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状- 背景- 评估- 建议的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3-11-16 08:02曼,林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食管癌依从性生活

张 曼,林 涛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食管癌是食道常见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1]。手术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通过切除病灶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然而手术的创伤重、术后并发症多,并且对患者的食道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的日常进食,降低生活质量。多数食管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存在欠缺,加上对手术及预后的恐惧,可增加患者对治疗抵抗性[2]。健康教育为转变患者认知的有效方式,然而常规的健康教育为单向灌输,患者为被动式的接受,干预效果不佳。现状- 背景- 评估- 建议(SBAR)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模式,可避免沟通不到位出现差错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徐嫚等[3]指出,基于SBAR 模式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淋巴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将SBAR 的护理模式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观察组其对患者自护能力及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2 月~2022 年2 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 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食管癌;存在手术指征;无精神或心理疾病。排除标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存在认知功能或语言沟通障碍;癫痫或痴呆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 例。观察组年龄40~75(51.06±12.34)岁,男20 例,女15 例,受教育年限(12.35±2.40)年。对照组年龄42~75(52.42±12.20)岁,男19 例,女16例,受教育年限(12.44±2.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按照护理级别给予患者干预。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指导其合理用药及适量的功能锻炼。

观察组:基于SBAR 的护理干预,a)病房服务,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科室环境,营造清洁的病房环境,清洁日常应用物品。b)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食管癌、手术、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病情;引导患者倾诉自身的担忧及疑虑,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减轻其心理压力,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介绍治疗成功且预后较好的案例,使患者对术后恢复充满信心。c)术前准备,术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检查,讲解手术流程及术中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陌生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d)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戒烟限酒,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学习呼吸锻炼(深呼吸运动),术前1 周开始;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食物,如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餐后用温水冲刷食管,避免餐后立即平卧,防止反流。e)社会干预,在护理期间,重视家属、亲友的配合,给予患者社会支持,主动探视患者,给予其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给予患者信息及情感支持,可通过示范、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患者对食管癌的了解,激发患者主动学习减压的方法。f)自护干预,指导患者学习自护方法、技巧等,提高患者对自护知识的了解。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4]评估患者自护能力,包括自我概念(26~130 分)、自护责任感(10~50 分)、健康知识(10~50 分),分值与自护能力正比。治疗依从性:完全按照医嘱治疗(完全依从);基本遵医嘱治疗,偶尔不依从(部分依从);不遵医嘱治疗(不依从)。利用QLQ-30 量表[5]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5 个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5.0。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s) 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s) 分

注:1)与护理前比较,P>0.05;2)与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对照组 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 护理前护理后自我概念84.02±10.01 105.43±15.671)83.61±10.31 127.64±16.421)2)自护责任感27.18±5.33 29.86±7.041)26.94±5.22 39.87±8.451)2)健康知识33.05±6.85 38.82±7.701)32.76±6.77 49.87±8.341)2)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n 躯体情绪角色社会认知对照组 35 42.58±5.36 59.12±6.33 51.28±5.59 52.34±4.79 48.21±4.25观察组 35 52.36±6.12 68.89±7.10 62.18±7.02 59.27±6.57 56.37±5.34 t 值P 7.11<0.05 6.07<0.05 7.18<0.05 5.04<0.05 7.07<0.05

3 讨论

基于SBAR 的护理干预可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依从性。食管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并且相关并发症较多,术后患者由于食道受损,进食功能受到影响,患者的心态较差,对治疗的抵触心理较强[2,5]。因此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证患者遵医嘱治疗及配合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基于SBAR 的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食管癌及手术的认识,激发患者主动配合的积极性,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心情舒畅,配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使患者认可护理人员的服务,提高其依从性。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呼吸、咳嗽训练,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方法促进痰液排出,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训练,使患者认识到自我护理对疾病康复的意义,促使其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提高其自护能力。

基于SBAR 的护理干预可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食管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后可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生活,手术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等,可加重患者的不适感[3]。本文中基于SBAR 的护理干预在护理期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加强患者对食管癌的了解,减轻患者恐惧心理,介绍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利用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利于患者主动的转变自身不良行为;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改善生理功能;鼓励家属及朋友参与护理,为患者提供多方位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自护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减少患者对外界的依赖,增强患者的自尊心,从各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SBAR 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食管癌依从性生活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