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讲好中国乡村故事策略探析

2023-08-03 00:58孙婕
电影评介 2023年8期
关键词:闽东畲族攻坚

孙婕

2020年以来,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建议”(20211079号)中,提出要高度重视畲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确认了在畲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开展畲族非遗产保护所取得的成效。面对当前网络环境对闽东畲族文化和畲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带来挑战,畲族文化资源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影视化开发,但形成传播氛围与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之间依旧相差甚远。最近在CCTV-1热播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那山那海》,以福建宁德地区乡村巨变为背景,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地方党委政府带领少数民族畲族群众走向创新脱贫致富道路,从而推动了福建闽东畲乡振兴和畲族非遗文化传播。

一、《那山那海》对于福建闽东畲族乡村故事的创新性表达

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那山那海》在叙述上采取“山”与“海”的二元选择:一边是山里畲族人民艰难探索谋出路;一边是海那边如火如荼的乡民企业落地求发展。在山海相融之间,政府和外来资本帮扶力量唤醒山哈和疍民,帮助他们创新城乡生活,这是放置在城乡关系一体化中的一种外力内化的地缘内生力模式。剧中叙事展现了闽东畲乡脱贫攻坚新道路的多元故事面向,为讲好乡村中国故事的融合和创新性表达提供了前提。

(一)乡村振兴战略层面上赋能扶贫故事的表达

第一,探索性的闽东畲乡故事。剧中前几集雷家寡母带三个孩子住在观风寨破败不堪的家中,家里小儿子雷德水勤奋好学但因为家穷差点辍学,大哥雷铨水賣了爱人接济的一碗大米,但因地震牛棚塌压死牛,使得这个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彩礼来源,导致其无法与蓝家爱人修成正果。母亲希望二弟雷恒水入赘山下林老板家,娶尚未谋面的患心脏病女子,在短期内凑足钱让家中大哥娶妻,因而收取“一台电视机”作为聘礼。因为“一台电视机”进入雷家,这一现代媒介为这家人提供了对外界的想象空间,将他们的生活矛盾戏剧性推向一个小高潮。剧中“电视”送到雷大哥的恋人蓝家被摔碎,以三兄弟为代表的闽东畲族同胞追求幸福与探索出路的故事才真正展开。剧中畲族家庭环境表现出了细节真实和情感震撼,在把电视机带回家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技术和旧的社会形式二者都在改变。不可否认,“电视”为乡民打开视野,代表家庭富裕的可能性,这必要的张力是电视、技术与日常生活之间交错关系的标志。[1]剧中雷家和蓝家由婚事展开的情感故事,两家生活空间的差距暗合在宗族观念和制度的发酵下,其他个体也卷入情感误会中纠缠,如此语境中闽东畲乡民之间对于“一台电视机”的认知有着深刻含义。因为山洪灾难引起村民投票决定下山重建家园,在离别宴上,心系村民的林老板安排全村看电影,乡民聚在一起是村庄的集体文化仪式和精神文明的符号。对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来说,“电影”也具有象征意义,是对村外赞助商业资本的介入形式与理解乡村文化生活之于乡民的非功利性和非商业性意义,是一种村民的自我文化表达和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2]

在农村改革中,不能放弃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探索,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土地制度存在很多巧妙的设计,所有权是复杂的。[3]剧中第6集开始展现政府动员村民下山建设家园的故事。故事里老支书钟有财,包括钟家和蓝家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表示不拿土地交换,引向下山移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老板表示不要乡里土地,陈越书记代表政府表示承担孩子们学费,以投票的形式来决定乡民的命运,这展现出依靠土地脱贫致富的探求,在乡民如何下山脱贫这一故事线索的带领下,电视剧的叙事片刻不离主题。另外,雷恒水置办养殖场为乡亲们提供致富参考,这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一种方向性的探索,闽东畲乡振兴的企业化发展与金融改革的故事是寻求乡民自尊自信的故事。

第二,传承民族精神的闽东畲乡故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和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优秀的民族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史中沉淀的、促成民族进步的、健康文明的、高尚美好的意识。[4]男主角雷恒水在磨难中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彰显出的爱国、崇礼厚德、无私献身的精神,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对民族传统的“扬”,还显现在典型化的段落中,力倡在“仁爱孝悌”的传统文化视域中加以展现,如畲乡村民遇到山洪暴发的恶劣天气,通讯设备中断,陈校长带着学生们躲避洪水,畲族人展开营救,村民在灾难营救后高举火把,形成火龙将受伤地雷家兄弟护送下山看病。

在此,剧中充满了“理想性”的乡村中国故事,包含乡土情感,是知性的也是理性的,是几代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归宿的拷问,也是快速的全球化、现代化、商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华民族对自己文化本根的追寻,对所欲所求的发展道路与生活方式的探索。[5]剧中畲乡灾后重建,不仅是经济上实践共同富裕概念,同时也是维系一个社区共同体的统一性,建设社会主义闽东畲乡“新农村”的故事:如雷家兄弟为乡村修路通路,创办养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参与乡村教育等,都是理想性乡村建设的故事主题。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6]乡村振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其中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方面,在剧中给定的主题和线索中、闽东畲乡“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东、农民变股东)改革中,雷家大哥与乡民种植葡萄、水稻等山货,并输送山外获利,推动发展集体经济;雷二哥探索养殖场模式以及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剧中美丽能干的林月仙,还有民营企业家林老板、盘小姐,通过人物叙事来展现闽东畲族和汉族之间的交往,成功改写了畲族乡民命运,尤其是对港商盘小姐的描述,是对内地与香港一家亲的历史与扶贫助农的现实进行的画龙点睛的描绘,从而构建出个人、小家和国家为一体的民族价值观。

(二)闽东畲族在地景观与非遗文化传播的推陈出新

该剧叙事选择编织出闽东畲族地缘环境中的美学密码,呈现出地缘内生力,巧妙深埋于“山”和“海”双线故事中。如影像呈现闽东乡村色彩景观,最主要地理特征是山路崎岖、出名的穷乡僻壤,全景、远景与空镜头对畲乡贫困环境的营造,村民的视野受限,对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知之甚少,叙事中充满着一种情绪性的症候放大自我及他人间不易被觉知到的情感结构。其中,以“海水”的诗意化镜头传达出淡淡的乡愁,超越意象本身,剧中画外音传递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无限辽阔的大海与天空一下子扑面而来,我和大哥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心头涌动。村庄是狭小的,但大海不是,那是一眼望去看不到头的震撼,似乎预示着无限的可能”[7]。

剧名中的“那海”耐人寻味,闽东畲乡民重建家园,看到大海寄托充满乌托邦想象、建设未来美好家园的意识,也颇有地域特征。剧中描述人对抗自然的叙事,指涉的内容与剧名中“那山”产生某种暗合,放置在闽东畲乡的空间环境中,容易激活观众对脱贫致富实践的乡村影像的想象。

不同地缘文化语境中,闽东畲族人的日常生活习俗和规则有不同的体现,孕育出乡民情感和文化观念。剧中第4、7集,出現了畲族民歌双音代表性传承人雷清梅,其演唱了闽东原生态畲族歌言《三月三》与《畲族茶歌》,《三月山》属于畲歌的叙事歌,作为剧中插曲,展现出观风寨村民受灾之后自强、自救的情感氛围;《畲族茶歌》描绘了畲族姑娘日常采茶活动,以欢快曲调传达出质朴、喜悦生活的氛围,与剧情相得益彰,是对传统畲族歌言的宣传。[8]剧中展示了畲族传统服饰,菊香身上衣服斗纹样呈“L”形且刺绣纹饰图案都极具闽东霞浦特色,雷母常年穿的大襟和简单几何图案的“横领”式,以及畲族男性身穿的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都是对原生态民族服饰的保留。剧中对畲族婚俗加以描述,剧中汉族姑娘林月仙与畲族山哈雷恒水举办畲族婚礼,新娘身穿服饰“凤凰装”站立,新郎跪拜,体现出畲族较高的女性地位。此外,剧中多次出现闽东畲族特色食物——乌米饭制作,如雷家母和观风寨村民多次制作享用乌米饭,呈现出食材背后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剧中通过闽东畲族饮食、歌言、节日、婚礼的描绘,都能够对文化共同体构建起到积极作用。在央视热播(2022年10月)期间,《那山那海》在新浪微博上掀起福建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传承的热潮,其中“畲小仙”“福建乡村振兴者”“华夏新貌看乡村”“鲜城福州”“福建新闻中心”“福建政务”“我为农人代言”“福州头条”“乡村振兴正当时”的微博中有关#那山那海#、#宁德美好生活#、#乡村振兴#、#点亮美丽乡村#的话题上热搜榜,对于闽东畲族非遗的保护和文化传播,极具示范性意义。

二、塑造丰碑式闽东畲族乡村人的形象

剧中人物塑造符合闽东畲族乡村现实的生活状况,符合情感逻辑,可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传统中通行的“主人公—帮手”模式中考察。剧中男主角——陈越,在观风寨支教多年,带领畲乡学生以知识脱贫,当他成为村寨书记,通过移民工程等重大决策的引导,解决了贫困问题。陈越代表着传统扶贫力量下沉到贫困村,助力唤醒地缘内生力的乡民们寻求多元发展道路。雷恒水在剧情推动下创办红膏鲟养殖、大黄鱼培育养殖求新发展,在集体致富道路上克服困难,战胜竞争对手,成长为新型历史主体——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的新型人物,被赋予了改造旧农村和创造新世界的主体性力量[9],其个人发展成熟过程中,是地缘内生力被外来力量激活的代表,并成为脱贫致富的关键带头人。此外,雷家大哥始终坚守乡村,争取对村庄修路建设有利的土地政策和资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上层管理部门和领导沟通在村里发展集体经济,为村民谋福利,展现出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致力于带领农民过上好生活的共产党员形象。雷家三弟在家人支撑中努力读大学、带动同龄人返乡参与振兴建设,其奋力追求个人幸福生活,展现出知识分子对乡村情怀,也为连接城乡的重要力量,体现了闽东畲族青年一代积极的价值取向。

剧中的女性角色也展现出较高的能量和价值感。尤其雷家母、菊香等畲乡妇女们做好妇女工作,维系村庄共同体。剧中每个村民都会参与到另一个村民的人生仪式之中,分享他人的人生时空、获得幸福,整个村庄完成了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认同和想象,呈现出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村庄是“人的一切官能在社会和制度两个方向的延伸”[10]。说到底,剧中塑造人物在脱贫致富的集体变迁中,重视个体自主权利的呈现,也反映出了党和政府对于乡村个体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三、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讲述乡村中国故事的路径探析

(一)重视以“家”为核心的乡土叙事与地域文化的表现

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站在现代的视角和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来书写“脱贫攻坚”主题的乡村中国问题。在已有研究中,研究者提及注重“真实和厚重”,因为“真实与厚重”体现着乡土文化所承载的“民间立场”和“底层体验”,这应该是对乡土叙事的基本要求。[11]乡土叙事的意义在于对新问题、新现象、新经验的探索,以丰富和拓展观众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如重视在城乡关系中,每一段情节、冲突、场景、细节、对白,承载着家庭内部成员间关系互动,展现出成为与外部城乡社会勾连的中介,这对于以“家”为传播主体的城乡日常生活秩序、乡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突出将“家庭”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载体,注重精神和情感意义上“家”的社会内涵,在城乡时空结构和新媒体语境下,思考以“家”为主体和传播节点的双向互动性,城乡传播关系结构而产生核心关系上延展生发,尤为重要。近年来,一批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例如《最美的乡村》对农村人情世故、生产生活细节比较真实的展现;《江山如此多娇》剧中家长里短的故事,矛盾冲突都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味道;《山河锦绣》中的“换亲”情节、为提升乡镇经济引进水泥厂进而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情节以及精准扶贫项目木耳生产基地建设等。[12]创作者获取在反映乡土文化、地域特色方面来创作素材,以日常言行、乡间谚语、民间传说、民俗风尚等可感的方式存在,拓展在各自不同的“在地”空间中,深入脱贫攻坚的乡村生活场,发掘贫困乡民中蕴藏的地缘内生力,对地域文化以考察融进创作态度,激发审美创造力。此般模式实为清流,进一步讲,重视以“在地”经验的阐释来沟通乡土文化和城乡传播关系结构,这种故事传播的新形式讲好乡村中国故事,值得认真研究也可形成剧集创作热潮。

(二)以现实问题为依据对主题剧集再创作

现实是复杂的。基于今日的乡村中国故事创作的脱贫攻坚电视剧,已超越国内与国际层面在乡村与城市、边缘与中心的割裂认识,需要善于运用国家、阶级、民族、反种族批判等交叉分析方法,围绕“何以中国”“中国为何”问题,把握“阶级民族”的历史和当下意义[13],对一系列面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层面的难题(如教育改革问题、土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生态建设问题、民主法治问题等)做出客观真实而形象的描绘。在此,创作者更应意识到开拓全球语境下村庄的多样性现代化发展空间,这对于脱贫攻坚剧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前所播出的该主题剧集,存在一些思想挖掘不深、情节相似度高的问题,还有概念化、标签化、口号化的倾向。[14]为此,在国际语境下思考该主题剧集传统的内容是否需要进行再更新和再生产,在面向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包括在“村庄”层面意识集体经济,以及强化乡村共同体文化凝聚力、增强基层组织传播力,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审美加工,以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来展现“美丽乡土”的中国形象。

(三)突出伦理仪式价值传播的认可度

伦理体系的重要特点是将人的情感关怀与道德建构结合起来,在情感关怀中确立道德,在道德建构中体现人的情感需求,凸显情感在伦理体系建构时的地位与作用。[15]情感认同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强化作用。[16]个体在现代传播媒介的連接下,逐渐存在于不同于传统乡村社会的交往和生活场中,一个“媒介化”的乡村网络也悄然形成。在政策与商业的双重推动下,以传播媒介的形式形成的乡村社会是一种与乡土场景相混合的“媒介化场景”[17]。在此,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传播更应积极寻求有效的媒介仪式,在情感生产和传播上创造渠道,重视突出公众议程在价值观传播中的角色。从这一层面来看,对“乡村故事世界”文本拓展的视听转化,可结合剧集内容重视短视频、联合直播内容的生产,增设公益营销、联合系列活动,发挥小屏反哺大屏的作用,村民与市民超越时空、超越场景的相遇在不同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交流,容易形成剧集的口碑效应,掀起话题声量以吸引青年群体参与其中,这是对实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文化价值传播更值得探索。

结语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多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因此必须讲好脱贫攻坚的乡村中国故事。该主题电视剧的再更新和再生产,都应该符合当前乡村中国现实生活状况、符合情感逻辑,创作者需对脱贫攻坚的乡村中国故事进行更新、更深层次地揭示和批判,不能为了图解政策,随意编造情节和塑造乡村形象。在当前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的转型过程中,关注如何讲好城乡视野下乡村中国故事和传播问题,可为乡村中国题材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59-262.

[2]赵月枝,龚伟亮.乡村主体性与农民文化自信:乡村春晚的启示[ 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02):5-16.

[3]赵月枝.讲好乡村中国的故事[ J ].国际传播,2016(02):21-33.

[4]欧阳宏生.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4-275.

[5][6]新华社.继续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进展[EB/OL].(2022-09-29)[2023-04-04].http://www.gov.cn/xinwen/2022-09/29/content_5713520.htm.

[7]宁德网,许陈颖.《那山那海》山海交响的新时代叙事[EB/OL].(2022-10-26)[2023-04-04].https://mp.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31976553.

[8]东南网.《那山那海》:当代畲族人民的山海胸襟与精神气象[EB/OL].(2022-11-02)[2023-04-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313613212678497&wfr=spider&for=pc.

[9]王一川.地缘内生力与地缘美学密码——兼谈减贫主题电视剧的美学效果[ 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03):

124-133,160.

[10]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115.//转引自:沙奎.从影戏到电视:乡村共同体想象的解构[ J ].新闻大学,2012(01):35-39,93.

[11]秦俊香.中国电视剧类型批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85.

[12]杜伟,杨继敏.全景式、史诗感与真实性: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叙事的新突破——评电视剧《山河锦绣》[ J ].

当代电视,2023(03):62-67.

[13]赵月枝.全球到村庄,东南到西北:探索新闻传播在地化知识创新路径[ J ].现代视听,2019(10):5-11.

[14]高长力.电视剧如何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J ].电视研究,2020(11):12-14.

[15]周天庆.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 J ].求索,2007(05):142-144.

[16]张兵娟.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43.

[17]中国社会科学网.探析中国乡村社会的“媒介化”场景[EB/OL].(2019-10-12)[2023-04-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7148290794407035&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  孙 婕,女,江苏苏州人,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广播电视艺术学博

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批评、影视产业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全媒

介时代语境下福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与传播研究”(编号:JSZM202001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闽东畲族攻坚
闽东茶诗中的概念隐喻与转喻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