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

2023-09-19 18:39王艺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双减小学语文

王艺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向课堂要质量,积极响应国家“双减”号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立足课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学生学习基础,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积极进步,推动减负提质高效课堂顺利构建。教师要坚持兴趣引导、情境熏陶、层次分明,营造生动鲜活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提质增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6-0096-03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要求教学要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同时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达成提质增效教学要求。为此,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向课堂要质量,让多元教学资源被有效应用,自然唤醒学生学习热情,利用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开展趣味教学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双减”政策指引下语文教学如何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制订合理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成为教师需要思索的一项重点。

1.“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双减”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建构与积累,更要唤醒学生思维能动性,推动有效审美,让学生在思想、意识、行为等多个方面积极进步。防止教师机械地为学生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学习任务,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使一些学习能力不突出的学生产生极强的懈怠思想,失去学习自信,落实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成为提质增效工作与落实的重要一步。

一方面,要以课堂提质为前提,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后学习负担。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课堂提质要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少而精,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热情。在课堂上将需要学习的知识全面消化,以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顺利达成语言积累、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的目标。另一方面,减负工作的落实并非单纯对作业降低要求,而是要通过不做作业或少做,让学生思想上的减负有效减轻。减负先要剪掉机械、重复、不必要的作业形式,如大量的抄写类任务,机械的答题类任务。以减负为目标,要严格控制学生课后作業的数量,以少量优质作业,让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在丰富多元的作业形式中展现自我,趣味实践,从而可以有效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落实。同时,以“双减”政策为指引,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效关注,尤其是学生出现了懈怠心理、退缩心理,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综合水平下降时,教师不是单纯拔高要求,增加学生学习压力,而是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基础,优化目标指引意识,以积极鼓励、科学引导让学生学习赶超,促进学生在身体、精神、心理多个层面有效释放,这样才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良性生态,提质增效的目标也能顺利达成。

2.“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达成提质增效的目标,就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把握,让学生有更强的课堂参与感,这样才能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从小学阶段开始,每个学生之间都有很强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兴趣、自我约束力、学习方法掌握、学习习惯养成以及家庭环境等多方面也带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一前提下,推进课堂的提质增效,就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统一化指导,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要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活力,通过恰当的引导,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保障课堂教学平稳推进,同时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让学生有更强的学习进步意识。通过学优生起好引导作用,让更多学生向他们看齐并积极创优争先,形成一种全面进步的氛围,而对一部分学习思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鼓励他们与学优生结伴形成学习小组,发挥学优生帮扶作用。结合学生兴趣需求,提供灵活且可供选择的多类学习任务,为他们制订低层次的突破目标,推动学生灵活进步。坚持不放弃一个学生,不忽视学生学习潜能,做好智慧引导,让学生积极进步,实现有效逆袭。

(2)循序渐进

小学生知识积累量不足,综合能力相对薄弱,要想达成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目标,就要从提高学生学习进取意识,落实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进取意识,而这一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持续引导,让学生从低效学习向高效学习稳步转变。课堂构建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更要明确教师的引导性地位,要具备清晰的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评价,不断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制定管理方针,才能获得学生方面的有效配合。教师要将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作为首要任务。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成长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语文课堂的构建也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以平和稳定的心态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对学习中碰到的一些学习重难点,坚持精细引导,循序突破,保证学生可以切实理解到位。防止单纯降低教学目标,提高教学速度,造成课堂气氛活泼而学生综合能力不能有效提升的情况。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推进灵活化管理。一些简单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综合性内容,推进策略化指导。以师生互动,目标分解,共同突破,实现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体进步,还要提高学生对教师工作的配合意识。以“双减”政策为指引,教师会削减一些机械枯燥的书写类任务,但是对阅读任务、资料查阅、思维导图梳理等综合性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学生积极配合落实到位,课堂上既要有教师的统筹策划,还要有学生的学习参与,成果展示,智慧碰撞,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中督促学生进一步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能受到优秀语言文字的熏陶,在思想、纪律、学习主动性多个方面积极进步。

(3)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质增效是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提质增效的落实还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引领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真正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时代新人。以人为本要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增强学生求知欲,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具备任务选择能力,并在选择任务后积极执行,展示自我,让学生享受于语文学习的节奏与进度,学会有效的自我调整。不能仅仅在教师指引下机械完成学习任务,还要让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例如,在作文训练中,既要让学生形成条理性的表达,还要鼓励学生发表出新颖的见解,冲破单纯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可以真正书写心灵,自由表达,增强学生成就体验。以人为本,还要关注学生多个方面的均衡性发展,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感染,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个体。以人为本开展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

3.“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积极对策

(1)兴趣引导,让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强效催化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实现语文提质增效的首要任务。很多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较强,在语言运用、技巧表达等多方面也非常优秀,影响学生语文综合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学要坚持兴趣先导,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再通过恰当的任务引领,让他们去逐个突破,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强的成就体验感,课堂提质增效的目标也能顺利达成。

兴趣先导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入手,引出文本内容,提高学生认知意识。比如,《司马光》这篇文言文讲述的就是小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不慎掉落瓮中,司马光机智英勇救人的故事。文言文用字与现代文有很大的差异性,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并不好。通过动画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则能生动形象介绍故事梗概,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再进行文字的解读,文章的记诵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兴趣引导工作的开展,还可以通过道具演绎、情境表演等形式。以《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例,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通知这样一种实用性文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化身故事中的一员,通过剧目演绎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狗熊的通知不够清楚,结合对话想一想同伴们是怎样一次一次提醒让狗熊的通知要素齐全。这样的课堂互动方式新颖有趣,学生学习参与感显著提升,课堂自然志趣无穷,学生对所学内容也能顺利接受。兴趣引导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从问题设计、媒体互动、辩论活动、猜谜语、说故事、做游戏等多个角度切入,通过教学活动的恰当设计,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达成课堂提质增效的目标。

(2)情境融入,丰富学生的情感體验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和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形式。小学生心思简单,情感外露,要想更好地吸引学生融入课堂学习过程,就要重视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尊重学生自身学习特点,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积极情绪体验,将自己的愤怒、忧伤、喜悦、欢乐有效表达,就可以将语文要素、人文主题与学生学习进步紧密关联在一起,达成课堂提质增效的目标。

教学场景的创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顺利达成。例如,教学《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营造舒适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四季美好,对作者的细腻写作手法,有效感知下来,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也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表达出自己对四季美好的喜爱。这样的课堂跳出生硬的文字解读,学生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表达,也能试着进行仿写,可以实现学习过程顺利,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又如,在教学习作主题“暑假真快乐”时,针对很多学生写作中出现的流水账,主题不突出,缺乏细节亮点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入看图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围绕一件事物详细叙事。让学生观察一幅图片,说一说图片中有几个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当时的天气如何,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是通过哪些方面看出来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写作的重点,再让学生学会分段进行条理性叙述,故事起承转合有效衔接,将快乐这一中心有效放大。具体描述一下自己在身体、心理多方面的快乐感就形成了一篇中心明确、主题突出的小练笔作文。语文课堂上的情境引导是一个有效的台阶,以此为基础要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多彩生活,再结合作文主题进行恰当的评价引导,让学生修正自己的不足。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更强的愉悦感,让画面情境通过文字鲜活呈现,学生读写热情全面释放。

(3)层次分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所以课堂推进中要合理规划,层次分明,才能抓住学生最专注的时刻,突破重点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自然降低了课后巩固复习的负担,所以授课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推进分层次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循序突破,达成提质增效的目标。学生能最大程度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整个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更容易唤醒学生学习接受意识。

以《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为例,此文是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写作风格,认识闰土形象的一篇典型文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文本,对自己喜爱的段落、句子进行勾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在推进有效共读,重点体会“我”的思想变化。通过“我”与闰土之间的对比,刻画出闰土的机智勇敢、聪明能干与见多识广。针对精彩的动作、语言描写,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加深学生对闰土性格的了解。一节课抓住了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句子,可以教师的补充与介绍,以开放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读一读、辩一辩、说一说,将教学重难点顺利消化与课堂。

4.结语

总之,“双减”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减轻课后辅导,从日常学习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习积极性稳步提升,学习基础逐步夯实。通过学生全力以赴课堂参与,达成提质增效的目标,学生也能在学习进步的过程中锤炼积极心态,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进取赶超意识,打造活泼融洽而具有进取意识的活力班集体,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珊珊.双减背景下基于“快乐读书吧”的主题阅读模式初探[J].读与写,2022(07).

[2]许运栋.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1).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