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晚籼稻新组合桃湘优188 的选育与高产技术要点

2023-09-04 05:59周娟吴合周张超福王佳伍健马姣贾琳王中美
作物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父本晚稻母本

周娟,吴合周,张超福,王佳,伍健,马姣,贾琳,王中美∗

(1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 常德 415000;2 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常德 415000)

杂交水稻的选育大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看、好吃、有香味、有营养的稻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2]。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杂交晚稻组合桃湘优188,是用自主选育的三系不育系桃湘A 与恢复系R188 配组而成。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生长势旺、株叶型好、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丰产性好、抗倒伏等特点,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 级,于2019 年通过国家长江中下游晚稻品种审定。2019 年,该组合在常德市各区县作一季晚稻订单种植200 hm2,在抽穗成熟期遇到持续罕见高温的条件下,产量仍达8 700 kg/hm2左右;作双季晚稻订单栽培近250 hm2,一般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因其产量水平较高,且其为优质稻品种,通过订单生产实现了优质优价,因此种植效益较高,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展示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3]。本文介绍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要点,为该组合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1 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桃湘A

不育系桃湘A 是湖南桃花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12 年选育定型的新材料,是以自育中间材料146B(光叶B///IR58025B/浙8010//丰源B)为父本,以广西象州黄氏水稻所选育的银丰B 为母本进行杂交,再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T98A测交,然后连续回交多代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4]。该不育系具有穗大粒多、秆粗抗倒、配合力强、米质优等特点,于2016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2 父本R188

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以成恢177 为母本、隆恢292 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进行选择,低世代选择生长优势强、株型好、长粒形的单株,中世代选择株叶型好、米质优的单株,高世代进行配合力测试,选择配合力强的株系。2012 年,代号为R188 的材料表现出杂交优势强、株叶形态好、分蘖能力强、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并已稳定,定名为R188。

1.3 杂交组合桃湘优188

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春在海南三亚以桃湘A 为母本、以R188 为父本进行配组,选育出新品种桃湘优188,其当年在长沙测交圃种植表现优秀。2014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试验点晚稻品比试验,表现突出;2015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试验点晚稻大区比较试验,综合表现优良;2016—2017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稻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生产试验,2019 年通过国家长江中下游晚稻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96148[3]。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桃湘优188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晚稻种植。一般于6 月中下旬播种,全生育期116.0 d,比对照五优308 短0.4 d。组合生长势强,叶色浓绿,株型紧凑,叶片短挺,茎秆粗壮,株高108.0 cm,穗长20.6 cm,每公顷有效穗数286.5×104,每穗总粒数186.8,结实率80.4%,千粒质量22.5 g[5]。生长后期落色清秀、耐肥抗倒。

2.2 产量表现

2016 年桃湘优188 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04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3.33%。在2017 年的续试中,平均产量9.05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4.88%;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05 t/hm2,比对照五优508 增产4.10%。在2018 年大田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39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4.00%。

2.3 稻米品质

2016—2017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试验,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桃湘优188 的整精米率55.7%,长宽比3.7,垩白度1.1%,垩白粒率4.0%,胶稠度65 mm,直链淀粉含量15.1%,达到农业行业标准(NY/T593-2013)2 级。

2.4 抗性指标

桃湘优188 抗性鉴定结果:2016 年稻瘟病综合指数4.8 级,2017 年稻瘟病综合指数4.1 级,穗颈瘟5.0 级,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7.0 级,感病;褐飞虱9.0 级,高感;耐冷性5 级,属于中等。

3 栽培技术要点

桃湘优188 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双季晚稻品种栽培,能满足机插、抛秧等轻简化操作要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栽培上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增加基本苗,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注意防治病虫害。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 d,适合机械化栽培。若采用机插和抛秧,播种期应安排在早稻齐穗后,一般在6 月25 日—7 月5日播种。大田抛秧用种量为30 kg/hm2,大田机插用种量为45 kg/hm2。播种前视天气情况晒种1~2 d,然后用25%咪鲜胺2 000~3 000 倍液浸种消毒10~12 h,浸种采用“少浸多露”的方法,即浸泡8 h,沥水4~6 h,多次反复,当80%的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机插秧播种需硬盘约480 盘/hm2,硬盘规格为28 cm×60 cm,抛秧播种需软盘约1 200 盘/hm2,软盘规格为325 孔/盘。基质稀的播后可不塌谷,苗床注意防干旱脱水。注意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抛秧和机插秧龄不超过20 d。当秧苗1 叶1 心时,可用15%多效唑喷雾,用量为900 g/hm2兑水225 kg。2 叶1 心期,结合浅灌水撒施45~60 kg/hm2尿素(含N 46%)作“断奶肥”。出苗后注意防治稻蓟马。

3.2 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

机插秧密度一般为16.7 cm×25.0 cm,播种2~3 粒/穴,每公顷基本苗数控制在48×104~60×104苗;抛秧栽培密度不得少于30 万穴/hm2。为保障田间的肥水管理到位,要求整田时做到田平泥融。肥料管理以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为原则。移栽前施足基肥,可用40%复合肥(N∶P2O5∶K2O=22∶8∶10)375~450 kg/hm2;返青后施尿素110~120 kg/hm2、氯化钾(K2O 含量≥60%)75~90 kg/hm2作分蘖肥;孕穗中后期看苗情补施穗粒肥;晒田复水后施用氯化钾110 kg/hm2。结合病虫防治,增施丰瑞达氨基酸叶面肥(氨基酸络合肥),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水分管理方面,实施“旺根、壮秆、健体”的水浆定向管理。栽插后寸水返青,采取薄水与湿润间歇式灌溉促分蘖,当茎蘖数达330×104/hm2左右时晒田,幼穗分化中期复水,保持浅水层到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割前6~8 d 断水。

3.3 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依据病虫测报及田间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苗期主要防治稻蓟马,机插和抛秧时种子未采用药剂拌种的需2~3 d 防治1 次,药剂可用毒死蝉乳油或杀螟松等。分蘖期、孕穗期重点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丘陵山区注意防治稻秆潜蝇,生长后期则要注意防治稻飞虱。稻瘟病重发区要注重防治稻瘟病,分别在幼苗期、孕穗期、始穗期和齐穗期喷施稻瘟灵、三环唑等药剂。抽穗前3~5 d 用拿敌稳、托布津等药剂防治稻曲病。

适时收割,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及米质,过晚收获则容易落粒及穗萌。一般于黄熟期,即95%籽粒变黄时,选择晴朗天气收获[6]。

3.4 防止倒伏

桃湘优188 作为优质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略弱于超级杂交稻。为减轻该品种在高产情况下倒伏的发生,生产上应采用控高、促根、强秆等健身栽培措施。于1 叶1 心期喷施多效唑控制苗高,培育壮苗;在始穗期和齐穗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硅肥促根壮秆。

4 关键制种技术

4.1 科学安排播插期

为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要准确安排适宜的父母本播差期和抽穗扬花期。夏制抽穗扬花期宜安排在8 月中旬。父本于5 月下旬播种,与母本播种时差5~7 d,叶差1.5 叶。

4.2 适宜的插秧规格

须采用适宜行比,插足基本苗。采用东西行向,父母本行比为2∶16,大双行父本,每穴两粒谷秧,密度19.9 cm×33.3 cm,插足基本苗(33 万hm2),确保每公顷有效穗数达到120×104~135×104;母本栽插密度为13.3 cm×16.7 cm,保证每公顷基本苗150×104~180×104,保证每公顷有效穗数330 万~345 万。

4.3 加强田间管理

主要是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来培育高产群体。重施基肥,早施速效肥作追肥,适量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父本偏施追肥促分蘖。秧苗期主要防治稻蓟马、稻秆潜叶蝇,大田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4.4 科学喷施“九二○”与人工辅助授粉

一般“九二○”总用量为270 g/hm2,分两次喷施,母本于抽穗5%~10%时喷施第一次,用量为90~120 g/hm2;次日喷施第二次,用量为150~180 g/hm2。于盛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用绳索和竹竿赶粉。赶粉的时间为上午10:00—11:30,赶粉3~4 次,每次间隔30 min 左右。

4.5 做好除杂保纯工作

严格控制隔离条件,要求空间间隔200 m 以上,花期与其他水稻品种间隔25 d 以上。制种地要求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方便且集中连片。严格除杂,确保种子纯度。制种的整个生长期应注重去杂保纯工作,根据株型、叶色深浅、生育进程、花药颜色、柱头颜色、散粉情况等及时去除杂株[7]。一般在父母本苗期、破口抽穗期、收割之前分3 次去杂除劣,在母本开花前杂株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收割前杂株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成熟时适时收割,抢晴天晒干,严防机械混杂。

猜你喜欢
父本晚稻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