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化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2023-10-27 07:06
考试周刊 2023年45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陈 芬

一、 引言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初中学生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帮助教师发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师结合身边的化学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化学对生活、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为学生的人生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浅谈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二、 践行合作学习,多元评价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为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而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评价体系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将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完整的学习体,让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化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负责整体的学习安排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每个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帮助每个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结合我校农村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足的特点,我特别注重化学教学的“五勤指导”(勤观察、勤思考、勤质疑、勤实验、勤总结),突出预习前置、合作交流、展示领悟、巩固提升、多元评价等。总结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以“三疑五悟”为主线的“合作学习,多元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情优教,以实验促教”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经课堂实践反响效果好。

(一)自学质疑,个人初悟

根据学生学情和学习目标,分层设计学生学习的导学案,提前布置给学生,并依据教学目标制作预习微课资源,供学生预习时突破学习难点。每位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完成导学案,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合作释疑,交流互悟

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深化,也是师生交流的阶段,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和分析能力。交流时由小组长安排成员轮流发言,使每个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会到懂得更多,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这个环节不仅是优秀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班同学把思路打开,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合作释疑,交流互悟。在这环节,我主要收集各小组任务单里出现的问题,在下一阶段解决。

(三)展示答疑,点拨领悟

展示评价是整节课的核心所在。对课堂交流讨论已解决的问题简化、快速处理,通过电子白板投屏展示各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提出不同见解或提出改进方案。如在学习《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学生都能寻找出来其他小组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出现的错误,并能初步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这时我再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步骤进行点拨,让学生深入领悟,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过关检测,反馈感悟

课末我指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来归纳再现学习过程的重点知识,这对知识记忆与内化非常有益。通常采用当堂过关检测,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尝试检测练习,反馈感悟,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将“双减”工作落实到化学学科教学工作中,保证学生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趣”,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

(五)多元评价,提升通悟

教学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评价形式和主体多元化,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家长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相结合。我在课堂展示中尽量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保护好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出错是学习的良机”。结合小组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情况和过程表现等,进行多元评价和激励。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反思,互评互鉴中取长补短,老师评价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每个月组织表彰优秀小组、展示之星、进步之星、作业标兵等,尽量让全班80%以上的学生得到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大热情。

“真正的知识还得从用中学,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课堂”。课后充分利用化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在生活和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利用家庭小实验、开设活动课程或选修课程,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结合校内课后服务开展关于能源、水质、空气污染、“白色污染”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的调查,布置调查内容,收集调查资料,把调查与研究成果写成实验报告或编成手抄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觉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感。

三、 以情优教,让化学教学有温度

情境教学法能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该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三疑五悟”的特色教学实践中,我始终与教育现代化同行,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相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情”优教。我注重展示化学之美陶冶学生,以生活中的化学吸引学生,合理设计化学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获取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好的引入能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思维更活跃,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对《走进化学世界》这节入门课进行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生活中与化学知识有关的视频,比如,水蒸发、燃烧、温室效应等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产生学好化学的欲望;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用名曲和美景,让学生从中感受水的重要性,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激发学生爱水、护水动机,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现象前,采用先播放不同物质的晶体图片,化学之美让学生非常震撼,他们对这些物质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享受有“情”的化学课。“化学课真有趣,我们喜欢上化学课”,这是学生对我课堂的评价。

又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结合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让两位学生互相配合,迅速制取三瓶二氧化碳(其中一瓶用矿泉水瓶收集),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取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感受。展示其中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结合生活常识归纳它的物理性质。向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震荡,塑料瓶变扁的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很快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结论。将二氧化碳慢慢倾倒于装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并在事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蜡烛火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蜡烛火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根据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会明晰二氧化碳具有不可燃性且不支持燃烧性,还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学生可更深刻地理解二氧化碳性质。

农村学生知识面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中,我还通过微课制作、视频剪辑、互动链接等来丰富课堂教学课件,一方面激发学生好奇心,另一方面变抽象为直观,给学生以形象具体、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跨越时空的信息量,让学生易学易懂,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四、 以实验促教,上有效的化学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没有配备功能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导致学生的实验操作机会较少,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我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对实验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因陋就简,不断利用家庭小实验和实验改进创新,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积极开设化学活动课程及选修课程,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让学生感受有趣的化学课。

关于实验教学中的具体活动,我认为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制实验仪器: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有很大帮助。然而,化学实验有其特殊性,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和药品,而这些仪器和药品都是由学生自己制作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制作化学实验仪器。如,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有关“氨分子的扩散”实验中,教材中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氨水的用量较大,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制成图1实验装置,可减少试剂的用量,或设计成可重复使用的如下图2的实验装置。

图1

图1

图2

这些创新实验能让学生们参与其中,鼓励他们参与实验装置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边远山区农村学校还能够解决实验仪器和药品问题。

五、 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2015年我到江苏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时,曾经听过一位叫刘敏老师的结合生活实际的创新实验课,她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展示了两枚戒指,告诉大家其中一枚是黄金的,另一枚是黄铜的,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鉴别哪个是黄金的。刚开始,学生也无从下手,刘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已学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再通过交流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很快就找出几种鉴别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像这种结合生活实际的情景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习回来以后,我每次教学这一课题的内容时,都或多或少的采取了这种方法,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里的盆栽植物:你发现哪些植物需要补充二氧化碳?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可以说出自己熟悉的植物:竹子、仙人掌、绿萝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这些植物是需要补充二氧化碳吗?为什么呢?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应侧重两个要点:其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化学课堂中,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其二,注重课堂趣味性活动,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活动,如此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趣味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化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一些趣味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六、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地把课堂教学当作主阵地,而忽略了课外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巩固,但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初中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布置学生调查收集资料作业:①学生家庭用水情况及节水措施;②了解本地区水资源状况;③居住附近水污染程度和来源及现有的防治措施;④针对不同类型水污染提出防治设想,可把调查与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或编成小抄报。一方面,使学生学会通过调查、查资料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文字、图表形式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学会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又如,在学习《空气》这一单元,讲到空气的污染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调查本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析造成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污染,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中的化学,由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将课内外知识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结论

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多元评价,以情优教,以实验促教等多元化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践行课外实践活动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一线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要积极设计多元化课堂并使之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