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菌药物延迟处方策略下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研究*

2023-09-26 09:08杨庆庆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口服

杨庆庆,关 翔

焦作市人民医院儿科二区,河南 焦作 454000

呼吸道感染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小儿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该病每年发病频率可达4~8 次/人,在气候发生突然改变时可引起小规模流行。根据感染位置不同,临床将此类患儿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种类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反之鼻腔、咽喉产生的急性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泛气管、支气管、肺部等部位产生的急性感染。抗菌治疗是各类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治法,但为保证其治疗效果,在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前,临床常会对患儿进行药敏试验。目前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多与各类病毒、细菌侵入所致[1]。此病潜伏期较短,一般在呼吸道感染后1~4 d 后即可发病,患儿临床多伴有咳嗽、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明确感染类型、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并缓解症状为其主要治疗原则[2]。阿奇霉素为呼吸道感染患儿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针对多种致病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3]。但近年来,临床抗生素滥用现象越来越常见,长期应用某种抗生素或可导致机体产生一定耐药性或抗药性,加之小儿机体免疫力较差,大量应用抗生素也可引发一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4-5]。保证抗生素合理应用,对增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提高诊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6]。抗菌药物延迟处方策略(DAP)作为一种全新的抗菌治疗方案,对减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降低药物副反应为患儿及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有积极影响[7]。目前尚未见学者对DAP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相关深入探讨,为优化此类患儿的抗生素应用方案,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DAP指导下,将阿奇霉素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3 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 例)和研究组(63 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31 例;年龄3~12 岁,平均年龄(7.45±0.36)岁;感染时间5~10 d,平均感染事件(7.52±0.33)d。研究组中 男34 例,女29 例;年 龄4~10 岁,平 均 年 龄(7.27±0.42)岁;感染时间6~9 d,平均感染时间(7.46±0.28)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8]中提出的相关诊断要点:存在咳嗽、发热、畏寒、头痛等基础症状,经血常规检查存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异常,经实验室检查存在炎症反应(炎性因子水平异常),经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浸润性肺间质阴影。(2)经影像学检查后可排除肺结核、肺肿瘤、肺水肿等相关疾病。(3)参与本研究前1 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抗菌治疗。

排除标准:(1)存在非病理性肺部结构异常或气道功能异常者。(2)重症肺炎者(需尽快接受干预不适合参与临床研究)。(3)对布地奈德或阿奇霉素既往存在过敏史者。(4)不符合雾化治疗指征者。(5)依从性差拒绝配合完成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首先予以两组患儿相应的止咳、解热、缓解头痛等对症治疗,同时注意纠正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予以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存在低氧血症患儿需予以针对性氧疗支持治疗,予以口服维生素D制剂,1粒/次,1 次/d,同时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正大天晴药业,H20203063)配合治疗,0.5 mg/次,2次/d。

1.2.2 抗菌治疗 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菌治疗,即在进行相关药敏试验后为患儿制定相应的抗菌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阿奇霉素序贯口服治疗:每日按2.5 mg/kg 剂量口服阿奇霉素片(永宁药业,H20066924),2 次/d,持续用药7 d。研究组则基于DAP 策略为患儿实施阿奇霉素抗菌治疗,由主治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提前开具好阿奇霉素用药处方后,将处方直接交予患儿家属,用药期间需观察病情改善情况,若在予以上述基础治疗后,症状在一周内未改善,则回院按该处方调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具体处方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1)每日按5 mg/kg剂量经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成都百裕制药,H20093666),1次/d,持续滴注5 d。(2)每日按2.5 mg/kg剂量口服阿奇霉素片2次/d,继续服用2 d后统一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有效性评估指标 主要从治疗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炎症反应指标等3 方面综合评估。(1)取所有患儿外周静脉血5 mL 为样本,经抗凝后作血清分离,离心转速为1 000 r/min、离心半径为0.5 cm、离心时间为5 min,血液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设备为BS-280 生化分析仪(贝登医疗),试剂盒由默克生物提供。(2)炎症反应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FS)等3 项,样本采集、处理方法同上,检测方法为荧光定量分析(PCR)法,采用Applied BiosystemsPCR 仪(赛默飞世尔)及其配套试剂盒检测。

1.3.2 治疗安全性评估指标 主要从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两方面综合评估。(1)免疫指标。包括淋巴细胞总计数(TLC)、CD4+/CD8+、免疫球蛋白M(IgM)等3 项,样本采集及处理方法同上,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设备为BS-280 生化分析仪(贝登医疗),试剂盒由明德生物提供。(2)药物不良反应。于患儿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为期3 个月的短期随访,统计并对比随访期间,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研究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局部过敏、喘鸣、局部感染等4 种,取上述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之和百分比为最终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情况

两组患儿首次测得WBC、NE 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DAP 指导下,治疗7 d 后的WBC、NE 均低于经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情况(±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情况(±s)

组别研究组(n=63)对照组(n=62)t值P值WBC(×109)治疗前13.45±1.12 13.31±1.07 0.714 0.476治疗7 d后7.44±0.31 8.76±0.49 18.841<0.05 NE(%)治疗前86.44±5.16 86.32±5.41 0.127 0.899治疗7 d后62.11±2.27 65.32±2.391 7.700<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情况

两组患儿首次测得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DAP 指导下,治疗7 d 后的CRP、IL-6、G-CFS 均低于经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情况(±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情况(±s)

组别研究组(n=63)对照组(n=62)t值P值CRP(mg/L)治疗前13.44±1.17 13.32±1.25 0.554 0.580治疗7 d后8.41±0.251 9.92±0.651 17.193<0.05 IL-6(pg/mL)治疗前192.45±10.16 192.77±10.41 0.174 0.862治疗7 d后102.15±5.251 105.44±5.361 3.467 0.001 G-CFS(pg/L)治疗前40.25±2.14 40.36±2.33 0.275 0.784治疗7 d后20.21±1.171 23.11±1.351 12.841<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

两组患儿首次测得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DAP指导下,治疗7 d后的TLC、CD4+/CD8+、IgM 均高于经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s)

组别研究组(n=63)对照组(n=62)t值P值TLC(%)治疗前18.42±1.13 18.33±1.25 0.422 0.674治疗7 d后23.45±1.17 21.33±1.35 9.387<0.05 CD4+/CD8+治疗前0.82±0.14 0.83±0.25 0.277 0.783治疗7 d后1.77±0.25 1.22±0.17 14.360<0.05 IgM(g/L)治疗前0.42±0.14 0.43±0.11 0.444 0.658治疗7 d后1.44±0.32 0.92±0.17 11.370<0.05

2.4 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经DAP指导下,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经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为一种自限性疾病,患儿预后多与自身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免疫机制等密切相关。小儿本身机体抵抗力差,若发生感染后不及时给予积极干预则极可能导致其发生不良预后[9]。各类病毒、细菌侵入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原因,因此针对此类患儿一般会在明确其具体致病菌类型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抗菌治疗[10]。此前有学者在其相关研究中指出[11],以肺炎链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菌为此类患儿主要的致病原菌,对应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等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以上致病菌的耐药性相对较低。

本研究中,通过对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口服疗法治疗后,其对应的气道炎症反应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阿奇霉素为首个氮杂内酯类抗生素,经吸收后可与50 s 核糖体的亚单位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可有效阻滞细菌的转胎过程,其药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对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方面[12]。李佳等[13]在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中指出,与常规的口服抗生素(红霉素)相比,配合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更高。序贯疗法为同种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治疗,经静脉注射、滴注抗生素后,采用生物利用度更高、半衰期更长的口服制剂继续治疗,对促进药物充分吸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具有一定积极意义[14]。目前认为维生素D 缺乏也可导致患儿病情反复发作,当机体缺乏维生素D 时会导致免疫受损,此时患儿的抗感染能力也会明显下降,给予必要的抗菌治疗后进行维生素D 补充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对增强抗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积极意义[15]。除自身免疫力、抵抗力较差外,患儿的呼吸系统发育未完全,受气道解剖因素影响,当各类致病菌群经口鼻吸入时,可对其气道平滑肌的功能及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由此产生的气道高反应性也可诱发炎症反应,这也是患儿发病的重要原因[16]。除给予必要的抗菌治疗外,对其气道结构、功能进行相应改善治疗也是增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有效手段。布地奈德为一种具有抗炎特性的皮质类固醇,对白细胞、NE 等多种细胞及组胺等介导因子所致的过敏、非过敏性炎症均有着显著的抑制效果,可通过直接作用于起到平滑肌而起到抑制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道高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效果[17]。阿奇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其治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已得到相关研究证实,且目前认为,与常规口服阿奇霉素的疗法相比,应用序贯疗法治疗的安全性更高。但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现象日渐严重,如何优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的用药方案,以保证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以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及热点[18]。DAP 为一种近年新兴起的抗生素治疗策略,与常规的抗菌治疗方案不同,DAP 策略的关键在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情况,提前开具好抗生素用药处方后,通过监测病情变化,在规定期限内延迟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传统抗菌治疗多与临床基础治疗同时进行,受药物相互作用影响,部分患儿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会相对更高,而DAP通过延迟应用抗生素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以上风险发生,对于机体免疫力本身较差的呼吸道感染患儿更具临床优势[19]。本研究中,两组患儿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其炎症反应均有一定改善,但相比之下,研究组在DAP策略指导下,经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更佳,对应的血常规WBC、NE 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更低,与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DAP 策略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实现抗生素合理应用,而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见DAP策略对实现阿奇霉素合理应用、保证患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尚未见学者将DAP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抗菌治疗中,但海沙尔江·吾守尔等[20]指出,DAP 策略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实现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本研究最终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基于DAP指导下,应用阿奇霉素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抗菌治疗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可在改善患儿气道炎症反应、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实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口服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