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策略分析

2023-08-09 01:36牛力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劳动课文文本

牛力强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价值,然后针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分析了其编排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教学中怎样渗透劳动教育,给出了一些相关的策略,其中包括随堂渗透,整体中自然习得;聚篇成类,落实双要素教学;单元整合,同阶段统一训练。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从而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劳动教育 学科教学 编排特点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1.016

针对语文教材,挖掘其中所存在的劳动教育内容,除了可以强化孩子们对文化的继承及理解,也可以借助劳动经验进行学习,让语言建构和应用切实有所成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确定推行劳动教育的意义,针对劳动教育内容,能够梳理其在教之中的编排体系与特征。

一、语文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的意义

相关标准规定,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在学习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品质,产生正向的人生态度及观念。学生精神面貌的培养,同劳动技能培养可以互相补充。新阶段的教育理念让二者的渗透有了新的价值。

第一,可以让孩子们塑造正确的劳动观念。基于对有关课文的学习,比如《妈妈睡了》,孩子们能够塑造劳动光荣的观念。学习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能够认识到在人类与社会的发展中,劳动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力量。

第二,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劳动能力。对于劳动教育,虽然它的核心目标不易融合语文教学目标,不便于在课堂中全方位落实,同时在教材中也缺少有关资料,但可借助教学资源使孩子们了解一些劳动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能力。比如,利用《纸的发明》等课文,介绍劳动知识;借助《一分钟》等课文,让孩子们懂得珍惜时间;通过有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做手工”,锻炼孩子们的制作能力;利用《小兔运南瓜》等课文,培养孩子们的设计能力。

第三,可以培养劳动精神。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描述了劳动精神:感悟奋斗和幸福的联系、传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教师可依托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如此一来,由兴趣生发至精神传承,更容易满足孩子们的学习规律,培育他们的劳动精神。比如,当教学《上学歌》等课文时,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兴趣;在教学课文《悯农》时,让学生学习农民伯伯勤俭节约的传统。

第四,可以让孩子们养成优良的劳动习惯。对于学生习惯及品质的培育,需跨学段培养,并进行跨学科實践。语文这门学科具有综合性、阶段性特点。比如,《芦花鞋》等课文,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认真负责的习惯。《手指》《刷子李》等课文,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吃苦的品质。有鉴于此,应在教材中开发资源,针对教育内容,有效梳理其编排体系与特征,于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结合实践,切实推动该类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二、劳动教育内容编排特点

在教材中虽然存在部分描述技艺、赞美劳动的文本,但不具备完整的劳动知识体系。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深挖教材之中的相关资源,结合相关标准来梳理与总结知识,厘清它们的关系。

(一)梳理劳动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教学要素等教学资源,笔者对一至五年级教材进行了整理,得知和该类教育有关的内容共127处。针对某一种劳动,既有现实的表达形式,比如锄禾;也有通过神话传说进行的浪漫表达,比如女娲补天。

(二)归属劳动种类

在劳动教育方面,笔者根据纲要及课程内容,选取从多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对课文类型进行划分。在内容维度上,分成生活、生产劳动等。从方式维度上,分成新型、传统劳动。从德性上,分成辛勤、诚实劳动等。当对类型归属进行明确时,不得以某一维度来定性,应该结合综合属性来分类。比如,对于《朱德的扁担》,以内容来看,它是一种服务劳动,以方式来看,它是一种传统劳动,以德性来看,它是一种辛勤劳动。当对其进行分类,应将其视为服务性、辛勤劳动,因为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旨在感受朱德司令的劳动精神,表达尊重劳动的思想,并非为了了解劳动形式及场景。

(三)明确劳动素养梯度

按照学段目标,对于劳动教育要素,可将其分成以下要素,也就是低年级、中高年级。此梯度一般体现为:素养程度波动,以及形式改变。

第一,专项素养由浅至深。将培育劳动精神当作例子,从初步感知至初步产生,从培育基本精神,至产生全面精神。就低年级学生而言,对于该素养来说,也存在微型阶梯。比如,采莲劳动,一年级第一学期,孩子们常常以阅读文本等形式,了解生动场景。至第二学期,孩子们则以想象画面等形式,感受劳动行为及童趣。

第二,形式从简至繁。对于形式来说,它也彰显着劳动能力。因此,在由低至高的阶梯中,形式也变得复杂。以创造性形式为例,一年级要着重体会创造思维,比如,乌鸦往瓶子里投石子,进而达到饮水的目的,还有兔子搬运南瓜的思维。到二年级阶段,逐渐体会创新劳动,例如《曹冲称象》。到三年级阶段,要引领孩子们感受创造性劳动形式,例如课文《纸的发明》。到四、五年级阶段,教学形式更为多样化,内涵更为充实。例如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阐述纳米技术的定性、普及与对社会的影响。五年级的劳动,大部分和光荣的革命战争相联系,比如《冀中的地道战》。结合劳动教育目标,以及学段目标,对资源进行整理,能够明确教育要素,根据资源、孩子们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对培养梯度进行划分,进而产生学科劳动教育体系。

三、语文教学中怎样落实劳动教育

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它的基本程式是:讲解—操作—实践—沟通—激励。为了让劳动教育融入学科中,教师需要引导孩子们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接受劳动观的洗礼,感悟劳动精神。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有关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比如情感培养,执行渗透策略,有效落实劳动教育。

(一)随堂渗透,整体中自然习得

对于语文课程来讲,为防止教育被割裂及异化,教育工作者应该基于语用教学设计,科学安排劳动教育的渗透点。以课文《千人糕》为例,在教学时,不能开篇就点题,应该凭借题目,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交流题目的含义。然后,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读好对话,感受学生从好奇至不以为然,再到恍然大悟的改变。在孩子们切实读好对话的情况下,除了可以进一步了解劳动过程,也可以感悟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进而逐渐养成珍惜粮食的观念。在课后,可引导孩子们理解别的物品的制作过程,深入推动语文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二)聚篇成类,落实双要素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跨阶段的形式,来对文本进行聚合。比如课文《朱德的扁担》及课文《邓爷爷植树》等,均具有一样的主题,即赞美劳动;课文《千人糕》及《挑山工》,在对劳动进行描述时,采用了同样的写作手法,也就是设悬念:一块常见的蛋糕,怎能称之为千人糕?挑山工肩上担着较重的东西,怎能走在前面呢?针对共性文本,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把实践和探寻当作明线,把教育当作暗线。比如,组文讲解事迹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这样的写作手法,也就是找到作者如何描写主人公形象的方法,将其当作语用目标,把热爱劳动,当作教学目标。又如,组文讲解“设悬念手法”时,教育工作者可将找到、了解及实践该方式,当作语用目标,把尊重当作人文目的。

相悖文本一般指形象、主题相悖。聚合该类文本,有助于产生教学张力,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掌握,增强其思维能力,让其形成良好的观念、态度。如《妈妈睡了》《蜂》等文本,体现了劳动者的伟大。这样的文本组合教学,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明白这样的道理,即劳动方可建立幸福生活。在文本《一分钟》与《一块奶酪》中,主人公均被诱惑,前一个主人公难以自控,分心他用,最终导致劳没有收获;后一个主人公能够自控,劳有所获。两类课文组合教学,有助于孩子们感受坚持劳动的意义。课文《悯农》与《卖火柴的小女孩》,表达了一种和谐状态,也就是安居乐业。这样的文本组合教学,有助于孩子们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与崇高的民族精神。

(三)單元整合,同阶段统一训练

通过聚篇成类方式,可以对文本进行全面整合,同时贯彻语文及劳动教育要求,实现深种菱及浅种稻的效果。但是受到孩子们知识状况、认知程度及心理特征的影响,在高年段文本以及课外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让他们感到头疼。另外,聚篇成类的教学方式,其劳动教育目标是非常单一的,极易出现一些教学失误。所以,当一册教材学习结束,可借助单元整合模式,从教材中选出具备劳动教育要素的课文,开展大课教学。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同阶段劳动素养的培育,还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开展赏析,加强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所需知识进行巩固。

比如,三年级下册中涉及了11个部分的劳动教育内容,可将其划分成三类内容,第一类为辛勤劳动类,第二类为创造性劳动类,第三类为动手实践类,其中包括手工制作及生活应用等。对上述这些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应将其构建为一个教育单元,以此开展集中训练,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首先,应结合有关流程,对手工活动过程进行讲解,结合顺序,将实验过程讲解清楚,根据正确的格式来完成通知的书写;其次,根据关键词句,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辛勤劳动的作用以及劳动的价值;最后,培育辛勤劳动的素养,构建创造性劳动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手工制作及试验等活动,让他们勇于尝试。

(四)拓展延伸中提升素养,多元评价推动全面发展

1.拓展延伸中提升素养

在日后的教育中,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应实现智育、劳动及体育之间的有机融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措施,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有效方式,应全面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这样才能推动他们劳动情感的发展,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根据融合劳动教育的文本来看,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对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立足于“语言即思考”,借助多种方式,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发展,持续增加语文学科的容量,对学生的学习感受进行科学引导,加深他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劳动的快乐,提高劳动教育水平。

2.多元评价推动全面发展

相较于别的学科,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对此,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教师应对劳动教育开展有效考核,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把劳动习惯等指标加入考核中。对于理论考核来说,应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开展考核,其考试内容应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主,考查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让他们可以借助知识来处理生活问题;而对于实践操作来说,应侧重考查孩子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操作的考核中,可以他们的劳动观念、习惯等为切入点,实行量化评分,把结果记入成绩册,当作评选三好学生的依据,这有助于在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

(五)加强教育工作者素质,改变教育理念,加强劳动课程的理念

1.与时俱进,加强教育工作者素质

对于劳动教育来说,教师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不具备专业的教师团队,则难以让孩子们提高相关能力。根据有关纲要可知,实践活动课涉及诸多方面内容,比如社会实践等。教学要彰显实践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孩子们了解研究方式,增强知识运用能力,加深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在教学中应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慢慢增强孩子们的技术能力和意识,掌握一定的分工、技术。新形势之下,对于教师而言,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明确整合意识,尽可能提高教学本领。学校也可以邀请专业技术工人,将指导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提升教师劳动教学的水平,切实增强指导能力,使教师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

2.改变教育理念,加强劳动课程理念

相关意见指出,在教学中要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为融洽的教育氛围。对于劳动教育来说,应让其成为不可缺少的课程。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健全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需要正确认知劳动教育的作用,了解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另外,教师需要准确定位角色——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担劳动教育的责任,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培育有用之才,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拥有较强的劳动能力,难以参加社会建设,则意味着教育是不成功的。故而应当将劳动教育当作关键内容,积极转变过去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学科教学中,对于劳动教育的融入,应该先对教育资源进行整理,明确有关的教育要素,之后针对劳动素养梯度,对其实行划分,最后选择合适的执行策略。在融合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时,还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在教材之中,传统劳动素材较多,新型劳动不足,孩子们缺少生活体验;校园、家庭劳动较多,团体、志愿劳动较少;三、五年级与该教育有关的资源较少,其余年级较多。故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引入“1+X”模式,适当融入课外资源,将培育读写素养当作显性目标,将增强劳动素养当作隐性目标,纳教育于学科教学中,融课外资料于课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海龙、刘知晓《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语文建设》2021年第10期。

[2] 倪永梅《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甘肃教育》2021年第24期。

[3] 刘艳芳《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读写算》2021年第27期。

[4] 姚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研究》,《学周刊》2021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劳动课文文本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热爱劳动
背课文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