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2023-08-15 00:48张美艳
考试周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活动阅读教学

张美艳

绘本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为主要内容,其核心阅读人群就是学龄儿童,是教师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课外教学资源,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来说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将“绘本”引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中的很多知识要点都是搭载在文字或口语中传递给学生的,想要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和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的话,适当地提升学生有关英语的语言文字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分析看来,英语绘本中的语言文字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够用的,基于学生对绘本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强烈兴趣,借由绘本阅读来帮助学生完成的知识积累更有助于为学生打下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的更新与优化也为绘本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入提供了绝佳的土壤,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助力实现英语阅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新课标中曾明确地指出了英语课程具备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主要体现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性主要指的是要发展学生主体思维和综合素养,人文性主要指的是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已经彻底改变了我国的教育生态,仅依靠教材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够实现为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标,特别是对英语这种在现实环境中强调实践与应用的语言类学科来说。与教材相比绘本最大的优势就是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插图对文字细节的补充,学生哪怕是完全不懂文字内容到底讲了什么,也能够通过看图和识图来了解故事的大致框架与情节发展,而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则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绘本中一些基础词汇、句型的理解记忆,最终达成发展个人主体思维、综合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目标。

(二)助力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如果说一个人的学习活动是终身的,那么支撑一个人完成终身学习的必然就是阅读这一学习行为,实际上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获取和思维发散,从而在一次次的积累过程中完成量变到质变。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实际上包含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体裁辨析能力、文章结构辨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生词猜测能力等多个不同方面的内容,也包含听、说、读、写、译等多个不同层面的技能,想要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话,教师首先就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阅读实践的机会。绘本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充当小学生开展阅读训练的素材和工具,而其中并不深奥的插图和文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阅读兴趣是十分有效的,学生如果能够长期进行绘本阅读,其英语阅读能力就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助力培养英语阅读认知

新课标中对各级教育阶段都提出了要“以生为本”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这也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想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教材中可能存在内容设计、篇章布局和阅读级别划分等方面的局限性,绘本则不然,从定位上来看,绘本故事的编创必将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所选的故事和所使用的语言也会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很好地满足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实际上,这种依据学生不同时期认知水平编创的阅读文本对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够产生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二、 “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以英语绘本为载体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强调的是对绘本内容的深层挖掘和充分应用,要求教师发挥绘本的作用,从知识、能力、思维等各方面的培养入手进行课程设计,有计划、有目标地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基于此,教师首先需要从绘本的选择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实际学习需要来分析什么样的绘本适合开展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其次是要从学习活动观、深度学习等多重视角出发对绘本的内容、主题、情感等进行深度挖掘并将其融入相对应的教学环节中;再次是要从教学方式入手引入多媒体设备和情境教学模式来为学生打造一个更适合进行阅读学习的课堂环境,依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最后是站在情感教育的视角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共情能力。

(一)从兴趣爱好出发优选绘本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就阅读教学能够取得的实效而言,由于本身内容的关联性和优质程度,不同阅读材料给学生带来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同的,因而当教师在借由英语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为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侧重的绘本阅读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以人教新起点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animals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以后需要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来选择绘本,抓住大部分小学生对以小动物形象出现的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和亲切的点,教会学生学习各种常见小动物的英语名字,像是猫“cat”、狗“dog”、鸟“bird”等,同时选取以小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绘本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绘本《Dear Zoo》翻译过来就是“亲爱的动物园”,讲述的是一个小孩给动物园写信说想要一只宠物,结果动物园依次给他寄来了大象、长颈鹿、狮子、骆驼、蛇、猴子、青蛙、小狗的故事,在阅读这一绘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elephant、giraffe、lion、camel、snake、monkey、frog、dog等表示动物的单词,还能够学习到“So they sent me a...”“I sent him back.”等句型,以及各种可以用来形容小动物的句子,像是“He was too fierce! ”“He was too grumpy!”等,相似的句型与排列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出一个有着这些小动物的动物园,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

(二)从学习活动观出发开展阅读实践,引导学生感知绘本

学习活动观是2022年版英语新课标中提出的一种教学途径,遵循的是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和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也强调了学习—应用—创新的衔接和循环,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技能需求,在学习理解环节提出的要求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和基础认知能力,在应用实践环节提出的要求则主要针对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

基于学习活动观这一视角,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语篇去设计实践活动,将低阶思维的活动与高阶思维的活动都囊括其中,帮助学生完成对绘本内容的识记和理解。以绘本《Tortoise and his friends》为例,这一绘本讲述的是“陆龟和他的朋友们”要过河的故事,他的朋友中有跳跃能力强可以直接跳过去的猴子和老虎,也有体型大或长得高可以直接淌过去的大象和长颈鹿,只有陆龟既不会游泳也不会跳跃,始终不敢过河,最后还是长颈鹿和大象折断了大树,猴子和老虎用折断的大树搭了座桥以后陆龟才过了河。故事的整体结构清晰明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间的合作阅读,同时为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复述任务,像是让第一个小组复述“Tiger and monkey jump. Elephant and giraffe wade. But tortoise can’t jump or wade”这一场景,让第二个小组复述“Animals say to the tortoise”的场景,让第三个小组复述“The friends help the tortoise to cross the river”的场景,复述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绘本中的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理解,而复述方式既可以是个人演讲,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分角色朗读,具体要根据实际场景来进行选择。

(三)从深度学习出发研读绘本内容,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深度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更高级的心理机能,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摆脱简单、机械地重复记忆,掌握更加科学、合理的阅读技巧。基于此,教师在实际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基于信息感知所进行的初步阅读,第二个阶段是基于故事内容理解的深入阅读,第三个阶段是基于主题意义思考的反复阅读,第四个阶段是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超越阅读。

以绘本《The Fisherman and His Wife(渔夫和他的妻子)》的阅读教学为例,这是《格林童话》中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忠实善良的渔夫在大海中捞到一条拥有魔法的比目鱼后,他的妻子无穷无尽地向比目鱼索要财物的故事,其内涵在于“贪心”这两个字,极具教育价值。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阅读阶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像是在初步阅读阶段提出问题“Where do the fisherman and his wife live?”和“What does the fisherman do every day?”,在深入阅读阶段提出问题“Why the fisherman finds it again and again?”,在反复阅读阶段提出问题“Do you like the woman? And why?”,在超越阅读阶段提出问题“From the story, what do you learn?”通过逐步提升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对绘本内容拥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胆识和锻炼个人能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从教学方式入手引入信息技术,提升绘本阅读趣味性

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各种多媒体设备进入了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绘本这种课外的教学资源也随之衍生出了其他的形式,有声绘本的出现完成了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视听结合,在培养和提升学生书面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英语听力得到锻炼,此外小学生的模仿天性会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有声绘本中的语调和发音进行模仿,这对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变得十分普遍,而这种更加强调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活跃度和提升绘本阅读趣味性,为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以《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为例,这一绘本的主要内容其实是一首英语儿歌,绘本中除了文字以外只有一张怪物的脸,有趣的地方在于这张怪物的脸实际上是随着文字内容一步步组合出来的,当歌词中唱到“big green monster has two big yellow eyes”时,黑色的背景中就出现了两只黄色的大眼睛,唱到“a long bluish-greenish nose”时就出现了一个绿中透着蓝的长鼻子,后来又出现了有着白色尖锐牙齿的红色大嘴巴、两只歪扭的小耳朵、杂乱的紫色头发和一张绿色的大脸,在一句“YOU DON’T SCARE ME!”以后,这些五官又一个个消失了,最后只留下黑色的背景。绘本的内容本身就十分有趣,其呈现形式也满是趣味性和动态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配合着这首儿歌的音乐为学生播放根据绘本内容做出来的动画视频,通过动态的展示让学生完成对绘本故事中的语句、单词等的趣味性记忆,这种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和学习难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提升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从情感教育入手延伸绘本主题,培养学生共情能力

语言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很多时候都不只是要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掌握更多的语言运用技巧,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内涵实际上也是语言学科教学内容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合理地在语言学科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除了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主题和故事内涵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以外,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与共情能力,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都能够产生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甚至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长远的影响。

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将绘本作为载体来引导学生感知绘本中各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与情绪变化,将绘本故事改编成小组专属剧本,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其中的故事情节,锻炼学生感知人物心理变化与情感变化的能力。比如说在教学人教新起点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My famil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入《What daddies and mommies do best》这一绘本来开展以表演形式展现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然后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结合绘本内容和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说出的话和做出的行为来进行绘本改编和剧本创作,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相同的句式描述自己印象中父母的形象。在此过程中,理解角色和表演角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换位思考,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 结论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让学生在积累了更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运用多种语言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与以知识理论为主的其他学科不同,英语同语文一样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站在这一视角下,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语言的应用展开,而这种应用能力实际上同时包含着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绘本作为一种针对小学及小学以下儿童编写的阅读材料,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意识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绘本的科学选择与合理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因此,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在对学生拥有准确认知的情况下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活动阅读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绘本
绘本
绘本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