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翻译人才培养的守正与创新
——基于南京大学法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3-08-31 16:31南京大学刘云虹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法语语言

南京大学 刘云虹

提 要: 新时代,翻译教育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立足时代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翻译人才,是翻译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过程中必须着力思考的课题。南京大学在法语翻译人才培养中,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以自身传统和优势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在“不变”中求“变”,探索出一条翻译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基于南京大学法语翻译人才培养展开相关思考,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翻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引言

自古以来,翻译在推动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知识生产与传播,在构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进程中,翻译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凸显,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更好沟通世界的历史使命。中国故事讲得好不好,中国声音传得远不远,翻译工作是基础,翻译人才是核心(陈雪亮,2022: 4)。翻译教育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立足时代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翻译人才,是翻译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过程中必须着力思考的课题。

我国最早的笔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翻译教育同样历史悠久。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办,开启了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先河,京师同文馆最初的目标正在于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推进这一项既有历史渊源又充满现代活力的人才培养事业,坚持守正创新是其必然路径。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这对翻译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翻译人才培养也要将守正与创新充分结合,一方面固守翻译之根本,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并实践新理念、新路径和新办法,提升翻译人才培养的实效。南京大学历来重视翻译人才培养,不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以法语翻译人才培养成果为例,近五年,法语专业学生翻译出版译著39部;在翻译类学科竞赛中也有不俗表现: 首届“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国际翻译大赛中,1人次获法语组(汉译法)唯一的一等奖;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1人次获法译汉一等奖、1人次获汉译法一等奖、22人次分获法译汉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第八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中,3人次获法译汉一等奖、1人次获汉译法一等奖、2人次获“江苏省笔译之星”称号。此外,每届均有多位学生凭借优秀的翻译水平和出众的跨文化能力进入外交部、新华社、重要出版机构、知名企业等单位。基于南京大学法语翻译人才培养展开思考,探讨在翻译人才培养中如何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融合统一,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翻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守正: 继承发扬翻译传统与坚持翻译价值引领

守正创新,指守正与创新二者辩证统一,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着力创新。所谓守正,强调恪守正道,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具体到翻译人才培养,守正意味着在翻译实践和翻译价值两个层面立足根本、守住根本。

1. 继承发扬翻译传统,重翻译“实”力提升

翻译是一项实践性活动,翻译人才培养必须依赖于深厚的翻译实践基础,“纸上谈兵”式的翻译教学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翻译实践是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特色,历史上何如、陈宗宝等教授在翻译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至今仍为国内法语界所赞誉。何如教授学识渊博,精通法文,在法兰西语言、古典文学与翻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长期致力于翻译事业,翻译出版了《文心雕龙》《木兰辞》《杜甫诗选》《屈原赋选》《女神》等经典著作的法文版,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翻译的《毛泽东诗词》(39首)法文版几度再版,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1—5卷的翻译,并负责审定第4卷及其他各卷的多篇文稿。许钧教授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数十年投身于翻译实践,是一位译著等身的优秀翻译家,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30余部,代表性译著有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雨果的《海上劳工》、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卷四)、波伏娃的《名士风流》、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布尔迪厄的《关于电视》、贡巴尼翁的《现代性的五个悖论》等。深受前辈翻译家的影响,法语系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始终秉持翻译实践这一优良传统,在法国文学经典与哲学社科名著的翻译园地里不断耕耘,每年翻译出版文学和学术译著15部左右,涉及勒克莱齐奥、杜拉斯、西蒙、基尼亚尔、德勒兹、巴塔耶、布朗肖、巴迪欧、波德里亚、索莱尔斯、克里斯蒂娃等多位知名作家、思想家。除了图书翻译,法语系教师还参加了大量以翻译服务社会的工作,如许钧教授带领法语系翻译团队完成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申办报告法文版的翻译工作,张新木教授参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报告法文版的审定工作。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教师加深了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对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影响因素、翻译伦理、翻译价值与目标等根本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更深刻的认识。

继承发扬翻译实践传统,不仅在法语专业建设上进一步凸显出鲜明的南大特色,也为法语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立足翻译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在翻译人才培养上持续用力,依托硕士研究生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设计并实施了“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工作坊主要采取师生共同研讨的形式,分析与评价学生已经完成并初步定稿的翻译稿,体裁上不予限定,文学作品、学术性著作和应用类文本皆可。该教学模式注重一个“实”字,“在翻译教学中以学生的实战性翻译任务为讨论对象,采取分析、研讨的互动形式,注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翻译过程的剖析,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施雪莹、刘云虹,2021: 53)。首先,翻译教学以翻译实践为基础。翻译工作坊立足实践教学,以学生翻译的具体文本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梳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一定的翻译理论深入探究导致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可行的翻译方法。这一模式彰显出翻译工作坊在教学形式上的突出特点,即翻译教学以师生共同面对的翻译文本为中心,所有分析都围绕文本中的实际问题展开,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可以说,每一次工作坊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不可预料的,正是课程的高度灵活性和丰富变化,要求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调动一切相关知识储备和翻译经验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以翻译文本为中心、师生共同探寻翻译可能性的课堂也创造出一种平等、开放的研讨氛围。”(同上: 54)

其次,翻译教学以翻译“实战作品”为材料。翻译工作坊教学过程具有极强的实战性,分析材料和翻译评价的实战性质使得教学不再是一般的“翻译模拟”。从教学内容来看,用于翻译分析的材料不仅是学生翻译的文本,而且都是“实战作品”,也就是说每一个译文片段都来自某个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真实翻译任务。这些翻译任务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并指向既定的目标,或是出版社委托的文学和非文学类翻译,或是待发表的高校教师研究论文和学术会议发言稿,又或是翻译公司委托的应用类翻译等等,种类各异,要求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分析材料的实战性直接决定了翻译评价的实战性,任何的翻译分析和评判都必须有理有据,既取决于一定的翻译标准,也服务于翻译目标的达成,还要综合考量影响翻译行为及其结果的主客观多重要素。

最后,翻译教学注重对翻译实践过程的剖析。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是翻译工作坊的主要内容,但在讨论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以理性的目光去看待翻译,也就是说,参与者不是进行简单的文本比较并机械地寻找译文和原文的差别,也不局限于对静态翻译结果的正误式或挑错式评判,而是有意识地关注翻译活动的过程、考察译文如何在文本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看到译者“怎么译”以及“翻译效果如何”,还要立足文本生成过程弄清楚“为什么这么译”。唯有如此,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翻译过程、翻译场域内各种关系的交织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拓展翻译的可能性。对于翻译过程,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翻译过程,指翻译中的语言转换和译本生产过程;广义的翻译过程,不仅指语言转换和译本生产这个核心过程,也包括拟译文本选择、译本的传播与接受以及文本生命的丰富与拓展等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翻译工作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广义的翻译过程,尤其是培养学生“择当译之本”的意识和能力。仅以文学翻译为例,翻译工作坊曾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本值得翻译的书,结果入选的基本都是名家名作和法国历年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并不全面,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如“作为准译者,学生是否应对法语文学有基本的判断?是否对中法文学交流的历史和现状有基本的了解?能否在此基础上对译介当代法国文学做出合理的选择?”(同上: 55)。

2. 恪守翻译原则,坚持翻译价值引领

翻译人才培养,是在翻译领域中,立足实践、结合理论来培养人才。因此,守翻译人才培养之“正”,就意味着必须遵循翻译活动自身的基本规律、把握正确的翻译原则。

翻译有着十分复杂的内涵,但就其形式层面而言首先是一种语言转换行为,转换就必然涉及方法。因此,翻译方法不仅是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更在实践层面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对翻译策略与方法的探讨与传授无疑是其核心内容。谈及翻译策略,大致可分为异化和归化两种;说到翻译方法,往往会想到直译和意译。对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似乎比较简单,实际上,无论翻译策略还是翻译方法,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与翻译观念尤其是翻译价值观紧密相连。这是因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策略和方法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更深层次地反映出译者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立场、对文化交流活动的根本认识。所以,翻译策略与方法的运用从根本上直接介入并参与翻译场域内各种关系的建构,包括文本关系、文化关系、自我与他者关系等。遵循这样的特征和规律,翻译教学应有明确的指向性,在讲授如何进行语言层面的转换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翻译的本质属性,对翻译的语言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创造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翻译的沟通功能、建构功能和语言服务功能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进而以此为基础树立正确的翻译价值观、恪守正确的翻译原则。在正确的翻译价值观和翻译原则的指导下,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才可能是合理的;反之则难免导致翻译行为的盲目性,翻译结果也就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除了拥有过硬的翻译实操能力外,更应该具备正确的翻译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许多,2019: 77)。

基于这样的认识,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在翻译人才培养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翻译本质、翻译原则、翻译伦理等涉及翻译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如何更好地维护翻译本质、实现翻译目标、彰显翻译价值等方面更为理性地探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在翻译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法语系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话题讨论、个案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翻译观和翻译价值观,并在翻译价值引领下确立正确的翻译原则。例如,“翻译通论”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就如何把握翻译的本质特征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文献研读与分析探讨,要求学生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翻译是什么”的认识进行梳理并把握其中的共识性观点,另一方面关注当下译学界围绕重新定位和定义翻译所展开的思考。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翻译始终与时代同行,始终处于拓展和变化中,其复杂性和丰富性要求我们不断探索与反思,以加深对翻译本质的理解。又如,“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教师借助公元前3世纪起罗马人对希腊文化译介的个案,引导学生思考“罗马人为何大规模翻译希腊典籍”、“罗马人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为何发生了从紧随原文到随意删改的变化”等问题。通过这一个案的研讨,学生体会到文化立场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及最终译介结果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也看到在文化征服的诉求下,翻译经由曲解和变形而最终沦为某种改写,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恪守翻译伦理的重要意义。再如,“翻译评论”课上,教师以《红与黑》汉译讨论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批评事件为案例,组织学生研读文献、梳理事件始末,着重考察《红与黑》不同译本对原作语言特色与风格的处理方式同译者所秉持的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深入思考事件所揭示出的翻译方法背后的语言文化立场与伦理内涵。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学习研讨,翻译系列课程的教学形成合力,共同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和文化观,真正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高度,以推动中外文化在对话中共同发展为目标,来思考和彰显翻译的价值。

新的历史时期,中西、古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民族复兴的振兴语境中,新世纪的中西关系出现了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诉求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输出为特征的新态势”(许钧,2015: 扉页)。新时代无疑赋予翻译工作新的使命和担当:“要实现从‘译古’到‘译古’与‘译今’并重且更多‘译今’的转变,从‘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到‘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译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且更多‘译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变,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世界’与‘翻译中国’并重且更多‘翻译中国’的转变。实现‘三个转变’,才能帮助世界更好了解当代中国,推动中国更好与世界交流合作。”(陈雪亮,2022: 4)聚焦翻译工作的新使命,围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翻译教育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出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能有效沟通世界的高水平翻译人才。立足这一目标,南京大学法语专业把握新时代翻译人才培养的契机,结合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之《汉法翻译教程》的编写和使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进一步明确以中国时政文献为代表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与传播应遵循“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基本原则。“以我为主”强调翻译中首先要做到准确全面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与风格;“融通中外”强调翻译不仅要讲求忠实,也要注重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味强调忠实于原文或一味强调译文易于目的语读者接受,都是不可取的。在该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就相关译文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如何通过翻译方法的合理选择与灵活运用,在忠实性与可接受性之间构建一种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话语传播效果。

三、创新: 拓展翻译能力内涵与强化人才培养支撑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语境下,翻译教育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宗旨,坚持守正的同时,在理念、思路、方法和手段上勇于探索、推陈出新,不断提升翻译人才培养的成效。

1. 拓展翻译能力内涵,聚焦翻译多元能力培养

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重在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国际交流中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以能力为导向,可以说是翻译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翻译研究与教育界探索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所聚焦的核心问题之一正是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

翻译能力培养涉及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我国学者就翻译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或借鉴西方翻译能力研究模式,尤其是西班牙PACTE小组的翻译能力“六成分说”,或开拓翻译能力研究的跨学科途径,将动态系统理论、认知心理学、翻译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模式与方法用于翻译能力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学界普遍认为,翻译能力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当复杂,翻译人才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对翻译能力的界定。基于这样的认识,学者们持续关注并力求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翻译能力的多元构成,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反观翻译能力培养的实践层面,不难发现,翻译教学,包括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内容及对学生的翻译评价等方方面面,并没有及时跟上翻译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语言转换层面。就教材而言,大多数翻译教程中除对翻译活动的简要概述外,主体内容大多集中于探讨双语转换的策略、方法与技巧,如词语与词义、词语与语境、句子结构转换、段落翻译、修辞翻译、篇章翻译、文体与翻译等。而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评价,主要也是依据学生译文与原文的静态对比结果来进行的。这实际上反映出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翻译能力的认识较为狭隘,往往将其局限于单一的双语转换范畴内。进一步来看,这一局限性认识容易造成翻译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对技能类知识的掌握,以致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缺乏对翻译动态过程与翻译重大使命的深刻理解。

鉴于此,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在翻译人才培养中针对实际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拓展翻译能力内涵,构建了以语言能力为基础、文本生成能力为核心、跨文化能力为导向的“三层次”能力培养体系,聚焦学生翻译多元能力的提升。第一层次,即基础层次,着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翻译就其根本而言是一种语言活动,因此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关系非常密切,是翻译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外语学习历来需要培养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如许钧所指出的,这些能力中“译是殿后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困难的,是听、说、读、写基本功积累之上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延伸”(杜磊、许钧,2021: 2)。这就意味着,翻译对语言功底和综合语言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知道,外语学得好的人不一定能把翻译做好,但反过来却可以断言,外语学不好的人一定做不好翻译。翻译实践一再表明,语言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翻译质量的关键。试想,如果连基本的遣词造句能力都不具备,翻译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当然,语言能力不单指运用外语的能力,还包括运用母语的能力,无论外译中还是中译外,翻译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母语水平,这一点也是无数翻译实践所证明的。

第二层次,即核心层次,着力提升学生的文本生成能力。生成,包含生与成两个阶段。因此,这一层次可分为拟译文本选择能力、译本生产能力和翻译传播能力三个方面。普遍来看,翻译教学对译本生产能力关注较多,而对另外两个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这一状况,南京大学在法语翻译人才培养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拟译文本选择和翻译传播能力的提升。首先,如上文所述,广义上,翻译过程从拟译文本的选择开始,选择什么样的原作来翻译实际上从源头就决定着翻译价值能否得以实现。翻译实践中,“无论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还是中国文学在国外的译介,不少翻译家的名字往往与作家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比如叶君健与安徒生,傅雷与罗曼·罗兰,朱生豪与莎士比亚,又如葛浩文与莫言,何碧玉与余华等等。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些,想一想中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谈到佛经翻译,我们会想到鸠摩罗什与玄奘,谈到西学东渐,会想到严复,谈到西方文学在中国最初的译介,会想到林纾,而一谈到五四运动前后的翻译,我们就会想到鲁迅”(刘云虹、许钧,2020: 77)。这些翻译家之所以“就像一个个重要的精神坐标”(同上),推动甚至引领着中国文明发展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书写,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翻译选择所表征的不仅是个人趣味,更是时代语境下的文化需求和价值取向。拟译文本选择如此重要,翻译人才培养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如许钧所指出的,“翻译过程的形态决定了翻译教学的形态”(杜磊、许钧,2021: 3),从翻译生成过程来看,译本的诞生并不是翻译过程的完结,“因为翻译作品成形之后还有一个物质的流通与思想精神的接受问题”(同上: 5),所以培养高水平翻译人才,还必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介入并推动翻译传播。新媒体时代,哪怕是译者个人的一次网络推介都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传播力,形成聚沙成塔的传播效果。

第三层次,即导向层次,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对于外语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戴炜栋,2021: 6)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融通。因此,翻译教育尤其需要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既是做好翻译实践的本质要求,更是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条件。南京大学在外语人才培养中非常注重高素质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并以此为成果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对“跨文化能力”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 外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包括在认知层面的跨文化知识、功能层面的语言融通、行为层面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以及跨文化交流中的责任感和思辨意识。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法语专业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导向,围绕跨文化知识、中外语言与文化融通、创造能力、思辨意识等方面更新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力求通过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提升增强翻译人才沟通中国与世界的能力。

2. 推进多元融合,强化人才培养支撑

新时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时代新人”,这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该说,重语言转换技能传授的传统翻译教学难以回应这样的目标和要求,翻译人才培养创新势在必行。任何创新都不应是一种无本之木式或异想天开式的盲目求新,创新要有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也同样如此,需要立足于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秉持人才培养新理念,南京大学法语专业不断探索与实践,推进翻译研究与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等方面的多元融合,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全面支撑。

(1) 翻译研究与教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中之重在于更新培养理念,而就翻译人才培养来说,培养理念的更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认识的深化,尤其是对翻译本质特征的深刻把握。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语言转换性构成其本质特征之一。但翻译的本质特征并不局限于语言转换,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翻译,就会对翻译本质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在理论层面的不断探索,南京大学法语专业翻译研究团队认为应综合考察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及其间涉及的文本内外诸多要素,将翻译作为一种文本生命的存在方式来看,并由此创新性地提出翻译最核心、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生成性。翻译的生成性关乎译本生命从诞生、延续到发展的整个历程,包括原作新生命的诞生、文本意义的理解与生成、译本生命的传承与翻译自身的成长。法语系教师将这一研究成果融入翻译教学中,结合对翻译整个生成过程的认识与考察,拓展了翻译能力的概念内涵,探索并实践了上文详述的“三层次”翻译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翻译研究对翻译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2) 翻译理论与实践融合。翻译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这并不意味着翻译实践无需理论指导,相反,只有立足一定的翻译理论思考,翻译行为才可能是理性而非盲目的。翻译观念的树立、翻译价值的把握、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等等,都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离不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在翻译教学中十分注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这一点在“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中便有突出体现。工作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翻译理论的融入,至少从翻译生成过程、译者主体性和建设性的翻译批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翻译、科学评价翻译,并深入关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从而在提升翻译能力的同时增强翻译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中,法语系教师同样注重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对语言特征、文本风格、翻译障碍等进行理论分析,一方面通过理论指引与实践考察的结合寻找恰当的翻译方法,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思考翻译的影响因素、意识到翻译无定本,从寻求标准译文转向对翻译可能性的探讨。

(3)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在着力于翻译人才培养创新过程中,南京大学法语专业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翻译课程体系。在本科阶段,建设“翻译理论与实践”系列课程,法译汉与汉译法并重、笔译与口译兼顾,循序渐进地培养高水平翻译人才;在研究生阶段,建设包括理论类与实践类、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翻译评论、翻译项目管理、翻译技术应用等多个方向的系列课程,并结合南京大学研究生“三个一百”优质课程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品牌基础、一流核心和优质前沿三类课程。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也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南京大学法语专业重视对翻译人才培养的支撑,重要举措之一便是结合课程建设编写优质教材,并力求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使教材不仅服务于课程,也能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近三年,南京大学法语翻译团队参与建设了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之《翻译概论》(修订版),该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主编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中的《汉法翻译教程》和《法语演讲教程》;此外,编写出版外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系列中的《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并即将推出新时代高级法语系列之《法汉笔译教程》和《汉法笔译教程》。从上述已出版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来看,教材内容体现出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多门课程的教学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支撑作用。

(4) 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融合。面向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需求,依托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推进改革探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南京大学法语专业有机融合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针对我国高校法语专业在法语拔尖翻译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尤其以翻译教学实践中凸显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积极实施教育研究和改革项目,以改革探索助力翻译人才培养。近三年,为解决高水平法语翻译人才培养的“三个偏重”的问题,即偏重实践训练、对翻译相关理论关注不足,偏重语言转化技巧、对翻译多元能力关注不足,偏重教师的示范与引导、对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不足,集中力量建设了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水平法语笔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和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法语拔尖翻译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通过项目设计与实施,不断树立人才培养的发展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拓展人才培养路径,有效增强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从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与模式创新、课程与教材建设、团队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为拔尖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结语

“在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始终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先导作用”(陈雪亮,2022: 3)。推进翻译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外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南京大学在法语翻译人才培养中,敢于担当,勇于迎接新挑战,以自身传统和优势为基础,固守根本的同时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在“不变”中求“变”,不断探索翻译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推动我国法语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新时代翻译教育任重道远,必须立足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守正创新,力求培养出更多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能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高水平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法语语言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语言是刀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论法语的体系统
我有我语言
Comprendre et s'entend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