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09-19 15:52王融芬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培养方式

王融芬

摘 要:幼儿园教育关乎每一个幼儿的知识启蒙和健康快乐成长,其中,对幼儿园大班幼儿来说,其即将离开幼儿园并且正式步入小学阶段开始小学的学习生涯,此时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合作交往能力一方面可以快速帮助大班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大班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这对幼儿自身的学习、成长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大班幼儿的知识教授,同时需要重视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方面的提升。本文就将针对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旨在促进幼儿园中大班幼儿快乐成长。

关键词:大班幼儿;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6-0008-04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全阶段教育事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依据相关研究和调查来看,幼儿阶段本身就是孩子自身人格形成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不光有助于幼儿成长在一个良好的良好环境,同时有利于幼儿日后的正式课程知识学习和成长。在大班有意识有针对地开展合作交往活动,相当于帮助幼儿提前做好入小学学习、生活的准备,更好地做好科学衔接,促进幼儿发展。所以,本文首先分析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重要性,其次分析幼儿园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现状,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望对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合作交往能力的内涵概述

所谓的合作与交往,其实就是指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利益或者是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目标、维护合作利益的过程,这属于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有利于使合作多方面的利益得到有效满足。幼儿园中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合作性与交往性的关系,3~6岁时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5~6岁幼儿这一阶段恰好是幼儿园大班年龄段,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大班社会领域目标也已经明确指出,要求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因此,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需要意识到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2.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班幼儿处于社会性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强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但有助于减缓进入小学的坡度,同时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其情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幼儿的发展是否全面。幼儿情感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学习成就都有重要影响。在幼儿期,儿童正在建立自己的情感基础,这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促进幼儿情感发展是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促进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可以以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往为载体开展教育和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大班在游戏活动中多以开展竞赛性的分组合作活动,在社会性活动“合作真快乐”中,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在协商中体验合作的必要性,幼儿的积极情感能力得以调动。在多次的合作尝试过程中,从失败到成功,能让幼儿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同时消极情感体验也在不断合作中得到相应的舒缓,从而有助于幼儿逐渐成长为一个情感能力十分全面的“人”。

(2)促使幼儿形成社交技能

大班幼儿即将从进入小学生活,在新的环境与学习中需要面临诸多的社会交往,包含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等,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逐渐脱离家庭的保护,开始与外界建立联系,学习与其他孩子互动。而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教师“包办”,活动高控的情况,显然难以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社交技能。对此,需要注重大班幼儿在活动中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尊重他人、自我表达形成良好的社交技能,这对幼儿今后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支撐作用。例如,在角色游戏“理发店”中,通过扮演美容师、理发师、顾客等角色,让幼儿进行语言上、肢体上的交流合作。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的合作交往技能也将逐步得以提升,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交技能。

(3)促进幼儿学习效果提升

幼儿园大班幼儿即将面临正式的小学阶段课程知识学习,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较弱,将导致幼儿的学习存在局限性。加强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升,帮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通过与其他人的合作交流解决,促进学习效果提升。例如,在大班的体育活动“跳大绳”中,就需要幼儿团队合作,刚开始可以是三人合作,通过不断练习,可增加跳绳的人数,增加难度。这时就需要大家共同合作,默契配合,摇绳的要与跳绳的要在同一节奏上,如此在合作中才能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果。

(4)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在合作交往中,幼儿可以学习如何推动团队目标的实现,如何扮演和承担好自身的职责,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积极的团队意识,对幼儿日后的个人学习、个人发展都极为重要。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小电影”中,可以让幼儿两两合作,一个快速转动小纸片,一个观察记录,快速完成影像的记录,提高学习的成效。又如,在数学活动“看谁快”中,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任务卡的识读,在一定的时间内分别完成不同的小任务,这就需要每个小组推出一位组织者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而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的团队就能在速度与准确率上优胜于团队组织较弱的小组。在此过程中,幼儿学会领导和组织其他孩子,提高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这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3.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方式和措施

(1)树立榜样,激发幼儿的合作交往意识

幼儿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模仿。在幼儿阶段,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能力还不够发达,难以像成年人一样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但能快速地模仿他人。模仿行为是幼儿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因为通过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幼儿能够更轻松地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大班幼儿学习模仿能力相对于小、中班幼兒较强,因此在大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过程中,需要善于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出幼儿的合作交流意识,日后才能使幼儿形成合作交往能力。

第一,树立教师榜样。

大班幼儿在学习上更能模仿,有较强的分辨是非和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把握树立榜样的契机,发挥榜样作用,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合作交往行为,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示范和榜样式引导。例如,每日午餐后,保育员要负责餐桌地面的清洁卫生工作,常常忙得满头大汗,这时教师可以主动帮助保育员;在开展学习区游戏活动或美术活动、户外体育活动时,副班教师可积极配合当班教师收拾整理材料、合作游戏示范等,并在合作中表现出积极合作态度。教师所展示出的合作和交往行为,往往可以为大班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也会积极地寻求其他幼儿帮助,合作和交往,从而解决现存的诸多问题,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重要。

第二,幼儿榜样。

在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培养过程中,除却幼儿教师榜样以外,还可以从幼儿群体的内部着手,树立幼儿榜样,激发幼儿向共同的榜样学习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要比幼儿教师榜样要更加有效。例如,在大班设置值日生,鼓励值日生一起擦桌子、扫地,整理活动室游戏材料等,让幼儿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对幼儿合作的成果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合作游戏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对应的幼儿榜样,如在大班体育活动“小小搬运工”中,幼儿必须通过两人或三人合作共同协商,默契配合完成搬运任务,一是有一组完成效果好,教师就应及时肯定,使班级中的其他组幼儿纷纷效仿,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每一个幼儿都可以玩得不亦乐乎。又如,在大班角色游戏“环保时装秀”中,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环保服装设计,让幼儿进行评选打分投票,对投票多的视为幼儿小组的榜样,让每组幼儿先讨论说说评选的理由,并将这理由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再推选一名组长代表说说,分享小组意见,从而使班级中不同的幼儿小组组员之间、小组之间学习相互配合,弥补各自小组的不足,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久而久之,自然就可以形成对应的合作交往能力。

(2)提供给幼儿参与合作交往的机会

在大班幼儿的一日学习生活中,本身蕴含各种的合作交往的契机,幼儿教师需要重视起来,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在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善于挖掘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合作机会,积极给幼儿提供合作交往的契机,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和提供合作的机会,从而逐渐提升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具体的措施如以下。

第一,在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经明确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一日生活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培养的落实。例如,大班开展“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动,在打扫幼儿园活动室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轮流值日开展,由小组进行合作和沟通对打扫任务、擦桌子、整理图书、给花浇水等进行打扫区域和打扫人员的自主分配,在自由活动的时间分配各区域的活动范围,活动玩具等,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另外,还可以在大班的种植活动中引导幼儿以小组方式进行合作观察记录,每周开展植物生长分享会;在绘画欣赏活动中交流各自喜欢的发现点以及自己的作品。教师在一日生活活动中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将能在生活活动中提升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且幼儿通过合作交往、协商交流、分享成果等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后续的活动过程中出现矛盾现象和问题。

第二,在大班幼儿的一日游戏活动中培养。

幼儿在一日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本身具有非常多的合作交往契机,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让幼儿具有游戏的自主权,另一方面需要下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和提供合作、交往的机会,从而引发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例如,在幼儿园的一系列角色扮演的情境活动中,不同大班幼儿具有自身所喜欢的角色和情境,因此在对应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可让幼儿在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并且通过相关的合作沟通,使不同幼儿可以互换角色,这既可以使每个幼儿在角色情境活动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顺便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又如,在户外的自主活动中,幼儿需要共同合作,通过抬、搬等搭建户外梯凳游戏的场景;在自主建构游戏中,也需要幼儿两人或多人合作搬用活动材料,或搭建作品,创设活动场地完成活动。教师要在一日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大胆尝试合作,让合作成为游戏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在大班幼儿的一日教学活动中培养。

大班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大班幼儿的一日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就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优化,以此为基础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例如,大班数学活动“拼图形”中,一开始可以设计两个幼儿合作完成拼图的任务,中期可以设计四个或多个幼儿共同参与多种图形的拼图任务,后期可以设计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创意图形拼图任务,通过拼图任务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又如,大班打击乐活动《土耳其进行曲》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碰铃、响板、铃鼓、大鼓等各种乐器的多次配合,在练习中感受到演奏效果的变化,增强演奏的热情。在这特有的教学情境中设计一过程中,幼儿必须通过协商、合作、尝试,循序渐进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奏,而最后美妙动听的合奏曲会让幼儿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合作学习还能让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也能提升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意识。

(3)指导幼儿参与合作交往的方法

幼儿年纪比较小,身心发展相对不成熟,这导致部分幼儿想要进行合作与交往,但缺少对应的经验和方法。简单来说,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应的合作与交流指导,帮助幼儿顺畅地迈出合作与交往的第一步,使其后续自然完成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大班幼儿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的基本语言。目前来看,幼儿园中的大班幼儿中,大部分主要特点就是行为思想都具有“自我为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和制约。针对此,教师就可以指导幼儿合作与交流的语言选择,如教师可以直接将最开始的合作与交流语言展示出来,并且多罗列几个选项,使幼儿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具体可以罗列以下的合作交流语言:

问候语:如“你好”“嗨”“早上好”等。

指示语:如“来这边”“看这个”“给我那个”等。

请求语:如“请帮我”“能不能一起玩”“可以借我吗”等。

分享语:如“我愿意与你……”“我们可以一起……”“我想和你一起……”“你能和我一起……”等。

其次,合作交往的過程并不一定是“顺利”的,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使大班幼儿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幼儿通过行动进行友好“协商”,譬如,在大班角色游戏“三沙小吃一条街”活动中,初次游戏时,幼儿会因为喜欢角色、想扮演角色而产生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表现,如游戏开始,幼儿各自拿着围裙、厨师帽争抢着扮演角色,由于人数多,角色少,协商合作没有成功,使游戏难以开展。此时幼儿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让幼儿通过“猜拳”“轮流”“女生优先”等方式分配轮流扮演角色,让游戏能顺利开展。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通过小组讨论,以增开“小吃店”的间数等办法增加“服务员”“经理”“配送员”等角色,解决角色少、人数多的问题。在推进游戏的开展中,在一次次讨论合作中,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4)家园共育促进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提升

在培养大班幼小衔接的合作交往能力培养过程中,还需要高度重视家园共育的落实,使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保持共育的“合力”。关于家园共育这一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例如,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大班幼儿创设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能共同完成的任务,如开展“作息时间我遵守”“我要上小学”“我是时间小主人”等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制订入小学的作息时间安排表,在实践中鼓励幼儿与爸爸妈妈讨论遵守时间的困难与解决的办法;教师也可与幼儿共同讨论“我要上小学”都要做哪些的准备,再引导幼儿与家长讨论结果,制订入小学的目标,为幼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创造良好的合作与交往的契机。家长和教师要在家中、幼儿园里对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行为进行鼓励,从而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和上进心,并使其产生合作的欲望,为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对大班幼儿来说,其合作交往能力是当下及将来入小学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项能力,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方面。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大班幼儿主体和幼儿家长的诉求,重视幼儿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家园共育的实现,促进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减缓入小学坡度,做好科学衔接。

参考文献

[1]卢建琴.大班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福建教育,2021(22).

[2]黄依然.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支持策略探析——基于大班角色游戏“小学生活体验馆”的观察案例[J].成才,2020(06).

[3]狄静亚.浅谈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J].学苑教育,2020(04).

[4]张莉轩.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J].读写算,2020(04).

[5]张福萍.区域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2018(18).

[6]陆桂萍.合作——架起孩子交往的桥梁——浅谈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本文系福建省宁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FJNDKY22-6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培养方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