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人”到“化身”:元宇宙赋能生成认知范式方法论的理论空间

2023-10-05 08:39周卓钊史滋福
心理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范式宇宙

周卓钊 史滋福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410000; 2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口 570000)

1 引言

被誉为“数字化转型终极”(高承实, 2022)、“互联网的下一代”、“互联网进化终极形态”、“最先进信息技术综合集成趋势代表”(王文玉, 2022) 的元宇宙概念已经悄然闯入大众视野, 元宇宙时代即将来临。除了技术革新、价值观、思维改变外,元宇宙还影响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元宇宙同时代、 第二代认知科学中最具革命意义和时代特征的生成认知研究范式, 是否与元宇宙认知理论有共同的特征或主张? 元宇宙是否代表未来认知心理学发展路向? 这些构成本研究旨要。

2 元宇宙概念及其理论

2.1 元宇宙概念及其产生

元宇宙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将元宇宙视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 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朱嘉明, 2021)。 也有学者认为,《维基百科》对元宇宙的描述更符合元宇宙的新特征, 即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的, 具有链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3D 虚拟空间①维基百科.元宇宙,https:/ /wiki.mbalib.com/wiki/%E5%85%83%E5%AE%87%E5%AE%99。。

元宇宙提法最早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的电影《雪崩》,直至2020 年的兴起有必然性亦有其偶然性。 20 世纪末和21 世纪初是信息化、 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开始普及,并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多元文化与思潮逐渐趋向融合。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开始交融, 许多新范式及理论如第二代认知科学均得以问世。从哲学溯源,元宇宙传导的理论主张含有同样为生成认知研究范式所具的实证主义、 实用主义哲学、康德内在目的论、系统论、现象学、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等学派影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数字产业的聚能效应, 使得元宇宙技术概念得以落地。举例而言,元宇宙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量子力学有关理论, 游戏引擎等虚拟现实技术革命(朱嘉明, 2021)、XR 技术、Web3.0、脑机接口、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6G 等基础技术日新月异,融合De-Fi、IPFS、NFT 等数字金融成果后,使得元宇宙核心技术如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左鹏飞, 2022)得以迅猛发展,创造出既与现实更深度融合,又能超越现实可能性(林天强, 2022, P.12-21)的虚拟世界、平行于传统物理世界的全息数字世界, 元宇宙的概念逐渐形象和具体。

难怪有人认为早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就已经触及元宇宙理念(张昌盛, 2021)。 加之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科学范式的不断更迭,许多学科如哲学、社会学,甚至人文科学体系不断寻求突破,这些都表明元宇宙出现的时机已经成熟。

2019 年疫情发生以来,人们习惯于居家办公和生活,虚拟演唱会、虚拟教育(如在线教学)、在线聚会①2020 年,美国一家庭家长们在沙盘游戏《我的世界》和Roblox 上为孩子们举办生日派对。、虚拟金融②2020 年,CNBC 报道元宇宙的地产浪潮,投资元宇宙资产基金的设立。、虚拟学术活动③2020 年,全球顶级AI 学术会议ACAI 在《动物森友会》(Animal Crossing Society)上举行研讨会。、虚拟创作均已具备“元宇宙”雏形。 2021 年作为“元宇宙”元年以来,元宇宙概念就一直在飞速发展中,引发社会生产结构、运行机制、关系状态、产业发展逻辑和个体创新创造能力的联动变革(王文玉, 2022; 左鹏飞, 2022)。

2.2 元宇宙有关认知的理论

有人将元宇宙技术更新归纳为三个阶段, 即以文学、艺术、宗教为载体的古典形态阶段,以科幻和电子游戏形态为载体的新古典阶段,以“非中心化”游戏为载体的高度智能化形态阶段。并且认为,目前元宇宙正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中后期:一方面,游戏为主体的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和框架趋于成熟; 另一方面,游戏与真实边界开始走向消融,创建者仅仅是最早的玩家,而不是所有者,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决定(朱嘉明, 2021)。由此可见,元宇宙认知技术层面具有虚实相融性、 自治性、 社会性等特征, 或者是Roblox 的CEO Baszucki 归纳的身份、 朋友、 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以及深度体验。 Beamable 公司创始人Jon Radoff 提出元宇宙技术特征为体验(experience)、发现(discovery)、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去中心化(decentralizition)、人机互动(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基 础 设 施(infrastructure)。 赵国栋等人(2021)则从哲学层面归纳出元宇宙认知的“共创、共享、共治”的价值观。 李林福等人(2021)则认为构成元宇宙三大要素是自由度、社交、收益化。 可见,无论从技术亦或是哲学角度,沉浸体验、社交、去中心化和共生规是元宇宙认知倡导的核心理念和理论内核。

具体来看,沉浸其实就是关注认知主体的体验。这种体验类似于存在主义现象学家海德格尔的“此在之在”的在世感,也是瓦雷拉自创生生成认知版本提到的人类体验,佛教“中观之道”以及由此衍化出的“正念觉知”心理疗法,实际也是关注人类认知体验。 从这个层面而言,人类认知即体验,是一种主观能动获取的感受。 葛鲁嘉教授从中西方心理学对比中发现我国更注重体验的心理学研究, 也倡导未来要构建以体验为主的心理学研究方案(葛鲁嘉, 2008)。 当然,生成认知范式普遍注重人类体验,契合元宇宙精神之所在。 同时,元宇宙更加强调主体间性的体验,在虚拟世界当中人际交互情景在元宇宙中得到高扬,这是区别其他互联网平台的最为重要的特征(赵国栋, 2021)。 它推进了VR 等虚拟技术的发展,也因此更注重设备的社交倡导。 它企图改变当前所有二维平面的社交软件和平台, 创建未来动态可视化的同空间、 跨越时间的交流方式, 实现与过世的亲人、远在国外的朋友跨时空的交流。 不得不说,元宇宙的终极就是实现虚拟指导现实, 拓展现实人类认知的实践。 虚实共生的终极就是现实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虚拟数字世界得以全部实现, 最终实现多平台、多层次的人类发展。 “去中心化”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保密,且能做到永久保存,也从新的视角揭露笛卡尔剧场的外在世界和先定的“小人”闹剧。 世界正因为如同佛教的“中观之道”传导的没有根基, 因此元宇宙的虚拟数字世界既可以延续从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逻辑, 成为现实世界的“物联网” 式样的“镜像世界”(如高德地图APP),又可以如科幻电影和扎克伯格所描述的完全不需要依据现实为摹本而建构起来的“拟像世界”的两种业态, 在这两种业态中第二种完全脱离现实世界,成为自定义的世界。

3 生成认知范式与元宇宙认知理论关系

生成认知建基于20 世纪80 年代末的具身动力运动以及对传统颅内表征计算主义认知研究范式的批判和不满。 瓦雷拉等人分别缔造了生成认知自创生版本、动力系统版本、激进版本和社会认知版本,构架了整个生成认知范式体系。20 世纪90 年代初,生物学家、哲学家、佛教徒瓦雷拉和其导师在发现动物细胞自创生现象基础上提出 “认知-生命延续性命题”,旨在揭示人类认知如同生命新陈代谢一般以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完成认知全过程, 成为自己创造生命的环境以及通过行动创造过程的自组织。 瓦雷拉企图融合东方哲学与西方神经科学, 建立神经现象学,创立融合“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研究认知的办法,并提出“认知-生命延续性”命题,哲学家汤普森吸收和继承了这一传统。 他继承和高扬动力系统理论在生成认知研究中的运用, 专注于阐述行动与认知的关系, 并解答认知和行动之所以形成闭环的原因。生成认知范式的“行动观”历程由此展开。诺伊(Noë)将该观点发挥至极,创建感觉运动耦合生成认知研究方案, 并将认知-行为闭环圈研究导向微观实验层面, 开始尝试触觉感知装置来启动人们关于行动就是认知的观念。这与其哲学思辨一样,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 21 世纪初,赫托等人则以学龄前儿童交流的动态过程来描绘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直接耦合的叙事方式产生认知的概念。 他主张抛弃传统社会认知范式倡导以常识心理学的“理论论”和“模拟论”认知技术来推测双方心理过程从而实现人际间交往的观点, 倡导人际间交往是通过双方互动耦合动态过程而非推测的静态过程来实现的(袁平,周卓钊,2019)。 将唯我主义方法论导向社会认知哲学,始于赫托,继承于德耶格。 德耶格等人在其后以研究主体间性和二人社交情境为对象研究互动耦合直接产生社会认知的自组织模型,又称为“互动自组织研究方案”。 总体来看,汤普森继承并发扬瓦雷拉宏观个体主义方法论版本, 诺伊开创微观个体主义方法论版本, 赫托和德耶格则从社会认知层面拓展和完善生成认知研究体系。 后继者出版大量关于生成认知的学术论著,召开学术会议,完善早期研究方案, 不断还击来自传统认知科学批判甚至3E 认知中个别质疑声音,出刊立作,迅速形成阵营。至此,生成认知范式基本成形。

当前来看, 尽管瓦雷拉等人创建生成认知阶段并未融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有关见解, 但从二者的比较分析来看, 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与生成认知倡导的技术路线和理论核心有共通之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张人的认知或知识源自于主、 客体相互作用的动作及其协调(张博, 2018),注重身体及其经验的回归, 与生成认知理论关于身体的强调方向一致。在皮亚杰看来,人的身体动作既被看作是感知的来源,又被看作是思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张博,2018),这其实和生成认知代表人物诺伊的感觉运动耦合理论相符合。 即认知和知识均来源于人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耦合,更加强调协调的动作。由此观之, 应当结合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去客观审示生成认知范式的理论主张,归纳起来:(1)认知就是被知觉地导向的行动, 认知结构呈现于循环的感官运动模式中(李建会, 2017);(2)对身体作为认知载体的强调,将认知作为人类生命新陈代谢、互动社交过程发生载体;(3)认知的世界和认知的主体是被相互建构的。 这就是生成认知超越于其他3E 认知 (延展、具身、嵌入认知)的核心,最大限度剔除3E 认知中不彻底的表征和计算主义残余,通过共生、动态耦合的概念,强化认知的主体性、非表征性以及自组织性。

元宇宙认知与生成认知在一个时代同时发声,二者有较为明显的共同点。具体分析来看,主要为认知主体性质、认知本质、认知机制、身心关系论、认知环境。

3.1 认知主体

元宇宙注重个人的完整性。主张以个人为单位,通过头戴设备、数字孪生等融合技术,完成“个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认知全过程。 元宇宙的“个人”通过具身性的“化身(avatar)”来体现,这与生成认知具身性的“代理(agent)”来体现“个人”其实是一样的。 他们共同反对表征计算主义传统认知当中符号式的、局部神经系统式样的“亚人(subperson)”,分别从虚拟数字世界、现实生活世界的认知实践,倡导人的完整性概念, 突出人的情感和意识在意义生成 (sensemaking)中的作用。根据元宇宙数字孪生和虚实共生的观点, 虚拟世界认知行动平行于生成认知现实世界中认知行动,可以同步进行,且关注人类体验。 瓦雷拉在《具身心智》一书中花了大篇幅,结合佛教的“中观之道”理念和生物自创生的实际发现,介绍人类体验的重要作用, 并据此创建了神经现象学研究方案。 元宇宙中, 体验同样为全体技术创造者所认同。 甚至Unity 人工智能高级副总裁Danny Lange直接将元宇宙视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用户体验。 元宇宙还重视主体间性的含义, 强调互动社交的特征和功能(刁生富, 彭钰舒, 2022),这与生成认知早期的社会认知版本高度重合。不过,生成认知和元宇宙均未体现人的历史性, 人在历史长河中所携带的文化基因和发展个体以及群体特征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均无存在空间。同时,元宇宙因虚实共生技术的不断成熟, 无法分辨真实与虚拟世界的形象和生活场景,容易引起认知主体自我同一性的混淆。

3.2 认知本质

元宇宙个体认知层面, 认知本质是一种数字创造或者再生,强调认知主体自定义行为,我们所有的意识和感觉都纳入虚拟现实世界(李林福, 2022)。生成认知范式的认知本质上是意义建构 (sensemaking),认知结构涌现于身体、神经系统和环境之间的感觉运动耦合作用(埃文·汤普森,2013)。 尽管元宇宙未明确反对表征认知范式的复现论, 但从其理论特征可以看出与生成认知分享共同理念, 只不过元宇宙在虚拟数字世界中实现创生, 体现的是人类虚拟实践的体验, 有别于生成认知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体验。社会认知层面,元宇宙通过与用户在心域场景中产生共鸣共振的“心流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技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反向建构, 促进了多元化场景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耦合,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不同行动者之间的新连接枢纽。这正是媒介作为“人的关系连接”在现实世界的最高形式(喻国明, 陈雪娇, 2022)。这就和生成认知中“上手训练”的意境一致,即社会认知不是“理论论”或“模拟论”,而是直接耦合和互动的结果。

3.3 认知机制

正因为数字再生或者创造依赖于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子弥实验室, 2022),据此,元宇宙的认知机制是一种云计算, 依赖于包含矩阵微分方程的矩阵论。生成认知的认知机制是动力系统,依赖于微分质性方程。微分方程是描绘动态状态的数学方式,明显区别于符号主义的信息计算机制。但是,云计算也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 区块链技术的计算方法是散列算法或者摘要算法, 离散的数学方程针对的仍然是符号主义认知对应局部世界的表征。

3.4 身心关系论

元宇宙与生成认知均倡导具身性活动, 身体被视为认知的首要载体,这就拒绝了颅内认知的可能。身心关系论强调依赖身体整体与环境的耦合作用。元宇宙的“化身”能够根据虚拟数字空间场景做出动态的调整,用特有的数字身份,自定义生存规则。 由此来看, 元宇宙与生成认知的身心关系论都是心身一体化的关系,有别于传统表征认知中离身认知。即身体和大脑分离,因此大脑、身体是平行的,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受到“缸中脑”“僵尸人”等思想实验的批判。 不过,元宇宙的具身认知也受到质疑,即使到了元宇宙的高级阶段, 或许会出现以具身认知为主体的认知方式, 但也并不会完全排斥和替代离身认知的方式(曾军, 2022)。

3.5 认知环境

张昌盛(2021)将元宇宙所描述的世界分为“真实世界——>虚拟世界——>虚实共生世界”。 事实上,元宇宙依托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等运算及科技形式, 制造出独立并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数字虚拟世界, 在其看来, 其他各类大小的世界都可视为世界, 世界之间是存在交互作用的 (赵国栋 等,2021)。 虚拟世界有两个维度:映射现实世界以及虚拟化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事实上,元宇宙正是拓展了人类在虚拟空间的实践,从形式上,与生成认知分享的创生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说,生成认知建基的现实世界,正是元宇宙虚拟世界的“孪生体”原型,是通过认知主体自创生的结果。表征认知范式中先定的世界已荡然无存,数字世界也是“化身”实践生成的空间。

但是,元宇宙构造的世界遭受一些反对声音,正因其是一个外在于所有人, 也外在于现实的真实世界的纯粹以数字化方式建构起来的虚拟世界,因此,仅就“元宇宙”的世界建构而言,它其实是基于第一代认知科学基础发展起来的纯粹的符号化的世界(曾军, 2022)。 同时,在虚拟世界中,由于去除了现实世界各种物质因素和社会关系因素对于人的约束和限制,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解了主体的现实社会性(张竑, 2019)。

4 何以能:元宇宙认知赋能生成认知的理论空间

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元宇宙, 既提供了生成认知范式未来发展的启示与工具, 又从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生成认知范式的不足。

分析来看,首先是认知本质上的赋能。从符号主义到元宇宙,元宇宙以“化身”替代“亚人”层次的人的形象,充分释放人的完整性。而生成认知自组织的“代理人agent”形象,亦不如元宇宙传导人的形象完整。 这部分原因在于早期的生成认知仅谈到认知主体内部的自组织运行规则, 却并没有反映生物的适应本能。适应就是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事实上,外界环境的交互才是认知主体得以维持认知本身的一种必要的过程。 这就为认知主义提供了批判的空间, 也激发了克拉克等人延展认知外在主义的研究方案。 而元宇宙通过虚拟的化身在虚拟世界中与外界环境不断的交互耦合行动, 甚至实现真实和虚拟环境的自由转换,无疑为生成认知提供了“自组织+适应”的新进路。未来,可以跨越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人类认知的模拟实验。

其次是身心关系论的延展。 虚拟世界中的元宇宙,充分营造具身行动与外在世界、其他化身共生以及再创造的过程。虚拟世界的场景构建,皆为“所思”“所为”,这就比诺伊“行动-认知闭环圈”理论更接近于认知活动的完整性, 因后者展现的形象主要是个体。元宇宙主体之间跨越时空的互动,本身扩宽了认知发生的环境, 能够映射或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同时,终极版本的元宇宙虚实共生技术要求虚拟数字中的所有交易等能够对等在现实世界中体现,这更为生成认知研究打开了思路。事实上,在元宇宙方向下, 空间与身体这两个在以往虚拟世界中相对缺位的对象得到强调, 它们也将编织虚拟与现实的新关系。元宇宙应用会带来孪生空间的兴起,这些空间不仅是对现实空间的数字化复制, 也意味着对现实空间意义的继承或重塑, 以及场景特别是社会场景的重建(彭兰, 2022)。

再次是提供行动导向认知观点的更为合理的路径。不同版本的生成认知,都无法提供合理的关于行动导向认知的解释。但是,元宇宙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释办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实践做了精辟的归纳, 认为人类的行为最终都将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陈占霞, 2018)。 实践是一种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并且具有社会性、物质性和能动性三重性质(林锋, 2021)。 这释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与社会环境实时互动的强烈信号。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以及晚年的代表作品中, 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做了论述, 从而深化了早期发生认识论的有关观念(皮亚杰, 1997)。 其发生认识论主张人类主动通过生物性身体去感受协调外界环境, 从而形成认知的观点几近于生成认知理论(李其维, 弗内歇, 2000)。事实上,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 人类的实践形态从现实实践发展出虚拟实践, 人类的社会形态也呈现出从实变虚的历史趋势(张竑, 2019)。虚拟实践除了造成人类新的“技术化存在”状态——虚拟化存在(张竑, 2019),也提供了实践新形态的有力解释理由, 为生成认知打开通往虚拟实验或者虚实空间同步研究的可能。 这种可能不仅仅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体验, 还外化了体验的场景,突破人与环境互动的场景限制,实现虚拟与现实同步交互体验的可能。此外,元宇宙过度强调主体间性, 也是对生成认知早期唯我论方法论的极大补充。

5 未尽的话题:元宇宙技术下认知科学的未来

尽管元宇宙从内涵和应用实践上带给生成认知范式或者第二代认知科学更多研究潜力, 但仍饱受大众错误解读,甚至受到质疑:如“元宇宙”就是五十年前的互联网(张心怡, 2022);最终归结为计算机语言(曾军, 2022);同时,虚拟世界社交无法与见面聊天相提并论(李林福, 2022)等。

当前来看, 元宇宙发展势头强劲, 对其评论尚早。但显然,当前阶段的“元宇宙”还没法代表认知科学发展主流。

一是“化身”和真实的人的区别以及由此带来的认知主体性质问题。如同生成认知“代理人”一样,均不能完整表述人的真实全貌。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人的本质由生物性、社会现实性、历史文化性、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属性组成, 影响心理发生发展的也是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一体” 是指这四个方面有机统一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 人的本质在实践中不断得以生成、展开和丰富(刘慧玲, 2008)。 因此,现阶段技术的“化身”或者“数字造人”还无法与真人本质画上等号,其数字化运算过程,无法完全模拟人类丰富的现实生活,甚至可能沦为“亚人”的变相形态,从而不可避免落入人机类比的窠臼中。

二是认知机制的计算方式仍可能陷入计算主义,从而为表征提供残留的空间。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本身蕴涵着对表征更合适的离散数学的内容。 而映射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空间, 本身也含有先定的“现实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化自然”与“现实自然”的关系的论述,或许可以提供现阶段元宇宙虚实共生更为深刻的哲学启发。由此观之,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就不可能是量子力学或其他任何物理规律塑造的“主体”与“客体”分离,而是主客同一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是当前阶段的元宇宙技术无法合理将研究导向真实世界。虚拟数字世界本质上不同于现实世界,因而其研究方法亦无法借鉴。 事实上,头戴技术、区块链以及云计算等技术还不能成熟用于心理学实验研究中, 与生成认知的动力系统理论的技术要求一样,技术壁垒高、投入成本大,不利于科研的便利和简易性,会制约研究本身的发展。

元宇宙是否赋能生成认知研究范式, 除了加快提供虚拟与现实同步可分享的研究技术之外, 其根本标准还在于其理论特征是否符合人的本质, 其研究方法是否适应于人的特性。据此,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解和论述。 健康成熟的心理学理论,应排除“物的逻辑”的二歧视野,由“物”的研究逻辑向“人”的研究逻辑的跃迁(彭运石, 2002)。从符号主义到联结主义、第二代认知科学,再到元宇宙认知,人类在探索认知的路上从未停滞。生成认知范式代表第二代认知科学彻底的变革, 而过于强调“共生”反而忽略了人来源于自然,从而具有先天表征自然的能力。同样,符号主义醉心于信息计算的人机类比实验,却忽略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这些都是“非此即彼”的二歧视野。 许多研究认知理论的著名学者均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批判,从“塞尔中文屋实验”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吉布森的生态认知观等等, 都将认知导向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的本质特点, 也更加客观认清人类与社会环境的对象化关系。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最具有代表性, 且对人类的本质及活动本身阐述最为合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用辩证的思维去考察认知研究范式的方法论, 才能找到认知科学的出路——彻底的人文主义或者彻底的科学主义(鼓运石, 2009)。彻底的人文主义也肯定是彻底的科学主义,反之亦然。 因此,元宇宙下的生成认知惟有逐步意识到认知方法论中的“短板”,在不同文化中、不同学派中找到共融的路径,在包容中显胸襟,在边界中找融合(鼓运石, 2009),才能真正使得元宇宙倡导的虚实共生世界早日实现,“数字化造人” 才能最大可能贴合人之为人的特性, 才最有可能成为未来认知研究范式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范式宇宙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宇宙第一群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这宇宙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