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轻度特殊儿童随普通班就读质量的对策建议探析

2023-12-09 18:22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李梅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普通班随班教室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李梅华

随班就读是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的基本前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教育公平性。但往往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种公平仅停留于表面或形式之上,从本质上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所以,为了能彻底打破这一现象,保证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并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学习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探索提升轻度特殊儿童随普通班就读质量的有效对策,这都对实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学习来说意义重大。

一、提升轻度特殊儿童随普通班就读质量

(一)构建以“融合”为导向的随班就读理念

随班就读使特殊儿童与一般儿童拥有了相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也突破了“隔离式”的二元教育模式,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已经开展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仍然只存在于“形体式”层面,虽然说特殊儿童是和普通儿童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但却无法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导致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流于形式,而就读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加之,随班就读制度较为简陋,还处在初级阶段,而融合教育具有一套较为理想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所以可以大胆地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纳入融合教育当中,在开阔教学视野的同时,能更好地借助融合教育理论来吸取和借鉴他国经验,从而推动我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因此,建立“融合”导向式的随班就读理念俨然成为提升轻度特殊儿童随普通班就读质量的关键。

(二)培养教师具有适应随班就读的专业知识及能力

但想要保证随班就读质量的显著提升,还需要将重点放在对教师适应随班就读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差异化教学方法的掌握。目前较为常见的“差异化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主要是指在相同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和普通儿童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分为不同的层次,当然,针对普通学生也需要结合实际设置出分层目标。所谓分层目标,就是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学的难度有所不同或者需要达到相同目标所耗费的时间不同。但无论是哪种目标都应该符合具体、可操作以及便于测查等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层目标并非歧视特殊儿童,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促使特殊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在随班就读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个别教学。个别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特殊儿童开展个别化教学。虽然说特殊儿童随普通班就读是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学习,但特殊儿童并不是只能在普通班学习。一旦在随班就读过程中,特殊儿童出现学习能力不足或者情绪异常的情况就无法继续随班就读,应短暂地抽离普通教师,由专职教师进行单独辅导,直到该学生情绪恢复或者能力提升后再进入普通班进行随班就读。

二、为轻度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学业帮助

(一)教师的激励与辅导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业效能感

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其身体及心理原因,其在学习速度、容量以及难易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经常会表现出学习速度慢一些或者学习容量少一些的情况,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起来相对困难。长期处于这样的随班就读环境下,特殊儿童就会逐渐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如害怕教师的提问、害怕同学嘲笑等,所以常常表现出沉默不语的状态,鲜少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些现象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作为随班就读教师应该尽可能为特殊儿童创造条件,让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必要时可加以引导,让特殊儿童可以在课堂学习中获取较好的体验,从而提高其学习效能感。在课堂教学期间,如果特殊儿童可以准确回答出问题并有着良好表现,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较好地激发特殊儿童积极情感的产生与感知,让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随班就读当中。

(二)在同伴帮助下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业完成度

在相同的时空、相同的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的身心基础不同,所以在学习相同课程时,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效率上,都会落后于普通学生。加上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时长较为固定,每一节课都有着相应的内容安排,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与上一节课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在教学难度上也存在明显的递进关系。而课堂教学在内容及进度安排上也具有中等取向,使得特殊儿童在面对同样的课时与教学内容时无法很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量,但经过同伴的帮助和指导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由此可知,同伴的帮助能为特殊儿童的学习提供较好的指导。

在选择同伴帮助的学习模式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每个小组要认同并接纳特殊儿童作为自己的小组成员,所有组员要秉持着荣辱与共的态度,教师在考核和评价每个小组时,可以将小组整体表现和特殊儿童的个体表现等作为考核指标。在进行实际帮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安排在特殊儿童的周围,确保特殊儿童在有需要时,周围同学可以临时充当“小先生”的角色为特殊儿童提供帮助。

三、为轻度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必要支持

(一)聘任专职教师协助随班就读教师开展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施“随班就读”政策,提高“特殊学生”的随班就读质量,建议普通学校聘请专职的“特殊教育老师”,以帮助随班就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学校可以为专职教师配置相应的资源教室,通过这样的方式安置专职教师。“资源教室”实际上就是针对特殊儿童的且有固定人员及设备的教室。而“资源教师”则是具备特殊教育资质的教育工作者,其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在指定的资源教室内向特殊学生传授必备技能、学习方法以及社交技能。一般来说,特殊儿童在随班就读期间主要是以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为主,当遇到特殊问题时才会到资源教室接受短期的个别化教育。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推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开展,资源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和记录特殊儿童的学习成长情况,并定期与特殊儿童家长进行沟通联系。

(二)学校应为随班就读提供适当的物质及人文环境

1.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所以学校方面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重视并加强无障碍设施与资源教室的构建,尤其是资源教室的使用,要重视资源教室的作用与价值,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2.针对普通随班就读教师制订激励制度

由于随班就读的普通教师相较于其他普通教师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学校方面应该在薪资待遇、评优评先以及职称评比方面给予随班就读普通教师更多的照顾,并将随班就读教师辅导特殊学生的时间统一计入其工作量中,给予额外补贴。

3.创设随班就读交流平台

首先,引导并帮助随班就读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读书交流会”或者“主题研讨会”等方式,使教师相互分享经验,彼此提供帮助。其次,创设交流机会,也就是为普通教师和特殊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渠道,例如,聘请特殊学校骨干教师到校进行交流指导,便于解决普通教师在随班就读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丰富特教教师案例资源,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最后,成立“特殊儿童家委会”,加强学校与特殊儿童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四、结语

总之,特殊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较于普通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在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在教育面前,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是不应该存在任何差异的,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特殊儿童的权益,随班就读就成为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要时刻关注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特殊儿童拥有与普通儿童相同的受教育权。

猜你喜欢
普通班随班教室
“313”教室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通班《汉语》教材现状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