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3-12-09 18:22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唐艳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生活数学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 唐艳红

在特殊教育教学体系中,数学学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因此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要立足于学生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为目标,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本文结合当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相关方法,以促进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方法过于落后

特殊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教育的普遍性,同时它面对的群体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具有特殊性。这些学生因天生存在缺陷,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精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信心。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过于落后,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不适应特殊学生的教学需要,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

特殊教育体系中小学数学教育以生活数学内容为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因此特殊教育体系中的小学数学教育内容与普通教育内容有很大的不同,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同正常教材内容相比会更加简单,虽然如此,教师仍然需要对教育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但是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导致数学教学停留在知识层面,并没有把握好生活化教学原则,没有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不利于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活动并不是盲目开展的,而是要符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授课的方向引导,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不符合学生需要、教学过程混乱、重难点突破不到位等,不利于特殊教育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当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环节越来越偏向普通学校的教育模式,教学目标以掌握知识为主,课堂教学过度理论化与抽象化,对特殊教育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因此,只有在准确的生活化教学目标的支持下,特殊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提高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特殊教育学生由于智力缺陷等因素,掌握数学知识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学生缺乏自信心,学习没有劲头。为提高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采用更加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在新颖的教学方法的帮助下,教师可以不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在课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下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关爱和理解,感受到教师的鼓励,让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

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既要关注小学数学教育的普遍性,又要关注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性。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内容要多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方便学生理解,同时使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奥秘,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特殊教育学生很难做到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等,如果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学生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难,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发挥作用,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基本情况,采用生动化、生活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降低学习难度,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桥梁,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面对智力障碍学生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定时进行集体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课堂教学上,促进教学的高效率进行。在学生打好基础后,再加深学习难度,并与生活相联系,学生感到熟悉,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对特殊教育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存在智力问题,心理发展存在滞后性,但与普通小学生一样对游戏类活动更感兴趣,因此多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符合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通过游戏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更好地获取知识。

(二)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对学生尽快了解数学信息、快速建立正确的思维有极大的帮助。对特殊教育学生而言,在智力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能充分了解数学题目信息,降低分析与思考的难度,从而帮助自己快速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智力障碍学生也有独立的思维,通过观察能获得对数学题目的认识,能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可能性”相关内容时,智力障碍学生难以理解数学上的“可能性”,其实数学的“可能性”与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是相关联的,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自己认识的“可能性”开始,从生活中寻找哪里会用到“可能”一词,这里就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的生活观察。例如,有的学生说他看到有人去了商场,那么他就有可能是去买衣服;有的人在路上走得很急,那么他有可能有紧急的事等,以此先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的相关意义,然后引入本堂课的学习。在“可能性”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利用“摸不同颜色的球”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它的概念,面对智力障碍学生我们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观察过程,每当教师从箱子中拿出一个颜色的球,学生就能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的结论,随着拿出球的数量的不断增多,学生也能观察到箱子里哪种颜色的球放得多,拿出来的球是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就更大,以此来逐步理解“可能性”的意义。在这个主题的教学中,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球这一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观察奠定了基础,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内容

对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多媒体设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具体的图形、动画等方式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理解,特别是这些特殊教育学生,在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能增强视听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特殊教育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首先对学生已有的思维能力有准确的定位,因材施教,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日益完善,这为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客观条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纸面上的教学内容动态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智力障碍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校园里,学生难以亲身参与到生活当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帮助特殊学生逐步适应社会,发挥自身的价值。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普通小学生而言学习都存在困难,对特殊教育学生而言更会如此。如果采用灌输法进行教学,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同时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仅以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特殊教育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的信心,甚至他们出现自卑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发展。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更多地加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方便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例如,在进行“买东西”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如果让学生通过记忆去背“找零”等相关数学概念,效果反而不好,我们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一个“在超市帮妈妈买东西”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买东西时要做的各种事情,明白每一个过程的意义,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模拟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知识。

(四)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

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受教师过于落后的指导方式的影响,特殊教育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无法应用于生活,做不到举一反三,无法真正实现特殊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不同学生对不同方法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方式的多样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为提高预习效果,可以先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在学生具体操作时,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强,那教师就用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预习;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强,那教师就用计算题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教师以学生喜欢的方式组织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尽快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即使是在特殊教育体系中,小学数学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数学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走近学生,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愿意表现自己的孩子,更要去了解他们,在学生中间,教师能了解到学生的需要,方便自己确定合适的指导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在作业环节,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不再注重作业的独立性,而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试着与他人交流,大家一起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而教师也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导,减少工作量,为教师指导全体学生提供机会。与此同时,作业的选择也要符合每一个小组全体成员的特性,教师要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快乐地完成作业,提高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保证教师的指导符合学生需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以确保学生在大方向上不会偏离,以此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能力。只要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就能变犹豫为坚定,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正确分析理解题目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特殊教育学生也能不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特殊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让他们独立,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正常思考与生活,我们非常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对其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利用课下时间让学生自己训练,对特殊学生,通过直接的数学理论知识讲解的方式,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可以借助实践活动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时,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使学生掌握这一知识。首先,方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生活实践能让智障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为保证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在课前找到一份当地的地图,然后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想去你的家,他向你问路,你该怎么回答?”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不断深化方向的相关知识,而问路这一生活技能较为常用,通过这一活动能不断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其次,以学生的家作为教学背景,学生感到熟悉,因此在学习时会更有信心,参与度也会更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更好。最后,以学生问路为教学活动,组织的课堂教学丰富度更高,甚至住在同一地区的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特殊教育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也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这部分学生先天存在智力障碍,理解数学知识存在困难。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特殊学生也能体验到数学学习乐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针对目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未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教师要及时转变思路,以新课改为契机,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熟练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更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有效互动,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生活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错在哪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