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文化重建中的依存性融合

2023-08-16 02:33杨继富邵泽斌
关键词:易地师生民族

杨继富 邵泽斌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2.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210024))

一、依存性融合的提出背景

易地扶贫搬迁属于典型的自愿性移民扶贫模式,它兼具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贫困消除、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多重效益。[1]“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 万人, 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适龄子女入学需求数为35.79 万人,学前儿童8.46 万人、小学18.23 万人、初中9.1 万人。[2]为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当地政府新建或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 确保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儿童公平、公正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纵观国内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研究,大多数学者更为关注易地扶贫搬迁中出现的问题和提供的策略等内容,鲜有人研究搬迁群众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学校文化建设问题。保障好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子女教育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责任重大。[3]学校文化本身就有一种环境育人的力量,显著影响到师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调节、引领、凝聚、育人等功能。[4]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文化凝聚着全校师生共同的信念、愿景,引导着师生的努力方向, 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条件。

据实地调查, 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大多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或改扩建学校, 致使其在学校文化重建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一,文化重建缺少文化底蕴。 由于新建或改建学校缺乏建校历史, 需要重新定位学校建设内涵以及学校办学主体思想。该主体思想不仅是学校文化建设内核,更是学校的灵魂所在, 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与长时间的凝练。 而搬迁学校在文化重建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文化底蕴的积淀, 从而致使其在文化重建过程中如无根浮萍,难寻着陆点。 其二,师生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 造成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师生难以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生活。 由于师生民族成分构成多元,并深受地域民族文化习惯的影响,在社会主流文化思想认识和理念认同上需要长时间的同化或顺应,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对于多年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大山中的师生来说,短时间内改变其多年形成的习惯也并非易事。 其三,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但缺乏整合,造成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文化重建缺乏内涵与特色。 学校文化建设深受社会主流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国际外来文化多重因素的影响, 致使其学校文化重建中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缺乏整合,存在没有主线、缺乏根基、特色不够、凝聚力不够、学校主体思想得不到完美阐释等问题, 最终影响着其文化内涵的深入。 因此,如何在以社会主流文化为主体、为根本的情况下, 促使来自不同民族文化及国际外来文化的融合并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文化重建增添活力, 将是其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基于此,本文提出依存性融合这一概念,认为依存性融合是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文化重建的有效方式。

二、依存性融合的意涵与特征

威特金认为, 个体以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为外在参照,在环境的刺激中定义知识和信息。[5]因此, 依存性可理解为某事物借助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等因素而生存, 或者理解为依赖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而存在。一般而言,文化即人们立足于特定自然环境,通过数代的积累,逐步形成的有关生存发展的知识、习俗、道德规范、语言等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习惯、能力及其实事的综合体。[6]文化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媒介,需依赖于外部环境,如社会人际交往等,或依赖于内部环境,如人类的心理需求以及外部动机等。[7]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不同文化在接触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方式来作用和影响某事物的发展, 这种方式被称为文化融合。依存性融合是一种新的文化融合方式,在保留某种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与当地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相互渗透, 并滋生出一种新的文化过程。 具体是指在文化融合过程中以某种文化为基础,并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吸收、消化当地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并滋生出新的文化来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 即早先的文化体系被消解或者原先的面目被改变而由此衍生出创新的文化体系过程。 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原生态文化的依赖性

原生态文化涉及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原始文化等,呈现出典型的自然生态属性,是生发并成型于民间土壤、融入民间自然艺术形态、没有经过特殊打磨雕琢的原始艺术形式文化。[8]根据文化所形成的环境生态, 可以将环境细分成原生与再生生态环境, 而文化依存性融合过程对原生生态环境的依赖较为突出。 原因在于原生生态环境是学校文化最初的生长发育的环境, 文化融合是在这种特定的原生生态环境中与外界环境逐渐磨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融的文化状态。学校文化重建亦是如此, 在依存某种文化的基础上, 不可能放弃学校原生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原生态文化,而直接滋生出新的文化。原生态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依赖和营养基础, 并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同化外来文化, 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更具生命力的融合文化, 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坚实基础。 现代学校教育作为一个以社会主流文化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已经成为当今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推动者。因此,易地扶贫搬迁学校不可能另辟蹊径、 脱离社会主流文化, 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 唯有在以社会主流文化为底色的基础上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 保证原生态文化特征的同时融合新的文化,以此来推动其发展。但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所处环境较为特殊, 深受民族地区社会各种场域的影响,已经形成独特的民族学校场域,以及来自多民族师生长期以来所生成的习惯, 促使其在文化建设中不得不考虑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而易地扶贫搬迁的学校又因缺乏文化底蕴, 唯有依赖当今社会主流文化、 融合当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际外来文化, 才能使其文化创建富有生命、内涵和特色。

(二)再生文化的趋向性

学校文化在重建过程中, 如果舍弃社会主流文化和原生态文化,而简单地灌输国际外来文化,只能造成学校文化异化或缺少根基和养分。 只融合社会主流文化和原生态文化, 不吸收国际外来文化,学校文化将缺乏活力。在这种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将滋生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文化在重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新文化亦称为再生文化, 再生文化是某种原生态文化形成之后受到外来文化的作用,或者受到环境变迁带来的影响,使得原生态文化逐步出现改变的状态。 在该文化生态之中, 原生态文化环境的影响要素被显著弱化,科技文化的作用逐步得到强化,这也是对原生态文化传承带来影响最为显著的文化生态因素。[9]原生态文化在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后, 原先的文化模式将会有一定的改变, 在此过程中并滋生出新的文化。因此,新文化的滋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而滋生出来的新文化将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潮流,是学校文化进步的动力和助推力,更是学校文化重建的趋向。在全球经济、科技持续进步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变得更为频繁。尤其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各个国家的文化大碰撞、大传播,加速了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其本质就是多元文化的整合,也是不同文化相互平等交流、融合的过程。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动态环境中感知对方, 并基于对方来对自身进行重新认知,不仅重构自身,同时也辅助重构对方,因此,这个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发展与提升的过程。[10]任何本土文化都是由世代不同的本土文化不断累积而成的, 因此也潜含着不同层面、世代的外来影响要素。一个地区与国家只有在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动态汲取其中的先进文明与文化,进而对自身文化进行一定的改造, 促使本民族文化拥有一定的先进性, 才能真正地实现自身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文化重建需把握好文化融合的新文化趋向性特点,与时俱进,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

(三)融合文化的渗透性

文化依存性融合需要一个过程, 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碰撞,相互容纳,最终以新的姿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文化在重建过程中, 需要在社会主流文化基础上不断融合当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国际外来优秀文化, 并将融合文化以新的文化形式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渗透到师生彼此交往中。这种渗透本身就是从量变逐步演化成质变的过程, 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入人们内心,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阶段的展开来渗透。借助于大量的文化产品、活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受众从原先的陌生到后续的习惯,通过持续的强化传播,就能让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进而固化至人们的意识之中。[11]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其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文化,渗透于人们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它们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文化重建, 需要借助文化的渗透性这一特点,以社会主流文化为文化底蕴,不断融合原生态文化和国际外来文化, 以滋生出的新文化为生长点,将学校核心理念渗透到所有师生心中,从而形成学校特色,以此来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四)文化融合的先进性

文化融合不同于融合文化, 融合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化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只有先进的文化、积极的文化、催人向上的文化、吸引人感染人的文化才能被接受、吸纳和内化。[12]也只有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切合人们生活价值理念的文化才具有朝气。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 我国的很多事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之中, 意味着全球文化会加速相互间的渗透,其领域将超过国家、地域、政治、民族的界限。 在此环境中,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当然也包括校园文化,需要从全局高度来认识,学校同样需要立足于核心竞争力来大力提升自身文化的品质以更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动态改变,同时也需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学校顶层设计者倡导、 师生普遍认同、强化个性化特色的基础之上,全面化、与时俱进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打造极具时代特征、拥有高度凝聚力、 富有个性并能明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学校文化。[13]依存性融合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具有冲击力、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文化进行融合,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与新文化的密切接触中, 需要选择适应现代人生活的融合机制和切合人民当下的社会价值理念的文化,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形成一种理念, 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依存性融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融合方式, 依存性融合对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文化重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是推动易地搬迁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隐动力,是构建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助推,更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有效路径。

依存性融合作为文化融合的新方式, 在依存性内容的选择上、 形式的呈现上以及融合的方法上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还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依存性融合的选择性原则

根据文化依存性融合理念, 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应依存于当今社会主流文化, 以当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外来优秀文化为推力、助力,构建其学校文化。 而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中, 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内容都适合于学校的文化重建。 这就需要在依存性融合的基础上汲取社会主流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 需要对其所蕴含的先进的且具有教育价值意义的内容进行精挑细选,确定哪些内容可以传承和发展, 而不能盲目地将一些文化糟粕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 如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木兰从军、岳母刺字等民间故事,蕴含人与自然谐共存、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节日文化、习俗文化、谚语俗语,以及教人做人、褒扬忠诚、歌颂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活跃的效果,同时还能改善群众的人际关系,更好缓解民众的紧张情绪与社会矛盾, 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民众生活幸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优秀文化资源有益于反映古代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历史, 且能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能推动学校文化内涵建设, 是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

(二)依存性融合的可操作性原则

依存性融合的可操作性原则要求不能只提空头理论,而是所提的融入原则、方法、标准在现实文化建设中能够得到具体的实现。首先,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如在贵州省黔南地区流行的刷把健身操, 在创编过程中将现代健身操与布依族特有的集体表演项目“刷把舞”进行融合,体现其独特的传统性、现代性和民族性,学生在做操过程中,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学生民族自豪感、创造性思维、四肢协调能力、团结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再如,各少数民族礼仪在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礼仪规范时,得切实可用、规则简明、易学易做。 这样,融合后的礼仪规范才可能被人们所遵守,并成为交际中无声且有效的语言。其次,文化融入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学校文化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流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来优秀文化,要以怎样的形式才能实现依存性融合?其中可以用学生游戏、 课间活动等形式来展现学校文化的多样性, 并以此为载体来传达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最后,方法的可操作性。 可以将社会主流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来优秀文化的依存性融合于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建筑造型设计、校徽设计、走廊文化建设及校本课程开发,从而让全校师生得到学校文化价值理念的熏陶以及精神文化的浸润。

(三)依存性融合的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事物发展就失去动力和原有的生命力。因此,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在文化重建过程中,依存性融合的内容、形式、方法需具有创新性。 首先,在文化内容选择上进行创新。 需要在社会主流文化基础上, 将当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进行重组和创新, 进而滋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来融合于学校文化建设中。 其次, 在文化内容选择上, 也不能只局限于英雄史诗、节日习俗、谚语俗语、服饰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 更要在原有生态文化中挖掘出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只要具有教化功能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可以将其融合于学校文化建设中。 再者是在文化展现形式上进行创新。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呈现出一定的价值理念, 给予师生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影响。 可以在文化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例如,将依存性融合内容以礼仪规范、校园节日活动、课间儿童游戏、走廊文化建设、课程开发等形式,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呈现,让全校师生能感受到学校所传递的价值理念。最后,在融入方法上进行创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他外来优秀文化依存于社会主流文化并融合于学校文化建设中,其方法可以创新,通过感官审美体验、精神浸润融入、 制度构建认同等方式来实现依存性融合, 以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形式给予师生在感官、精神、行为方面的影响,将学校价值理念和共同愿景传递给全校师生。

四、依存性融合的实现路径

文化融合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具有协调性的功能体系。 一个民族因为共享某种文化,不管是不是在一起居住,还是在相同的社会制度中生活,会产生民族认同感,并在行为、心理层面上表现出一致性的特征。所以,因文化重建而缺乏文化底蕴、难以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等,需要在依存性融合的基础上构建学校文化, 来凝聚全校师生力量并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基于审美体验的依存性文化融合

学校建筑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主体, 作为一种外显性文化, 在视觉上最容易引起师生的审美体验。 因此,在依存性融合过程中,应把学校的愿景和提炼的价值理念融合于其中, 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例如:学校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和各类活动功能室要从整体上进行设计, 以现代性建筑的功能为出发点, 对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相应的挖掘, 从视觉层面上让师生得到审美体验,并内化为师生的记忆,让建筑在实体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能给予人以艺术的享受,为师生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再如, 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融合于学校墙壁文化中。教学楼墙壁张贴的图画、标语以及宣传栏的内容也可涉及各民族英雄故事,以此来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怀。将各民族的特色服饰、饮食、节日习俗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教室走廊或教室内,以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以形象生动的图画或实物来展现时代文化和民族文化,增加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荣耀感。 易地扶贫搬迁学校三都皇甫幼儿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园将各民族歌舞画面展现在园内墙壁上, 有苗族小伙吹着芦笙、水族姑娘翩翩起舞、侗族小伙双手高举鼓槌预击鼓等画面,可谓是栩栩如生,千姿百态。 该园文化走廊上张贴着各个民族谚语俗语和现代主流文化的名言名句, 梯道壁墙上绘有二十四节气知识、十二生肖图案与故事等,显示出了富有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文化气息, 处处给予全园师生以感官上的体验, 让全校师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其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总之,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文化重建, 需要将学校所形成的愿景与价值理念以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于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中, 让全校师生随时随地可以得到视觉上的体验, 从而达到多方面的育人效果。

(二)基于精神浸润的依存性文化融合

精神文化无疑是学校文化的深层价值取向与表现模式,也是学校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在一定社会文化、 意识形态的作用下而逐步形成的受到师生共同遵循的文化观念与精神成果。 学校只有更好营建精神文化,学校才能更好发展,学生才能更好成长,教师才能更好进步,文明才能更好传承。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校服、学校色调等,是学校精神文化最主要的载体。[14]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精神文化单薄, 没有悠久历史底蕴的支撑,却拥有特定的历史意义。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在脱贫攻坚中所采取的伟大举措, 有利于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扶贫工作水平乃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积极意义。[15]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在不同层面沉淀出爱民和为民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为此,学校精神可以从建校的历史意义中进行提炼。例如:校歌创编过程中可结合少数民族歌调风格,其让师生在传唱中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还是最优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再如,三都皇甫幼儿园在学校校徽设计上融入了水族传统文化元素——凤凰。 在水族民间传说中, 凤凰曾在祖先处于水深火热时解救了他们,于是凤凰便作为水族的图腾崇拜来以示感恩。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感恩教育,该园还将本地区许多有关感恩的文化元素融入幼儿的礼仪学习、幼儿园环创、幼儿园五大教学领域(语言领域、健康领域、艺术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中。 该园校徽的设计以及环境创设,正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理念与当代社会主流文化所提倡的感恩教育依存性融合的最好体现。学校乃育人圣地,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不管是在学校的莘莘学子,还是在校园中有教学任务的教师, 都需要一种能够激发人奋发向上的精神,而这就是学校的力量与精神。 因此,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需注重学校精神文化的浸润和重建,依存于当今社会主流文化,融合当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将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景进行提炼, 把学校精神文化做足做实,提振师生精气神,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

(三)基于制度的建构性认同的依存性文化融合

一所学校潜移默化所产生的工作流程、 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中的风格特色与价值观念即为制度规律, 这也是在执行各种制度时所产生出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它存在着激励、约束、导向和觉悟功能,可以更好改善教师的教育理念、心理定势、教学行为与学识内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和谐发展、学校良好人际关系形成、优良学风班风校风建设的强大保障力。[16]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主流文化的社会文化系统, 作用于社会成员并规范其行为举止, 从而对社会的有序与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7]如布依族、苗族的议榔制度、基诺族的长老制、瑶族的瑶老制和石牌制等是其民族民间传统的自治方式, 是相对于国家政治系统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因为在历史上产生了民族性、区域性与封闭性等特点,[18]这种非正式制度存在迥异的文化属性和文化资源优势,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社会动员能力。[19]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多深居于少数民族地区, 在正式组织制度的引领下, 会受到当地少数民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可以将其融合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形成其特有的学校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师生行为并激励师生与学校共同成长。[20]例如,许多少数民族社会伦理观中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团结互助、正义勇敢等社会伦理观, 与当今主流文化所提倡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德育内容相符,因此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将主流德育文化与少数民族伦理观文化融合于学校德育管理中, 将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取得较好的德育实效。 民族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社会内部形成的调理纠纷的解决体系, 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存在着较高的适用度与威信, 对减缓社会矛盾、更好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在制度文化重建中将少数民族习惯法融合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 不仅有利于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 而且利于调解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创建一个温馨、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将许多少数民族在习俗中所提倡的诚实守信等信条融入学校日常行为规范中,能减少偷盗、欺骗等行为的出现,从而更好维护学校秩序。

总之, 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文化重构需要在依存性融合价值取向的引领下, 结合本地区民族文化特点,将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先进文化融入学校文化重建环节,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使之具有教育、探索、参与、操作等属性,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校园环境中获得多元文化的熏陶, 更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社会、学校的美好情操,使得教育目标外化成形式,并在潜移默化中转换成内心的境界,从而解决其文化重建中学校缺乏文化底蕴、 学校发展缺乏活力、 师生难以融入改扩建学校文化等问题。

猜你喜欢
易地师生民族
我们的民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