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这是一场游学
——记复旦附中青浦分校高一年级越州行

2023-08-14 03:23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2025届高一葛睿德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原文文本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2025届高一(4)班 葛睿德

假期主题趴

你知道学子版出行图长什么样吗?你的城市有多少家书店,各有什么风格和特点?如果让你来做一天家长,会有哪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转眼已到假期,如何在方寸之间看遍风景、快乐生活呢?全国会学能玩的学子与你共同规划!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踏踏实实地学,痛痛快快地玩,就在假期主题趴!

本期主题推荐葛睿德

葛睿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高一(4)班学生,学校升旗手,班级语文课代表,班级合唱团指挥。高中以来获上海市作文比赛区二等奖等成绩。她喜欢随身携带精装书籍,背在斜挎包里走很远的路到书店泡下午的阳光;喜欢买华而不实的花,招摇地携带着花篮穿行在地铁;喜欢描摹一幅画,或随性而起一段轻舞。当然,更多时候是与作业斗智斗勇。

亲爱的读者,我在码字时,翘首以盼你的认同。对过去的旅行的追忆,早就不再是过去真实的状态了,所以我寻求你的认同。

亲爱的读者,你是如何描绘你的旅行?古时风尘仆仆,生死未知,路遥马慢,如今凌驾万米高空俯视城市或山野的图景。亲爱的读者,你可愿意听听一个小小少年怎么说?

是去迈步踏遍人海所及,还是探寻触碰文化之根?小小一方读书的天地里,这两种念想纠缠在一起,好似爬山虎的藤与叶,遍布在我对现状的浅浅倦意里。翻阅一本本游记,游客一页页地记录下的山山水水、所思所想总在深夜骤雨狂风或正午阳光散漫时,击中我的心。抬眼看窗外渐浓渐绿的枝叶翻飞,公交车平缓地驶过,春夏秋冬在我小小一方书房外将日子修饰得不着痕迹。

说起旅行,我的心中毫不夸张地就应激刮起一场暴风雨。南方的橘子海边赤脚拾贝,北方的初雪下仰望飞檐,意大利的街边芭蕾,非洲的大草原……像电影镜头一帧帧快速划过我脑海的那么多的风景,于一瞬间,我的身影安置其中,或在抬头看晴空云雀飞过,或在与便利店门口的一只小猫打招呼,或伫立在震撼人心的瀑布下感受每一朵水花亲吻在脸上的凉意与激情。好想好想,和世界私奔!

——我总是这样想。

初次听到有游学的消息时,我却又是麻木的,不敢加以期待,生怕这个消息是假的,害得我空欢喜一场。于是我抑制住对游学的遐想,扑在书卷中,内心深处依然存有希望。如此的话,这场游学就是一场不期而遇、自然而然的快乐。

因为我深知,人们渴望旅行,是不安于现状,想要在他处留下自己的印记,哪怕是飞鸿雪爪。因此,我更愿我能做到静能扎根于包裹着我的生活,动能身心轻盈地在旅途遇见自己从未见过的世界,抑或是找到遗失已久的自己。

游学,虽说是游与学并存,坦诚地说,是一场心与思的旅游。长久地执笔让我们对“学”的概念难以真正广义地看待。其实,从弯腰驼背伏案答题中抬起头,沐浴在充盈的阳光中,就已经算是一种学习了吧。坦白地说,我们的游学不可能与文人寄情山水诉诸笔端一般,作为高中生的一次游学,完全可以看作是片刻喘息,一次尽兴而不受以往约束地玩耍。我们把教室化入摇曳生辉的大千世界里,一起并肩看世界,仍处于教室的无形笼罩下。我们作为一个团体出发,共同的一次出游中的喜怒哀乐大多都与身边的同学有关。在这个大前提下,作为一个独立于世的个体,我们又各自通过属于自己的一双明净的慧眼,与世界面对面,促膝倾听对方的声音。这就是游学的魅力。我们象征着青春,一同与世界打招呼,我是一个游荡着漂泊着的灵魂,世界只对我一人揭开它的面纱。

瞧瞧,这是个许久未曾出游的对世界充满幻想的少年,在还未出游时,内心纷繁的思绪。一个人预设的世界是如何,他在旅途中必定会放眼寻觅,回复过来,反倒说这是命中注定。亲爱的读者,你可想而知,在我接下来的叙述里,你看不到一颗澄静的心是如何接近一个时空的深层次的意义的,也看不到哪怕一个片段的走马观花的追述。你将看到一个叛逆者,借着旅行寻找本已存在的自己,在学校精心策划的文化名迹中穿行,却不愿意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可能的畅谈,而是作为一个少年,挣脱现世,在时空的旷野中竭力奔跑,伸出连指尖都在用力的手,妄想抓住无影无形的感受。

从长途车上下来,脚触地的瞬间,仿若足尖触碰水面,泛起点点涟漪,圈圈圆圆,向外扩散。这次游学被赋名“越州行”,那么就算作是越州感受到了我的存在了吧——亲爱的读者,我是否有些矫情?可从小时开始,我便喜欢悄悄与一个地方进行对话,比如捡起路边的一块小石子,并向这片土地承诺,下一次,我还会来到同样的地方,与你重识。不论如何,我与越州打了一个照面。

赶鸭子一般,整整两百多位学子先后踏足入西泠印社。我在慌乱之中甚至忘了抚摸入口处的弧形石砌牌坊,感受一下它的温度是否同我所设想的一般沁人心脾的凉。眼下,导游争相打开扬声器,指点着同学们散乱的目光,引导我们关注一百年前精心设计之处。我转头看向人流稀疏,叹然寻思着,葱葱绿意才是建造者想让入西泠者感受的本意吧!翠微深处,楼台掩映,是它本来的面貌吧!只是这不息的人潮所带来的人气太盛,一点点抢走了草木的灵气。我也只是寻思着,并无太多想法,由着自己的双脚脱离了队伍,拐弯,转角,上下震颤的树枝、阶阶与山石契合的石板,引诱着我通向不可知的僻静处,一口气奔下有三棵探着头的小树的石阶,我绕住墨绿圆柱,惯性促使我向前冲,我作势大口喘着气,贪婪地呼吸静滞似水的空气后,我自玻璃镶嵌旖绿射映的窗向厢内眯眼望去,竟瞧见结实的木桌旁斜撇一卷色泽润黄稠密的宣纸!不能不联想古代名士游于此处,尽兴之时便落笔于粉墙石壁上的雅事。我的手心出汗,左瞧瞧右看看,想得到周遭花花草草的认同。

一首诗,或者一幅画,尽管是一个学生不自量力地表现,将它算作一份涂鸦也未尝不可,我暗自说服自己,为何不试试呢?一扇窗虚掩着,丝毫不像名流雅士般闲庭信步。我蹑手蹑脚地正准备翻窗,脚搁在窗上,再一秒就翻进那个阴凉诗意的世界了,背后一个警觉的声音喊停了我:“你在干吗?快下来!”我猛吸一口气,缓缓转过头来,一个身穿亚麻西装的高大男子一脸狐疑和怒意地用目光攫住我,我缓缓退下来,都不知自己是怎么逃离现场的。

自此,亲爱的读者,我是带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离开前后只待了一个小时都不到的西泠印社的,临走时我又见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男子,有人正冲他说:“没想到今天竟然会有社里的工作人员出现,真是稀奇啊!”

如此笨拙,想要复刻一种遥远的意境,荒唐地以为以此就能与赶场子般参观似的旅游区别开来。留笔,未遂。竟更没来由地想起:雪夜,访戴。

亲爱的读者,你感受到我想要挣脱——驱车不再是为了登古园,而是在公共巴士上沉浸于手机的互动,以至于更享受车上而不是在景点的时光;再值得我们沐浴更衣虔敬地感受的一块时空都被称作景点,有如一块原石,被粗糙大意不经心地雕琢后,被掩盖了原来的魅力;令人心醉的景色,第一反应不是争取让自己的双眼双耳贪恋得多一会儿,而是盲目地掏出手机相机隔着屏幕妄求记录下来便算作是体验与占有,殊不知片刻的纯粹远胜日后对着相片的回忆……

——你感受到我想要挣脱,无望地,便沉浸于自己的幼稚园。

“欲把西湖比西子。”西湖。

餐后一车内欢声肆意,歌声摇动了车窗外的闪烁灯火。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

竹林,直桥,墨香,醉意。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墓。

她那样挺拔地矗立,目之所及是他人不能及。

“天边一阁是仙乡。”天一阁。

又是绿意!

“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

层层密密的文化气韵,是百花凝练的一滴精油。每一位同学都有感叹,可这样的感叹来自转瞬即逝的体验。这样迅疾的旅行和朋友圈的文案是一个道理,我们从中撷取构造精巧的遣词造句、模棱两可不痛不痒的心绪与情感,以及惊醒人于一时回过头便不见踪迹的句章,却不免“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切一切都不过是浮光掠影。

于我,这迷乱的心绪于我们驱车来到一处山水佳境时顿时云烟消散。

那是,王阳明先生的墓。

地势开阔,天晴气爽。空山新雨后,污浊被沉淀。何其可幸,这因为是一墓地,在人烟稀少处,免去了媒体流量的摧残,其中正气与灵气汇合,滋养沁润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安静的灵魂;何其不幸,只有尸骨才能镇得住世人们浮躁的内心,近乎是迫使但凡有一点良知的人住口,难得安静。我是这样喜爱这片净土啊!以至于爱上了所有的墓园。

我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叩问,叩问着自己的内心,叩问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场未曾设想过的朝圣,这般虔诚地起步。宽广的大道,通向王阳明先生安睡的地方。

可是,亲爱的读者,你估计猜到了吧?我在通向那地方过程中所闻所见的——这场景在我看来是罪恶的:三个男人,轮流骑在道路两侧的石兽上,拍照。闪光灯,满是泥泞的鞋擦在石兽上,那一副驾驭的姿态,得意昂扬。“笑一下,诶,再来一张!”三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模样,衣着牛仔裤夹克衫,脖颈上明晃晃的金链,肥肉堆积的腰身系上皮带,他们的面颊明明有富余的肉,却显得瘦骨嶙峋,他们的五官狭小,精于算计地占据着那一颗颗将要谢顶的头颅。我很冷静,冷静到感受到了寒意,我试图使自己充耳不闻、目不斜视,可他们的声音不大不小恰恰充斥我的双耳,使我再听不到落叶的呓语与山岭的呼唤。

我还是走上前去:“……”

……

我面对着他们,强装微笑。

他们拒绝我,笑着探究着看我,如同看动物园里的稀奇动物,带着他们的怜悯与包容,他们教育我:“你要是信,就有;不信,就没有。”

那一刻,无力。

我深感歉意,深感歉意,深感歉意。

我颤抖了双肩,跌跌撞撞地拾级而上,在我的前方,同学们熟悉的背影拥在一起,瞻仰王阳明先生的墓。我深感歉意,没有勇气同他们一道站在墓前,我没有勇气离王阳明先生再近一点了。逐级而下,我看见,三个男人还在那里徘徊。

亲爱的读者,我在那一刻站的比他们高,看着他们原先比我高大的身影是那样渺小。有风吹,我闭上双眼,我的眼眶是滚烫的,心也是滚烫的。亲爱的读者,我无能为力,我能做的,只有多站一会,再多站一会。等他们走了后,在石兽面前轻声向它道歉,抹去它和我一道的泪水。我们不是在悲伤,也不是在挣扎苦楚,我们在一道用泪水为那三个男人在王阳明先生墓园中拂上的尘清洗。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记述了发生在短短几天内的主人公。短短三天游学,我不知所言不知所谓。

把夜色拖进行李箱里,同学们回到了校园——那个我们熟知的世界。而关于越州行的记忆,说来奇怪,这个时候我倒羡慕那些忙不迭拍照的同学了,我早已将它封存作一个梦。不去细想,不加琢磨——那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我。

亲爱的读者,你是如何描绘你的旅行?是一笔一画的素描,还是国画的大写意?是浓墨重彩的油彩画,还是凌乱的蜡笔划痕?是灵动透亮的水彩画,还是……一张白纸?

留下印记吧,亲爱的读者,去旅行,或曰:游学。

(推荐及指导教师:孙孝龙,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

答案:

1.D 【解析】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先梳理材料,确定出处。根据题干要求,找到“多灾多难” “大火球” “不二人选” “地基”四个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回到语境,理解含义。D项“指在2亿年前诞生的”错,由原文第七段“44亿年前花岗岩锆石的发现意味在地球诞生后不到2亿年就形成了大陆地壳。或者说支撑地球生物家园的‘地基’大概从那时候就开始打造了”可知,“地基”即大陆地壳,在地球诞生后不到2亿年就形成了。

【创新点分析】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属于创新题型。词语的具体含义是由前后文语境决定的,这一考查角度极具风向标作用,在日常的训练中应多关注。

2.C 【解析】梳理材料,根据题干要求,找到选项内容在文中的具体位置。然后回到原文,对比阅读。C项“但是并未成功断定岩石的绝对年龄”错,根据原文第五段“这是当时地球上获得的最古老年龄”可知,此前人们已经能够测定出岩石的年龄,相比之下,这个41亿年的锆石是最古老的。

【押题目标分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直是常考不衰的题目。根据高考命题的规律,在2023年的高考题中,此类题目很大概率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3.B 【解析】作答时,先根据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回到原文,对比阅读。A项“人类一生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只有十分之一秒”错,由原文第二段“那么人类文明史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可知,若将地球形成以来的历史浓缩为24小时,那么“人类文明史”只有十分之一秒,并非“人类一生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C项“地球在44亿年前就形成了孕育生命的海洋”表述过于绝对,由原文第七段“44亿年前可能就形成了海洋”可知,文中说的是“可能”。D项“只要……就一定……”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说不定您什么时候不经意找到的一块石头,可能就是一个重大发现”。

4.A:大撞击事件致使月球形成(1分) B:地球冷凝成固态,海洋可能出现(2分) C:遭受了与月球同规模的强烈陨石撞击(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答时,先读图,确定大概的时间点,依据时间点,回到原文中找答案。由图可知,A处的数字在45左右,B处的数字大约是44,C处的数字介于39~40之间。回到原文,根据信息判断。根据“在大约45亿年的时候……形成了现在的月球”可知,此时发生了“大撞击事件致使月球形成”;B处的数字大约是44,此处时间紧跟A,由原文“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地球表面冷却成为固态” “44亿年前花岗岩锆石的发现意味在地球诞生后不到2亿年就形成了大陆地壳” “44亿年前可能就形成了海洋”可以推知,B处应填“地球冷凝成固态,海洋可能出现”的内容;C处的数字介于39~40之间,根据原文可知,应该是39.2亿年前发生的事件,所以C处应该填“遭受了与月球同规模的强烈陨石撞击”。

【创新点分析】此题通过引入文本外材料,用文本内的材料对文本外的材料进行补充,不仅体现出知识迁移,还考查了图文转换能力,是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设置的创新。

5.【参考答案】①“难如登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指了解地球早期的历史是极其困难的,会遇到古老物质难以保留下来、保留下来却难以寻找、找到了却难以鉴别、鉴别了依然存在诸多未解之谜等难题,以“难如登天”来形容,形象生动;②纵然难如登天,但科学研究者依然能前赴后继,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新的线索,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答文本概括类试题,先要读懂题干,找到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根据文意,“难如登天”指的是了解地球早期的历史是极其困难的。由“首先是那个时期的物质记录难以保留下来”可知,古老物质保留困难;由“即使古老物质保留了下来,也是很难寻找和鉴别”可知,古老物质即使保留下来,也难以找寻和鉴别;由“尽管目前通过先进的离子探针锆石测年技术,我们不断发现地球童年的遗物,但是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人们去探索”可知,虽然现在对地球的童年研究有一些结论,但依然存在着诸多未解之谜。再从句式特点分析,“难如登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了解地球早期历史的困难写得形象生动。结合文末“尽管目前通过先进的离子探针锆石测年技术,我们不断发现地球童年的遗物”的表述,可看出纵然“难如登天”,却依然能有所收获,这有赖于科学研究者依然能前赴后继,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新的线索,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6.C 【解析】C项“书写也更为简单”错,原文说的是“小篆……形体美观但书写较为复杂”,而且只看两个字体,相较于金文,小篆的书写要更为复杂。

【创新点分析】本文论述的中心在文字学,此题属于创新题型,展示了同一个文字的不同字体,并对文本内容进行串联,简单地梳理了文字的发展。

【押题目标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命题和阅卷原则”部分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汉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本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通过直观展示汉字的发展,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美妙,也符合“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7.C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梳理材料,确定四个选项的表述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回到原文,对比阅读。A项“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错,原文说的是“或为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原文是推测。B项“秦朝为了提高官吏的工作效率”错,秦朝实行“书同文”是因为统一天下后方便管理,而不是为了提高官吏的工作效率。D项“学者们将研究的重心转向了先前的‘冷门学科’甲骨学”错,甲骨学变成了文字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不是“在《汉字简化方案》发布后”,而是“近年来”。

8.D 【解析】“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且于文无据。

【押题目标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

9.①结构严谨,论证脉络清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依次论述了汉字的发展历程;②方法多样,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进行了有力的论证;③语言严谨,运用了“或为” “主要” “一些”等表达严谨的词语。(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先读懂题干,抓住关键。题干强调“本文的论证具有严密性”,指向的是如何取得这一效果。根据原文内容,能很清晰地看到文本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展开的。作为一篇论述类文本,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比如引用《说文解字》中的原文进行引用论证,将不同字体放在一起对比的对比论证等,增强了论证的效果。另外,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运用了“或为” “主要” “一些”等表达严谨的词语,增强了论证的效果。最后,梳理整合,得出答案。

【方法指导】解决此类题目,答题的要点有:

①结构严谨:论证结构反映论证逻辑的严密,体现论证的严谨;②方法严密: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力论据进行论证,体现论证的严谨;③语言严谨:运用了一些带有严谨性的词语,体现论证的严谨。

10.守正:①坚定文化自信,要始终以传承和弘扬字文化为己任;(1分)②对古文字进行考古学研究,更深入地认识文字。(1分)

创新:①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汉字进行科学研究;②进一步深化协同攻关机制,为文字学研究贡献更多原创性的重大成果;③要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借助汉字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每点1分,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题干,抓住重点。题干先引入“守正创新”的观点,之后提出问题的关键:汉字学研究如何做到“守正”和“创新”?根据原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的内容可归纳出“守正”的具体内容,根据最后两段的内容可归纳出“创新”的具体内容。最后,归纳概括出答案。

【方法指导】此类题目大致有两类考查角度:一是用文中的观点分析文本外的一些现象;二是用文本外的观点分析文本内的一些现象。无论哪种考法,其本质都是观点和事实的对应,在具体思考的时候,要注意分析观点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关键信息与具体的事实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原文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