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2023-08-05 07:44方能杨正伟
考试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历史

方能 杨正伟

一、引言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掌握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历史涉及的事件比较多,而且内容点很多,使得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很容易会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加强对学科素养的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参与,满足核心素养下历史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唯物史观——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论,加强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能引导他们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明确社会的发展走向。在历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能引导学生从一定高度上分析历史问题,能明确我国为什么会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也能明确未来我国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当学生具备唯物史观核心素养之后,他们就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地解决问题,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能依靠自身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他们也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在处理问题时,也会更有想法。

(二)历史解释——辨别历史事件的主要依据

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时,不能只依靠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评判,需要加强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从而进行事件的正确判别,这种核心素养就称为历史解释。一般情况下,学生加强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主要是通过课本、课外资料的阅读,例如《资治通鉴》《左传》等,这些历史资料的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而一些没有被记录的资料,是不能盲目相信的,更不能依靠它进行历史的判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料判断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真实的史籍资料,从而培养利用真实资料进行事物判别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做出正确判断。

(三)史料实证——具备历史资料的求证思路

史料实证主要是指在接触到一段新的史实资料时,会用质疑的眼光进行资料的分析,论证资料的真实性,同时,还会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历史的还原,这种核心素养就称为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史实资料,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需要做出判断时,能更加理性地进行分析推导,保证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从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高中阶段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这不仅对学生之后的职业发展是有帮助的,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同时,还能很好地实现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四)时空概念——运用历史区间的辨析能力

时空概念主要是指在进行资料评判时,要通过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社会环境分析,做出正确评判的一种核心素养。时空概念主要是从纵向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例如,在分析人物功过时,会把他放在不同的历史区间,进行功和过的评定,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还能合理进行知识的有效吸收,不断完善思维体系。对一些历史事件,我们在进行事件分析时,也要把它放在不同的历史区间上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保证对历史资料的充分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时空概念核心思维,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历史区间进行事件分析,提高他们的事件辨析能力,同时,这种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能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事物分析能力,这对学生之后的学习以及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家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家国情怀主要是指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荣辱感,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更加努力地进行学习,这对培养新时代先进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形成民族荣辱感,树立正直的责任感,学生通过历史相关知识的学习,能不断向伟人进行学习,正确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受到糟粕文化的影响,会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出现盲目崇外的行为,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思想品质的全面提升,培养新时代“四有”青年。

三、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历史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事物的判断时,也能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判断的科学合理性。由于历史是一门规律性非常强的学科,加强对历史事件的推演,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推导能力,得出正确的答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逻辑推导能力后,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在之后的学习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学生会面临非常多的选择问题,掌握了逻辑推导能力,就能保证选择的合理性,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以史为鉴,可以明确历史的发展规律,学生加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掌握,能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形成系统化的思维体系。在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时,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事件分析,可以横向、纵向进行历史分析,明确历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历史区间进行人物分析,分析他对时代发展产生的影响,这样能更科学地进行人物功和过的评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会不断提升。例如,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能明确基本的发展规律,也能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问题的判断,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会发现历史的奥秘,学生的认知水平会得到很好的提高,此时他们的品德以及素养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学生走得更远。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实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对待新的史实资料,要用质疑的眼光进行分析以及评判。历史学科的辨析性很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事件以及资料的分析以及求证,还原最真实的历史事件,当学生掌握了这种思维能力后,就能更加全面地进行史料求证,在之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也能通过相同的技巧,进行伪事实的鉴别,这样他们就能独立地做出判断,同时还能保证判断的合理性。求实思维的系统性较强,和各种要素相关,这些要素间存在内在联系,学生根据内在联系进行事件真伪的辨别,就不会被其他的一些事情误导,保证学生决策的合理性。例如,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会听到很多别人陈述的事情,当学生具备较强的辨析能力后,就能更加全面地进行事件真伪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解,这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一)历史推演,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唯物史观培养

由于历史的规律性比较强,学生通过历史发展脉络的分析,就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进行历史规律的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推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他们的分析能力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在进行唯物史观核心素养的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推演,例如,可以和学生一起推演古代秘密立储制度的变化,明确它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和嫡长子继承制进行结合,通过两种制度的推演,引导学生掌握朝代发展规律,通过推演,学生就能明确哪一种制度更具有优势,也能更加全面地进行制度分析。其次,教师利用游戏、比赛、小组合作等模式进行教学时,可以很好地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施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研读,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进行教学,还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历史知识的有效吸收。例如,在学习完中国古代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古代故事串联的小活动,让学生根据朝代说出对应的故事,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二)理性分析,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解释培养

历史解释主要是指当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能针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以及合理的解释,也是学科素养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我们对历史相关知识的分析,发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都比较久远,而且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学生在进行历史知识记忆时,很容易会出现混淆、跑偏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背景故事的播放,明确在这个背景下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进行事件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历史事件;再次,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比较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件同时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以及差异点,从而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几个朝代的故事同时进行讲解,让学生自主来说一说每个朝代都制定了什么样的制度,制度确定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等,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保证学生古代知识的掌握,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实事求是,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史料实证培养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史料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现核心素养下用史料证明理论的教学目标。观察高中历史教材,发现和史料是有些关系的,但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必须要整理更多的史料,融入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实证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史料的收集,在课程开展之前,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网站浏览等方式,收集更多和本节课相关的史料,从而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开展中华文明起源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其他国家文明起源的史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保证教学的质量。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是比较强的,能自己进行知识探究以及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这一特性,让学生自由进行知识探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历史事件的解读。例如,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来说一说他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包括通过该事件反映了哪些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

(四)文物分析,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时空观念培养

在不同时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会形成不同的理解,学生可以横向、纵向进行事件分析,而纵向理解主要就是进行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在进行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文物分析的方式开展历史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通过实物开展教学,只需要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图片分析即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物分析,能引导学生加强对不同时期事物价值观念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陶俑、金银制品等物件的分析,明确不同时期文物的特点,这样能很好地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例如,当初汉文帝墓位置被发现,公布出一些和陶俑相关的照片,很多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陶俑照片的分析,明确这个时期陶俑和其他时期的区别之处,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学生就能加强对不同时期工艺技术、社会发展形态的掌握,这样,学生就会具备较强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特长,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五)加强感悟,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家国情怀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进行问题的设置,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就要和学生的生活元素进行结合,这不仅能拉近学生和历史学科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掌握用历史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学生生活中的知识,例如将空城计、田忌赛马等知识引入课件制作中,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索,讲解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还能举出身边的哪些事例,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在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五四运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反映了中国人的哪些品质?”通过这种问题引导的方式,有效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满足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耐心,明确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通过多样化的历史教学课堂,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历史教师来说,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以及能力,高质量地开展教学,同时,还要结合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教学渗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以及素养情怀等,实现现阶段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能力以及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