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8-05 07:44陈珍香
考试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素养语文

陈珍香

一、引言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尤其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引入阅读教学理念、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并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够具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从多个角度推动学生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原则

(一)人文性原则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坚持遵循人文性原则。因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到更多的人文知识。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在人文理念的指引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中的知识内容,而不是单一地教导学生怎么开展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与精神,帮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学习上升到对社会、民族的认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实践性原则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还需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语文课堂的延伸,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接触语文知识,从而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规律。同时,新课标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又要注重阅读理念的优化,在开展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主要原则。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听、说、读、写”能力,而阅读与写作又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自古就有“读写不分家”的说法。对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特点与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将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以口语或者书面表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不断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四)课内外结合原则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还需要遵循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依靠课内教材内容,需要以课内教材内容为基础,不断进行阅读内容的延伸,使学生在完成课内阅读之后,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同时,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指导学生如何对课外读物进行有效的阅读。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空间以及阅读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够形成对课内阅读教学的补充,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阅读教学理念滞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理念滞后是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也在积响应,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落实教学改革,以求最大化地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出发,导致阅读教学的形式化问题加剧,严重影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无法达到高效阅读的教学目标。同时,许多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生僻字、生词,了解文本的结构以及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能够利用正确、高效的阅读方式开展阅读活动,而很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与情感价值。这种教学思想的存在也间接表明了仍有一小部分教师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桎梏,仍将学习成绩看作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做出改变,则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二)学生独立思考空间不足

愉悦的阅读氛围是增强阅读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将学生带入阅读内容之中,从而开展深层次的阅读与思考,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但现阶段所开展的阅读教学,教师注重对文本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且急于将问题抛给学生,却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而这时教师又急于公布答案,学生无法充分地思考问题。在这种模式下,既没有将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表现出来,也没有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

(三)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量不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量不足也是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尽管新课程改革得到了有效的开展,但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与升学压力使得教师在教学时仍较为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许多教师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写”,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知识,不应该将学习的时间“耗”在阅读上,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课外阅读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无法有效地提升,难以发挥阅读教学的真正作用。

(四)教师提问方式缺乏灵活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阅读提问能够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另外,教师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成果,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但当前教学中并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首先,教师提问目的不明确。许多教师在提问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环节,而不知道提问的目的,比如“同学们,我这样讲能够理解吗?”“本篇文章的内容都能够明白吧?”,尽管这种提问能够暂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没有任何思考的价值,不利于学生开展高质量的阅读;其次,阅读问题层次性不强。阅读问题以及提问方式需要具有层次性,并且需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行为,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但当前大部分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并不具备思考的层次性,从而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无法达到较深的层面,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评价方式有待提升

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也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过度关注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发展、行为发展等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使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不足,无法全面地评价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同时,当前的阅读教学评价标准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导致教学评价的效果不明显;其次,教学评价无法实现量化。现阶段,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主要采取经验法,即通过教师开展教研课的方式,语文教师共同去参与教研组中的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并对该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法尽管能够找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但无法有效实现对评价内容的量化,评价内容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影响阅读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可信性。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一)突出学生阅读主体地位

在核心素养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路径在于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规律与学习特点,开展针对性、有层次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先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阅读素材。同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自主性,鼓励小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素材,或者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性格特点等,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发现快乐。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并在阅读中感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使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从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只需负责将文章的历史背景告诉学生,然后将阅读的主导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对文章的阅读,了解周总理当时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周总理的思想,进而带动学生理解周总理的远大志向。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体会周总理对国家、民族、人民的热爱。通过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阅读与探索,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周总理的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并且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丰富阅读教学方式

1.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不断丰富阅读教学方式。其中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因为对小学生而言,语文阅读素材中包含许多晦涩难懂的词、字、句等内容,无法有效地进行阅读,还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小学生在参与阅读教学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形象思维的引导,更倾向于对形象化、直观化的内容进行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阅读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进入阅读情境中,更加真切地感受作者的内在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内容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西沙群岛的景色。教师将网络中的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内容搬运到课堂之上,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感受西沙群岛,从而真正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将观察到的海底景象与文章中对西沙群岛的描述进行对比,从而增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然后,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朗读和欣赏完文章后,借助教学情境想象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开展小学合作阅读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可以积极开展小学合作阅读教学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一直是核心素养的重点,对此,教师需要利用合作阅读的模式展开阅读教学,通过积极备课、研究教材,根据教材阅读内容为学生创造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其自主探索知识。对每个学生来说,合作小组学习模式是通过集体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对问题展开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合作研究素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科学地划分为学习小组,并分派具体的阅读探究任务,使小组成员能够在合作阅读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同时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与拓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篇文章时,在引领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1~5段为一个小组,主要阅读雾海夜航这部分内容,6~9段为一个小组,主要阅读海难发生这部分内容,10~43段为一个小组,主要阅读舍己救人这部分内容,44~45段为一个小组,主要阅读结尾对英雄船长的赞扬。每一个小组都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阅读、探究、交流,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文章中表述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阅读效率。

(三)科学设置阅读问题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科学设置阅读问题。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内容在于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有序地设置一些阅读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与认知能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阅读问题时,需要从学生学习特点出发,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具有特色的阅读问题。同时,在向学生提问时融入重点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篇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的景色,将壮丽与雄伟的震撼场面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绪能够快速地回归到课堂阅读教学之中,然后教师向学生发出提问:“同学们,大家对钱塘江大潮了解了多少?”通过提前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文章阅读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法,比如:学生单独朗读、同桌互相听读、全班一起朗读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阅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与感悟表述出来呢?”从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注重课内外结合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注重课内外结合。由于课内阅读素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当前年龄段的阅读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不同,课内阅读主要讲授一些关于阅读的方法、技巧,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课外阅读则是知识的延伸,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使学习更具有独立性。因此,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既要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又不能影响课内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实际学情来推荐有意义的书籍,借助学校的图书馆,每周提供一次阅览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具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量的变化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从而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在学习《海的女儿》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完成阅读教学时,向学生们推荐安徒生童话中的其他童话,并在每周为学生们提供一篇安徒生童话故事,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期间阅读这些优秀的著作。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通过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储备,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而且对课内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支持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培养,需要教师理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实现阅读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