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言以昭信”①还是“言多伤幸”②

2023-10-28 03:00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盈余维度绿色

姚 力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一、引言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日趋紧密,天人合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升华(阎喜凤,2020)。此后,《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明确提出了经济全链条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促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使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发展是全局性工程,微观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我国环境政策文件中有关“绿色发展”这类高度凝练的战略方针传递了丰富的蕴意,企业在信息披露中也会呈现类似言简义丰的语言符号。绿色发展观点涉及环境维度、碳维度与绿色维度等多元视角。刘德海(2017)、秦书生和胡楠(2017)和张云飞(2019)认为,绿色发展以低碳循环、节约高效为主要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发展模式,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制度保障,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生态福祉。因此,企业绿色发展理念的信息披露需要从环境信息披露、碳信息披露与绿色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多领域系统性考察。进一步来讲,绿色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子集,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是与利益相关者进行社会责任信息传递的重要沟通方式。Carey 等(2017)认为,真正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通常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不仅向股东提供更透明和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还提供了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努力和资源信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道德期望。但实际上,一些企业却通过投机使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塑造合法性形象进行盈余管理。基于此,虽然诚信为本是企业的基本商业准则,但企业高管也可能存在机会主义动机。因而,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可能反映企业真实诚信的组织文化,也可能是遮掩失真信息的印象管理工具,且不同的公司情境可能会带来“践言”的非对称观测效应。

本文从绿色发展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采用2012—2020 年①党的十八大(2012 年11 月举行)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故数据从2012 年开始收集。中国A 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将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细分为环境、碳与绿色三个方面,并运用文本数据挖掘技术搜索相对应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以考察企业多维度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这表明企业高层是“言以昭信”而非“言多伤幸”。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较弱、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弱时,企业具有更强的绿色发展型社会责任意识。

本文可能的贡献如下:一是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宏观以及中观层面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较少关注微观企业绿色发展理念行为优化的作用,而本文则考察了环境、碳和绿色多维视角下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对微观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二是本文系统地将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分为环境、碳和绿色三种层面,借助“言”与“行”是否合一探索了绿色发展信息披露能否呈现真诚的伦理领导效果,进而发现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可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因素。三是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的角度检验了不同情境下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对于盈余管理的修正效果。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第六部分是进一步分析;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 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的研究对象

现有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的文献主要关注宏观与中观层面,翟东升和蔡达(2022)发现,绿色“一带一路”理念可以向周边国家传递中国智慧,帮助实现生态环境共建共享;胡碧霞等(2018)发现,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以及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均存在差异。但是,与绿色发展理念有关的微观企业行为优化的研究文献较少。

(二) 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的企业信息披露研究

现有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的信息披露文献大多围绕环境信息披露、碳信息披露、绿色信息披露的某些方面或者是将这几个层面混杂在一起(杨洁等,2020;奚宾和张威威,2022),缺乏系统性分层研究绿色发展信息披露的文献,且上市公司对绿色相关的信息披露并不完善(赵蕊芬,2014),所以需要对企业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多层次的挖掘与探讨。进一步来讲,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的信息披露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与环境产出、企业价值以及资本成本等有关:从环境产出来看,Yin 和Wang(2018)认为企业处于动态竞争的世界,它们会主动辨别来自竞争对手、客户和监管机构等方面压力,以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环境信息披露正是推动企业环境创新的压力源。从企业价值来看,柳学信等(2021)认为碳信息披露与长期公司价值联系更强,与短期绩效联系较弱,但其更具厚积优势。从资本成本来看,佟孟华等(2020)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

(三) 与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

现有研究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关注经济制度背景、高管层特征和媒体监督等因素。从经济制度背景来看,时昊天等(2021)发现,在注册制积极施行期间,壳价值下降,财务信息在投资者估值步骤中起增强作用,所以经理人盈余管理的心理动因会变强。从高管特征来看,杜兴强等(2017)认为,女性高管影响公司的领导特色和决策程序, 从而对盈余管理行为形成非对称性影响。从媒体监督来看,Wu 等(2016)发现,负面的媒体报道会诱发更高水平的盈余管理活动,这表明管理者偏向使用盈余管理来实现盈余目标,以缓冲他们从媒体那里感受到的压力,并弥补声誉受损的风险。

(四) 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的研究

现有研究绿色发展理念的文献中,在企业社会责任导向的实践与信息披露方面,有关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学者们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是伦理道德观,一种是机会主义观。从伦理道德假说来看,企业必须接受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伦理义务,遵循基于“正确的事情”或“通过做道德上正确的事情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必要性”等原则。Pyo 和Lee(2013)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经理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诚信价值观相关。Kim 等(2012)发现,如果管理者在道德义务的背景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那么可以推测他们更有可能约束盈余管理,做出尽职的经营决策,从而维系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从机会主义假说来看,Nguyen 等(2022)发现,具有机会主义动机的管理者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作为一种防御工具,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先入为主”的公司透明度。李钻等(2021)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源于管理层私欲,是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等失当行为采取遮掩粉饰的机会主义逐利行为。企业社会责任披露降低了盈余管理受到公司利益相关者审查的几率,投资者不应自然而然地认为公司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行为合乎道德并提供透明的财务报告(Muttakin 等,2015)。

综上,可以发现,现有研究集中在宏观与中观视角研究绿色发展理念,缺乏针对微观企业会计行为优化的研究。对企业绿色发展理念的信息披露研究可能是对于环境维度、碳维度与绿色维度的某些方面而非系统性分层的考察。绿色发展理念是高度深化、全方位、宽领域的,所以有必要结合环境信息披露、碳信息披露和绿色信息披露对企业进行多维度的绿色发展理念研究,且上市公司绿色发展信息披露的动力机制方向及其效果还有待深度挖掘。对于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现有文献尚未形成一致结论,而细分出来的绿色发展信息披露这一子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联系更是鲜有研究。绿色发展信息披露的诚信动力机制还存在不同方向的考虑: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使得高管层变得更加诚实可信,能为外部投资者提供更高的盈余质量?还是加剧了受托责任下的代理问题,成为上市公司的印象管理工具?基于此,本文探索了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联系,丰富了相关绿色发展导向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与绿色发展有关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行为的关联方向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伦理道德观,另一种是机会主义观。从伦理道德观来看,Litt 等(2014)认为,参与绿色发展倡议的公司具有一种真诚的企业文化,展示了道德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观,不会纵容管理收益的利己行为。Swarnapali(2020)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管理者变得更加道德、诚实和值得信赖,从而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审慎性。Gerged 等(2020)和Obeng 等(2020)认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其年度报告中会提供更加透明和准确的财务信息,以服务于利益相关者。Yuan 等(2022)认为,ESG 信息披露可以缓解不透明性,提高信息透明度,以限制财务违规行为。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1a:

假设H1a: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也有一些文献发现企业的道德理念与正直行为存在解耦现象,手段可能实际与目标脱钩。从机会主义观来看,在企业披露与绿色发展相关信息的背后,可能潜藏糟糕的环境绩效(沈洪涛等,2014),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可能只是一种引导报告使用者视线的战略手段。Muttakin 等(2015)以孟加拉国为例进行研究,认为公司经理可能会使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保护盈余管理。Hickman 等(2021)认为,管理者出于建立商业信誉的机会主义动机,会自愿参与企业社会责任,这可能会成为混淆盈余管理的烟幕。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1b:

假设H1b: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四、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因此本文数据以2012—2020 年A 股上市公司作为观测对象。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为基本单位,采用Adobe Acrobat DC 软件、Excel 软件、WPS 软件和Stata 软件搜索统计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对应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其余数据来自CSMAR 数据库。本文按照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剔除:剔除了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剔除了非正常交易上市公司(包括ST、PT、*ST 以及退市整理期公司),剔除了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本文对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且使用在企业层面聚类的稳健标准误。

(二) 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参考Dechow 等(1995)的研究方法,用修正的Jones 模型计量应计盈余管理;参考Liu 等(2021)的研究方法,对操控性应计利润取了绝对值处理,构建以下模型:

其中,TA是总应计利润=营业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NDA是非操控性应计利润;DA是操控应计利润;△REV是营业收入变动额;△REC是应收账款变动额;PPEt是t期固定资产净额;用t-1 年期末总资产是为了消除规模效应。

2.解释变量

本文参考Clatworthy 和Jones(2006)、Campbell 等(2014)、李哲(2018)、李岩琼和姚颐(2020)的研究方法,采用1+关键词出现频次的自然对数来衡量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依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有关《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社会治理》的专题报告,并结合现有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采用Adobe Acrobat DC 软件搜索了关键词,再使用Excel 软件、WPS 软件、Stata 软件整理关键词频次。关于环境维度(Environmental Dimension)的关键词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沈红波等,2012)、环境战略(程巧莲和田也壮,2012)、环境评估(甄茂成等,2019)等。关于碳维度(CarbonDimension)的关键词主要包括:碳交易(郑爽和刘海燕,2020)、碳发展(厉以宁等,2017)、碳运营(李军等,2016)等。关于绿色维度(GreenDimension)的关键词主要包括:绿色发展(阎喜凤,2020)、绿色投资(Eyraud 等,2013)、绿色产品(史沛然,2020)等。本文使用彭博ESG 评级体系的E 指标数据和绿色发展信息披露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两者显著正相关,说明所收集的数据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3.控制变量

本文参考贺学会等(2016)、曾伟强等(2016)、杨志强和王华(2014)、黄海杰等(2016)的研究方法,控制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成长性、股权集中度、资产净利率、产权性质和两职合一。此外,还控制了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的定义

4.模型设定

基于以上假设,建立模型(4):

其中,EM是对应每个公司每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CGDID是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γ1是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系数。Controls是一组控制变量,Year和Industry分别是年份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

五、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表2 列出了全样本下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环境维度(ED)信息披露均值为2.9688,最大值为5.8749,而碳维度(CD)和绿色维度(GD)信息披露对应的值都相对较小,说明企业在环境维度上表达较多,而碳维度和绿色维度理念未得到重视。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 均值差异检验

本文本别对环境维度、碳维度与绿色维度的信息披露以均值为基准进行分组,再对不同组别检验均值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可以看出,低程度与高程度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之间盈余管理的均值差异均为正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由差异结果可知,高水平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对应了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可初步验证假设H1a。

表3 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分组均值差异检验

(三) 相关性分析

表4 采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左下三角)和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右上三角)两种方法识别检验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与环境、碳和绿色维度的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在1%的水平上负显著,表明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会影响盈余管理程度,仍需进一步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表4 相关性分析

(四) 多元回归分析

1.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

表5 是盈余管理是否受到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影响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环境维度、碳维度和绿色维度的信息披露均会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程度,即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假设H1a 得证。这说明,管理层的绿色发展理念会影响进而规整盈余管理行为。

表5 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

(五) 稳健性检验

1.消除同行业影响因素

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减少盈余管理可能受到某些与绿色发展有关行业的驱动,因此本文参考李岩琼和姚颐(2020)的研究方法,对绿色发展信息披露进行了行业年度均值的调整并重新回归,结果如表6 所示。可以看出,结果基本同前文一致,说明消除了同行业影响因素的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可以减弱盈余管理程度。

表6 消除同行业影响因素回归

2.消除所在省政府工作报告环境信息影响

上市公司总部所在省份出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环境相关的词频信息,传递的理念可能对于盈余管理有类似影响。为了检验总部所在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环境相关信息是否是企业微观层面绿色发展信息披露的替代解释,本文参考陈诗一和陈登科(2018)的研究方法,在模型(4)中加入上年总部所在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环境相关词频进行重新回归,结果如表7 所示。可以看出,上一年总部所在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环境词频在三组回归中基本都不显著,而环境维度、碳维度和绿色维度的信息披露均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表明微观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在控制了总部所在省份的环境信息影响以后能够缓解盈余管理程度。

表7 消除所在省政府工作报告环境信息影响

3.残差考虑

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可能与本文所选的其余变量有相互影响的关联,会带来一定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参考Lennox 和Li(2014)的研究方法,分别令三类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对其余变量进行第一阶段回归,取其对应残差,得到超额绿色发展信息披露。该变量正交于其余变量,且有超额考虑因素。第二阶段再将三类超额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作为解释变量与盈余管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 所示,可以看出,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能抑制盈余管理的程度。

表8 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残差计量回归

4.工具变量回归

因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可能与盈余管理存在同期内生性影响,所以本文选用自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2SLS 回归。回归结果如表9 所示,可以看出,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可以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表9 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2SLS 回归

六、进一步分析

(一) 管理者过度自信异质性分析

过于自信的高管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会提高盈余管理程度(王福胜等,2022)。此外,何威风等(2011)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公司正向或者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本文参考王福胜等(2022)的研究方法,选择高管相对薪酬比例作为衡量指标,以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占全体高管薪酬总额的比例的行业年度中位数分组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如表10 所示。可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较弱的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更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表10 过度自信异质性分析

(二)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异质性分析

由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网络是公司社交关联中的一个重要网络。企业在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会学习同行业、同地区或其他关联企业的行为(李志生等,2018)。Fang等(2022)认为,企业可以从网络核心人物的社会网络中获得财务和非财务援助,以掩盖或削弱负面活动被揭露的消极影响。傅代国和夏常源(2014)认为,因学习效应的存在,相比于网络边沿区域的独立董事,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独立董事治理监督盈余管理的能力会更强。本文参考李志生等(2018)的研究方法,以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行业年度中位数分组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如表11 所示,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高组的三种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均不明显,而较低组的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仍与盈余管理呈负向关联,表明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弱的企业更能通过绿色发展型社会责任意识减弱盈余管理程度。

表11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异质性分析

七、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绿色发展角度出发,运用2012—2020 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文本信息挖掘了企业在环境、碳与绿色三方面的绿色发展信息披露。考虑到企业既有诚信动机,也有可能有机会主义动机,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三种维度的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这表明高层是“言以昭信”。异质性分析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较弱、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弱,则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更能规整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拓展了我国绿色发展导向信息披露动力机制与经济后果的研究外延,为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与微观企业行为优化之间联系提供了一些参考。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微观企业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家的绿色发展方面的宏观政策,将国家战略纲领融入企业的诚信道德文化建设中,减弱员工自利的机会主义动机;二是索情重查,权变求奇(孙丽君,2013)。企业在管理者过度自信较弱或者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弱的环境中,要有意识地发挥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与较高的盈余质量之间的联系;三是企业要完善健全上市公司绿色发展信息披露,从环境、碳与绿色多种维度向外在投资者呈现增量信息。

本文拓展了中国绿色发展导向信息披露动力机制与经济后果的研究外延,同时为绿色发展理念与微观企业行为优化的联系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启示。

猜你喜欢
盈余维度绿色
绿色低碳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