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心脏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服务

2023-11-01 05:39顾小颖
健康之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心脏病胆固醇饮食

顾小颖

现如今,随着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愈来愈多的人养成了抽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导致心脏病的患病率、死亡率不断提升。在临床治疗心脏病方面,不但需要依赖于医院的规范化治疗,还需要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调整进行控制或改善。其中,社区护理服务是这些年来新创建的一种护理手段,目前已在一些医疗水平相对完善、规范的欧美国家得到广泛运用,获得了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对心脏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呢?

饮食护理

正确、规范的饮食对于保障身体健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对心脏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饮食护理指导,要点如下:

控制高糖、高脂肪类食物

肥胖是引起心脏病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会在体内蓄积,并逐渐转换成脂肪,升高体内血脂水平,加重心脏负担。对此,心脏病患者在平时应严格控制摄入动物肝脏、动物油脂等食物。

增加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食物的摄入量

研究发现,维生素、膳食纤维对控制胆固醇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其中,维生素C有利于胆固醇的转化与生成,使其变成胆酸,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冠状循环,加强血管壁组织的防护;维生素E有预防衰老、保护心肌组织、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等作用;膳食纤维能吸附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诱导胆酸通过粪便不断排出。所以,心脏病患者平时应该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类的食物(如菠菜、豆芽、芹菜、土豆、草莓、菠萝、樱桃等果蔬,以及玉米、豆类等粗粮),对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减轻心脏负担等有积极的意义。

减少或禁止摄入刺激性食物

要减少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否则会导致心率加快,甚至引发心肌缺血;不能食用过热或过冷的食物,避免对肠道产生刺激。另外,由于食盐是患者摄入钠元素及钾元素的主要途径。对于长期食用低盐食物的患者,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血液及尿液检测。若发现缺钠钾的情况,应及时帮助患者进行补充。此外,保证患者每日摄取足够的热量,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社区护理工作者需要掌握患者平时的饮食喜好,为其制定一套个性化的营养食谱,严格遵循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低热量等饮食原则,并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

加强心理护理及运动锻炼

心理护理

不管哪一类心脏病,都会对患者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而这又会反过来加速病情进展,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尤其是冠心病,具有发作急骤、进展迅速等特点,使得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加强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1)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选择适宜的宣教方式,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以及危险因素等。帮助患者全面了解与掌握自身病情、诱发原因、常见急救方法、日常护理要点等,多沟通、交流,并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避免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逐步增强对抗病魔的信心。

(2)培养患者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其在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时不会急躁。当然,也应该避免盲目乐观而对病情不够重视,出现不遵医嘱用药、不按照医生要求定时复查等不良行为。医护人员应在沟通交流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运动护理

一些心脏病患者错误认为平时要多卧床休养,尽可能减少运动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这种看法并不正确。适量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工作效率,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心肌对脂肪酸、乳酸的利用与氧化,大大提高对氧的利用率。所以,适量、规律、有序的运动对促进心脏病患者身体恢复大有裨益。

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早睡早起,控制饮食;指导患者自我调节身心,避免大喜大悲;帮助吸烟者戒烟,叮嘱饮酒者限制饮酒,不饮用高度酒;鼓励患者多进行锻炼,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例如骑自行车、慢跑、爬山等,每周运动 5 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在 30min 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强度与时间,避免运动过于激烈,以免引起心率加快,导致心肌缺氧。社区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病情、个人喜好、运动习惯等,制定一套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劳逸结合。

社区体检及临床护理宣教

社区体检宣教

对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健康宣教,鼓励其养成定期参与体检的好习惯。因为心脏病患者往往兼有其他慢性病,所以体检项目一般要包括:

(1)血脂监测。心脏病患者通常是高血脂的高危群体,必须严格控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含量。

(2)血压监测。一般来说,高血压病患血压需要限定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需要限定在130/80 mmHg以下,而老年患者的收缩压需要限定在150 mmHg以下。

(3)血糖监测。兼有糖尿病的心脏病患者,其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一般需要分别限定在4.4~6.1 mmol/L、4.4~8.0 mmol/L范围内。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应该≤6.5%。

用药护理指导

心脏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所以社区医护人员必须要向其说明临床用药注意事项,掌握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及剂量、不良反应、正确配伍关系等,并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切不可随意增减。同时,社区护理人员需结合日常用药情况、遵医行为等,督促患者提高临床用药的认知水平。当然,患者在用药期间,要掌握自我监测身体的方法。例如,在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牙龈出血、黑便等问题,必须要第一时间停药;在服用利尿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排尿量;在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过程中,应掌握测量脉搏的方法,如果发现小于60次/min,则需要停止用药,并立刻就医。

结束语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将临床公共卫生学、护理学等知识进行全面融合,促使多学科知识得到全面应用,同时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规划的活动,以社区为平台,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临床干预服务。对此,社区护理人员要结合心脏病患者的病情特征,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案,督促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与参与,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态,预防疾病进展。

猜你喜欢
心脏病胆固醇饮食
谈谈胆固醇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中医新解心脏病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