳累的身体”,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劳”应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所以正确的翻译方式是“使身体劳累”。同样的词语意义相同,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用法可能存在差异,这一点需要特别留意。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当注重基本功和形象化教学,注重语境教学和实践应用,以期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二、注重文言文教学方法

(一)重视文言文的学习意义

文言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的语言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内涵,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是有益的。

在当今世界语言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其他语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特点,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的内涵特点。

(二)注重文言文字词的教学方法

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收获。笔者列举了以下可以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等方式,讓学生主动思考和掌握文言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并进一步思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矜”这一词语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陈康肃公会因自己善于射箭而感到自豪呢?他的自豪感是否合理?通过启发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一名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得到了以下答案:陈康肃公善射,因此他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出色,所以感到自豪。但是,这种自豪感并不一定合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没有必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不仅能够掌握“矜”的意思,还能够理解自豪感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以体验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的营造和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知识技能。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历史情境、生活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文言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在进行《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唐代的一个简陋的房间里,感受一下这种简陋的环境,从而体会“斯是陋室”的含义。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豪,从而引出“惟吾德馨”的含义。这就是情境教学的一个实例。

3.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互动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和掌握知识技能。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和掌握文言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在初中篇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一个比较生僻的语句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的意思是“面色愤怒,言语愤激,这样才能使人明白”。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的意思,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讲解,如可以通过假装惩罚学生的表演,故意面色愤怒,说一些比较过激的话,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另外,教师也可以播放相应的励志演讲视频,通过演讲人的神态、语气等间接实现“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文字知识扩展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其背景知识对理解文言文非常重要,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背景知识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注重历史知识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文言文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理解文言文的产生和发展。其次,注重文学知识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文言文的文学特点和表现形式,理解文言文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文言文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精神,理解文言文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课外拓展,让学生在课外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体验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知识点讲解和习题训练,课外拓展已经成为文言文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言文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课外练习

1.朗读练习。

文言文朗读是学生掌握文言文语音、语调和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基本功。在课外练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朗读古文名篇、古诗词和古典戏曲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美感,提高其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以此达到掌握文言文语感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

2.写作练习。

文言文写作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课外练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简单的文言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素材写出一篇符合文言文规范的文章。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范文,让学生模仿和学习,提高其写作水平和文化修养。

3.题目练习。

文言文题目练习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外练习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题目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口语练习,通过模拟古代人物的日常交往和社交场合,让学生在口语交流中感受文言文的生动形象和语言魅力,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文言文扩展阅读

1.古籍阅读。

古籍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精华的重要途径。在文言文扩展阅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古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提高其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2.历史文献阅读。

历史文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文言文扩展阅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等历史文献,使其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延续,增强其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3.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了解文学艺术和人生哲理的重要途径。在文言文扩展阅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文学作品,让其感受文学的魅力和艺术表现,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总之,课外拓展是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言文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智慧,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自由、愉悦、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中享受文言文教育的美好。

四、结语

文言文教学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文字和词语的教学、注重基本功和形象化教学、注重语境教学和实践应用,以期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加强文言文词汇教学、注重文言文语法教学和注重文言文背景知识教学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提高其文言文水平。文言文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都是有益的。此外,教师还应加强文言文字词的课外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文言文字词的内涵和魅力。

猜你喜欢
用法文言文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找词语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