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支持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2023-08-09 01:14王永栏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梗概知识结构导图

王永栏

摘 要: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内涵,分析了思维导图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包括梳理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接下来提出了思维导图支持下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包括梳理知识结构、发挥联想能力、解读难点要点、总结归纳知识。从而为高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高年级语文 教学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1.030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大量的信息、组织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而达到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和彩色化的方式,将各个想法、概念和信息通过关系网络联系起来的思维工具,最初由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赖恩(Tony Buzan)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思维导图不同于线性笔记或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它更强调联想、发散和整合思维,以中心主题为核心,分支发散展开,建立逻辑关系网络。通过画出图形结构来表达复杂的思考过程,让人更加清晰地了解整个结构和内涵,同时也方便回顾和记忆。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思维,还可以用于辅助学习、创意思考、项目管理等领域。例如,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理清重点难点;在创新设计中,思维导图能够激发灵感、催生创意;在项目管理中,思维导图则能够协助规划和管理项目进程。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组织复杂信息,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思维导图的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视觉化的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思維导图有助于梳理知识结构,将复杂的概念、知识点汇总整理为一个清晰的脑图,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学习框架。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够建立起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和记忆知识点。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认识和感知学习内容,迅速建立起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思维导图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因此,由于其先进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思维导图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2.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增强学生创造力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思维导图以图形化和彩色化的方式将各个概念和信息联系在一起,它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问题,拓展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思维导图的设计本身就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与传统线性笔记方式不同,思维导图将主题作为中心,分支和关键词在周围呈放射状分布,从而帮助学生自然发散思维,增加联想和创意。如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记录各种关键字和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把握古诗文的整体结构,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出更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其次,思维导图还能够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产生更多新颖的想法。因为思维导图的灵活性和可塑性较强,学生可以在一个主题下添加许多不同的分支。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将不同的知识领域、经验和思想联系起来,形成全新的、有创意的想法。如在作文中,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自己的思路和各种素材,从而激发更多的灵感,写出更加富有创造力的文章。

3.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升阅读能力

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经常会遇到很多抽象概念,例如“意境”“寓意”等。这些概念较为抽象,不太好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抽象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一,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概念结构。如在解读一篇文学作品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寓意主题这些内容进行整理,这样不但能够更好地理清思路,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二,在学习抽象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教授意境时,可以首先让学生尝试阅读文学作品,然后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一张精美的意境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境。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不难看出,利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思维导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开发学生潜力的方法。

三、思维导图支持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

1.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以六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

首先,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此次课所要讲解的内容依次列出,从整体上把握本段话题。例如,我们可以对“事件起因”“事件经过”“英雄事迹”等内容进行分析,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展开,点亮学生的知识节点,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完“事件经过”部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张事件经过的思维导图,将事件的始末和过程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在纸上,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以视觉化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加以总结。

最后,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串联和拓展。例如,在学习完《狼牙山五壮士》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英雄”,然后带学生一起画一张“英雄”的思维导图,将英雄的定义、种类、代表人物等相关知识点整理出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发挥联想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思维,拓展思路并激发创造力。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设计出多种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例如,在学习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土”为中心,围绕题目“少年闰土”展开分支,记录下自己对闰土的印象和了解,并逐步扩展到与土相关的各个方面,如生态环境、日常生活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在阅读理解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例如,在考虑“发挥联想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联想”为主题,分支出各个与联想相关的关键词,如引用、比喻、类比等,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来进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策略的应用方法。

另外,在写作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制作草稿,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和创意。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在思维导图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素材,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相关内容,从而产生更多的想法和灵感。如学生们可以针对《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主题,记录下与之相关的人物形象、事情经过、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素材,然后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素材联系起来,产生更多新颖有趣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不断调整思维导图,完成教学目标。

3.解读难点要点,准确掌握知识的精髓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都会遇到一些难点,例如理解文本中复杂的句型结构,把握作者的用词技巧,以及追寻文本深层意义等。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难点要点,准确掌握知识的精髓。

以六年级语文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节课为例,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难点要点。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有一些句子结构复杂,如:“转眼间,元宵节结束,学生该上学了,大人照常上班……北京虽然是城市,但也是跟着农村社会过年,太热闹了。”要理解这样的句子,学生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要素,再理解句子的意思。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先标识出句子的核心要素,随后逐步分解,分析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理解细节所反映的情感,同时理清人物关系,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旨。

再如,在教授《伯牙鼓琴》一节课时,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故事的脉络。首先,教师可以将《伯牙鼓琴》这个故事按照时间轴逐步呈现出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等各个要素。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和归纳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将主人公之间的志同道合和彼此发掘内在潜力的人生感悟分别进行呈现。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深入剖析这个故事中的一些难点要点。例如,故事的主要难点要点是:音乐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交流中的沟通能力以及找寻内在价值和人生意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进行前后关联,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解读难点要点,准确掌握知识的精髓。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并通过分析关键词、核心要素等方式来辅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难点和脉络,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4.总结归纳知识,提升整体把握能力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外,思维导图还可以用来总结归纳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以六年级语文《习作:写作品梗概》一课为例。首先,在教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梗概的要点罗列出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思维导图,将“作品梗概是什么”“怎样写好作品梗概”等内容一一简述,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添加和拓展。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查漏补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渐渐理解梗概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學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本课内容。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梗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在讲解完梗概的主要写作方法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一张思维导图,将“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进行总结,并以图形的形式呈现。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理解和总结,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把握整体能力。

最后,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引申。例如,在学习完梗概的写作方法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梗概”,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画出一张全面的思维导图,将梗概写作中的经验和技巧一一罗列,并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提升整体把握能力。

总而言之,结合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本篇文章提出了思维导图支持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从梳理知识结构、发挥联想能力、解读难点要点、总结归纳知识等四个方面,指导教师如何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通过采用这些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教授语文知识,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高年级语文教学时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娟玉、沈书凝《让思维可视——阅读教学中落实思维发展的实践探索》,《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第1期。

[2] 汪圣龙《不同结构思维导图应用例析〈语文文体视角〉》,《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第10期。

[3] 周信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知识可视化的方式》,《教学与管理》2017年第20期。

[4] 邓敏杰、李占伟、张豪锋《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梗概知识结构导图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怎样写好作品梗概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如何写作品梗概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