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综采区队煤质管理工作

2023-09-27 00:11薛继锋
山西煤炭 2023年3期
关键词:区队煤质煤矸石

薛继锋

(河南省新郑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新郑,451100)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煤质管理全覆盖于各个作业面、作业环节及作业岗位,是煤矿企业在实现自身生产产量要求的同时,保障出矿煤炭质量满足要求的管理活动。综采区队作为煤矿生产工作的一线作业单元,在生产中严格落实煤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煤质管理水平,既可以提高区队所属职工的薪资待遇,也可以保护煤矿企业在新时代乘风破浪,稳步前行,持续发展。

1 综采区队落实煤质管理的重要性

1.1 节约生产成本,保障企业利润

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新时代,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生产发展需要的主要资源。我国煤矿企业一方面要抵御外来煤矿企业不断输入的冲击,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内部优质、易开发的煤炭资源正在逐年减少,导致开采难度大幅度增加。煤矿企业只有通过不断落实煤质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使企业在新时代稳步运行。综采区队是煤矿企业作业人员最多、工作量最大、风险最高、环境最恶劣的单元,也是控制煤炭资源质量的实际控制单元。综采区队在煤炭的一线生产过程中,在保证煤炭资源开采满足企业产量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企业对煤质的要求,可以减少煤矿企业在煤炭资源筛选过滤及其他杂物人力挑拣等方面的支出投入,从根本上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矿企业也需要在大环境下,积极创新,在保证实际生产活动的前提下,稳步提高煤质,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及市场竞争力[1]。综采区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落实煤质管理工作,突出煤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煤质管理水平,进行工作面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生产,才能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以良好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

1.3 提升企业形象,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

随着新的经济政策、环保政策的不断实施,社会各界对生产生活资源及环境的期望,煤矿企业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减小对周边环境的破坏[1]。综采区队通过落实煤质管理工作,响应煤矿企业的新型开采方式,更新作业开采技术,促进煤炭资源新型提炼方式的推广,减少煤炭资源中有毒物质含量,使煤炭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保证煤炭资源合理利用,并减少煤炭资源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形象,进而加速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建设。

2 影响煤质管理的因素

2.1 影响煤质的直接因素

影响煤质的最直接因素包括:杂物、水和煤矸石[2]。综采工作面影响煤质的杂物主要包括:①支护、采掘及运动部件等铸铁类;②枕木、木楔、木板等木材类;③未爆雷管及爆破残留物类;④皮带输送机、电缆头、胶带及塑料等橡胶品;⑤检修施工废弃物及垃圾类。影响煤质的水主要包括:①难以控制和除去的煤炭内在水分;②煤层水和其他含水层的水;③施工作业用水,例如,喷雾除尘用水、采煤机冷却用水、注水孔注水。影响煤质的煤矸石是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物。

根据赵家寨煤矿2022年月平均杂物统计结果,原煤杂物中各部分质量比如图1所示,原煤水中各部分质量占比如图2所示。

图1 原煤杂物中各部分质量比Fig.1 Mass ratio of impurity components in raw coal

图2 原煤水中各部分质量比Fig.2 Mass ratio of water components in raw coal

2.2 影响煤质的本质因素

影响煤质的本质因素包括:人、机器设备、物料、开采方式方法和环境。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形式有:首先是放顶煤时不能及时关窗,导致煤矸石大量混入原煤中;其次是煤层注水及除尘时不能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导致煤层含水增多;再然后是施工作业期间,使用后所剩杂物、材料及工具不能及时清理出去。机器设备主要表现在设备检修或皮带输送机运输过程中,部分零部件、塑料等杂物进入原煤及设备老化导致注水增多、排水不畅等。物料主要有支护支撑用的木料、巷道内的锚杆锚索及托盘等。开采方式方法主要包括工作面采煤方式“一采一放”和“两采一放”选择错误导致煤矸石大量混入巷道、煤壁注水方式或排水方式选择错误导致水分增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煤层顶板及底板煤矸石和煤层内在水分与煤层水。

在煤炭资源开采全过程中,人在影响煤质的本质因素中占有主导地位,人有调整设备、改变环境、选择开采方式方法、收集物料的能力,因此煤质管理的根本取决于人。以赵家寨煤矿为例,将影响煤质的因素分为无法通过人为干预的因素和人为可以干预的因素两类。无法通过人为干预的因素包括:煤炭的内在水分、顶板水、底板水、断层褶皱位置煤矸石及部分煤层中夹矸的影响,这一部分现如今在影响煤质的因素中占很少一部分;而人为可以干预的包括杂物、职工施工作业过程中用水及顶板底板煤矸石等在影响煤质的因素中占绝大部分。根据赵家寨煤矿2022年的统计报告发现,按照公司要求,筛选厂为保证煤质设定了多重先进的工序工艺环节,大部分影响煤质的因素在经过筛选厂之后,会被筛分出来,到达最终煤仓或洗煤厂,影响煤质的因素只有混入原煤的水分及矸石粉。

2.3 影响煤质相关因素的模型

由于相关因素存在内部联系,所以综采工作面如果不能严格进行煤质管理工作,则很容易影响生产出的煤炭质量,这就是常见的煤质管理因素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煤质管理因素模型Fig.3 Coal quality management factor model

3 综采区队煤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区队煤质管理的意识薄弱

在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老思想观念影响下,综采区队从管理人员到一线作业人员没有清晰的认识,主观地认为“产量高了、企业利润就会高、薪酬就会提高”,没有正确地意识到煤质管理对一个企业经济效益及生产发展的重要性[3]。在实际的生产作业过程中,综采区队管理者的关注点在如何提高工作面的产量上,对工作面的财力、物力配置也主要以提高工作面的产量为主;综采区队的一线作业人员也在区队的环境中,忽视对煤质的管理,导致杂物、煤矸石及水超要求进入原煤中。综采区队从管理人员到一线作业人员对煤质管理的意识不到位,虽然工作面的生产速度和生产产量有所提升,但煤质可能会大不如前,最终可能会导致煤矿企业在产量提升的基础上,煤质没有提高,无法提高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信誉度。

3.2 煤质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往往通过制定煤质管理制度来保障企业整体的煤质管理工作,但是在综采区队,煤质管理制度的落实是受现场实际情况影响的,煤质管理制度能否落实到位同样受现场人员情况的限制。煤综采区队是现场作业区队,大部分都缺少完善的煤质管理制度,这会使煤矿企业的煤质管理制度与综采工作面脱节。企业煤质管理制度是对公司大方向的管理,是对企业整体环境、全生产过程中煤质的管理,是对全体职工简洁明了的管理,是对全体工作岗位较为统一的要求,但是现场作业环境在不断变化,职工在工作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职工工作岗位遇到的问题也各不一样,这都是企业煤质管理不能全面处理的。

3.3 个别综采区队缺少监察体系

现阶段,煤矿企业在对煤质的管理工作还留存在企业制度层面,没有将煤质管理制度完全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企业煤质管理体系不完整,区队甚至没有专职的煤质管理人员[3]。区队缺少监督体系,就会导致煤质管理落实不到位,人员对煤质管理工作松散对待,放煤过程中,作业不规范,忽视煤炭生产质量;煤质管理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对原煤的处理不到位,导致煤矸石等进入主流煤输送线路。综采区队现场煤质管理不严格的情况下,缺少实际的考核手段与有效的奖惩措施,职工对煤质管理态度会更散漫,导致监督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进一步降低了煤矿企业的整体煤质管理水平,使煤质管理工作丧失企业和社会的信任。

4 综采区队煤质管理工作策略

4.1 建立完善的综采区队煤质管理制度

现阶段,大部分综采区队都缺少完善的煤质管理制度,导致煤质管理工作的质量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综采区队需依照煤矿企业的煤质管理制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工作的实际状况,在严格执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其独有特点的区队煤质管理制度[1]。综采区队煤质管理制度按照工作面的现场环境,划分区队各级管理人员及职工管理职责,并要求按照区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3];制定各工作岗位的岗位要求,明确各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及任务,并建立完善的考核方法,对各级职工是否严格落实煤质管理制度,各岗位人员是否能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任务进行严格审查。综采区队制定完善的煤质管理制度,再落实到生产全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煤质管理制度,既提高了区队煤质管理水平及区队的管理形象,也能在生产源头处提高煤矿企业整体的煤炭质量。

4.2 建立煤质保障体系

综采区队在开展煤质管理工作时,应将煤质管理制度与生产体系相融合,建立区队三级管理机构体系系统[4]。首先,区队的正副队长和支部书记作为最高等级的煤质管理人员,应提高对煤质管理工作的关注度,消除区队人员徇私舞弊的情况,对员工的不作为、态度散漫,设备不维护、不修理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开展煤质管理领导工作。其次,区队技术人员及专职煤质管理人员应在明确煤质任务计划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煤质管理制度,完成监管和督查煤炭质量的职责要求。最后,煤质现场生产人员,应依照区队煤质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生产要求,及时进行设备维护修理,完成煤质任务目标,避免因个人或设备原因导致煤矸石、水和杂物在生产过程中进入原煤中。综采区队在建立三级管理机构体系的情况下,做好区队内的煤质管理工作,并积极将区队对煤质管理的实际情况向上一级汇报,在上一级系统的监督下,不断优化调整煤质管理体系,提高区队的煤质管理水平。

4.3 强化煤质管理意识

在煤矿企业煤质管理工作中,应将职工的煤质管理意识[3]放在生产要素第一位。同样,综采区队的发展也需要职工从长远来看待自身的工作,完成区队的生产任务。综采区队应采用全员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强职工的提质增效教育,充分阐明煤炭质量对区队收入的重要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力,并在有限的生产环境中,在保障生产产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煤炭质量。综采区队应充分发挥各种平台、各种环境的影响作用,广而告之煤炭质量的重要性,例如在区队会议室、值班室等悬挂宣传标语,在班前会中反复强调,利用广播等引导职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促进综采区队煤质管理工作稳步提升。

4.4 加强人才建设

综采区队煤质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专业的现代化人才队伍[3]。这就需要综采区队建立一套先进的人才培训机制。在机制中,一方面要加强老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增加老员工对生产过程中影响煤质各种因素的认识,提高已有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煤质管理水平,减少煤矸石、水及杂物进入原煤中;另一方面,煤质管理不仅仅是减少煤炭资源中的煤矸石、水及杂物,同时也是煤炭生产的不断发展,所以综采区队定期要求由先进生产经验的教授带队,组织报告讲座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给予优秀人才一定的表现空间,帮助区队优化煤炭开采方法,提高煤炭资源的生产质量。

4.5 加强考核力度

综采区队在煤炭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加大考核力度,促使职工严格落实煤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煤质管理体系要求,完成区队煤质任务目标。综采区队根据生产产量、煤质完成情况考核职工生产作业情况,对职工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建立详细的考核标准、奖惩措施。综采区队可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每日放煤量,以每日的放煤量为标准进行奖惩;在放煤量的基础上定原煤量,以原煤量占比进行考核是否违规生产;在此基础上核定原煤量规定热值数,进一步考核计算奖惩[5]。奖惩有标准,考核有力度,促使综采区队各级职工重视煤质管理工作,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关注煤炭产量及质量,提高区队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5 结语

综采区队提高煤质关系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赵家寨煤矿综采区队通过上述策略,在2021年度显著地提升了原煤的煤质,使公司商品煤价格得以提高。与2020年热值4 213卡比较,2021年完成热值4 255卡,相比较提升42卡,每吨售价提高5.88元,商品煤销量完成254万t,仅因煤质的提高增加全年销售收入1 493.52万元,增加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其他煤矿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管理经验。

猜你喜欢
区队煤质煤矸石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国有煤矿基层区队“微腐败”的治理和预防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新形势下煤炭区队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
改性煤矸石对污水中油的吸附作用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