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以雅荷塘小学“荷品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

2023-08-15 00:48温颖吴秋琳
考试周刊 2023年39期
关键词:剪纸校本融合

温颖 吴秋琳

一、 引言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从学校的文化发展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寻找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合点,是该课题关注的重点。课题组从学校课程发展现状、课程外部环境、社区课程资源、特色课程价值等方面调查分析学校实施“荷品课程”的基础,寻找“荷品课程”构建的教育教学基础。通过选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学校所在地的文化资源,运用现代课程理论,构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荷品”课程体系。通过课堂与课外的路径,运用研学、才艺展示、志愿服务、科技竞赛、团队活动、节日庆典等策略实施学校的适性课程、展能课程与场馆课程,内化学生的荷般品质与雅正行为,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感,培育具有中国精神与中国品格的时代新人。

二、 聚焦特色,明确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

课程是学校文化变革与可持续优质发展的核心元素,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实现梦想的学习载体。学校课程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多元成长与发展轨道,因此,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建构优质的课程体系,以优质课程培育优质学生,既承载着国家的意志、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教学内容,也是教育教学的归宿。教师凭借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达成国家的教育方针、育人目标。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使其互为支撑,成为一个整体,从学校的文化发展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寻找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合点。

第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彰显“荷品”特色。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创办于1948年,坐落于蕴含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的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广州市的中轴线上。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毗邻中山图书馆、广州少儿图书馆、番禺学宫、南越王宫博物馆、万木草堂和北京路商业街,蕴含浓郁的文化神韵和丰厚的教育资源。经过半个世纪的文化沉淀,形成了丰厚的人文底蕴。

第二,以“荷品”为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基于“荷品教育”的理念及培养目标,初步设想从四大类课程:基础课程、适性课程、展能课程和场馆课程;五个领域:“语言与人文”“科技与思维”“身心与品格”“艺术与审美”“体验与实践”建设“荷品课程”。希望通过融合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荷品课程”建设,为学生全面且具个性的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成长园地,将学生培育成有荷般品质、有雅正行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中国精神与中国品格的时代新人。

三、 立足生情,规划校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改进课堂形态,在教学方法层面予以落实外,更需要提供丰富、具有选择性的课程,在教学内容层面加以落实。近年来,学校顺应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大方向,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求解“适性教育”的课程表达方式,开发系列化的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让适性课程更加具有宽度和深度。

四、 “因材课堂”,创新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目的,涵盖爱国主义、健康合理的伦理道德思想、健康的民俗文化等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有特色的开放的民族文化形式和文明成果。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构建荷品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形成与荷品课程理念与目标追求一致的课堂形态是关键的环节。荷品课程的实施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场景,在追求“立荷之品,育雅之行”的同时,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坚守多元化、适性化、个别化;把教学改革扎根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深层认识。

实践表明,对小学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学生个体差异,常常体现为四个方面:准备差异、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及学习风格差异。基于荷品课程的目标追求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学校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形态,进行了“双师双班课”“多元大小课”(包括体育大小课、书法大小课)“智慧体育”等方面的探索。这些探索我们统称为“因材课堂”。

(一)双师双班课

双师双班课是将两个班的学生合在一个班级,由两位教师以双师双主体的形式共同对这一学生群体进行授课活动的课堂模式。双师双主体是指两位授课教师从备课、上课到反思,在各个教学环节不分主次、互为补充、互相协助、水乳交融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组合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两个班的学生按照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原则分成多个四人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四个学生中两个班的学生比例是1∶1,为学生创设跨班交流、合作互助的机会。

(二)多元大小课

体育大课是改变课堂教学的空间,把全年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由两到三个体育教师同时授课。体育小课是在全年级学生集中上课时,基于学生学习情况,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基本原则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不同小组学习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

书法大小课指的是学校根据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不同的特点调整课堂时间,开设了每周一节40分钟的软笔书法大课和每周三天每天15分钟的硬笔书法小课。

(三)智慧体育

学校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充分利用“智慧体育”平台,引入“互联网+大数据”,采集学生的体质及运动等各项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追踪学生的成长轨迹,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同时依据分析结果由专家、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运动处方”——提出体育运动的建议。学生依据“运动处方”在体育课堂、课后运动及家庭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由于效果显著,学校在“优质轻负特色发展的转型期区域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论坛上分享经验。通过独创而又落到实处的改革,学校力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实现优质轻负促学生发展,让每一个雅荷学子如荷般自然绽放。

五、 五育融合,实践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项目化“策略”

把项目式教学运用校本课程教学,打破传统文化课程之间的逻辑结构,依托学科知识内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以“项目”或“主题”为中心以STEM理念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学科课程进行创新重构,开展跨知识体系、跨学科的校本课程项目式教学。

构建项目化开展课程的两大方面教学环节。

1. 基于教师方面:“主题选取——任务设定——组织实施——反馈引导——交流分享”的五个教学环节。

2. 基于学生方面:“任务解读——探究学习——作品创作——互评互动——反思归纳”五个对应的学习环节,创新“教”与“学”共同重组的教学流程。

例如,主题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多样选择项目主题,根据主题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如“剪纸中的对称”“我为春节贴窗花”等主题实践。又如,学科创新:用多角度、多学科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剪纸文化,再用“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用科学知识服务生活”的理念,开展文化与学科结合的学习模式。如“剪出数学中的美”“剪出美丽的音符”“剪出我的名画”等学科创新活动。

(二)“STEM+融合”策略

课程设计中,实施跨学科的“STEM融合”策略,将剪纸、研学、劳动、科学等校本课程,与国家(学科)课程知识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创新课程的“STEM融合”教学策略。

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实施任务驱动,开展主题探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给予学生启发,为学生创作搭建平台,让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在语文课堂,融合剪纸学习古文、欣赏诗词,学生结合剪纸作品,快乐进行朗读与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剪纸剪出图形、单词,开展英语口语、单词和句型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与对称、几何图形融合,实现数学生活化;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需将其艺术、审美特征与美术审美、音乐对称等融合,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

例如,在数学《对称图形》一课,剪纸更是被教师、学生信手拈来,一个个对称图形的剪纸,被巧妙地融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愉快的操作中,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内化了对称、几何图形的知识建构。又如,在语文《事物描写》作文课。教师展示剪纸作品,先欣赏,再同伴互相描述,实现“画”到“话”的构建;然后根据文章结构、主题、词句等作文要旨进行描写,实现由“话”到“文”的转换。

(三)“搭建平台”策略

1. 请进来:非遗进校园指导平台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融合美育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进学校活动。如聘请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为学校剪纸教师。不定期到学校展示剪纸的魅力,指导学生教师进行剪纸活动,开展地域特色的,岭南建筑中的特色骑楼、锅耳屋顶,个性化的粤剧面谱、十二生肖,童趣盎然地摘荔枝,新时代的广州塔、珠江两岸美景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创造能力。广州美术学院吕晓珊教师团队指导学校剪纸队,组织了一系列工作坊,包括“剪·筑”“农讲所”“二十四节气”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长卷、立体绘本等形式创作了系列优秀作品。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用心观察、体验,领略建筑、设计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把传统和历史、文化与生活都剪进作品,融入内心。学校就此撰写的美育案例获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创新美育案例二等奖。

2. 走出去:场馆课程实践平台

针对学生年龄小特点,结合其好奇、好动的心理需求,课程创新搭建场馆实践平台,将课程由校内拓展到课堂外。

第一,争取把学生活动带出去,选取优化周边社会资源、教育资源,选取与主题课程相关联的场地、活动地点等,将文化艺术与地域文化结合,拓展剪纸文化教育的丰富性。例如,与周边农讲所共建的“传统文化场馆课程”,与中山图书馆建立的“图书场馆课程”,与广东省博物馆建立的“博物馆课程”。这些场馆课程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第二,争取将学生作品展示出去,与地域传统文化活动结合,争取更多的式样、活泼生动的方式,将学生作品向社会延伸,辐射影响社区。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学校确立了“立荷之品,育雅之行”的办学理念。为了梳理所想、所思、所做,反思与探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把课程搬上舞台,用生动的表演形式展示了雅荷学校的历史变迁、雅荷教师的锐意创新和雅荷学子的风采活力。

六、 多主体全过程,落实校本课程的动态化评价

“荷品课程”倡导多主体、全过程、动态的多元评价,结合课程内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持续发展。

(一)全员全过程参与

评价不应仅关注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课题组从五育融合角度,对课程中不同环节的育人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家长、学生、活动参与者、学校后勤人员等均可成为其评价的主体。在师评、自评、互评、他评的多元评价氛围中,学生能够通过评价的过程,互为借鉴、共同进步。例如,“农讲所红色研学之旅”课程中,学生通过系列活动,以小讲解员向观众介绍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农讲所的专业讲解员、现场观众都是最好的评价主体。每一个小讲解员都在观摩、展示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二)参与多元评价方式

1. 档案袋式评价

档案袋式评价是学生、家长极为珍视的过程性评价。在课程整体实施的过程,呈现了学生综合素养、课程特色素养的不断提升。以智慧体育课程为例,不同项目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专业训练、测评、展示、调整提升等,学生看到的不仅是数据,更是自己不断挑战的成长足迹。同时也是教师及时反思教学策略的第一手资料。

2. 展览性评价

通过展览展示学生课程学习成果,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评价过程。无论是策展、布展、现场展示评价,学生均在教师指导下参与。作品是学生的收获,策展、布展、展示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到小组内的作品展示,大到面向全市的美育展,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评价者。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加理性认识自己,也收获了自信。

3. 应用性评价

学生的成果,通过实际应用,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是体现五育融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项极有创意的评价过程。小小一张剪纸,学生将作品熨烫到环保袋上,或者变成折扇的装饰画,变成生肖灯、利是封、钥匙扣等。这样的评价,以作品的用途,有效促进学生将所学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极具时代特征的方式、大众喜闻乐见的模式呈现,切实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

荷品课程以“让每个学生做自己的那朵雅荷”为课程理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剪纸、书法、传统节日等课程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创客、建模等课程中,呈现融合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荷品课程”内容,通过课堂与课外的路径,落实学校“荷品课程”的育人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探索出一条融合国家课程与校本化实践于一体的道路。

猜你喜欢
剪纸校本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剪纸
《融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