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项目化学习初探
——以中班微课程“‘南’得遇见”为例

2023-09-12 10:14冯佳兰
好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小分队南瓜经验

文 冯佳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儿童中的孩子是游戏中的孩子,有共同的语言,脱离了成人文化的痕迹,在自发、主动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为此,我们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唤起已有经验,获得相关经验。本文以中班微课程“‘南’得遇见”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从儿童视角着手,确立项目主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蕴含在生活中,教育离不开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了解秋天,萌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我们组织幼儿收集蔬果,并投放到自然角,供幼儿探索研究。

一次,一群幼儿路过自然角。“哇!这里有好多南瓜!”“这个南瓜是我带来的。”“为什么我的南瓜和你的南瓜不一样?”“南瓜是长在哪里的?”……他们爱发现、爱探索、爱创造,停留在南瓜堆旁议论起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就这样,在落英缤纷、瓜果飘香的秋季,我们和南瓜相遇了。

每个幼儿都想了解南瓜,考虑到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关注点,我们构建了思维导图。接着,根据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梳理出三个项目化学习的研究方向和子任务:不一样的南瓜、南瓜里的秘密、南瓜有约。

基于思维导图和项目化学习研究方向,幼儿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和同伴一起组建了三个研究小分队和三个子研究分队。

二、分组探究学习,助推幼儿多元发展

(一)不一样的南瓜小分队

幼儿对自然角的南瓜有很多不一样的发现。我们请小分队的幼儿带着记录本,深入自然角观察、发现和记录。

彤彤:南瓜有橙色的、绿色的,还有很多形状,小小圆圆的叫“贝贝南瓜”。

涵涵:南瓜的身上有一根根的条纹,真好看。

然然:这个南瓜像灯泡一样,这个像圆圆的月亮。

从他们的绘画和表述来看,大多数幼儿围绕南瓜的颜色、形状、图案进行观察。他们用多种感官,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方式,发现各种各样的南瓜。

(二)南瓜里的秘密小分队

1.南瓜长在哪里

“南瓜长在哪里?”在某天路过自然角时,芯芯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幼儿,引导他们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阳阳:我觉得南瓜是长在树上的,因为果子都是长在树上的。

昱昱:我在乡下看到过南瓜,是长在泥土里的。

欣欣:南瓜应该是在高高的地方,我抬头看到过很大的南瓜。

从幼儿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探秘南瓜中。幼儿园种植园地有一块种植南瓜的地方,我们在幼儿争执不下时,带着他们到户外观察南瓜的生长。“哇!这里有个好大的南瓜!”“南瓜还会开出一朵朵花,它是长在泥土里的。”“南瓜还有长长的藤蔓。”……在种植园地,幼儿惊叹不已。

2.怎样摘南瓜

在种植园地,小分队的彤彤突然说:“我们把这个南瓜摘下来。”小分队其他成员都表示赞同,“怎么摘呢?”一一发出了疑惑。于是,他们聚在一起讨论起来。

一一:我觉得要两个人合作,才能拔出这个大南瓜。

熹熹:可以用剪刀把南瓜的藤蔓剪断,这样南瓜就落在地上了。

丞丞:我们可以把南瓜拽出来。

欣欣:可以去请保安叔叔帮忙,他那里肯定有工具。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和发现。”在探寻采摘柿子的过程中,幼儿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积极发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该选择哪种呢?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小分队选择了一一的方法。在大家的努力下,大南瓜终于落地了。

“这个南瓜有多重呢?”抱着南瓜的泡泡问。于是,教师引导他们借用食堂的称菜工具称大南瓜。“2.735 千克,好大呀!”大家惊叹不已。

3.南瓜的肚子里有什么

幼儿把南瓜搬回教室,都觉得南瓜又大又好看。小分队的熹熹和泡泡一直和大家讲述刚刚采摘南瓜和称南瓜的经历。昱昱自豪地说:“南瓜里面有好多白白的南瓜子。”坐在他旁边的艺艺说:“南瓜里面是橙色的果肉。”他们的对话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想迫不及待地把南瓜打开,看看它的大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小分队开始动手了。笑笑用手抠皮,可是南瓜的皮太硬了,她怎么也抠不动;然然抱起南瓜,用力地摔在地上,“啪!”大家都跑过去看,南瓜还是没有打开。这时,丞丞到“娃娃家”拿了一把塑料小刀,一手扶着南瓜,一手用小刀在上面切。“南瓜好像流水了,它的皮被切掉了。”丞丞大叫起来,继续切下去。但是,南瓜的皮仅被切了一点点。最后,幼儿寻求教师的帮助,终于把南瓜切开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小孩子队伍中最进步的小孩子。”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对幼儿来说,南瓜被切开的瞬间,是惊喜的涌现,能够深度认识南瓜、发现南瓜。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介入,每个小分队以“南瓜里的秘密”为主题,选择不同的“解剖”方法,用手抠皮、把南瓜摔在地上、用小刀。他们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切开南瓜的方法,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又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三、发挥自主想象,拓展创新思维

在对南瓜一系列探索研究后,“南瓜有约”小分队在创客区进行三次不同的“我和南瓜的故事”创编活动。

第一次创编:“老师,我的故事画不下了。”笑笑在创客区创编故事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怎么办呢?幼儿尝试把纸对折,在一张纸上画两个故事。

第二次创编:这一次从单格图画变为了双格图画,内容有对比和连续,原先单一的故事情节变得更为生动和真实。

第三次创编:幼儿进阶到四格图画,还标上了数字,将隐含的故事情节变成四格图画,让故事更加连贯,让读者一目了然。

四、活动收获

“‘南’得遇见”课程活动是一个发现、探索、尝试、创编和表达的活动,是一个以幼儿主动探索、教师支持,经验再获取的活动。整个活动从幼儿的一次偶然讨论开始,采用项目化分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促进深度学习。同时,教师基于思维导图,组建三个小分队。这种新的学习模式,给幼儿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现在,他们在添画背景时,也融入南瓜的元素;吃到南瓜时,能兴奋地和同伴谈论那段研究南瓜的经历。

(一)幼儿的收获

这次主题活动持续了近两个月,幼儿一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南瓜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蔬果,他们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从艺术区的作品到科探区的实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与你“南”得遇见,“南”得忘记。在后期的户外建构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确定主题。不少幼儿都想建构“南瓜乐园”,南瓜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中。

(二)教师的收获

我们从幼儿散步时偶然的发现着手,开启探索之旅。《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对南瓜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将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融于生活实践。这次活动以项目化形式展开,幼儿从自己的兴趣点入手,开始一系列探索。虽然是一次新的尝试,但是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每个小分队都有惊喜的发现。最后,我们将南瓜和区域活动相结合,从艺术作品到科探研究,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南瓜、运用南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不断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小分队南瓜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穿越火线之排雷小分队
赶潮小分队——潮汐能
南瓜灯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们是谁?我们是拖稿小分队!
劳动小分队,出发!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