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理论的网络综艺节目研究
——以《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为例

2023-10-28 16:47孙旻姣林良澄
传媒论坛 2023年17期
关键词:笑果大会受众

孙旻姣 林良澄

近年来,国内的脱口秀节目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其中《脱口秀大会》是国内最受欢迎的一档语言类网络综艺。该节目由上海笑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企鹅影视共同制作,自2017年8月开始播出。前三季单集平均播放量破1.3亿次。然而,在2022年上线的第五季中问题开始逐步暴露,与前几期相比,其收视率、点击率、豆瓣评分均相差甚远,豆瓣评价共计32481条,其中差评占45%,豆瓣评分截至播出结束仅为5.8分。本文基于SWOT理论分析《脱口秀大会》第五季,找出成绩下降的关键所在,为后续同类型节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基于SWOT理论的S(strength)优势分析

(一)依托强势平台背书

《脱口秀大会》是由腾讯视频出品,企鹅影视和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脱口秀竞技节目,它的成功离不开三方的共同努力。节目的文本稿件由演员和编剧团队精心打磨,这些演员和编剧团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的,他们的创意和文本能力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和吸引力。强大的品牌背书可以加强受众的心理选择度,扩大宣传效果。笑果文化作为最早的网络脱口秀竞技综艺类节目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品牌知名度,而腾讯视频和企鹅影视作为腾讯公司旗下的影视产业品牌,具有强大的市场渗透力和广泛的用户基础。这些品牌的优势为《脱口秀大会》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节目内容具有竞争力

单口喜剧类节目近年来发展迅猛,其中的话题内容通常聚焦于普通人生活中的琐碎事情,与线下时代的潮流和热点话题保持一致,掌握最新的社会动态,以大众化视角进行内容创作[1]。

脱口秀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是青年人,因此节目的主题通常会围绕年轻人关心的议题展开,比如恋爱婚姻、金钱消费、职场社交、心理健康等方面。这些话题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共情。此外,节目采用幽默、讽刺、反讽等手法,加上演员出色的表演力和语言技巧,让内容更加有趣、引人入胜,最终增强观众的关注度和观看黏性。

(三)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情感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根据《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表现,除了满足基本、常规的娱乐需求、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认同需求,陪伴需求也是节目竞争力的一部分。该节目已经陪伴了观众五季,观众看到了演员的成长和变化,这种情感连接和陪伴感,对于观众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吸引力。

该节目始终能够准确捕捉到最核心的情感诉求,为观众及时提供情绪价值。节目中经常涉及年轻人在职场、生活、感情等方面的困惑和焦虑,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这种贴近生活的内容,能够让观众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是该节目拥有大批稳定粉丝群体的原因之一。

(四)节目受众的精准定位

在第五季中,观众群体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女性用户的比例首次超过了男性。观众年龄段和受教育水平的变化也值得注意。17-34岁的年轻观众占据了主要受众群体,特别是25-29岁女性硕士观众的渗透率最高,超过了30%。这表明,《脱口秀大会》已经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年轻女性受众,特别是高学历的年轻女性观众。

为了迎合用户画像,节目内容也做了针对性的调整。话题设置、演员们文本的创作更加贴近轻熟女性的生活,更偏向于女性化视角。在嘉宾选择上,《脱口秀大会》第五季选择的是实力派演员而非美女型明星。广告的选择上也多以生活品牌为主。

(五)信息多渠道矩阵传播

营销团队充分利用平台优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例如,营销团队在节目播出前后滚动发布节目信息,并在腾讯视频APP首页醒目位置展示,同时在该平台其他节目的播放界面宣传《脱口秀大会》相关内容,形成同平台节目之间的良性引流状态。团队还制作了内容纯享版和演员个人短视频,并在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音频APP平台上推出了音频纯享形式,以满足不同受众的观看需求。在宣传渠道方面,官方微博平台每天发布相关内容,在其他互动平台设置相关话题,吸引受众参与讨论和交流,达到引流效果。一些网络博主也在不同平台发布与脱口秀相关的内容,以吸引流量,达到营销宣传的目的。通过这些宣传手段,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提高。

(六)“线上+线下”完整营销闭环

第一,打造以“喜剧+”为核心概念的线下空间。这个空间旨在为脱口秀爱好者提供线下体验,包括超过1500场线下演出和开放麦。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变现之路。

第二,开展脱口秀相关线下培训。笑果工厂开办了笑果训练营以及短期的飞行计划,为脱口秀爱好者打造了专属课程。虽然这些培训营是公益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线下扩大传播、品牌宣传、培养习惯、增加黏性的目的。

第三,做好周边销售的延伸产品。其中之一是“有笑果”快闪零售店,这种联动的营销方式迎合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这种方式,笑果扩大了喜剧的应用范围。

第四,构建起人才输送渠道。笑果文化在数十所大学开设“脱口秀俱乐部”。这种线上+线下完整的营销闭环实现了线上线下互相引流,搭建了进一步交流、学习的渠道。

二、基于SWOT理论的W(weakness)劣势分析

(一)头部演员短缺困境显现

笑果文化在第五季脱口秀比赛中推出了18组新人演员,包括北极熊猫、曹鹏、蛋卷等。不能否认,本季出现了一些非常出色的新人,例如58岁的黄大妈、使用“外部”人工心脏的王十七。这些独特的励志故事为各个年龄段的观众提供了精神治愈的效果,但大多数新人只出现了一两次。在新人才短缺的情况下,笑果文化推出了“笑果训练营”和“飞行训练营”计划,但仍无法弥补头部演员的短缺带来的影响。

(二)内容创作遭遇瓶颈期

节目所有脱口秀文本内容均为演员和编剧共同的原创作品,需要演员、编辑花费大量精力完成。但是除《脱口秀大会》之外,笑果文化旗下的脱口秀演员需要同时参加多个商务活动,这导致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散,难以集中在脱口秀内容的创作上。在这种情况下,原创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演员们的生产力被挤压,难以保持创作的高效性。在本季节目中,一些内部CP梗和程璐、思文的离婚梗被频繁使用,导致部分观众出现了厌烦情绪。

(三)嘉宾领笑员选择失误

节目前期,领笑员周迅和那英的表现引发争议。她们被指责不懂段子的内涵,点评不够客观和专业。这反映出了明星和普罗大众之间的难以共情的社会现实。选手们的段子里充满了大众的生活困境和人生焦虑,但领笑员的一笑置之,没及时拍灯,引起了观众的不满。之后节目做出调整,效果显著。领笑员鲁豫成为互联网嘴替,她言之有物的评论,试图深挖一些引人关注的社会侧面,感受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和沉重,但前期嘉宾的不当表现已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基于SWOT理论的O(opportunity)机会分析

(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符合受众观看需求

现在综艺节目已趋于审美疲劳,恋爱真人秀节目和竞技比赛类节目已经屡见不鲜,观众对综艺节目审美的挑剔攀升至顶峰。《脱口秀大会》虽然是个网络综艺节目,但以节目的内容质量打动吸引观众,作为单口喜剧类节目很好地发挥了喜剧的优势。《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多维度心理需求,包括了娱乐需求、信息需求、社交需求、陪伴感和自我认同需求。《脱口秀大会》始终能捕捉到每个当下受众最核心的情感诉求,及时给予受众最需要的情绪价值。

(二)节目形式新颖吸睛,市场蓝海等待挖掘

单口喜剧类节目在近年逐渐兴起,其中《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成为笑果文化的代表,持续引领脱口秀领域。除此之外,《奇葩说》《德云斗笑社》等喜剧类节目在本质上是辩论和相声。单口喜剧类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需要创作者们持续不断地进行形式和内容的探索和尝试,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多样化的节目内容,推动市场蓝海的进一步发展。

四、基于SWOT理论的T(threat)威胁分析

(一)同质化节目竞争压力大

随着网络脱口秀节目的迅猛发展,传统相声和辩论类节目也开始转型,比如《德云斗笑社》和《奇葩说》。虽然这些节目本质上与脱口秀略有不同,但它们作为喜剧类型的节目,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和追捧。同时,大量知名主持人和明星的加入,以及制作团队的专业化,也让网络脱口秀节目进入了“大成本、大制作”时代。喜剧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文化和环境的支持。随着90后、95后观众逐渐成为收视主力人群,一些喜剧力量也在迅速成长,如米未传媒、开心麻花、德云社、大碗娱乐等。同质化的节目带来了竞争压力,《脱口秀大会》时刻都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二)本土化发展水土不服

2022年8月20日,《德云斗笑社2》开播,首日2409.9万的播放量虽然不及第一季,但截至第二期上线前,节目的前台数据已达9800万播放量,总热度与第一季基本持平。群众基础扎实,《德云斗笑社》除了保留传统段子外,还加入了新“包袱”元素,将时事和演员的故事融合。这种做法既推广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以与现场的观众进行更好的交流。

而脱口秀作为外来文化在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本土喜剧节目类型的威胁,审美性上难免会水土不服。相较于《德云斗笑社》来说,大众对脱口秀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远未达到市场水准。

(三)头部IP风险值过高

当前,脱口秀圈的头部演员空间越来越狭窄,个人IP模式也面临着高风险。商业模式方面,脱口秀节目与头部演员紧密绑定,这意味着演员个人问题可能会对节目造成威胁,增加运营风险。一直以来,笑果文化和李诞之间的捆绑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作为笑果文化的头部IP,李诞的个人问题会牵动整个节目,而单一IP的依赖也使观众难免会产生厌倦感。正因为有类似李诞和黑尾酱离婚事件,笑果文化和资本都需要培养“脱口秀接班人”,以拓宽公司的增长曲线和空间。去个人IP化、并采用个人+团队矩阵式发展是未来发展趋势。

五、《脱口秀大会》未来发展展望

(一)去头部IP化运营模式

现如今各大节目、直播平台都开始呈现去IP化,强调家族IP,让旗下的演员形成传播矩阵,延长IP的生命力和IP的广度。去IP化,不仅能规避资源过于集中,造成营收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还能降低IP本人压力。对脱口秀行业而言,不仅需要超级IP、头部IP,还需要让更多新生代脱口秀演员有序生长,最终围绕超级IP形成流量矩阵。去IP化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削弱李诞对于笑果文化、《脱口秀大会》节目品牌的影响,增强节目的口碑、品牌建设,形成笑果文化的品牌效应。

(二)慎重选择国民性领笑员

明星参与者的存在,使节目在开始就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参与者本身的表现和其塑造的形象,可以内化成为节目的“符号”象征,是节目的形象代言。因此,参与者的表现优劣,决定着节目最终呈现效果的好坏[2]。

嘉宾的素质和性格特点对节目的品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挑选嘉宾时,需要考虑其是否与节目主题相符,同时也要体现节目的独特特色。而不应仅仅从知名度、流量、曝光度等方面考虑。

作为脱口秀节目的嘉宾,还应该注重嘉宾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气质、修养、行为举止、口才、幽默感、交际沟通能力、智力和专业素养等。这涉及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理智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也与个人背景、文明程度、教育水平、道德品行和精神风貌等有关[3]。

六、结语

本文从《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节目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受研究领域的限制,本文的分析内容可能不够全面,但我们仍需认识到,脱口秀类型节目要想吸引更多观众并实现长足发展,需要着眼于如何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增加观众黏性等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节目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猜你喜欢
笑果大会受众
WAIC与WIC大会简介
笑果工厂旗舰店
声讨大会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笑果闯天下
大会选举
用心感动受众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