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23-08-09 05:34赵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情境课堂

摘 要:新课改坚持以人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目标。初中历史有别于其他学科,更偏向于对历史事件的归纳、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作用。为深入推行新课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本文基于初中历史教学,探讨如何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参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初中历史 学习态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1.049

俗话说“历史无法重演”,这指的是历史课程具有典型的过去性特征,即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由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参与历史,也无法重演历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观点的难度。对此,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营造出与历史知识点相近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的历史教育目标。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初中生年龄集中于12—16岁,与青年阶段相比,初中学生的思想、行为仍然处于十分稚嫩的阶段,没有一个坚定的、属于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仍然会偏向于少年时期的感性认知,然而其生理的发育又促使初中学生呈现出“大人化行为”,从而强化初中学生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

一方面,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往往会呈现出尖锐的“唱反调”行为,通过“唱反调”力求突破教师代表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个人看法与行为往往是过于主观、片面的,极易受外界影响。基于初中学生的以上特点,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借助情境教学的体验性与多样性,让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1.还原历史场景,能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年代与历史事件

人对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外界事物往往有更牢固的记忆,通过情境教学法我们可以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还原,从而将抽象的历史事件还原成能够被学生理解的具体形象化的故事。这种模式能够避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事件“看不明白、搞不清楚”的现象。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我让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还原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场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环境、发生、后果进行直观判断,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记忆。

2.情境教学有趣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中的场景还原,一般都是以教师和同学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布置和角色扮演实现的,这种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模式极具趣味性。如在讲授《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为让学生了解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我让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这样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历史剧的情景再现,使学生能够更直白地看待史实,理解历史,印象也会深刻一些,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也会大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合作能力,历史本身是死的,被学生演活了之后,更明白这段历史是真实的,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从而引发大家对历史的敬畏和热爱。

3.情境教学参与性强,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和得失

学生为了演好角色要认真对角色进行分析揣摩,这样就会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认真思考,加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这种将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留给学生自己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学生为了演好历史人物,会认真对课本知识进行揣摩,还会有针对性地学习课外的历史知识,联系历史人物的生活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4.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境教学不仅能实现教学任务,通过让学生自己布置场景、准备道具、揣摩角色、设计对话,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正是教育体制改革对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

1.缺乏历史文学引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材主要以通史为编纂基础,因此,教师往往以历史跨度作为开展历史教学的主要策略,然而,考虑到一节课的历史跨度比较大,不少教师对于教材外的资料往往是浅尝辄止,没有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让学生根据历史信息做出判断,而是直接将历史走向和评价灌输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时,春秋时期涉及的国家更迭信息较多,且与孔孟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深度应该是十分深刻的。然而,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知识体系的庞杂,历史教师无法在短短一节课中,向学生表述孔孟、黄老之道的兴起与由来,引导学生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儒道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及其意义,最终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强烈的匆忙感,教师也无法对知识进行有效拓展。

2.缺乏学习的直观性

由于历史的特殊性质,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到历史进程中,只能通过文字、图像、影视等方式,对历史展开学习。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与青年阶段相比,其认知的高度以及深度尚未完善,大部分学生仍然处于“知道但不理解,学习但不吸收”的阶段,各种庞杂的历史知识点使学生难以接受其他信息,而这一现象也使得历史教师无法拓展历史知识,进而出现了历史教师不愿意将知识进行拓展的困境。在此限制下,历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的学习情况脱离基本学情,仅仅在课堂上对已有、应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归纳,而这一“治标不治本”的教学措施既没有充分展现历史的深度与历史教学的精度,也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违背了新课改教学理念。

3.缺乏对课堂氛围的把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部分教师过于执着追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没有很好地遵循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在课堂上过多地引入稗官野史,这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的认知受到损害,对学生的历史观带来了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也有另一部分教师过于执着于严肃的历史教学,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向学生讲解深刻的历史知识,然而由于课堂氛围死板,引发了学生反感。两种现象都是由于历史教师缺乏对历史课堂氛围的把控,导致教师在严肃求真的知识中引入了虚假的历史故事,在轻松生动的课堂中引入严肃乏味的语音语调。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语言是一种力量,也是历史教学中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师铿锵有力的语言能够让学生信服,而优美适宜的语言也能为历史课堂营造氛围。

例如,在七年级《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课中,考虑到整个单元以隋唐两代为主,对于南北朝及五代十国的历史信息涉及较少,有明显的断层感。对此,历史教师则可以将单元课程设为一个整体,分多节课向学生讲解隋唐时期的历史。具体而言,在第一节课时,历史教师在承接三国两晋南北朝后,用语言引导学生建立对隋朝、初唐的认知,其中可以引用宫体诗“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与“初唐四杰”中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学生从诗词的角度分析两个朝代景象的不同,将每个朝代中杰出的人物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在课堂上展示出相应的情境,通过经典的文学作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摆脱对历史形象死板的认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即历史是既定事实、已发生的,也就是说,历史是具有客观性的。但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想,后人在品读历史时,往往是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变等宏大角度去探究,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就需要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运用多种直观的手段来再现历史。

例如,在八年级《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单元中,教材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两个方向呈现了我国近代历史的变化。对此,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脉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生活物品或文化艺术作品,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如“大哥大——BB机——翻盖手机——智能手机——电子腕表”五种图片,五类图片分别对应当时的生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时代在发展前行的氛围。在文化事业方面,历史教师可以选取近代几张军艺演出剧照或各年春晚的经典作品。另外,教师可以将自己身边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对历史实物的接触,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实物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通过让学生接触历史实物,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经济心的南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自己收藏的古代货币带入课堂,通过向学生展示古代货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边介绍这些货币的有关知识边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此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自然引入新课,然后讲解本课的中心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加以深入思考,从而引出不同朝代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问题,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此外,通过多媒体所拥有的特殊功能与情景教学相结合,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春秋战国》的教学中,使用动态模拟,把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风情剪辑成一个个视频,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将复杂的内容用视频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春秋时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把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多媒体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后来者视角创设情境,把控课堂氛围

历史本身是严肃的,但成功的历史教学课堂一定是生动活泼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思的。

对此,历史教师应当强调历史的严肃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历史观。一方面,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历史课堂的生动性,要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全方位接受自己,才能去容纳历史。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的世界历史时,教师可以从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阿基米德等人的历史故事出发,向学生介绍欧洲古代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与古罗马,然后,教师可以结合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猜想,从后来者的角度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与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出发,通过介绍神话与历史的区别,让学生分清故事与历史,从而为严肃的课堂增添趣味性。

4.制作历史模拟场景,组织角色扮演活动

使用情境教学法教授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将历史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教师可以制作历史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和情境,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体验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制作历史模拟场景时,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或者《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其次,根据历史事件或人物,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场景,例如赤壁之战的战场、贾宝玉的荣国府等。再次,根据历史背景和场景需要,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道具和服装,例如古代的兵器、盔甲、家具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分配角色,例如让学生扮演赤壁之战中的各个将领,或者扮演《红楼梦》中的各个人物。在模拟场景中,学生可以扮演相应的角色,模拟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情境,进行交流、讨论和表演。最后,在模拟场景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和总结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性格,包括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由此,通过制作历史模拟场景能够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体验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图像或其他方式,与情境教學法相结合,创设出一种抽象化、思维化的学习情境,让历史课堂教学脱离简单化、表面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更深层次的意义,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使用自己的抽象思维,追求更高层次的认知,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 王红欣《初中历史教学中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情境教学法应用探究——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为例》,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2] 王艳飞《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初中历史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河南大学2020硕士论文。

[3] 金雨杉《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以锦州市第八中学为例》,渤海大学2018硕士论文。

(赵燕,1982年生,女,汉族,安徽阜阳阜南县人,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任职以来获得2018全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录像课例三等奖,安徽省第三届微课大赛三等奖,阜阳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等一系列县级校级奖。多年来努力教学,研究历史教学教法,积极参加历史方面的课题研究,并在市级课题中结题)

猜你喜欢
历史情境课堂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