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现状与改进方法

2023-12-09 18:22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孙宏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常德市跑步双减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孙宏宏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与《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均强调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指出要重视体育教学,基于“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支持高质量、全覆盖开展体育课后服务,使广大中小学生在运动中锻炼意志、健全人格、增强体质、享受乐趣,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政策落地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双减”政策下常德市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现状

(一)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

就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情况来看,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刻板等问题,如很多学校只提供跑步、广播体操等活动供学生选择。也有一些学校对体育课后服务内容进行创新,但是整体偏重竞技、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体育锻炼功能,新兴类运动项目以及民族传统类运动项目较少,活动内容枯燥、单调。

(二)体育课后服务形式单一

通过对常德市一些中小学校的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后服务与体育课大同小异,教师采取“讲解—接受—反馈纠正”式教学模式,先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要求他们模仿练习,直到其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还有一些学校,教师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直接采取“放羊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活动。这些都会影响体育课后服务效果,阻碍“双减”政策的落地。

(三)专业体育教师不足

师资短缺是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总体数量不足;二是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年轻体育教师。

(四)场地资源紧张

在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中,一些学校因为场地的限制而无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即使充分利用起来也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学生的课后运动需求,这阻碍了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

(五)重视实践教育轻视理论教育

就当前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后经常组织学生跑步、做操等,却忽视了健康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安全意识、防范意识的培养,也没有渗透美育、德育等,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身体锻炼,这降低了体育课后服务质量,而且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二、“双减”政策下常德市体育课后服务改进方法

(一)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双减”政策的最终指向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也要秉持着这一理念,坚持目标一致的原则。因此,在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中,学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拓展活动内容,增加体育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具体来说,除了跑步、做广播操以外,可以引进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啦啦操等项目,还可以引进跳绳、踢毽子、武术、中国式摔跤、棋类等传统体育项目。另外,教师可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中引进常德市当地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活动内容的吸引力,还能传承当地文化,构建特色化体育课后服务。总而言之,教师要丰富体育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快乐运动”为导向,要通过丰富且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发挥出体育课后服务的功能,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二)创新体育课后服务形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中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且他们性格活泼好动,所以单一的课后服务形式容易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逐渐丧失参与兴趣。为了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体育课后服务形式,迎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兴趣爱好,有效践行“双减”政策。例如,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中常见的项目是跑步,但是很多教师仍然沿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形式,给学生设置目标,要求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跑完全程,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机械地跑,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没有获得丝毫的乐趣,反而对体育课后活动产生厌恶心理。实际上,教师可以变化服务形式,采取游戏教学法,如组织学生开展“猫抓老鼠”的游戏活动,一部分学生扮演猫而另一部分扮演老鼠,这样就将原本枯燥的跑步运动变成了富有乐趣的追逐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让他们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终身锻炼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障碍跑、折返跑、接力赛等,赋予跑步这一运动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从而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为了提升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应解决师资资源不足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中辅助学生运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只需要保证学生的运动量以及运动质量。因此,学校可以将眼光放在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坚持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合理的、完善的教师队伍结构,这样既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又能改善教师结构尤其是年龄结构。例如,常德市中小学校可以聘请本地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俱乐部的健身教练、热爱体育的优秀运动员等作为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中的指导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的任务就是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指导兴趣小组活动与体育社团等。为体育课后服务的有序与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涵养拼搏向上、阳光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

(四)合理利用社会体育场馆,缓解场地紧张问题

面对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常德市中小学校应突破校园限制,向社会拓展延伸,如附近的青少年训练中心、体育院校、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与它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获取支持,为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场地支撑。有条件的话,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校馆合作机制。例如,向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免费的教育指导,让它们合理规划开放时段,尽可能地给附近中小学校的体育课后服务提供场地支撑。这样既可以缓解场地紧张问题,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文化氛围,这对践行“双减”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中小学生以及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

(五)做好“两育”平衡,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在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中,由于活动时间长、环境宽松,学生很容易在活动中出现受伤情况。因此,为了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教师除了开展实践教育以外,还要加强理论教育的渗透,如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篮球运动项目为例,除了指导学生运球、传球、截球等动作技巧以外,教师在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述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严重后果和预防措施,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给学生讲述著名篮球运动员如姚明的励志故事,渗透体育精神教育,坚持体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此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有效践行“双减”政策。

三、结语

就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实施情况来看,活动内容没有吸引力、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体育课后服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与价值。本文是笔者根据常德市实际情况就如何改进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出的一些措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未来的工作中笔者会依据“双减”政策内涵继续进行研究,以期构建更加科学的体育课后服务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与终身锻炼意识,以此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常德市跑步双减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带表跑步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