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赋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建构研究

2023-10-16 00:38孙超伦杨欢欢
关键词:区块主体育人

孙超伦,杨欢欢,郝 豫

(河南理工大学 应急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区块链+”在民生领域大规模运用的第一顺位场景[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日益彰显优势,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一种支撑技术,区块链技术集数据存储、数据校验、身份验证和创造信任于一体,并以其分布式数据库、去中心化、信任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特性逐渐大规模应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随着我国迈入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革新开启了新篇章。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的构建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布局,是落实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培养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大学生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2]。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专章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已然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源性、谋略性动力源泉[3]。这些重要论述清楚地表明新时代、新征程上科技赋能教育的重要性,前端高新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必然性。只有扎实、有效地开展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才能夯实国家安全现代化的教育基础,进而切实维护国泰民安和繁荣昌盛。故此,在区块链技术逐渐规模应用的背景下,探讨区块链赋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既是对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建构的探索,亦是对“区块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落地。

自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全新的国家安全展开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面临问题、教育意义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着手研究。关于面临问题,龙献忠、伍星怡等指出高校安全文化面临教育价值淡化、教育内容窄化、教育机制虚化等挑战[4];胡雪松提出国家安全教育存在学习渠道少、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5]。关于教育意义,王蓉指出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增强思政教育引导能力[6];孙留萍提出的是培养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三个需要[7]。关于实践路径,李林提出转变教学理念,把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作为教学重要目标,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以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8]。陆海燕提出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有关国家安全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路径[9]。

综上所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势在必行。学者们不仅肯定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效性的方法路径,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在师资队伍、育人模式、校园文化、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滞后性仍较为突出。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存在三方面局限:一是并未过多涉及现代技术赋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导致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动力不足;二是区块链技术引入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尚未开展,科技赋能维度能力不足;三是对于学段协调和空间协作的关注较少,限制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育人成效。

一、区块链赋能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要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从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个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0]。教育治理作为社会治理子系统,国家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组成,均应以此为循从以上四个方面改进与完善。作为协同共治思维的新兴技术代表,区块链技术在价值理念与逻辑表达上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构建的要求契合。同时扎根实际地应用才能促进区块链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并促进构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

(一)区块链赋能国家安全教育的三维框架

本研究根据区块链技术和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特点,构建起“主体协同-学段衔接-空间延展”(X-Y-Z维度)三维赋能框架(图1)。对于X维度主体协同的选择,主要依据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涉及主体及职能划分[11],融合去中心、点对点传输等区块链技术特征,优化完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主体维度。对于Y维度学段衔接的选择,主要依据国家安全教育知识要点、起点学段、学科覆盖等板块[12]在不同学段的具体展现,优化衔接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对于Z维度空间延展的选择,主要从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和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延展区块链赋能下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空间。

图1 区块链优化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三维框架图

(二)主体协同:从“单一”到“协作”

区块链组织架构依赖且突出于个体之间彼此的合作,区块链赋能下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是一个多部门、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指向于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与力量协同,提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水平。然而多部门、多主体协同治理情景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信任困境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区块链以其分布式账本、集体协作、共享模式的核心技术,为打破主体、领域、地域之间的信任壁垒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机制支持。要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就必须全过程持续关注大学生成长,并通过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位一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育人目标。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链式数据库,依托去中心(多中心)的特性,使得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治理体系内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在权限内获取信息并成为数据贡献者,再融合区块链不需要中介机构确认与授权的点对点传输技术、不同节点间建立信任、达成共识的共识机制和可追踪但不可逆转的智能合约,建立起协作式国家安全教育领导范式,吸纳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创新和共享模式探索,推动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治理机制,促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生产力显著提高。

(三)学段协调:从“分离”到“衔接”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随即教育部组织研制《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大中小学各学段育人目标、学习内容,统筹实施方式途径等,核心强调全领域、全学段覆盖和“有人管”“有人教”“有载体”,但对于大中小学、本硕博等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关注较少,全过程育人成效受限,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画像的准确客观性无法保障。区块链凭借其环环相扣、严密紧凑、相互联系、难以篡改的分布式账本记录技术,使得学生画像的准确客观性和国家安全教育学习行为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信性被充分保障,进而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的精准有效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考试考察、反转课堂、小组汇报等方式作为目前极为常见的课程考察方式,多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静态的评价,不仅反映了现行考察方式、考核标准单一,也反映了科学合理的现行机制尚未建立,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师、教研组、教科办等教学组织难以深入全面掌握学生真实情况。通过区块链技术串联各个学段教育者的国家安全教育过程记录账本,供运用主体使用,实现记录主体与运用主体的由“分”到“合”,以提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大中小学、本硕博一体化协同治理能力,解决国家安全教育各学段割裂问题。

(四)空间协作:从“局限”到“延展”

在智能时代,教育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实现教学内容顺势丰富、授课方式借势更新、课堂形式乘势延展的智能转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块链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多元的教育课堂、开放的教育过程、科学的教育评价与决策以及全时多维互动和个性化教育更为凸显和卓越,这给当代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3]。面对教育发展新机遇,课堂不应该成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唯一载体,社会生活也应成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也深刻表明国家安全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空间,也应当向社会空间延展,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空间协作式治理。在区块链技术赋能下,实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空间协作关键是突破学校物理空间局限,拓展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空间,实现各空间的同向同行。

区块链技术赋能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空间指向于理论与实践相耦合、校内与校外相依托、课上与课下相协同,并同时具备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双重属性的新模式。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数据信息与区块链技术相互融合,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不同板块区块链来储存超大量国家安全教育信息。其中,区块链中的数据要素可以是包含学习内容、学习体验、学习反馈、学习互动、学习参与、学习态度、学习动态变化等内容的学习行为区块,还可以是包含家庭、高校、政府、社会、教育部门、职能部门、非政府组织等育人主体行为的教育资源区块,甚至可以是包含大中小学、本硕博各学段学生成长档案与历史学习数据的档案记录区块。具有不同职能和作用的各式各样的区块一同构成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区块链处置系统,构建起以时间为序列的包含一切交互行为和学习轨迹的链式记录,全过程、各方面记录国家安全教育行为轨迹。发力破解各学段教育者对其他学段学生情况无法获取、片面了解和形式主义等现状,为全面精准掌握学生学习内容、接受程度、学习漏洞等信息提供可信的数据库,进而督促及时整改提升。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教学成本,规避讲解重复无序的内容,进而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与课程育人成果。

二、区块链赋能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理路

(一)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主体建设

区块链的快速发展为强化协同治理、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提供了技术支撑[14],有利于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在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中引入具有协同治理、多元共治等理念的区块链技术,对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不够重视、国家安全教育育人主体单一等治理困境、促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多元协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为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区块链技术赋能下的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目的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育人体系,适应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性、开放性和持续性。新时期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仅依靠高校、主管部门等单方力量是极大受限的,也是必然行不通的。新视野下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必须跳出高校,跳出课堂,发挥社会协同、家庭支持的优势,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注入崭新活力。对此,高校要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搭建各方协同的桥梁,提供各方携手的平台,建立起国家安全教育区块链,构建完善的多元主体子系统架构,明确划分各主体育人职责,并建立工作督办机制,保障真正携起手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纪检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要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监督监查,对于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中涌现的不沟通、不配合、敷衍推诿等现象,要以常态化的督办机制助推国家安全教育建设效能的提升。

区块链是由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通过点对点的网络拓扑结构衔接起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主体,将其吸纳到统一的区块链处置系统中。其中,每个育人主体都可以在权限内获取信息并成为数据贡献者,一方面可以消除了主体间信任壁垒、共享屏障,有效降低系统模型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化解了主体间信息割裂、信息断层,强力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此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还须限定划分好各治理主体的职责与权限,形塑以强化协同治理、完善多元共治为中心的价值逻辑、统整教育主体节点融合的理论逻辑、通过智能合约降低运行成本的技术逻辑是区块链赋能国家安全教育主体建设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

1.完善政府负责:担好协同育人“重担子”

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依法管理教育行政事务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是我国政府的教育职责之一。政府作为国家安全教育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必须被纳入国家安全教育全过程。从功能上来看,区块链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链式数据库,因此吸纳利益相关者变得十分便捷。

(1)教育部门行政职责,树好主管部门“指挥棒”。区块链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的视角下,网络协同治理为国家安全教育整体框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契机,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智治提供了机遇。作为亟待从制度、内容、教学和监测等方向和路径优化的国家安全教育,“整体智治”要求国家安全教育构筑制度、健全内容、创立教学机制、优化评价指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国家安全意识、知识和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因而,教育主管部门负有行政领导职责。第一,教育部应加强整体规划,制定国家安全教育专项战略,组织编制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教材,明确发展规划和发展路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等应有温度、有联结地对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判。提供专家、学者交流的科研环境,编写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格局和新境界的专业教材。第二,教育部门要与时俱进积极探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指导开设国家安全学专业的高校完善本硕博培养体系,探索新时代国家安全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国家安全教育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在招生就业、师资队伍、教育资源、教学活动、科研攻关、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行可持续的统筹布局和决策支持。第三,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评估办法,将国家安全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评和职称考评的重要指标,设置合理评估指标和奖惩机制,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调查摸底方式,实时追踪与反馈国家安全教育整体智治效果。

(2)政府职能部门配合职责,配好职能部门“金钥匙”。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兼顾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15],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安全不再局限于传统习以为常的“小安全”,更是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涵盖政治、经济、网络、生物、极地、深海等十六个领域的“大安全”,这也催生加剧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建设。国家安全教育内涵的不断深化和拓宽,使得国家安全教育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多元与复杂,仅凭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难以完全适应授课要求,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协同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职能部门是维护国家安全与主权、消除社会隐患,促进社会进步的特殊机构,应当履行配合协作职责,配好职能部门“金钥匙”。第一,加强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建设的联系合作。各级、各类职能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提供大学生参与国家安全教育认知实践的平台,并积极主动融入区块链,自主、自助、自觉将数据传入区块链处置系统。公安、国防、军队等部门在开展本领域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工作时,要与高校紧密合作,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互耦合、校内与校外相依托的教学研一体化平台,实现高校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合作共赢。同时对于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建设来说,听取相关职能部门关于国家安全形势的看法,才能找准研究方向和内在需求。第二,合理配置国家安全教育专项资金,构建国家安全教育财务区块。财政部门要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国家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加大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全面、高效地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等的物化。同样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专业的组织机构区块,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监管,保证资金正确地用于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构建。第三,加强工作督办,由纪检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定期与不定期监督监查,对于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中涌现的不沟通、不配合、敷衍推诿等现象,要以常态化的督办机制助推国家安全教育建设效能提升。四是加强国家安全内容的媒体宣传。主流官媒、地方官媒和网络平台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推送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常识、典型案例和新兴领域,以生动丰富的表现形式提高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依托社会协同:筑牢共同奋斗“新姿态”

2023年1月,《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强调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16]。提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效能,社会育人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传输模式为高校衔接各个育人主体提供了便利技术支撑,高校应利用技术之便,主动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不断补充和完善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体系,并将相关数据纳入统一的处置系统。开发同基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课程,并根据学习行为区块数据要素有针对性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除高校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联系以外,社会应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动员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参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建立起互联互动的社会良性机制。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各类爱国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要面向高校学生开展主题科普宣传,净化国家安全教育社会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媒体作用,积极借助各类传媒平台,深入宣传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政策系统、政策规划、实际成效和典型案例。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支持并参与的育人良好氛围。

3.动员公众参与:打好群众路线“生命线”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安全早已不囿于传统的“小安全”,而是成为一个既包括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领域,又涵盖了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等诸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17]。切实推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走细,仅凭一支专任教师队伍无法完全适应需求,需要动员公众参与,凝聚群众力量,通过教师队伍动起来、家庭力量活起来、社会重大事件、重大决策的参与者、经历者、见证者引进来等方式方法,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众多领域应讲尽讲,“师资库”织成一张网。

(1)教师队伍动起来。第一,是思政教师要提供“绣花功夫”的诙谐幽默,以便能够很好地进行知识“灌输”。究其本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教师应重新审视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的发展态势,在知识体系和价值维度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进行整合性思考。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国家安全观战略需求为导向,生动讲述我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海洋权益上的纠纷等案例,弘扬爱国旋律,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政治认同,进而全方面、多维度地发挥思政教育保障作用。第二,班主任及辅导员要提供“靶向式发力”的动力引擎,落实对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的传输。根据大学生的自适应性特征,在组织班会、日常谈心或者实际活动中融入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如网络安全、“后疫情时代”生物安全的防范等,深化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习和理解。第三,专业课教师要提供“多维分析”的系统工具,培养大学生的全域感知、应变处置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协同效应,提升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意识。通过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基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领域中可能涉及的价值伦理、国家安全、社会责任和法治等问题,培养学生文化、科技、生物等非传统安全的应急响应与辨别能力。

(2)家庭力量活起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体现了正确的育人理念[1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应切实履行教育主体责任,强化第一个课堂、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为孩子成长成才创造良好家庭空间。区块链赋能下的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建构将家庭这一重要主体吸纳进来,建立起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灵活联动机制,发挥家校协同育人成效。第一,家长要不断学习,与孩子一同进步。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教育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家长要主动提升自身国家安全意识,言传身教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第二,家长要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加强家校合作。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单一的现代化,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整体现代化。家长要主动协同学校开展教育,让孩子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校互动活动。

(3)社会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引进来。高校要完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组织建设,引进社会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参与者、经历者和见证者,以案例解析、结合实际的新颖课堂模式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提质增效。实行“专兼结合”的政策,打造一支视野前瞻、本领过硬的国家安全教育专业教师、学科领头人,保障高质量的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招聘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专业人才,建立国家安全学专家库,全面、系统地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讲授。

4.搞好法制保障:护好国家安全“新格局”

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19],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合理利用法律有助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制定全国性的国家安全教育法律。从国家立法层面看,美国通过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等一批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法律法案,形成了周密的国家安全教育法律体系。我国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修订完善我国法律,尽快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立法工作纳入计划,以国家法律形式确定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原则、体制机制、职责任务、服务保障、权利义务关系等,在法律条文中明确强调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以政令形式保障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依规开展。

(2)鼓励地方立法机构开展地方国家安全教育立法。结合本省本区域实际,开展地方性的国家安全教育立法工作,形成自上而下周密的国家安全教育法律体系。同时,扎实推进各地市国家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中,要把重点放在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的衔接上,重心不变、频道不调,做好整体谋划、系统安排。

(3)深入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法。由于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因此高校不仅应开好国家安全教育课,完成系统讲授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的基础任务,更应积极求索,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领会其理论本质和精神特质,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法治素养,筑牢大学生的内心防线。四是制定与实施国家安全教育保障机制。以新教育格局保障新安全格局,是统筹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教育的前提。除此之外,推进区块链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的建构,还需要重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结构的优化与保障机制的实施。

(二)优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衔接纽带

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治是区块链的生命线。在现有国家安全教育各育人主体工作机制与模式的基础上,引进区块链技术使得各育人主体根据自身职能有特色、有分工地融入统一的处置系统中,但优化育人主体子系统间链接纽带,各方同心、同向、同行,有助于达到“1+1+1>3”的理想效果,并增强子系统平台间的互联性、互通性、互补性、互证性。因此,在构建起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区块链处置系统后,即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等各方治理主体已经存在于同一个区块链处置系统中,此时应当着眼于优化多方治理主体的衔接纽带、解决“肠梗阻”难题,聚焦于平台的普适性,着手于协调各学段、各部门、各主体与国家安全教育平台的衔接性,着力于打造教育信息资源平台的互通性和共享性,推行跨越时空的区块链赋能国家安全教育新模式,畅通政府、高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等主体的网络终端,构建以时间为序列,集数据生产上传、加工处理、应用挖掘等功能于一身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大资源平台。

1.通过区块链衔接数据生产上传子平台

从时间上讲,数据生产上传是国家安全教育的第一步。数据由教学、实践等教育过程产生,记录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体验、学习态度、学习反馈等轨迹。从空间上讲,教育过程生产上传的数据是未经过处理的最原始的数据,是区块链平台的生命线,可以用于后续科学研究、查证、决策等活动。区块链技术赋能下的国家安全教育数据生产上传平台是一个发散式数据收集平台,每个国家安全教育主体都可以生产上传数据,因此每个承担教育功能的主体都必须被赋予可联性,并留足接驳端口,建立多情形记录的大小账本。纵向层面,要立志于优化不同时间空间主体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记录账本之间的串联性,提升不同参与主体记录账本的互动性,促进大中小学、本硕博等不同阶段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衔接、情况互联。横向层面,要致力于提升教育主体数据的并联性,确保国家安全教育微域、局域、广域、跨域和全域覆盖,实现网状布局,提高国家安全教育贯穿性与整合性。

2.通过区块链衔接数据加工处理子平台

区块链的对等网络可增强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与精确性,教育主体将教育过程生产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平台,学情数据、学生成长档案等数据都被储存记录于相应教育主体区块链子平台中,至此完成原始数据收集,而数据收集是为了在可靠的数据信息要素基础上作出恰当的决策,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提质增效。因此,构建数据加工处理子平台对于科学研究、制定决策等拓展研究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数据加工处理平台可用于数据的规整、富化、流转、脱敏和过滤,整合处理数据将实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资源重组、内容重建、生态系统重构。同等重要的是建立优化衔接模型,优化各方主体数据加工处理子平台之间的衔接纽带,激活协同育人软实力。构建可及时补充完善的区块链框架平台,促进新主体、新节点的融入。

3.通过区块链衔接数据应用挖掘子平台

实质上,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是一个主张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化公共行为”的过程[20]。“区块链+”应用下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由“点”到“网”,构建起网络化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以区块衔区块,节点带节点的新格局推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长足发展。传统授课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估,并倾向于“自产自用”的数据链,并未把过程性评价和数据应用者的看法体验很好地考虑进来,而衔接国家安全教育数据应用挖掘子平台,使得各学段、各主体评价衔接,增强数据可信性、可靠性,也使得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为全面、深入透视学生状态,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提供了新的智慧理路。

三、区块链赋能国家安全教育的技术路径

多元协同育人主体及育人模式是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主体建设的关键环节,回答了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在此情境下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凸显了极大优势:常规教学授课对于个体差异性的关注无从谈起,区块链技术的超强记忆性使得每位同学的学情数据都被记录储存,便利了结合学生具体实际,制定针对性学习方案,着眼于国家安全教育数据利用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只有与个人历史学习情况相结合,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才能够真正补齐学生短板,使得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入脑、入心、入行。挖掘和使用储存在国家安全教育区块链处置系统中的数据是区块链技术赋能国家安全教育的最终的落脚点,高校和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调动社会主体力量,开发大量智能应用终端,基于数据分析为政府、高校、家庭和社会企业等育人主体提供针对性、多样化信息内容[21]。

(一)基于共享账本技术构建“学习账本”

共享(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可在网络节点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基于共享账本技术的“学习账本”直观记录了国家安全教育全过程,这些记录具有高度透明、不可更改等特点,充分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信性,有效改善了学生理想状态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情况,增强了学生画像的准确客观性,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共享账本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账本”本质上是一个电子共享账本,突破了传统纸质记录的局限性,将人类从原来基于主管部门授权、执行部门操作的“低效多错”记录时代推动至“高效少错”的机器记录时代,使得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教师授课评价和学生学习画像更加准确客观。并且基于区块链技术所构建的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于高校而言,为课程教学注入了技术活力,诠释了高新技术赋能的优势,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考评与评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机制应当遵循自评与他评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等原则,而技术赋能构建全过程学习记录账本则是将以上原则囊括在内,使得不同教育者通过全过程学习账本全景化了解学生学习实效,深度发掘学生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确切原因,针对性制定提升对策,以期推动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同时教师针对性制定的提升对策、教育措施也将被不折不扣、一五一十地记录在区块链中,作为履职尽责的考核依据。

(二)基于共识机制技术优化教育主体信任机制

共识机制,是为避免数据库被个体、机构所垄断掌控,解决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系统中如何达成一致的问题而形成的所有节点都必须要遵守的一种规则。在共识机制中,记录权限被下放至各个节点,节点在正当竞争中获得特定区块的“掌控权”,从而使整个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保持一致有效[22]。由此,基于共识机制技术优化教育主体信任机制,有助于加速教育主体整合区块内的资源、传达区块间的数据,解决因数据不对称、资源壁垒等原因导致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低效能问题。通过良好的数据循环,构建各结构节点互相依存、互相衔接、互相依托,且具有稳定性、安全性的国家安全教育区块链体系。

缺乏信任是教育主体间存在共享壁垒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信任壁垒能够被区块链有效打破,共识机制能使区块链节点在数据交互中达成共识,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与可靠性,因此基于共识机制优化教育主体信任机制是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也是破解教育主体间信任危机、共享壁垒的技术策略。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指向于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多维资源链接共享,多元主体间的信任机制应当也必须被优化建立,该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加速多主体资源衔接共享,提升国家安全教育数据集信息利用率和国家安全教育成效。

(三)基于智能合约技术降低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

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合约,在区块链所营造的信任环境中,通过算法编程实现多主体间无须第三方监督、自我验证、自动执行的计算机协议[23]。当合约一方触发签署契约中的特定条件时,系统将强制执行合约内容,执行过程具有不可逆性[24]。灵活的数据编制、严格的执行程序使得智能合约实现安全可信的信息交互与数据资源管理,规避违约风险与人为执行的不可控因素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合约的执行成本,有效避免事后机会主义[25]。智能合约是由数据集结形成的,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基于智能合约技术降低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的技术逻辑是区块链技术赋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其中,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共识机制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统一的,集中存在于区块链之中,共同以技术驱动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构建。

四、结 语

当今,教育、科技、人才已然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源性、谋略性动力源泉,其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应用有着显著的优越性,本文依托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构建起区块链赋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的三维框架:在主体维度上,增多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育人主体,带动各方主体协同参与;在学段维度上,改变国家安全教育各学段割裂现状,促进小初高、本硕博一体化协调;在空间维度上,拓展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空间,推动理论实践相耦合、校内与校外相依托、课上与课下相协同的转变。目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在师资队伍、育人模式、校园文化、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滞后性较为突出,国内学者对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科技赋能、学段协调和空间协作的关注较少,本文从区块链现代技术赋能国家安全教育的新视角、新思路出发,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思路借鉴,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纵深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国家安全人才,用人才支撑起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区块主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