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辨

2023-09-15 06:19刘为民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3年34期
关键词:容纳

刘为民

内容介绍

当我们品读那些充满哲思的奇文妙章时,智慧的火花不仅能点燃我们思维的灯盏,更能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同学们“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老子《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体现了思辨的色彩。

精品展示

适度地容纳对立

詹克明

哲人告诫我们:“人生的最佳状态,是保持轻度的贫困。”仔细品味,颇有深意。推而广之,适度地容纳对立,或许应当是事物的最佳状态。犹如太极图,白鱼中必须有黑“眼”,黑鱼中又需要保留一点白。事物的转化往往就从这“眼”开始。

俗话说,欲壑难填。生活中保留某种程度的不满足,不仅无害,反而有益。饭前轻度的饥饿感可以刺激食欲;劳作后轻度的疲劳感也许睡得更香;谋事时轻度的焦虑感反能时刻铭怀在心,有利于事成;繁迫时轻度的紧张感也许可防止怠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市场上某种商品轻度的紧缺反而能促进人们的购买热忱;爱书人书款轻度的偏紧反而能不断地保持他对书的渴望;聪明人轻度地保持点糊涂也许显得更宽厚大度;性格上轻度的固执也许不至于人云亦云地随波逐流;甚至一个人轻度地有点“怪”,没准反能促成他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只有适度地容纳对立面,才能有利于主体的稳定存在。正如一个人若一直生活在无菌环境中,他绝不会有健全的抗病能力。为了预防罹病,必要时还要种点牛痘,打点卡介苗,人为地引进点对立物,使体内产生抗体,才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事业有成之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对立方面借点灵笈,以作“添花”之笔。武将若会吟哦几首诗,便透出几分风雅,被人拱称儒将。文人再会舞弄两下剑,则更显其风流倜傥,别有一番风采。

有时过于饱满、过于纯粹反而是一种“病态”。整日饱食则心愈塞、气愈滞、身愈损;食品极大的丰富反而使孩子挑食厌食,营养不良;买书手头宽绰,坐拥书城也许倒不急于去读;商品极其充足,堆满货架,反而吊不起人们的购买欲;睡眠太过,人反而昏昏沉沉,越睡越懒;一个人如果样样都得到满足,什么都不缺了,反而造成最大的缺失——进取心。

摧毁一个人某种渴望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过度地满足他,使他感到厌腻。

“水至清则无鱼。”绝对的纯粹总是最干巴巴的,最缺少风采,也是最少用途的。绝对纯的铁化学上反而很有惰性,用途也很少。只有加入各种不同成分后,才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的特种钢材。绝对纯的硅、锗只有经过极微量特种元素的人为掺杂,才能成为半导体材料。人体也必须有点杂七杂八的“微量元素”,才能维持健康。台风、寒流有害,但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它们的调节作用,地球上将冷处极冷、热处极热,对生态造成极大破坏。尘埃可恨,但天空绝对干净,缺少这些尘粒作为凝聚中心,再浓厚的云层也不会凝成雨滴,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下雨,地球上也不会汇成江河,所有土地只能是沙漠。可以说,大气中若没有灰尘,就不会有生命,更不会有人。

聪明之人,自当时刻注意——在方方面面适度地容纳对立!

(选自《空钓寒江》,有删改)

赏读

本文开篇由“轻度的贫困”引出“适度地容纳对立”,二者的同一性建立在辩证法之上。主体部分先从正面进行阐释,再就反面进行论述。在正反两个层面的论证中,分别提取、分化出多个分论点,且这些分论点间呈逐层递进之势,如此多角度、全方位地作剖析、讲道理,就使看似相互对立的事物又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面。结尾,“聪明之人,自当时刻注意——在方方面面适度地容纳对立”这一中心论点极具说服力与启发性。

福祸得失之间

朱国良

世间万物所面临的命运,不少时候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同门,利害为邻,人之不幸,可能会带来有幸;自己有幸,可能也会带给他人不幸,因而“塞翁失马”的故事所说明的“祸福相倚”的道理是深刻的。画眉鸟、百灵鸟,会学人话的八哥、鹦鹉,往往有失去自由之厄运,被人活生生地关在笼中,虽有美食,却是悲惨。

面对荣华富贵,身处功名利禄,那锦绣的衣、可口的食、舒适的住不能说没有诱惑,但也有着祸的潜伏。越王勾践大功告成,范蠡驾一叶扁舟游泊于江湖,他还写信给同僚文种,分析勾践这个君王只能与人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特性,講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可是文种官迷心窍,乐不思蜀,最后果为越王所杀。而忍智藏锋的范蠡则改换门庭,终成一代生意大家——“陶朱公”。这正应了古人描绘种稻人的步伐一样:“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本来,有才总是好事情,但不少时候智慧也有大痛苦。苏东坡因其才智才历经磨难,变得满肚子不合时宜,所以愿儿子痴呆为好,这实乃苦涩之语。而看似木讷无才、不屑张扬的人,也未必就无福。常言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表面上用一种假象掩饰,当别人是傻瓜,视自己是能人,好像是机灵的策略,但是时间一久,伎俩被识破,人们就当看你在演戏了。相反,“拙诚”干脆以老实示人,似一位庄稼汉,看似愚直却实在,反而赢得了信任。

生活即思想,处世即做人。中国的庄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他们一生身体力行,把哲学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上。庄子与学生出去时,看到一山民伐树,高大笔直的树都被砍倒,而歪扭的小树则幸存下来,庄子对学生说:“无用乃大用。”而苏格拉底却验证了“哲学家毕生都在为死做准备”那句话,他在饮鸩而死之前还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只有神知道。”总之,灾祸与幸福是相通的,生存与死亡是相邻的。

生而为人,必当处世,我们在享福之时,要考虑灾祸的发生。走在“华容道”,常想走“麦城”,防患于未然,“肚饱带饭,天晴带伞”,总是不错的。而当灾祸发生的时候,也不要怨天尤人,最好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想到“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层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或恐好事变坏事,促使坏事变好事。

总之,眼光要放远一些,视野要放开一点才好。

(选自《冷雨敲窗》,有删改)

赏读

文中,作者紧紧围绕“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一中心观点,援引众多材料加以佐证。这些材料既有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也有历史典故,还有寓言故事,论证充分,令人信服。

猜你喜欢
容纳
「寿苏」与「访苏」 何绍基对苏轼影响的接受与容纳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现代汉语“V+开”与“V+下”表容纳义的对比分析
高职生自我容纳与容纳他人调查研究
智珠
高职生容纳他人与他人容纳自己程度感受的相关研究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市政综合管廊容纳管线辨析
一切
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
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